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第一次发烧,你们是怎么处理的?

zjp1860

婴儿会发烧主要是因为初到这个世界不久,自身不适应新环境的温度,湿度等,加之自身的生理机制还未完善,外界的细菌和病毒容易侵入机体造成感染。其实引起婴儿发烧的原因有很多种,除了婴儿对新环境的湿度和温度较敏感外,婴儿所待环境的卫生情况等也都是会对婴儿的身体造成影响的,慢慢地就会诱发婴儿发烧。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婴儿本来就有感冒等现象,家长朋友们不加以重视,没有快速处理,久之也会病情加重就会导致发烧。

在日常生活中更应该的是去如何预防婴儿感冒发烧。婴儿期尽量母乳喂养,及时补充钙铁锌等微量元素,以及维生素ABCD,提高机体的免疫力,按时添加辅食。随着环境温度的变化,及时给孩子增减衣物,房间温度保持在22度左右,湿度保持在50~60%,尽量避免去人多,空气密闭的场所,比如商场,超市,尤其是在哎呀呼吸道疾病高发期。


医联媒体

生了么为你解答,四个要点,希望能帮到你。


01 宝妈能做什么?

  • 一般来说,宝宝体温没有超过38.5°C时可选择物理的方式控制体温;

  • 若宝宝持续一段时间的体温范围都是超过37.4°C但在38.5°C以下,也请宝妈提高警惕,及时送宝宝就医。


02 如何给宝宝测量体温?

测量方法:测腋温或者测肛温。生了么建议宝妈采取测腋温的方式。测腋温较为温和,宝宝也易接受;而测肛温则必须插入肛门内,易给宝宝造成较大的刺激性,给宝宝带来不适感。

测量工具:电子体温计。目前市面上测量体温的工具有电子体温计、水银体温计、耳温枪。水银体温计易碎,且水银含有剧毒,不推荐给宝宝使用;特别要注意的是,不建议三岁以下的宝宝使用耳温枪测试体温,因为宝宝耳道没有发育完全,使用耳温枪容易出现误差,体温结果不准确。

测量时间:使用电子体温计测量,一般2-3分钟即可。测量完毕后体温计会自动蜂鸣提示已测量完毕。

注意事项:给宝宝测量体温时,应避开宝宝进食、洗澡或是运动,不然宝宝体温波动较大,测量结果不准,容易耽误病情判断。


03 如何给宝宝降温?

  1. 遵医嘱,按时按量服用药物

  2. 在家采取物理方法降温

物理降温方法:

多睡眠——睡眠能够让身体减少能量消耗,有助于宝宝身体恢复;

多喝温水——多喝水有助于宝宝补充体内流失的水分,也有助于宝宝发汗,把毒素通过汗液排出体外;

适当增减衣物——发烧宝宝的体温与平常体温不同,宝妈应关注宝宝的实际情况,判断是否需要增减衣物;

敷冷毛巾——用冷毛巾敷在宝宝额头退烧,也可遵医嘱敷退热贴,4岁以上的宝宝可以采用冷水枕;

泡热水澡——用37℃左右的温水给宝宝泡澡,泡10-15分钟即可。泡澡可令宝宝皮肤的血管扩张,将体气散出;另外水气由体表蒸发时,也会吸收体热;

通风散热——保持空气流通,使空气对流,不闷着热着宝宝,但也要注意别让宝宝受凉。


04 发烧宝宝饮食注意事项

发烧宝宝的饮食更需要注意,不能给宝宝加重负担,延缓身体恢复。

不宜滋补——有些宝宝发烧,小脸蛋通红,宝妈可心疼了,想要给宝宝好好补补。可是发烧期间可不是滋补的好时机。身体在发烧,却进食滋补食物,这会加重宝宝身体负担;

不宜进食生冷食物——宝宝发烧期间,身体机能下降,肠胃较平时更为虚弱。此时进食生冷食物,则会加重宝宝肠胃负担;

不宜多吃鸡蛋——鸡蛋中富含蛋白质,食用鸡蛋会使体内热量增加,体温上升,不利于发烧宝宝降低身体温度。


生了么

婴儿第一次发烧是宝爸宝妈必然会遇到的事情,心急如焚、恐惧、无助、自责等心理状态也许是必然,处理方法也会不尽相同。那么,婴儿第一次发烧要怎么处理呢?

