奥运会成烫手山芋,各国接连退出申办,为什么会这样?

用户6267007046

2016年,汉堡,波士顿和罗马相继退出了申办2024年夏季奥运会,让人看到了五环凋零的局面。毕竟对体育的热情只是一时的,奥运过后给举办城市带来的是什么呢?奥运成为烫手山芋的根源就在于不划算,投入大且人们对奥运关注度下降,你看大家申办FIFA世界杯咋就始终那么激情就知道了。

奥运的投入是非常巨大的,不仅包括了奥运村、比赛场馆和媒体中心的建设、而且更多且不容易被计算的则是市政交通和街道的投入。根据牛津大学一个研究小组从1960年罗马奥运会至今的奥运投入计算,奥运会的投入平均是预算的2.56倍,这部分计算的仅仅是奥运村、比赛场馆和媒体中心的成本,投入更大的市政交通设施方面的成本则因为难以统计被排除在外。而这些投入的场馆在比赛结束后则很难被转换为当地市民所需的运动设施,而且其维护成本很高,这点恐怕也只有超级大城市北京才能做到。

另外,民众对奥运的关注是下降的,毕竟奥运冠军听着挺激动人心,但是其比赛的观赏性还是不够的,这点和世界杯是无法相提并论的。在目前全球经济不够景气的情况下,一个国家和城市更加关注的是民众切身利益,而奥运却无法带来切实的利益增加,而且可能是付出相当的纳税人的钱,那么当然容易被抵制。


陈皮果子

只能怪中国08奥运会办的太好。

选择举办奥运会实际上是国家行为,所以必然是有相应的利益考量的。奥运会的举办,主要有政治和经济两方面的利益。政治上,举办奥运会是向世界展示自己,发达国家表现自己的强盛,发展中国家展现自己的崛起,在国际上展现实力,稳固自己的地位,给国民更多的自信等等。经济是,奥运本身是有利可图的,最典型的例子是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这一届奥运会完全承包给民间团体,政府没有给过一分补贴,全部资金自行筹措,并有盈余。而奥运期间庞大的旅游人数,带动了很多产业的良好发展。这届之后的几届也都是盈利颇丰。

可是08年,中国向世界展现自己的力量。08年北京奥运会共投资420亿美元,12年的伦敦奥运会投入才84亿英镑。一比就知道,中国将奥运会的举办标杆拔高了多少。现在奥运很尴尬。发达国家的国力没有太大的展示需求,举办奥运投资少了,比不过北京奥运会要丢脸,投资多了不挣钱,自然不想办。发展中国家倒是想办,可是没有这么多钱,不敢接。逐渐就没人办了。


王企鹅

呵呵,这是多么痛的领悟啊!奥运会赚钱?你别开玩笑了,赚钱不可能,尤其是中国办奥运会那就不可能盈利。北京2008年奥运会,如果按照成本核算我们就是赔钱了。不过,留下了更多的立交桥和场馆,说明了一件事,就看账怎么算了。其实,现在的奥运会备受冷落就是与钱有关。1984年美国洛杉矶奥运会,是史上第一次盈利的奥运会,也是为数不多盈利的奥运会。他们之所以能够盈利,就是美国人第一次将商业引入奥运会中,这样他们赚钱了。此后的奥运会,有了商业的介入,而因为比赛规模越来越大,而变得疲惫不堪。过去申办奥运会是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象征,现在打过都举办过奥运会了,他们也知道这样的比赛是会很浪费时间和浪费金钱的,因此现在的奥运会申办变成了烫手的山芋。奥运会如此,其他很多的洲际运动会也是有类似问题。例如,越南申办了亚运会,可是马上提出不再主办,放弃主办权。

举办世界杯有体育场即可,可是举办洲际运动会很多场地必须有。例如,场地自行车的比赛场馆,你办洲际运动会就必须得新建,这得多少钱?而这个场地一般自行车爱好者是无法使用的,更多的只能长时间被闲置。


球哄哄

我估计奥运成为现在的局面也是自作自受!!当年中国为了申办,受到各国的屈辱!藐视,怀疑。轻视!!!。。到了08年,中国的举办的奥运会,规模让世界震惊。,中国的目的就是让世界知道现在的中国!!!顺便吧奥运会以后的路堵住!你不是不让我办么!看我一下办这么豪华。下次举办国没有这规模!跟北京一对比让世界耻笑!!,看谁更强!


此名太霸气无法显示1

\n

{!-- PGC_VIDEO:{"status": 0, "thumb_height": 360, "thumb_url": "39a60004810f69c1fa9f\

喵米创意秀场

奥运会,尤其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之后的奥运会,真的不再是一件值得人争取的赛事。

是否举办奥运会,主要要看举办方的目的是什么。

北京奥运会,从财政上看我们可能是亏损了一些,但是从综合收益上考量,不仅不算亏,简直是血赚!北京奥运会为北京带来了世界一流的基础设施,为北京带来了真正的国际地位。更重要的是,让世界认识了北京乃至认识了中国!2008年以前,有相当多的人对中国的印象仍然停留在20世纪,是北京奥运会让他们了解到了中国的实力。

应该说,谋求城市和国家影响力,是奥运会举办方的最大期望。

所以奥运会陷入了这样一个不尴不尬的地位:发达国家不想搞,发展中国家搞不起。

洛杉矶在国际奥委会的怂恿下才不情不愿的接过了2028年奥运会的举办权。对于这种城市来说,洛杉矶本来就是世界公认的国际化大都市,不需要再一次举办奥运会来提高自己。而资本主义的财政体制,也让洛杉矶市民不愿意花自己的税金来投资一场见不到回报的奥运会。

