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作家梁曉聲對文化的定義?你認可嗎?

清風朗月zgh

本人並不認可梁曉聲對文化的定義,梁大作家的四句話是從道德的角度出發,證明了什麼是高素質、好人品而已,與文化相差甚遠。我有一個鄰居,是一個文盲,但是他同時具備梁曉聲所說的四點,我們只能說他是一個好人,而不能說明他有文化。



從學知識和講道德這兩方面來看,梁曉聲說對了一半,解釋了“化”字,但是忽略了“文”字,也就是忽略了知識這個基礎。比如《紅樓夢》裡的賈雨村,雖然投機鑽營,陰險狡詐,人品低劣,但是不妨礙他飽讀詩書,滿腹經綸,他依舊可以稱得上是一個文化人,誰也不能否定他的文化。


按照梁曉聲的標準,賈雨村一條也不具備,但是賈雨村的確是一個很有文化的人。另外呢,梁曉聲所定義的文化有特定的主體那就是人。當我們參觀敦煌莫高窟的時候,就會被一幅幅精美的壁畫所震撼,此時此刻,我們會感覺到文化氣息很濃,敦煌地區好有文化啊!是的,莫高窟就是一座文化寶藏。按照梁曉聲的定義,莫高窟也是一條都不具備,那麼莫高窟就沒有文化了嗎?

以上全是個人觀點,總體來說,梁大作家的出發點很好,屬於心靈的自我約束,一心向善。一個人只要具備了梁曉聲的四點,就是一個純粹的人,一個有道德的人。雖然我不同意梁的觀點,但是我依舊很欣賞他的定義。


層城鵷雛

梁曉聲,作家。1968——1974年在黑龍江生產建設兵團勞動,擁有了艱辛的生活閱歷;1974——1977年入復旦大學中文系學習,掌握了系統的文學知識;1977——2002年先後在北影、童影做文編,具有了豐富的文學實踐;之後進北語,享受了足夠的閒暇時光。


梁曉聲對文化的思考可歸納為:修心、感悟、自律、利他,屬文化中最重要的一部分,說出了做人的內涵,但不能作為文化的定義,只能說是對文化的沉思,現今這樣的作家已是鳳毛麟角,因為社會開啟了浮燥模式。

梁曉聲能夠關注現實,立足當下,其作品頗具寓言化、平民化、理想化、英雄化風格,深沉、悲壯、堅毅而不失風趣,獲得了巨大的成功。這除了與他豐富的生活閱歷、紮實的系統知識、深厚的文學實踐、充實的閒暇思考密不可分外,還與他了解人性,熟悉讀者的心理需求,能說出大眾心聲有關。

不僅如此,梁曉聲做人的格局較高,他對心性的探究,對生命的感悟,對自由的認知,對社會的解讀都很獨到。


探究心性的本質是認識自己。文子說 : “非淡漠無以明德,非寧靜無以致遠,非寬大無以並覆,非正平無以制斷”。 可見只要擁有一顆平和寧靜的心,便能阻擋世間一切浩蕩風雲、起落浮沉。就能看清一切靈透事物,哪怕置身茫茫荒野,也不會誤入歧途。

人們大多生活在自我的世界裡,遵守著自己相信的規則,住在自己用意識建造的圍城中,看不見熟視無睹的東西。一旦拆掉意念之城,你會發現一個更為廣闊的世界,進而走向覺悟。

不想碌碌無為,就要敢於否定自己,保持空杯心態,才能真正成長。人與人之間唯一的本質區別在於認知。一旦通過行動實現學以致用、知行合一,也就完成了自我提升,生命層次必將進入更高境界。


哥德認為 : 自由不是隨心所欲,而是自我主宰,自由即自律。自律是一個人自我救贖的開始。當自律成為一種本能的習慣,一種生活方式時,人格和智慧才會更加完善。自律的人,因為能看到長遠價值,會選擇放棄部分短期價值,延遲滿足,從而更能掌控自己的人生。

目前多數人難以把控自己的原因,要麼智慧不夠,要麼慾望太多。不知謙卑,不畏因果,不願擔當,焉有好運?所以奧地利作家茨威格提醒世人 : 年輕時並不知道所有命運贈送的禮物,早已在暗中標好了價格。