其实,婴儿在出生后的第一次发烧,并不可怕,也并非因为妈妈们没有照顾好所致,而是每一个宝宝都要经历的由母体免疫向自身免疫转变而发生的适应性反应,是建立自身免疫系统所必须经历的过程。因此,婴儿第一次发烧的时间,大部分集中在婴儿断奶后的一段时期内。也就是说,在纯母乳喂养期内婴儿是不会出现发烧的现象(个例除外),原因是母乳中含有婴儿所需的抗体。

处理婴儿在出生后的第一次发烧,首先需要明确婴儿发烧原因。究其原因,除了生病感染以外,更常见的是长牙、幼儿急诊和接种疫苗后的发烧。长牙时引起的发烧大多是低烧,而且伴随的症状是宝宝大量流口水,很容易区分。幼儿急诊是在临床上属于马后炮的诊断,血常规检查中基本是病毒感染,而且一定是烧退疹出,基本是高烧39度以上,连烧三天,退烧后才会出现全身大面积的玫瑰样疹子;接种疫苗后的发烧大多是中低烧,极少出现高烧情况,这个需要临时根据症状来判断的。婴儿发烧得找原因,只有对因处理才是上策。

一般处理方法:

1、小婴儿在不超过38.5度的发烧时,可采取物理降温的方式,如用25%-50%酒精擦浴、头部冷敷、湿敷、温水擦拭等方法,如果是平常热爱洗澡的宝宝,可通过洗温水澡的方式进行全身降温。需要注意的是,小婴儿在刚退烧时,身体还是处于耗能状态,必须进行保暖工作,切勿因为刚退烧的机体免疫力降低而造成二次受凉。


家庭医生在线

做为一个5岁孩子的妈,我对发烧可不陌生。

3岁半海晴入了园,前半年几乎都在感冒发烧中度过,而且她一发烧就肺炎,非常让我头疼。所以作为新手家长,学点关于发烧的知识,实战的时候可有大用场。下面我们来看看儿科圣手崔玉涛男神,对孩子发烧是怎么说的呢?

崔玉涛,1986年毕业于首都医科大学儿科系,从事儿科临床工作30年,在新生儿监护领域被公认为资深专家,对新生儿及婴幼儿医学领域有较为全面的了解和实践经验。

下文中关于发烧的内容均摘自崔玉涛医生本人的博客、微博,权威严谨,海晴玉只做笔记写心得。

孩子第一次高烧,先判断是否幼儿急疹

笔记:

1.症状:几个月婴儿反复高热39-40度

2.观察:是否有咳嗽、呕吐、腹泻

3.对策:除发烧外没其他不适,服美林或布洛芬,多喝水(奶)。

心得:

需要注意的是,有的医生没检查出什么,就让婴儿吃药、挂水什么的,家长还是要慎重,别让孩子多遭罪。


正能量妈妈海晴玉

发烧虽然是宝宝常有的事儿,但是遇到发烧妈妈总是最担心的,吃的、塞的、贴的只要能把宝宝的烧退下来,妈妈什么都可以做。那么,发烧真的就猛于虎么?不尽然!今天,就来分析下宝宝的发烧护理方法。

什么是发烧?

发烧是一种病么?其实不是的!这一点妈妈们首先要明白,发烧并不是单独的一种病症,发烧是很多疾病初期的一种症状,是人体自我保护机制的一种表现形式。

人体的温度是由下丘脑的体温中枢控制的,身体健康时,我们的体温会保持在一个健康的状态,通常是37度左右。可以一旦当有细菌或病毒进入宝宝的体内,免疫系统就会将这个信号传到下丘脑的体温控制中枢,这时候体温中枢就会提高人体体温的。

这样做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为了抑制体内细菌或病毒的活性;二是提高自身免疫细胞的免疫能力,有助于清除病原体。所以从一定意义上来说,大多数的发烧都不是坏事,而是给宝宝自身免疫系统的一次“锻炼”机会。

大多数妈妈在宝宝发烧的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给宝宝退烧,只要体温下去了,妈妈似乎就放心了,这其实是本末倒置的行为。单纯的退烧并不能帮到宝宝多少,最重要的是找到致使宝宝发烧的病症才是关键。

