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识别:古代中国人的“身份证”与“名片”

身份识别:古代中国人的“身份证”与“名片”

鱼符

科技高度发达的时代,人的身份识别是一件非常简单的事情。从身份证件到人脸识别,甚至是DNA技术,一根头发就能科学地解决问题,并且可以做到准确无误。

身份识别:古代中国人的“身份证”与“名片”

清代名刺

但在古代,人的身份识别则是相当困难的。古代照相技术都没有,即便是“高考”(科举)这样的严肃问题,考生的相貌也只能进行简单的文字描述。罪犯通缉这样潜在危险很大的事情,对罪犯的相貌也只能进行文字描述,或加上一副罪犯的画像,而通常情形下,这种罪犯画像也是不准确的,因为事先根本没有“档案”可查,只有相关的回忆描述。

身份识别:古代中国人的“身份证”与“名片”

龟符

好在古人的生活圈十分有限,基本上生活在熟人社会,对对方有着直觉上的感知,绝不会将熟人身份弄错。

需要进行身份识别的,主要是一些特殊人群。这个人群数量有限,所以尽管识别成本较高,官方仍然可以在财力上承受。如果像现在这样,动辄就是上亿人,每人发一张“身份证”,势必整个社会财力都无法支撑。

古代需要身份识别的,主要是官员。这是一个权力阶层,责任重大,防止身份冒充就显得完全必要。

身份识别:古代中国人的“身份证”与“名片”

汉代名刺

唐代的官员身份识别,主要依靠 “鱼符”。“鱼符”上刻有官员的姓名、任职单位和品级,出入办公场所时予以查验。因为这种身份牌形如鱼状,所以俗称就叫“鱼符”。

武则天时期,“鱼符”又被改成龟状。传统社会中,龟是长寿的象征,寓意比鱼更吉祥。龟的寓意在元代之后才发生了变化,跟现代人理解的乌龟、王八开始接近,让人很是生厌。武则天的这种变动,目的是区别前朝。“鱼符”改“龟符”,意义是相当深刻的。

身份识别:古代中国人的“身份证”与“名片”

宋代

宋代对唐代的官员识别,又作了新的改进。宋代将 “鱼符”改为 “鱼袋”。“鱼袋”比“鱼符”要精致,这也是社会技术进步的一个体现。宋代的“鱼袋”是在袋上用金银直接饰以鱼形,制作成 “金鱼袋”与“银鱼袋”。金银的价值不一样,所以佩戴的官员的品级也不一样。这样做的好处,既体现出官员的尊卑、高下,识别起来也更简易。身份的识别,始终是向着简便这个方向改进的。

官员根据出入场所的不同,还要配合腰牌进行身份识别。识别程序上的增加,相当于“特别通行证”的使用,这大多出于安全的考虑,避免出现意外事件。

身份识别:古代中国人的“身份证”与“名片”

明代牙牌

宋代的这种“特别通行证”,明清时期被普遍推行。这种“特别通行证”,又称“牙牌”。明代官员使用的“牙牌”,有质地上的区分,这也是等级、贵贱的体现。骨质、木质和金属质地的“牙牌”上,都刻有官员的姓名、职务、履历和机构名称等,一目了然,这样做的目的也是为了查验方便。清朝的诸多制度,直接沿用明朝,所以清代的官员也使用“牙牌”。为了体现与前朝的区别,清朝还对官员规定了顶带。这种改变,既具有政治意义,也增加了识别的简易性。

身份识别:古代中国人的“身份证”与“名片”

明代户帖

官员毕竟数量有限,无论是“鱼符”“鱼袋”“牙牌”,制作下来所需的财力也是有限的。明清时期,中国的人口都在一亿左右(国内学者与西方学者,对中国人口的估算差异较大),这么庞大的平民如果也发一张身份证明,国家财力是难以承受的。

明朝的平民管理,实行“里甲制”或称“保甲制”。即以以“一百十户为一里”,“百户为十甲”。很要命的是,平民一般不准外出,所以也就不需要给予身份识别。这些平民,只有一份“户帖”,相当于家庭的“户口薄”,全家人共用,这上面有知县的印章,是很权威的身份证明。

身份识别:古代中国人的“身份证”与“名片”

宋代腰牌

特殊情况下,平民必须外出怎么办? 明朝的法律规定:“农业者不出一里之间,朝出暮入,作息之道相互知。”

“一里”不是长度单位,而是相当于现在的一村。如果要出“村”,就得办“护照”。明朝规定,远离居住地到百里之外,需要到官方申领“路引”。沿途的各个关卡,对“路引”进行查验。没有“路引”的,要擒拿送官。偷过关卡的,举报者有奖。

身份识别:古代中国人的“身份证”与“名片”

古代 名刺

更有意思的是,这种“路引”,原是佛教用品,是给死人用的,即民间所说的“上西天”用的。

申领官方的 “护照”太难,便有人私用“名片”。古代的 “名片”比“身份证”出现得更早,早在战国时期,就有“谒”这种私家名片出现。东汉末年,“谒”又被改称为“刺”。“刺”又称“名刺”“名帖”,一直用到近当代。但这种“名片”,官方显然是不认可的,没有法律效力,可以随意编造,也是在很小的范围内使用,主要起个告知的作用。

身份识别:古代中国人的“身份证”与“名片”

清代官员顶戴花翎

中国人最早的身份证,出现在民国期间。当代身份证,是1984年4月6日根据国务院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身份证试行条例》颁发。真正领到手的,一般是在1988年,这也是社会进步的一个体现。

身份识别:古代中国人的“身份证”与“名片”

曾国藩、李鸿章、徐世昌、王懿荣等名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