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作家梁晓声对文化的定义?你认可吗?

清风朗月zgh

本人并不认可梁晓声对文化的定义,梁大作家的四句话是从道德的角度出发,证明了什么是高素质、好人品而已,与文化相差甚远。我有一个邻居,是一个文盲,但是他同时具备梁晓声所说的四点,我们只能说他是一个好人,而不能说明他有文化。



从学知识和讲道德这两方面来看,梁晓声说对了一半,解释了“化”字,但是忽略了“文”字,也就是忽略了知识这个基础。比如《红楼梦》里的贾雨村,虽然投机钻营,阴险狡诈,人品低劣,但是不妨碍他饱读诗书,满腹经纶,他依旧可以称得上是一个文化人,谁也不能否定他的文化。


按照梁晓声的标准,贾雨村一条也不具备,但是贾雨村的确是一个很有文化的人。另外呢,梁晓声所定义的文化有特定的主体那就是人。当我们参观敦煌莫高窟的时候,就会被一幅幅精美的壁画所震撼,此时此刻,我们会感觉到文化气息很浓,敦煌地区好有文化啊!是的,莫高窟就是一座文化宝藏。按照梁晓声的定义,莫高窟也是一条都不具备,那么莫高窟就没有文化了吗?

以上全是个人观点,总体来说,梁大作家的出发点很好,属于心灵的自我约束,一心向善。一个人只要具备了梁晓声的四点,就是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虽然我不同意梁的观点,但是我依旧很欣赏他的定义。


层城鵷雏

梁晓声,作家。1968——1974年在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劳动,拥有了艰辛的生活阅历;1974——1977年入复旦大学中文系学习,掌握了系统的文学知识;1977——2002年先后在北影、童影做文编,具有了丰富的文学实践;之后进北语,享受了足够的闲暇时光。


梁晓声对文化的思考可归纳为:修心、感悟、自律、利他,属文化中最重要的一部分,说出了做人的内涵,但不能作为文化的定义,只能说是对文化的沉思,现今这样的作家已是凤毛麟角,因为社会开启了浮燥模式。

梁晓声能够关注现实,立足当下,其作品颇具寓言化、平民化、理想化、英雄化风格,深沉、悲壮、坚毅而不失风趣,获得了巨大的成功。这除了与他丰富的生活阅历、扎实的系统知识、深厚的文学实践、充实的闲暇思考密不可分外,还与他了解人性,熟悉读者的心理需求,能说出大众心声有关。

不仅如此,梁晓声做人的格局较高,他对心性的探究,对生命的感悟,对自由的认知,对社会的解读都很独到。


探究心性的本质是认识自己。文子说 : “非淡漠无以明德,非宁静无以致远,非宽大无以并覆,非正平无以制断”。 可见只要拥有一颗平和宁静的心,便能阻挡世间一切浩荡风云、起落浮沉。就能看清一切灵透事物,哪怕置身茫茫荒野,也不会误入歧途。

人们大多生活在自我的世界里,遵守着自己相信的规则,住在自己用意识建造的围城中,看不见熟视无睹的东西。一旦拆掉意念之城,你会发现一个更为广阔的世界,进而走向觉悟。

不想碌碌无为,就要敢于否定自己,保持空杯心态,才能真正成长。人与人之间唯一的本质区别在于认知。一旦通过行动实现学以致用、知行合一,也就完成了自我提升,生命层次必将进入更高境界。


哥德认为 : 自由不是随心所欲,而是自我主宰,自由即自律。自律是一个人自我救赎的开始。当自律成为一种本能的习惯,一种生活方式时,人格和智慧才会更加完善。自律的人,因为能看到长远价值,会选择放弃部分短期价值,延迟满足,从而更能掌控自己的人生。

目前多数人难以把控自己的原因,要么智慧不够,要么欲望太多。不知谦卑,不畏因果,不愿担当,焉有好运?所以奥地利作家茨威格提醒世人 : 年轻时并不知道所有命运赠送的礼物,早已在暗中标好了价格。

然而,改变观念,回归本真,似乎好难。


摆渡人2015

文化是一个非常宽泛的概念,它是人类意识反作用于客观世界后产生的累积成果的总和。从有文字开始,我们把文化又叫文明。文化,又可以理解为以文化人,就是说文化一旦形成,它对处于其中的人有一种自然的教化作用。我们常说的耳濡目染、潜移默化就是这个意思。比如生活在某个文化圈里的人,都带有这个文化圈的某些特征是我们能比较快的判断这个人大致的生活地域。很像基因之于生物,我们借此称文化基因就是这个意思。知识和文化是紧密相连的两个概念,但他们有各自的范畴。广义的知识指人类对自然及社会的符合客观实际的(正确的)系统认识,狭义的知识指被文字等符号记录下来的人类对自然及社会的符合实际的系统认识。所以,说一个人没知识,可能指他没有读过书,没有体统学习过书本知识。也可能指他虽然读过书,学习了系统的知识但没有内化到自己的思想观念中,没有用知识的道理来指导自己的行为。说一个人没文化,有时也是这个意思。有时又有区别,比如一个人可能没有系统学习过书本知识,没有接受过系统教育,但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他懂得了许多道理,尤其是做人的道理,并用在自己的日常生活在,我们褒奖式的称其为有文化。所以就构成了四种关系:无知识无文化,无知识有文化,有知识无文化,有知识有文化。这里知识的含义是狭义的。本来,知识是文化的载体。但知识不一定非要用文字表示在书上,这里造成了概念在实际应用中的模糊地带。梁晓声说的是“文化人”不是“文化”,即什么是有文化的人呢?梁晓声说“根植于内心的修养,无须提醒的自觉,以约束为前提的自由,为别人着想的善良”,他没有给文化人下定义,而是一种带有作家特点的“很文艺”的表述。他的意图很明显,那就是引导人们去做一个他所描述的文化人。这种人可能没有接受过正规的学校教育,没有系统的学习过文化知识,但是他所处的文化环境使他耳濡目染、潜移默化,学到了许多知识尤其是做人的道理,所以在与人相处时显得有修养,无须提醒自觉地遵守社会规范,能够约束自己的行为,常能替别人着想。只要不是严格的科学研究,生活中没有必要对一个概念过于较真。梁晓声的话没错,但我问还是要努力学习文化知识,努力在有知识的基础上做个有文化的人!