导致宝宝发烧的因素

非疾病因素

婴幼儿的体温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外界温度的升高、或者宝宝穿衣过多等因素都可能导致宝宝体温的升高,如果宝宝的体温升高后迅速又降到正常体温,那么就不需要太担心。

呼吸道感染

呼吸道感染引起的宝宝发烧在所有发烧的因素中占首位,常见的有上呼吸道感染(感冒)、支气管炎、肺炎等,这种发烧多半是由于病毒感染导致,抗生素对于病毒感染引起的发烧并没有效果。

肠胃疾病

宝宝常见的肠炎、痢疾等都有可能造成宝宝表现发热。

免疫性疾病

宝宝由于免疫性疾病也可能导致宝宝发烧,比如川崎病、皮疹等。

传染性疾病

一些季节性较强的传染病也会有发热的症状,比如脑膜炎、手足口等小儿疾病。

正确量体温——宝宝发烧护理第一步

如果妈妈觉得宝宝可能是发烧了,这个时候给宝宝正确的测量体温对后面对后面的护理有很大的帮助。

1、最好给宝宝测腋下温度,虽然肛温最接近人体的真实体温,但是肛温的测量对宝宝的刺激较大,不易操作。

2、最好用水银温度计测量体温,虽然电子体温计方便但是相对于传统的水银体温计,它的误差会更大。

3、在宝宝洗澡、进食和运动后都不应立即给宝宝测量体温,因为这些都可能导致宝宝体温升高,最好让宝宝处于平静的状态再给宝宝测量体温。

宝宝发烧的常用护理

宝宝在发烧的初期,往往会表现出发冷的状态,这个时候妈妈最好给宝宝提供保暖措施;但是在发烧的后期,宝宝往往会出现汗多发热的状态,这个时候要及时给宝宝减少衣物。

宝宝发烧时,要注意宝宝的精神状态,崔玉涛医生认为,精神状态和食欲是判断宝宝状态最好的标准,如果宝宝在发烧时精神状态良好、食欲良好,那么久不用太担心。

如果想让宝宝舒服一点,可以用温水给宝宝进行擦浴,揭开宝宝的衣服,用37度左右的温水对宝宝进行全身的擦浴。

在夏天的时候,可以用空调对宝宝进行降温,但是不要把空调温度打得太低。

在饮食方面,要注意给宝宝补水,因为宝宝通常是通过排汗降低体温,排汗会带走大量的水分,所以宝宝发烧要优先补水;同时要补充维生素和矿物质,减少蛋白质的摄入,所以宝宝在发烧时,鸡蛋、鱼虾等高蛋白食物就暂时不要给宝宝吃,过多的蛋白质摄入反而会提高宝宝的体温。

如果要给宝宝服用退烧药的话,含有对乙酰氨基酚的泰诺林(适合三个月以上的宝宝)和含有布洛芬的美林(适合6个月以上的宝宝)应该是首选,这两种退烧药对宝宝来说是相对安全的。

4、如果宝宝出现昏睡、不想吃饭、剧烈疼痛等不正常反应时需要立刻就医。

5、2岁以内的宝宝持续发烧24小时、2岁及以上宝宝持续发烧72小时那么需要及时就医。


静净153010487


珍视映画

  三天前,早晨抱宝宝起床时发现后脑勺有些烫手,一摸手心、额头,也有些烫。测一下体温, 39.1℃,宝宝发烧了!还是高烧!

  第二天下午,体温没有一点儿下降的意思,反倒越来越凶。宝宝开始动不动就哭,像个小病猫,抱着她就像抱了个火炉一样!打电话给主任,她告诉我,幼儿急疹是要烧够一定时间的,然后才会出疹子。只要宝宝不脱水,不用输液,不要用抗生素,用抗生素也没有效果。有的宝宝是在退烧时出疹子,有的宝宝要退烧后半天到一天时间才会出疹子。病毒感染是小孩子成长过程中必经的,别太担心。

  第四天上午,宝宝烧退了,在她耳后发现一些小红点,掀开衣服,肚子和后背也有。真的是幼儿急疹,高烧的元凶终于露脸了。在这无比煎熬的四天里,我得出了一些经验,与大家分享:

  1、症状:多是宝宝出生以来第一次高烧,体温上升很快,在38—40度之间徘徊,没有感冒症状,食欲没有受到太大影响,情绪不太好,闹人。血常规检查白细胞不高,心肺听诊正常,嗓子有些红,可能伴随腹泻症状。

  2、诊断:早期诊断很重要,幼儿急疹是典型性的回顾性诊断,疹子出了才能确诊。有些小诊所的医生可能会给宝宝用抗生素,妈妈们要坚持啊,抗生素百害无一利,不能退烧,不能止泻,可能还会导致菌群失调而加重腹泻。

  3、用药:退烧药效果不好,尽量物理降温,退热贴、温水擦浴都可以,多喝水。

  4、出疹:在宝宝退烧的同时观察有无出疹,疹子全发出来,病毒也就出完了。出疹期间不能吹风,乳母不能吃辛辣之品。


隔壁老林

先简单说下我的处理方法,一切参照儿科大夫崔大夫的方法。

未超过38.5 时,给孩子多喝水,物理降温,擦拭腋下,腹股沟,大腿,额头,脖子,脚心,肚皮保暖!必要的时候可以在确保温度的前提下,给孩子冲个温水澡,不要穿盖过多,不要捂着孩子!多饮水。如果是疫苗引起的发烧,就更不要惊慌了。

如果超过38.5 要给孩子吃退烧药,首选是小儿泰诺林,如果不能退热,可以尝试给孩子吃小儿美林!药量要足够,不要觉得吃点试试,反而不行。如果高温,一定要注意别高温惊厥。



以下是整理自崔玉涛微博

发热和出疹都是小儿常见疾病问题。发热同时出疹,应考虑麻疹、风疹、水痘、猩红热等感染性疾病,还要考虑药物引发的药疹,有时还会见到热疹(特别是在夏季)。发热之后出疹,主要见于病毒感染,典型的是幼儿急疹(热退疹出)。无论皮疹与发热的连带关系如何,出疹还是应寻找医生确诊。

孩子出现发热时,可以继续呆在用空调的房间。如果退热过程中出汗,及时擦拭汗液。如果停止使用空调造成环境温度增加,会不利于散热,不利于退热。

热性惊厥多是由于高热所致神经系统不稳定所致,所见于6岁以内的儿童,以3岁内幼儿多见。热性惊厥后,进行脑电图等检查排除癫痫等神经系统本身疾病。由于热性惊厥可反复出现,再次发热时,可在38度即给孩子服退热药。当孩子上幼儿园时,可以与老师交流,出现发热时及时给孩子服用药物.

高热时,建议两种退热药(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交替使用,目的是在保持退热效果同时,减少每种药物使用总量,可避免药物的副作用。但退热药只是调控大脑体温调节中枢。是否能最终达到退热效果,还与体内水分有关。一定多给孩子饮水,否则就会出现,越用退热药,效果越不显著的现象。

任何致热源都可引起发热,致热源包括病毒、细菌、过敏原等。有时,运动后也会出现发热。人体抵抗力强,并不意味着不得病,而是意味遇到感染等病症后,很快能够抵抗过去。如果孩子发热后,很快恢复正常,就说明孩子抵抗力强。为此,家长不要忧虑。

发热时,特别是高热,可以使用温水浴或温湿敷。由于皮肤可以主动调节体内的散热,皮肤血管扩张,易于体内热量散发到环境内;皮肤收缩,易于保持体内热量。温水澡或温湿敷可以促进皮肤血管扩张,易于体内热量散发,易于降温。只要使用水的温度高于皮肤温度,即可达到以上效果。

病毒感染往往会引起高热,体温可达39-40度。不要因体温的高低判断病情的程度。高热时,只要小儿精神状态好,同时不伴有严重咳嗽或腹泻、呕吐,就不要过于紧张。退热针的效果并不优于口服退热药。往往静脉输液后退热,不是静脉输液中药物作用所致,而是静脉输液的液体增加了液体摄入。

