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余栋:经济周期处于秋季 投资重点配债

【本期嘉宾】姚余栋,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理事,英国剑桥大学经济学博士,大成基金副总经理兼首席经济学家,中小银行发展论坛秘书长、直销银行联盟秘书长、金融街88号论坛秘书长,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互联网股权融资专委会主任。同时也担任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硕士、博士生导师。曾任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经济学家,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司副司长、人民银行金融研究所所长。

姚余栋:经济周期处于秋季 投资重点配债

姚余栋,英国剑桥大学经济学博士 大成基金副总经理兼首席经济学家、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理事

第一节 姚余栋:定向降准“一石三鸟”不意味着货币政策转向

金融界:6月24日,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从2018年7月5日起,定向降准0.5个百分点,以支持债转股和小微企业融资,这也是今年第三次降准。此次降准释放了什么信号?

姚余栋:我觉得央行的公告里面说的很清楚了,这次定向降准是落实了国务院常务会议的精神,同时也有一个“一石三鸟”的效果。一是支持法制化、市场化的债转股是一个大招,对中国经济的长治久安非常重要,央行提供的5000亿元的长钱,具有“点石成金”的效果。二是用2000亿的长钱支持中小微企业,中小微企业是就业纳税的主体,央行对中小微企业的政策支持还是持续的,这个力度也是比较大的。三是这次定向降准的时点把握非常妙,可以及时缓解上半年的资金紧张,同时这次定向降准释放的资金7月5日到账,可以提前释放7月份、8月份的市场压力。

金融界:从降准范围看,本次定向降准覆盖了全部大中型商业银行、约90%的城商行和约95%的非县域农商行,是否意味着货币政策转向?

姚余栋:不意味着货币政策的转向。我觉得一定要认识到我们国家稳健的货币政策是一个长期取向,不能轻易的改变。为什么稳健?这是国际金融危机以来得到一个教训,过低的利率会促使这个市场、金融机构加杠杆,寻求更高的资金回报,所以就非常容易加剧这个系统性不平衡风险。

所以,这个一定要知道,不能够轻易的调低市场利率,这个是咱们党政、国务院早就有这个部署,人行也做了很好的稳健货币政策,就是在稳健货币政策的前提下做微调,这样才是一个合理的决策。

对于中国来说,所谓稳健中性的货币政策,就是如果长期通胀是2%,利率3%左右比较合适,再低了就是负利率了,如果在通胀率基础上加两个百分点,这个又过高,又不一定充分的支持实体经济,因此,加一个百分点比较合适。

金融界:与前两次降准相比,本次降准有什么突出的特点?

姚余栋:我觉得这次释放流动性上和前两次是一样的,这次更突出了法制化、市场化债转股。我作为一个经济学工作者很早就呼唤债转股,主要是呼唤债转优先股,我们当时的一个测算是,债转股四万亿到五万亿左右合适。债转股是中国去杠杆的一个大招,因为这个长期的债务杠杆,反映到银行体系下,你一时消化不了,放在资产负债表上能够在发展中逐渐消化。我觉得现在已经开始做了,但是我觉得有几个,一个是一定要市场化、法制化债转股,不能把僵尸企业都转股了,也不能明股实债,我觉得这是央行说的很清晰的一点。

另外,我觉得在国务院几部委出的新文件里,关于债转股的,还是突出了优先股,因为你把这个普通股放在资产负债表上,将来可能要加到400%资本金充足率,这会加重我们银行体系的负担的。我觉得还是普通股和优先股并用比较合适,一半普通股,一半是优先股,优先股是累计分红不是立刻就分红,给企业喘息的机会。

而央行本次定向降准,支持法制化、市场化的债转股这一招很妙,它大约释放了五千亿,银行真正的做了债转股的时候,再告诉央行,才可以动这个钱,这是一个正向激励,非常的好,就是实际上是用长钱支持结构性去杠杆。

第二节 姚余栋:宁可相信房地产有泡沫 采取宏观审慎措施抑制

金融界:本次定向降准对房地产会带来哪些影响?如何看房地产的走势?

