擠破頭往城市跑,專家建議「以地換房」,農民卻不買帳,咋回事?

由於現在種地不怎麼賺錢,所以很多的農民都選擇了外出打工,有一部分農民經過多年的努力打拼,手裡有了一些錢,於是便想著在城裡邊買房子。但是城裡的房價比較高,就算是在三線的城市,光首付至少也要十幾萬。

擠破頭往城市跑,專家建議“以地換房”,農民卻不買賬,咋回事?

因為農民選擇了進城定居,農村老家的房子就閒置了下來隨著越來越多的人進城農村的宅基地閒置現象變得更加嚴重,為了保證土地資源能夠合理的利用,專家建議農民“以地換房”。簡單來說,就是鼓勵農民主動退出宅基地,拿到國家給的補償款,然後到城裡邊買房子,這樣可以大大的減輕經濟負擔,也不會造成土地資源的浪費。不過農民對此並不感興趣,到底怎麼回事呢?

擠破頭往城市跑,專家建議“以地換房”,農民卻不買賬,咋回事?

1.老房子是最終的依靠

農民在農村當中已經生活了很多年,既然說為了改善生活條件或者是為了孩子上學等原因,選擇了到城裡邊居住,但農村老家的房子依然是他們最終的依靠。在他們心裡,不管在外面混的怎麼樣,好歹回到老家還會有一個房子能夠收留自己,如果說把宅基地退出了,那麼這個房子也就沒了,以後也就不可能再回來。

擠破頭往城市跑,專家建議“以地換房”,農民卻不買賬,咋回事?

2.宅基地的補償太少

現在大家對於城裡的房價都比較瞭解,進城買一套房子至少也得幾十萬塊錢,即便是付首付也要十幾萬。而農村的宅基地,雖然說退出了之後可以拿到補償,但是補償的並不多,只有幾萬塊錢,連在城裡買房的首付款都不夠,更不要說依靠這些錢解決之後在城裡的開銷了。說到底自願退出宅基地的補償款太少,難以滿足農民的需求。

擠破頭往城市跑,專家建議“以地換房”,農民卻不買賬,咋回事?

雖然說國家現在推出了農村宅基地有償退出機制,可以讓農民自願選擇退出閒置的宅基地。但是農民從自身的利益出發,覺得即便是在城裡買了房子,也不能把宅基地退出。如果說國家想要讓農民願意以地換房,還需要不斷的完善這方面的政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