然而,改變觀念,迴歸本真,似乎好難。


擺渡人2015

文化是一個非常寬泛的概念,它是人類意識反作用於客觀世界後產生的累積成果的總和。從有文字開始,我們把文化又叫文明。文化,又可以理解為以文化人,就是說文化一旦形成,它對處於其中的人有一種自然的教化作用。我們常說的耳濡目染、潛移默化就是這個意思。比如生活在某個文化圈裡的人,都帶有這個文化圈的某些特徵是我們能比較快的判斷這個人大致的生活地域。很像基因之於生物,我們藉此稱文化基因就是這個意思。知識和文化是緊密相連的兩個概念,但他們有各自的範疇。廣義的知識指人類對自然及社會的符合客觀實際的(正確的)系統認識,狹義的知識指被文字等符號記錄下來的人類對自然及社會的符合實際的系統認識。所以,說一個人沒知識,可能指他沒有讀過書,沒有體統學習過書本知識。也可能指他雖然讀過書,學習了系統的知識但沒有內化到自己的思想觀念中,沒有用知識的道理來指導自己的行為。說一個人沒文化,有時也是這個意思。有時又有區別,比如一個人可能沒有系統學習過書本知識,沒有接受過系統教育,但耳濡目染、潛移默化,他懂得了許多道理,尤其是做人的道理,並用在自己的日常生活在,我們褒獎式的稱其為有文化。所以就構成了四種關係:無知識無文化,無知識有文化,有知識無文化,有知識有文化。這裡知識的含義是狹義的。本來,知識是文化的載體。但知識不一定非要用文字表示在書上,這裡造成了概念在實際應用中的模糊地帶。梁曉聲說的是“文化人”不是“文化”,即什麼是有文化的人呢?梁曉聲說“根植於內心的修養,無須提醒的自覺,以約束為前提的自由,為別人著想的善良”,他沒有給文化人下定義,而是一種帶有作家特點的“很文藝”的表述。他的意圖很明顯,那就是引導人們去做一個他所描述的文化人。這種人可能沒有接受過正規的學校教育,沒有系統的學習過文化知識,但是他所處的文化環境使他耳濡目染、潛移默化,學到了許多知識尤其是做人的道理,所以在與人相處時顯得有修養,無須提醒自覺地遵守社會規範,能夠約束自己的行為,常能替別人著想。只要不是嚴格的科學研究,生活中沒有必要對一個概念過於較真。梁曉聲的話沒錯,但我問還是要努力學習文化知識,努力在有知識的基礎上做個有文化的人!


mulin30311368

“根植內心的修養,無需提醒的自覺,以約束為前提的自由,為別人著想的善良”,作家梁曉聲先生的這四句話在網上廣為流傳,並被不少人著文引用為是對文化的定義與詮釋。

梁先生的這四句話富有詩意與哲理,非常精緻和精彩。但我以為,梁先生的這四句話並不是說文化,既不是指個體層面上的文化,更不是指整體意義上的文化。那是說什麼呢?是說教養,是對人的教養的詮釋。

對一個人來說,文化與教養確有密切關係,但並非一回事。我們應當弄清文化、教養的概念及其相互關係。

廣義的文化概念,是指人類創造的精神文明與物質文明的總和。狹義的文化概念,則是指一個國家或民族所創造的凝結於物質之中又遊離於物質之外的、被普遍認可的能夠交流和傳承的意識形態。

教養則是指一個人表現在行為方式中的文化和道德的修養狀況。

我們可以這樣來理解文化與教養的關係。文化與教養是各自獨立又互相包含並不對應的。一個人具有的學歷、知識等,是衡量這個人文化的基本尺度,但有無文化或文化高低,與這個人的教養是不能劃等號的。有文化並不一定有教養,有教養並不一定有文化。古今中外,就比如現在,有些名人時不時在公共場合做出無教養的事情。這樣的所謂名人能說他沒文化嗎?顯然不能,只能說是沒教養。

同時,需要指出的是,文化是一箇中性詞,不能強行給文化打上“道德化”的烙印,也不能隨意給文化下一個“文藝範”的定義。而教養則是一個褒義詞,具有很深的道德印記。

說了這些,大家再回過頭來琢磨琢磨梁先生所說指的是什麼,顯然指的是教養,一個人所具有的教養。

梁先生的這四句話被一些人認為是對文化的定義與詮釋,我想,原因就在於對文化概念的認識與理解不準確不全面。





清風朗月zgh

這調子,有些“陳奐生進城”的氣味瀰漫起來,卻有著《創業史》“梁生寶買稻種”及其柳青的情懷,也有著《平凡的世界》及其路遙的韻味!

在他前後名噪一時的那批作家裡,梁曉聲是是接地氣、不屑於無病呻吟的代表或者代言人。他穿越了新中國偉大建設事業及各色政治風暴,——酷似人到滄桑中年,凡事以獨立人格、公允為導向一般,能批判、審慎地觀注國事,思考家事、人生,其三觀是著重於民生、人生的,由此,當年同名小說改編成電影《陳奐生進城》,贏得廣大民眾的心:青蟬共鳴賦長夏。

這個“對文化的定義”,不僅批評地承傳了傳統文化的精髓,也與孫犁前輩的文化觀一脈相承,或者說,兩人的三觀有著異曲同工之妙:梁氏有著當代後現代主義的新潮感,孫氏卻是具有古典的“五.四”韻味!“二水相流,同自一淵;雙峰並侍,共承一脈”。在這個批判地承傳傳統文化並自我有意識所沉澱的基礎之上,所倡導的“定義”,絕非偶然,也絕不像一些大咖,一篇處女作也是成名作也是代表作一炮打響,——從此就消聲匿跡,連個影子也見不著了... ;而他,則是野外求生的獨行者,一路扦插著路標:提示後來著,左或者右,是路障(走不通才折回來的!)。

由此,他的“定義”,即使是不夠完美,也非唯一的,但至少是可信可行的有益無害!

社會公眾大咖名流——名人,流經他們紅口白牙的話語,“良莠不齊”,有“良”,也多伴了“莠”,甚至是毒草——或者是狼毒花,也許是斷腸草,還有砒霜也未可知!有的名人,那是有意為之(自作孽而已!),有的麼(原本就那點兒見識,不過為刷刷存在感而過過乾癮,以箍牢頭顱的光環!悲哀以可恥了!)。

梁曉聲,是個有良知兼厚道以獨立



的文化承傳大使。真正的文化達人。


九夏濤聲

哈哈,我來也!我來談談自己的看法!

首先“文化”二字範圍很大,不是隻言片語可說說的清的。r這句話所陳述的只是“文化”二字的一小部分!他講的只是“個人”應該具備的文化!

誰也不敢說,能將“文化”二字的含義說清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