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莫干山脚下“隐居”的写作者

在莫干山脚下“隐居”的写作者

理想国按

他译后记里也提到,他跟故事主角芮德娜以及他的这座小院“莫兰迪”的呼应。

“我想芮德娜也会喜欢这里。事实上,这里似乎跟《光年》中她的房子在遥相呼应。它们都在水边,都是乡村老宅,都有书籍、音乐、花园、孩子的身影”

分享一篇《城市画报》对于孔亚雷老师的采访,看这样一位写作者,如何“回到一个安稳的系统,创造一个不安的世界”

在莫干山脚下“隐居”的写作者

一名专注而沉默的写作者

莫干山脚下隐居生活

孔亚雷 | 文

在莫干山脚下“隐居”的写作者

2016年春天

孔亚雷在莫干山脚下租了栋小房子

这里既是他的家,也是工作室

在这种安稳、隐居的生活模式中

他是一个隐士

一名专注而沉默的写作者

同时也是这个小村庄的一位羞涩新村民

一个热爱种植玫瑰的园丁

一个喜欢在晨光中喝咖啡的人

一个湖岸边深蓝暮色中的剪影

生活于此 最大的乐趣便是

“回到一个安稳的系统

创造一个不安的世界”

在莫干山脚下“隐居”的写作者

孔亚雷,1975年生,写作,翻译

著有长篇小说《不失者》

短篇小说集《火山旅馆》

译有保罗·奥斯特长篇小说《幻影书》

莱昂纳德·科恩诗文集《渴望之书》等

现居杭州和莫干山。

在莫干山脚下“隐居”的写作者

2016年初春,我在乡下租了栋房子。

终于。我们已经找了很久。

它坐落在一个湖边的小村庄,

被波浪般起伏的青色山丘所环绕。

那是一栋小小的,两层楼的老房子:

石头基座,黄泥墙,木梁,灰瓦,

一个面对竹林和茶园的大院子。

在莫干山脚下“隐居”的写作者

我们基本保留了它的外观

但将室内改造成了某种混搭的欧式风格:

巨大的原木长桌,壁炉,地毯,铸铁浴缸,

沙发和枝形吊灯,整面墙的书架。

在莫干山脚下“隐居”的写作者

但我们并没花太多钱(我们也没有太多钱),

大部分家具和物件都来自二手市场。

主要的色调是白色和灰色。

尽量去除多余和繁琐。

我希望它散发出一种修道院式的气质:

干燥、节制而宁静。

在莫干山脚下“隐居”的写作者

装修房子大约花了五个月,

其间我一直在翻译

一部名为《光年》的美国小说。

它勾勒出一对夫妇的大半生。

他们的餐桌,他们的旅行,他们的外遇,

他们的婚姻如何缓慢而无可挽回地枯萎、死去。

它的作者是詹姆斯·索特。

我们将会记住(并感激)这个名字,

就像我们已经记住(并感激)

保罗·奥斯特,村上春树,

和罗贝托·波拉尼奥。

在莫干山脚下“隐居”的写作者

奇妙的是,

《光年》中最主要的故事发生地,

维瑞和芮德娜的家,

与我们的小房子有几个共同之处:

它们都是乡下的老房子,

都位于水边,

其中都有书籍、音乐、孩子的身影。

在莫干山脚下“隐居”的写作者在莫干山脚下“隐居”的写作者

不过,幸运的是,

跟维瑞和芮德娜不同,

我和楼Key的婚姻平静而甜美。

詹姆斯·索特夫妇也是。

这似乎再次证明了一点::