病毒引起的上呼吸道感染初期,多仅有发热,然后才会出现流涕、咳嗽等分泌物增多的呼吸道表现,这是呼吸道感染的必然发展过程。注意协助小儿排痰,适当使用化痰药。病毒感染的血液表现多是白细胞低,其中中性粒细胞低,这是病毒感染的典型表现。疾病好转后2-3周会恢复正常,不需用药。

发热是儿童最常见的疾病现象,主要与感染有关。根据临床工作观察,引起发热的主要原因是病毒感染。病毒引起的上呼吸道感染和以轮状病毒为主要原因的胃肠炎是儿科常见的发热原因。遇小儿发热,退热最为关键,包括物理降温和药物降温。

发热是儿童最常见的疾病现象,主要与感染有关。根据临床工作观察,引起发热的主要原因是病毒感染。病毒引起的上呼吸道感染和以轮状病毒为主要原因的胃肠炎是儿科常见的发热原因。遇小儿发热,退热最为关键,包括物理降温和药物降温。

有家长咨询为避免接种疫苗后发热现象,是否可在接种疫苗后即刻或几小时内就给孩子服用退热剂?对以前接种疫苗后有明显高热,此次又重复接种同一疫苗时,可在疫苗接种后4小时左右服用退热剂。对于常规疫苗接种,无需在发热前服用退热剂。其实,疫苗接种后发热也是体内一种正常反应。

高热时体温退到何水平就说明退热效果满意?体温>38.5度有可能刺激神经出现异常活动——热性惊厥;还可可明显增加体内消耗。这就是为何高热时需退烧的原因。但是体温在37.5-38度间又可刺激人体免疫系统,达到最佳抵抗感染的效果。因此,退热退到38度以下即可,不是非退到37度以下。

9月婴儿因发热服用退热药——泰诺林对乙酰氨基酚和美林布洛芬,一天多服用各“一瓶”药物,仍未退热。本身只是病毒性感冒,但退热药剂量明显过量。原来家长将“混悬滴剂”当成“混悬液”,造成药量3倍的增多。药物过量的原因就是没有认真读药物说明书,按照自己的经验使用所致。

发热与皮疹。婴儿高热时,若同时出疹,形似粟粒样红疹,可为麻疹、风疹;很常见的是捂出的热疹。若是水痘,会很快见到红色粟粒疹+水泡+结痂三期同时出现的皮疹。高热持续超过五天+出疹,可能是川崎病。当然,用抗生素等药后,也可能出现药疹。若高热3天后出疹,多为幼儿急疹。

太多家长担心高热会烧坏孩子的大脑!实际上,高热本身不会,高热惊厥有可能。所以才建议体温超过39度要退热。服退热药指征应是体表温度(腋温、耳温等)超过38.5度时。因使用退热药至其发挥作用需要一定时间,此间体温还会继续上升。常用退热剂的成分为“对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


皮妈育儿

我是如何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不用打针、输液处理“小儿发热”的

记得在可可6个多月,是出生后第一次发热,对于略懂一些中医知识,却没有育儿经验的我,还是非常心焦的,但忙乱中,我始终坚持一点,不要盲目用药。我知道多喝水有利退热,于是就给孩子煮了“冰糖梨水”,没想到坚持喝了一天,就“系统自愈”了,很出乎意料的!

如果排除了出牙的诱因,中医认为,引起小儿发热无外乎外感和内伤两个方面,外感就是西医说的感染了细菌病毒或支原体等等,外界的病原体而导致发热。内伤就是因为吃或者生活起居其他方面引起上火了,或者是中医术语说阴虚、有淤血、有痰湿这些杂症,也可能会引起发烧。外感因素又分为两个方面,一个是感受了普通的外邪,另一个是感受了疫疠邪毒,比如这个普通的感冒就是感染了普通的邪气,而流感用医学术语来说就是感染了疫疠邪毒。