姚余栋:目前,我国城镇化处于中后期,现在很多农村的老百姓搬到城市里来,我们这个城镇化率,按照这种常住人口才56%,2035年以后城镇化率至少要达到70%,现在我们国家城镇化还是比较有明显优势。我们提出了一个叫“八个一线”,就是这个四个一线是不够的,因为这么大的人口体量,这么多年轻人,那么现在像杭州、成都、武汉等一些新一线城市正在崛起。我觉得这个是好事,这是积聚整个的这样一个资源,也是未来的创新的平台,所以同时我们也看到了,我们采取国际上相对来说,最严厉的宏观审慎的房地产,这是正确决策。一定要知道,十个危机九个是房地产导致的,这是人类历史经验就知道。所以我们人类是没办法判断资产泡沫的,我反复在说,不要急于预测房地产是不是泡沫,我们判断不了,我们只能防止泡沫,我们宁可相信房地产有泡沫,而采取宏观审慎的措施抑制,也不可以轻易的认为没有泡沫而纵容,这才是长治久安。我觉得是做的很好的,这个事情还要坚持下去。

所以,房地产这个事情是属于我们整个国家的态势,而且大家也看到了,现在雄安的千年大计,珠港澳大弯区也已经开始规划了,我们这个超级的都市圈在崛起,这也是很了不起。还有我们现在也不可否认,这个央行牵头的资管新规是千锤百炼,近乎完美。现在我们将来的理财资产,一定要标准化的、可穿透的,让很多的老百姓买的安心、放心,质量高。在这个过渡期中,肯定有一些过去的通道尽量在收缩,或者是理财的刚性兑付在打破,所以金融资产实际上在减少,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资产荒,买不到好的金融资产了,那就买点房地产吧,这个很正常的一个翘翘板,我觉得没什么问题。所以恰恰说明这个房地产是在宏观审慎的情况下,我觉得还是可以的,房地产投资没有问题的。

第三节 姚余栋:结构性去杠杆有痛苦 企业要健康稳健经营

金融界:今年以来,债券市场频频违约,小微、民营企业占违约主体比例最高。与此前“全面去杠杆”相比,本轮定向降准,给予小微企业和市场化债转股支持,稳步推进结构性去杠杆,主要有哪些方面的考虑?

姚余栋:我觉得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还是非常严峻,现在都是非常重视了,央行几部委刚刚出台的这个政策,给予多方面的支持和照顾,我觉得这个非常重要。这个小微企业贡献80%的就业和60%的纳税,是我们很多经济的活力所在,所以我认为这个还是很对的,这个着力点是选的非常好的。

在这个债券市场中,郭树清主席在上海陆家嘴也说了,大约是0.56%的违约率,离这个新债占2—3%之间,我们相对来说比较低。所以这个我觉得首先是不能慌的,这个结构性去杠杆,可能有一些是没有办法的事情。但是同时也要甄别,有一些企业拿钱去跨行并购不成功,这个苦果可能自己担了;往往是这里面有委屈的、误伤的,还可以找到临时的紧急救助,我觉得这里面还要甄别这种情况才行。我认为,总体来说,这个结构性去杠杆肯定还是要有一点痛苦,那么,企业自身要对这种宏观的变化有一个敏感性的把握,不宜过分的负债过高,及时补充资本金,健康的、稳健的经营还是很重要的。

第四节 姚余栋:经济周期处于秋季 重点配债好一点

金融界:5 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创15 年新低,投资增速创1995 年以来新低。5月经济数据大幅下行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如何看当前宏观经济形势?下半年经济是否存在进一步下行压力?

姚余栋:我们这个GDP三分之二是消费,这个三分之二的消费,只有三分之一是社会零售消费,还有三分之一是服务类消费,服务类消费不在统计之中。那么还有三分之一大约是投资,进出口很少了。所以这个投资下行,结构性去杠杆投资,边际下行也没什么问题。但是我们看到,这个基础设施与地方政府债务要严厉的监管,所以下行的比较快一点,但是房地产没问题。全球来看,房地产投资没有问题的,经济就没问题,这是一个基本逻辑,美国经济怎么复苏的,就是因为房地产先复苏。房地产行业带动了三十多个行业,九个纳税品种,这都没什么问题,制造业还可以,民营投资也比较稳定,整体的中国的经济是稳健的,是有点下降也是高位下降。另外,现在服务类的消费多一些,这些东西不在统计之中,所以社会零售消费统计已经过时了。然后我们现在中国经济已经是消费拉动的,所以你要看中国经济,你要看工业增加值那就误导了,那你看社会零售消费也误导了。

金融界:在当前的宏观经济环境下,能否给投资者一些建议?

姚余栋:我们大成基金推出一个叫大成四季的方法论,这个方法论还是比较不错的,比美林投资时钟都好一些。从我们现在整个的金融周期和经济周期看,现在金融还是属于在释放充分的流动性,属于扩张,经济周期属于高位下行,属于收缩,所以现在处于秋季,秋季还是要配债好一点。重点配债,其他的兼顾,这个都是有得失的,这是一个大成四季的指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