用笔创造(甚至也包括翻译)一个不安的世界,

需要一个安定的世界。

在莫干山脚下“隐居”的写作者

围绕着这栋小房子,

我很快就建立起一种安定的生活模式。

它兼具工作室和家的双重功能。

周一到周五,

我独自在这里写作,翻译,阅读。

在莫干山脚下“隐居”的写作者

我每天五点起床,作息规律。

我从未如此接近晨光。

在莫干山脚下“隐居”的写作者

周末属于家人。

孩子孔象象则一直住在这儿,

他今年十二岁,

一位小忍者般的电脑编程高手。

在莫干山脚下“隐居”的写作者

我们养了一只叫Milk的小白猫。

我们种了很多玫瑰。

在莫干山脚下“隐居”的写作者

我们一起做早餐,

给花园除草,

沿着湖岸跑步,

围着壁炉读书,看雪花飘落,

温暖而充实。

在莫干山脚下“隐居”的写作者

开车五分钟有个破败的小镇,

在那儿,我们常去的地方包括:

菜场,

一家实惠美味的农家餐馆,

一个小加油站,

一间仍然替人修面刮须的理发店,

以及一座面朝湖水,

简陋而美丽的小教堂。

在莫干山脚下“隐居”的写作者

我记得很清楚。

在一个周日,从教堂做完礼拜回来,

坐在沙发上,我突然知道了这栋小屋的名字。

莫兰迪。

它从天而降。

它更像是被赐予的,

而不是被想到的。

就像一个神的礼物。

在莫干山脚下“隐居”的写作者

莫兰迪。Morandi。

我在红色笔记本上,

不停地写下这个名字的中英文。

事实上,莫兰迪是一个意大利画家的名字。

他是我最爱的画家之一。

他的生平和作品都同样孤寂而宁静:

他终生都住在自己的故乡博洛尼亚,

几乎从未离开;

他终生未娶,独来独往;

他终生几乎只画一种题材——

一些或修长,或古朴的瓶瓶罐罐。

在莫干山脚下“隐居”的写作者

那些素色瓶罐被置于简洁而黯淡的背景之中,

灰蓝、乳白、极淡的绿或枯黄。

它们散发出一种神秘甚至神圣的日常性,

一种永恒、寂静、冥想的气质。

在莫干山脚下“隐居”的写作者

莫兰迪(我们昵称它为小莫)。

难道还有比这更合适的名字?

我们的小屋在莫干山脚下,

像一株素净的幽兰,

而且,我相信,

它将带给我写作的启迪。

在莫干山脚下“隐居”的写作者

的确,

人生中偶尔会有些奇异而美妙的时刻——

你会毫无缘由地确信。

宛如神启。

无论那是一份爱情,

一栋房子,

一段小说开头,

还是一个名字。

在莫干山脚下“隐居”的写作者

搬进小莫后,

我一边继续翻译《光年》的后半部,

一边为我自己要写的新长篇做准备。

我常常想起文德斯早期一部黑白电影,

《事物的状态》中的一个场景。

一队因资金缺乏而陷入停机的电影剧组,

被困在葡萄牙海边一座包豪斯风格的海景酒店。

正如他们正在拍摄的那部电影《世界末日》,

文德斯的镜头显得幽闭,

神秘而又慵懒。

金属般的海,

凌乱的床单,

收音机里低低的音乐声。

在莫干山脚下“隐居”的写作者

一个男人躺在床上看书。

你在读什么? 一个女人问。

他慢慢合上书,抬起头,

脸上带着迷离的微笑。

一部小说,他说,

我已经读了无数遍,

我走到哪里都带着它。

那是一本没有封皮的硬壳精装书。

在莫干山脚下“隐居”的写作者

它是讲什么的? 女人问。

一切,他说,一切:

爱,勇气,秘密,无可避免的失去。

不知为什么,

我总觉得那本书就是《光年》。

当然,你也可以把它想像成别的

《2666》,《奇鸟行状录》,《斯通纳》。

在莫干山脚下“隐居”的写作者

甚至,

我也可以把它想像成我将要写的那本书。

是的,我想写那样一部小说,

就在这里,在莫兰迪。

在莫干山脚下“隐居”的写作者

文章作者 孔亚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