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目前我國最頂尖的科研平臺,國家實驗室和國家重點實驗室在科學前沿探索和解決國家重大需求方面發揮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在科學研究方面取得不少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成果。
對於國家和城市發展來說,國家實驗室和國家重點實驗室更是科研力量的中流砥柱。那麼,國家實驗室和國家重點實驗室有哪些區別,武漢到底有多少國家實驗室和國家重點實驗室,這些實驗室裡又藏著什麼秘密?
國家重點實驗室與國家實驗室誰更牛?
雖然都是國家科技創新的重要組成部分,但國家重點實驗室和國家實驗室還有較大差別。
國家重點實驗室是國家組織高水平基礎研究和應用基礎研究、聚集和培養優秀科學家、開展高層次學術交流的重要基地,實驗室實行“開放、流動、聯合、競爭”的運行機制。
實驗室依託單位主要以中科院各研究所、重點大學為主體。此外還有建在企業中的企業國家重點實驗室,有利於促進企業成為技術創新主體、提升企業自主創新能力。
2018年5月,科技部公佈了2016年國家重點實驗室年度報告,數據顯示,截至2016年底,正在運行的國家重點實驗室共254個,試點國家實驗室7個。
儘管國家重點實驗室的規格已經很高,但與國家實驗室相比,還是相形見絀。
我國的國家實驗室是根據國家重大戰略需求,在新興前沿交叉領域和具有我國特色和優勢的領域,依託國家科研院所和研究型大學,建設若干隊伍強、水平高、學科綜合交叉的國家層面實驗室。
據科技部數據統計,目前中國共有20個國家實驗室,其中6個已經獲批,14個處於籌建階段。依託華中科技大學組建的武漢光電國家實驗室(籌),是武漢唯一的國家實驗室。
國家重點實驗室簡稱“國重實驗室”,很多人認為加上“重點”兩字,定位更高端,實際上這是誤解。概括地說,國家實驗室是綜合性、交叉性更強的最頂級實驗室,解決事關國家安全和經濟社會發展全局的重大科技問題;國家重點實驗室是國家在某一學科領域或科研前沿重點扶持設立的實驗室,所以,國家實驗室的規格要遠超國家重點實驗室。
武漢唯一的國家實驗室
國家實驗室代表了一個國家相關領域的最高科技水平,作為武漢唯一的國家實驗室,武漢光電國家研究中心,要在光電領域搶佔科技創新制高點。
2003年,科技部批准籌建五個國家實驗室,武漢光電國家實驗室(籌)就是其中之一。除了依託單位,這個實驗室還有三個組建單位,既武漢郵電科學研究院、中國科學院武漢物理與數學研究所、中國船舶重工集團公司第七一七研究所,旨在打造適應大科學時代基礎研究特點的學科交叉型國家科技創新基地。2017年獲批組建武漢光電國家研究中心。
武漢光電國家研究中心面向信息光電子、能量光電子和生命光電子三大領域,以三個重大研究任務(海陸空天一體化光網絡、綠色高效光子循環與光子製造、腦連接圖譜與類腦智能)為牽引,圍繞集成光子學、光子輻射與探測、光電信息存儲、激光科學與技術、能源光子學、生物醫學光子學、多模態分子影像、生命分子網絡與譜學等8個方向,開展基礎性、前瞻性、多學科交叉融合的創新研究。
坐落於光谷,武漢光電國家研究中心與光谷共生共融,同頻共振,為提升武漢的光電產業國際競爭力提供強有力的科學和技術支撐。在過去的十多年間,發表SCI論文5918篇,在光電領域一流期刊發表論文數穩居國際光電機構前列。擁有發明專利1438項(含國際專利26項),孵化的高科技企業90家,專利轉化總額達1.08億元。
24個國家重點實驗室 數量居全國第四
作為科教大城,武漢擁有的國家重點實驗室數量優勢突出。
據統計,截至目前,武漢正在運行的國家重點實驗室共有24個,數量居全國第四位,僅次於北京、上海和南京。
從依託單位來看,有17個依託高校和科研院所建立,佔比超過70%;依託企業建立的國家重點實驗室有6個,還有1個省部共建國家重點實驗室。
擁有國家重點實驗室,是高校科研能力的最直接證明。數據顯示,武漢大學和華中科技大學均有4個國家重點實驗室(武漢大學的軟件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因未通過2017年度國家重點實驗室評估,不再列入國家重點實驗室序列),中國地質大學(武漢)、華中農業大學和武漢理工大學各有2個國家重點實驗室,武漢科技大學有1個省部共建國家重點實驗室。
強強聯合:國家重點實驗室基本貼合“雙一流”建設學科
武漢的24個國家重點實驗室,主要分佈在8個領域。其中,工程領域、生物領域和材料領域的國家重點實驗室數量較多,分別佔總數的25%、20.83%和16.67%。
高校國家重點實驗室所依託的學科,基本貼合“雙一流”建設學科。例如,華中科技大學的4個國家重點實驗室都屬於工程領域,涉及機械工程、材料科學與工程、動力工程及工程熱物理、電氣工程這些國家重點建設學科。
而武漢的6個企業國家重點實驗室,涉及信息、能源、材料、交通四個領域,與武漢近年來發展的光電信息、新能源、新材料等新興產業相呼應。
38位院士分佈於17個實驗室
從這些國家實驗室和國家重點實驗室的人員組成來看,武漢光電國家實驗室(籌)有421名固定人員,人員數量最龐大;固定人員較少的波譜及原子分子物理國家重點實驗室僅有18人,但都具有高級職稱。而近80%的實驗室固定人員在30—100人之間(企業國家重點實驗室未公佈固定人員數量)。
在這些實驗室中,不乏兩院院士、“百人計劃”“千人計劃”專家等傑出人才的加入。
據統計,共有38位兩院院士坐陣於1個國家實驗室和16個國家重點實驗室中。其中,武漢光電國家研究中心擁有8名兩院院士,形成由學術骨幹組成的豪華軍團,大部分國家重點實驗室擁有的兩院院士不超過3名。從院士數量上,也可以看出國家實驗室和國家重點實驗室的差別。
當前,我國科技創新已經實現了歷史性、整體性、格局性重大變化,步入跟蹤和並跑、領跑並存的新階段。
武漢高校多、在校大學生多、院士多、產業基礎好等優勢,讓武漢的科技創新能力走在全國前列。國家重點實驗室建設已頗具規模,並且肩負著人才培養、科技創新的使命,但國家實驗室還需要探索,努力實現彎道超車。
在今年的兩院院士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高標準建設國家實驗室,推動大科學計劃、大科學工程、大科學中心、國際科技創新基地的統籌佈局和優化。”
未來,武漢唯一的國家實驗室將如何建,這些“國字號”實驗室將如何發揮其國家創新平臺和經濟增長引擎的功能,促進新舊動能轉換,帶動區域實現高質量發展,將是更值得期待的地方。
閱讀更多 認識武漢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