mulin30311368

“根植内心的修养,无需提醒的自觉,以约束为前提的自由,为别人着想的善良”,作家梁晓声先生的这四句话在网上广为流传,并被不少人著文引用为是对文化的定义与诠释。

梁先生的这四句话富有诗意与哲理,非常精致和精彩。但我以为,梁先生的这四句话并不是说文化,既不是指个体层面上的文化,更不是指整体意义上的文化。那是说什么呢?是说教养,是对人的教养的诠释。

对一个人来说,文化与教养确有密切关系,但并非一回事。我们应当弄清文化、教养的概念及其相互关系。

广义的文化概念,是指人类创造的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的总和。狭义的文化概念,则是指一个国家或民族所创造的凝结于物质之中又游离于物质之外的、被普遍认可的能够交流和传承的意识形态。

教养则是指一个人表现在行为方式中的文化和道德的修养状况。

我们可以这样来理解文化与教养的关系。文化与教养是各自独立又互相包含并不对应的。一个人具有的学历、知识等,是衡量这个人文化的基本尺度,但有无文化或文化高低,与这个人的教养是不能划等号的。有文化并不一定有教养,有教养并不一定有文化。古今中外,就比如现在,有些名人时不时在公共场合做出无教养的事情。这样的所谓名人能说他没文化吗?显然不能,只能说是没教养。

同时,需要指出的是,文化是一个中性词,不能强行给文化打上“道德化”的烙印,也不能随意给文化下一个“文艺范”的定义。而教养则是一个褒义词,具有很深的道德印记。

说了这些,大家再回过头来琢磨琢磨梁先生所说指的是什么,显然指的是教养,一个人所具有的教养。

梁先生的这四句话被一些人认为是对文化的定义与诠释,我想,原因就在于对文化概念的认识与理解不准确不全面。





清风朗月zgh

这调子,有些“陈奂生进城”的气味弥漫起来,却有着《创业史》“梁生宝买稻种”及其柳青的情怀,也有着《平凡的世界》及其路遥的韵味!

在他前后名噪一时的那批作家里,梁晓声是是接地气、不屑于无病呻吟的代表或者代言人。他穿越了新中国伟大建设事业及各色政治风暴,——酷似人到沧桑中年,凡事以独立人格、公允为导向一般,能批判、审慎地观注国事,思考家事、人生,其三观是着重于民生、人生的,由此,当年同名小说改编成电影《陈奂生进城》,赢得广大民众的心:青蝉共鸣赋长夏。

这个“对文化的定义”,不仅批评地承传了传统文化的精髓,也与孙犁前辈的文化观一脉相承,或者说,两人的三观有着异曲同工之妙:梁氏有着当代后现代主义的新潮感,孙氏却是具有古典的“五.四”韵味!“二水相流,同自一渊;双峰并侍,共承一脉”。在这个批判地承传传统文化并自我有意识所沉淀的基础之上,所倡导的“定义”,绝非偶然,也绝不像一些大咖,一篇处女作也是成名作也是代表作一炮打响,——从此就消声匿迹,连个影子也见不着了... ;而他,则是野外求生的独行者,一路扦插着路标:提示后来着,左或者右,是路障(走不通才折回来的!)。

由此,他的“定义”,即使是不够完美,也非唯一的,但至少是可信可行的有益无害!

社会公众大咖名流——名人,流经他们红口白牙的话语,“良莠不齐”,有“良”,也多伴了“莠”,甚至是毒草——或者是狼毒花,也许是断肠草,还有砒霜也未可知!有的名人,那是有意为之(自作孽而已!),有的么(原本就那点儿见识,不过为刷刷存在感而过过干瘾,以箍牢头颅的光环!悲哀以可耻了!)。

梁晓声,是个有良知兼厚道以独立



的文化承传大使。真正的文化达人。


九夏涛声

哈哈,我来也!我来谈谈自己的看法!

首先“文化”二字范围很大,不是只言片语可说说的清的。r这句话所陈述的只是“文化”二字的一小部分!他讲的只是“个人”应该具备的文化!

谁也不敢说,能将“文化”二字的含义说清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