经过全方位,多角度地学习,并根据孩子体质和发热症状的判断,基本断定可可小朋友的发热类型属于内热,外感风寒所致,也就是上图中,我圈出的三部分。只有两次是没有内热的情况下,打疫苗没护理好和吃坏肚子所致。通过对很多监护人的调查了解,与可可相同的情况非常多,也就是说我们一味的让孩子多吃,总怕营养不够,而孩子的脾胃无力消耗,所以导致内热,也就是小儿积食,免疫力下降,一旦外感风寒或疫疠邪毒,就会引起发热。
那么,怎样判断孩子是外感风寒,还是疫疠邪毒呢?这个不仅需要一定的中医知识储备,还需要一些西医的手段来判断。首先呢,我会在孩子积食就开始处理,在这里,暂不讨论,我只说孩子由积食引起发热,怎样处理。如果一旦发热,不到38.5摄氏度,不要用任何西药退烧。下面对于两种情况加以说明:

  • 外感风寒情况,不到38.5摄氏度时,可以物理降温,并结合中医“清天河水”、“捏脊”疗法。同时,一定要处理积食的问题,可以顺时针按摩肚脐四周。如果积食比较严重,按摩没有效果,可以使用化食中药,比如“小儿化食丸”“小儿至宝丸”“小儿导赤片”等等。西药有一种“乳果糖口服液”,也可以使用,但是,所有药物,见效即止。如果以上方法退烧效果不明显,可以使用“小儿柴桂退热颗粒”,这是中药成分的退烧药,效果不错。同时配合一些有清热解毒功效的中药,比如“小儿豉翘清热颗粒”“小儿热速清”等等。一般可可积食导致发热的情况,经过以上处理,会有较为明显的效果。如果超过38.5摄氏度,可以用西药暂时退烧。当然也不排除个例,比如“急性肺炎”,一开始并不高热,伴有轻咳,孩子精神状态不好,这种情况一定要及时到医院处理。
  • 如果疫疠邪毒,也就是以上方法全部失效的情况,就要借助西医的验血常规。如果细菌感染时,白细胞总数和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均升高,可以使用中药的“蒲地蓝”消炎口服液,或中西药结合的“VC银翘片”,如果伴有咳嗽,还可以用一些中药的止咳药,我基本不给可可用“头孢”类西药消炎药,一是因为在低烧阶段基本就被处理好了,二是因为我还可以采用按摩方法消炎;如果病毒感染,淋巴细胞或单核细胞增高,白细胞不高,同时C反映会逐渐升高,可以使用中药的“蓝芩口服液”,或西药的“利巴韦林喷剂”,这些已经对孩子的伤害降到了最小。
  • 无论哪种情况的发热,都应在初期及时处理,尽量不用药物,如果必须用,也要中药为先,西药为后,尽量不打针、输液。可可今年4岁多了,可以肯定的说,除了疫苗接种,我们没有打过针,输过液。另外还要多喝水,可以煮一些冰糖梨水,并饮食清淡。清天河水



参考文献:王红娟医生《中医教你:如何判断小儿发热风寒还是风热》


静待花开的可可妈妈

宝宝发烧,作为新手妈妈一定心急如焚。新生儿身体机能还不完善,体质较弱,因此会比较容易生病。但是,宝宝生病的时候,我们一定要保持冷静,不要过于紧张。、

宝宝生病的时候,不想宝宝吃药,我们可以给他试试小儿推拿。

【肺俞】

[位置] 在第3胸椎棘突下缘(第3胸椎与第4胸椎间)旁开1.5寸,属足太阳膀胱经。

[操作] 用两拇指或用示、中二指揉两侧肺俞,称揉肺俞;用两拇指分别自肩胛骨内缘从上向下推动100次,称分推肺俞,或称分推肩胛骨。

[功用] 益肺理气,止咳化痰。

[主治] 发热,咳喘以及一切呼吸道疾患。


【脊柱】

[位置] 自大椎至长强呈一直线。

[操作] 自上而下作直推,称推脊;用捏法自下而上称为捏脊。捏3~5遍,每捏3下再将背脊皮提1下,称为捏三提一法。

[功用] 调阴阳、理气血、和脏腑、通经络、培元气,具有强健身体的功能。

[主治] 发热、惊风、夜啼、疳积、腹泻、呕吐、腹痛、便秘等。


【一窝风】

[别名] 外一窝风。

[位置] 在手腕背侧,腕横纹中央。

[操作] 指端揉,称揉一窝风。

[功用] 揉一窝风能温中行气,止痹痛,利关节。

[主治]一切腹痛,伤风感冒,关节痹痛,急慢惊风。

希望能够帮到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