而发展中国家,则更为尴尬。

(图,里约热内卢奥运会开幕式)

北京奥运会被奥组委称之为“无与伦比的奥运会”,刷新了整个奥运会历史的标准。可这也导致一个尴尬的后果——之后的历次奥运会,都会被拿来跟北京奥运会比较。相比之下,之后的奥运会的水平和投入都差了许多。伦敦奥运会差强人意,里约奥运会则十分令人失望。由于巴西政府的财政困难和效率低下,很多巴西政府的承诺都没能够完成。奥运村设施落后,暴力犯罪丛生,而它的开幕式因为预算紧张更是十分简陋,全场靠灯光维持。里约热内卢奥运会带给里约国际形象的影响,不一定是正面性的。

有了里约热内卢的前车之鉴,各国在申请奥运会上更加谨慎。其实,中亚,南美,印度和东南亚诸多国家,都有想举办奥运会的想法,但权衡利弊之后,掂量一下自己的实力,也不得不慎重喽~


小约翰

08年的中国奥运会之所以从现在看来很成功,有很多原因。

首先是08年之前当时的中国基础设施落后、大型体育场所缺失,即使不举办奥运会,很多的场馆的建设也是势在必行。

其次,当时的中国迫切的需要这样一场体育盛会,来宣传和提升中国形象,所以政府投入很多,基本不差钱。

最后,在奥运会之后,中国经济维持了一个中高速的发展,这些新建的场所都有足够的收入来源,比如为08年奥运会新建的鸟巢和水立方,不说体育赛事,每年各种发布会、演唱会,就能有一大笔收入。

反观08年之后的伦敦奥运会和里约奥运会,英国作为一个发达国家,新建这么多场馆并不是必要的,而在西方“民主”的体制下,还要面临民众各种游行抗议拖后腿;而巴西则是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经济一塌糊涂,即没有能力办一个好的奥运会,也没有能力在奥运会之后运营好场馆。这两场奥运会的教训,尤其是后者,足以让那些有意举办奥运会的国家望而却步。


GardenerG

劳民伤财

劳民,动用大量人力去新建或者改造配套设施。而且,奥运会已经成为国家实力的展示手段,举个例子:巴西奥运会,在里约热内卢召开,巴西更改了经过贫民区的交通线路、用隔离墙把贫民区隔离开、强制迁走贫民区居民等等

伤财,动用大量物力去举办一场说过分点就是装裱门面的活动。并且!奥运会它还不赚钱!基本都是往里搭钱(除了美国的有一次奥运会是赚了钱)。


归根到底就是奥运会已经不是当初的奥运会了!已经变味了,变成各国展示经济实力和国家综合实力的工具了。


白月神社

真是“此一时彼一时”,曾几何时,奥运会绝对是个香饽饽,能够承办奥运会是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象征,所以每次竞争,各个国家都使出浑身解数,全力以赴!

只是奥运会太烧钱了,哪样都要花钱,在经济向好时期,这还不成问题,可是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全球经济下滑,除了少数国家的经济是一枝独秀外,其他国家的经济发展都陷入停滞或负增长!财政困难,在奥运会的开支上就显得捉襟见肘了,就拿里约奥运会为例,一度传言停办,甚至直到开幕式前,一些场馆才匆匆竣工。

而且现在奥运会的项目太多,除了一些大众项目外,其他一些小众项目看的人不多,收视率成问题,自然转播收益就不多,而且对游客的吸引力也大不如从前。狂欢之后,繁华落尽,收益远低于开支,在经济不佳的时候,谁还愿意做赔本生意呢?


打虎拍蝇

真是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啊,遥想2000年奥运申办,5选一,北京两票之差输给悉尼,甚至事后还有贿选的消息传出。但看看现在,2022年冬奥会和2024夏奥会,国际奥委会面对的都是二选一的尴尬,甚至IOC已经被逼的需要打包出售举办权了。

why?

很简单,因为投入和产出不成正比,简单来说就是,办奥运会亏钱了。

转折点出现在2014年索契冬奥会,索契冬奥会的总投入有500亿美元之巨,是预算的4倍之多,其中近30亿美元是安保费用。去年的里约奥运会,不仅投入有131亿美元之多,收入却在萎缩,因为里约糟糕的治安环境和各种丑闻,令许多外国游客望而却步。

下这样的前车之鉴下,再赶上全球经济持续低迷的大形势,很多国家的政府和民众都不支持申办奥运会了。最近两次的申办城市,有多个城市都中途退出,除了乌克兰的利沃夫是因为国内政治与安全危机未解决,其他城市退出申办的理由都是“钱”,成本太高无法获得民众支持。比如,波士顿市民就曾发起过“拒绝波士顿奥运会”活动,指责IOC夸大了经济收入,罗马连续两届放弃奥运申办都是因为没钱。

有时候,奥运会还不仅仅是带来经济上负担,更可能带来一些城市“创伤”。很多奥运建筑在奥运会期间光鲜靓丽,但是奥运结束之后就弃之如敝履。像里约奥运会,结束至才一年的时间,开闭幕式的主场地遗失的座椅多达7000个,看台上的天花板漏洞一个比一个大,游泳馆变得狼藉不堪,一片破败的景象。

其实,不仅仅是奥运会,其他一些大型运动会也遇到了这样的情况,就像亚运会,也因为高额的投入和产出不能成正比,亚洲的很多国家和城市也都对举办这一盛会采取观望的态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