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全省環境空氣品質達標率不低於76.5%

日前,省委、省政府印發《關於全面加強生態環境保護堅決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實施意見》)。“到2020年,全省14個市城市重汙染天數比2015年減少25%”“地級及以上城市建成區基本消除黑臭水體”“消除劣V類入海河流”,一個個關乎百姓福祉的環境保護硬指標十分搶眼。

《實施意見》深入分析了我省生態環境保護面臨的形勢,明確要深入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並提出總體目標和具體指標。總體目標是,到2020年,全省生態環境質量總體改善,主要汙染物排放總量大幅減少,環境風險得到有效管控,生態環境保護水平與全省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相適應。具體指標是,全省環境空氣質量達標率不低於76.5%,細顆粒物(PM2.5)濃度下降到42微克/立方米,力爭下降到40微克/立方米;全省河流水質優良比例達到51.16%,劣Ⅴ類水體比例不高於1.2%,地級及以上城市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水質優良比例達到96.3%,建成區黑臭水體控制在10%以內;地下水質量極差比例控制在30.8%,入海河流消除劣Ⅴ類水體,近岸海域水質優良比例達到80%。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化學需氧量、氨氮排放量分別比2015年下降20%、20%、13.4%和8.8%。受汙染耕地安全利用率達到90%左右,汙染地塊安全利用率達到90%以上。森林覆蓋率達到42%以上。

《實施意見》指出,要推動形成綠色發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堅持把調整產業結構、發展綠色經濟、推進綠色振興作為遼寧老工業基地振興發展的主攻方向,加快構建綠色產業體系。認真落實“三去一降一補”五大任務,到2018年,化解煤炭過剩產能2300萬噸;到2020年,壓縮水泥產能2000萬噸。

瞄準堅決打贏藍天保衛戰,《實施意見》提出,要以遼寧中部城市群為主戰場,強化區域聯防聯控和重汙染天氣應對,進一步明顯降低細顆粒物(PM2.5)濃度,明顯減少重汙染天數,明顯改善大氣環境質量,明顯增強人民群眾的藍天幸福感。

瀋陽經濟區和細顆粒物(PM2.5)平均濃度超過全省平均水平的城市,要加大鋼鐵、鑄造、煉焦、建材等產能壓減力度。推進“電化遼寧”和“煤改電”。2020年全省清潔取暖率達到49.3%,瀋陽經濟區、沿海經濟帶城市全部實現清潔取暖。

聚焦著力打好碧水保衛戰,《實施意見》提出,要打好水源地保護攻堅戰,打好城市黑臭水體治理攻堅戰,打好重汙染河流治理攻堅戰,打好渤海(遼寧段)綜合治理攻堅戰。嚴格控制重點流域環境風險項目,遼河流域幹流及主要支流不得新上石油化工、化學原料藥製造、印染等項目,已有項目所在地市政府要於2018年底前制定搬遷改造計劃,並向社會公開。

《實施意見》還就紮實推進淨土保衛戰、打好農業農村汙染治理攻堅戰、加快生態保護與修復、有效防控環境風險等提出要求,如嚴防礦產資源開發汙染土壤、到2020年基本建立農村生活垃圾分類減量處置體系、到2020年實現重點行業企業環境應急預案備案全覆蓋等。

生態環境質量只能更好、不能變壞。《實施意見》指出,嚴格生態環境質量管理,加大生態環境違法犯罪行為的制裁和懲處力度。同時,《實施意見》對引導公眾綠色生活提出要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