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庄太后”死后在宫中停尸37年,康熙为何不愿将她下葬呢?

“孝庄太后”死后在宫中停尸37年,康熙为何不愿将她下葬呢?

雍正即位后,不仅要为安排的父亲康熙皇帝的后事,还要安排曾祖母昭圣太皇太后的陵寝问题。此时,康熙已经选址景陵,如果曾祖母还没下葬,就将父亲康熙帝下葬,于情于理都说不错过去。彼时,众大臣看出了皇帝的难处,就上书雍正,建议将暂安奉殿建成陵寝,在清东陵大红门之外,建造昭西陵。

康熙帝幼年即位,全凭老祖母为他殚精竭虑,笼络朝臣,排除异己,一步一步,用心血将他培育成一个杰出的帝王,帮助他建立起清王朝第一个黄金时代。连康熙帝自己都说:“设无祖母太皇太后,断不能有今日成立。”晚年的孝庄太后对这个孙儿不仅倾注了全部的慈爱,更为孙儿的皇朝政权呕心沥血,尽全力扶持。因此,孝庄崩逝之后,康熙的悲痛心情是可想而知的。

“孝庄太后”死后在宫中停尸37年,康熙为何不愿将她下葬呢?

孝庄皇后也就成为了历史上少有的贤后,一辈子辅佐了顺治、康熙两位皇帝,逃过了一次又一次的迫害,但是终究逃不过病魔。1688年,这位辅佐了三代帝王的皇后,没能战胜病魔,撒手人寰。临死前,孝庄嘱咐康熙:自己死后,不要和皇太极葬在一起,只需要把我葬在顺治陵附近就好了。也许是出于年轻辅佐顺治登基,对自己这个儿子念念不忘,亦或者是对顺治心有惭愧。才留下了这样的遗嘱!

“孝庄太后”死后在宫中停尸37年,康熙为何不愿将她下葬呢?

雍正讲述了孝庄一生丰功伟绩,讲述了孝庄与皇太极墓葬相望与福临陵寝相邻的重要性。怕惊扰皇太极,陵寝地处父子间,象征家庭和美,女性独立。大臣们山呼万岁,孝庄得以下葬。孝庄的陵寝是皇后中规模最大的,这是雍正对其一生伟大最好证明。雍正将其下葬的原因是时间淡化甚至改变了所谓祖制的重要性,这就是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