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说中的立体感行书书法是什么样的?

王体书法

粗略浏览了书友们的一些回答。可叹的是,某些位大神竟把书法笔画中体现的质感、或称“立体感”的线条质量等同于地摊文化中的“花体字”、“空心字”或“美术字”技法;又或等同于转折、墨色等虚实变化,实令人遗憾!





历来古人书论,是以简洁生动的论述,使复杂问题简单化;而今人书论,则把简单问题复杂化了。

书法线条“立体感”,主要是体现于笔画的行笔技法,这种要求是高于“花体字”、“美术字”等技巧的,可说是高层面,有蕴涵的技法……。

简单化说:“立体感”就是“力度”。力度在书法中的表现,就是“立体感”。
而这种力度在书法中是如何品鉴及体现呢?

一、要中锋行笔,力使笔画于点画中行。这是关键、也是诀要。

笔画线条是否上乘,不在于画之两端(起笔、收笔或转折),而在于画之中截。品鉴古人经典作品中那种雄厚姿肆,精神跃然纸上,令人不可企及之处,尽在于此。

二、中锋运笔能最大限度体现“立体感”。但这只是形式,而笔笔能产生厚重质感,这才是目的。其理由如下:

1、由于主毫始终运行于点画中,易使笔毫作用力大,笔迹易厚实。

2、笔毫齐顺,作用力集中,流墨顺畅,墨在纸上的渗透力既大又匀称。

3、运笔中不能提,提则笔力怯弱,为“败笔”。

4、随着行笔速度、摩擦力增强、力度到处笔毫两边自然有向中心收笼,于轮廓线上,会出现枯毛迹象(虚墨);而中心线处,便会产生一道墨痕(实墨)。从而给人以圆柱似的视觉效果,这就是我们称之为的“立体”效果,也是中锋运笔道理。





中国书法与绘画一脉相承,都十分重视线条的表现,也是“文人书”与“文人画”的特质。书法中有篆籀、铁线……之意;绘画中也讲究莼菜、叶兰等线条之说。因此,细察个中线条“韵味”,岂是单纯肤浅的具像化表达的?学书者于此中道理,实不可不知啊!



临池管窥

都说书法有立体感。

什么是立体感呢?

在我看来不过是线条质量,墨色对比罢了。

这个解释起来也容易。

大家都知道摄影吧?

都有景深,就是为了用四边的“虚”“模糊”,凸显出中间人物的“实”“清晰”。

大家拍过照都知道相机有焦点,焦点处实,四周则显得模糊。

这就是为了产生对比,突出中间部分,让他显得有立体感。

说个跟我们身边相关的吧。

现在好多手机都是双摄像头,以前都是一个。

双摄像头一个拍远,一个拍近,就是为了产生层次感,从而建立中间实像的立体感。

这个估计年轻一点的都有所了解。


为何要说这个呢?

这就想说明立体感的成像原理。

书法也是如此的。

再此,就不得不提一个人:沃兴华。

有没有一种空间感?立体感?

是不是墨色重显得近?墨色清显得远?

这就是整体章法上的立体感。

是通过 大小 浓淡 轻重 来表现的。

如果落实到单字上,也是一样的。


用墨在纸上写字,就是纸为背景。

如何控制墨来产生立体感,就是行书单字的立体感。

素描也是通过纸为背景,往上着碳来实现立体感的。

这就是黑与白的对比。

光与影的对比。

实与虚的对比。

这个过程是这样的,实-渐变-虚


想要产生实的感觉,一定要墨色重。

完全脱离开纸面。

就是这个部分没有和纸面有渐变的感觉。

这个就立体

为什么呢?

因为用笔实,墨色匀,不会突然出现个飞白,侧锋。

飞白和侧锋产生的虚,都是少墨的地方,成了墨色与纸色的渐变区。

所以就不容易凸显立体感。


这也就是历代书法,没有一个字笔笔侧锋,或者全字笔画以侧锋为主的原因。

这样的字,渐变太多,与纸面结合的多,显得太平了。

没有立体感,不好看。


所以中锋,是立体感的根本。

又是沃兴华,很多人都讨厌这个人的作品。

但是你们看,他用的是纯侧锋吗?

这个如果看不出来那就证明还不知道啥是中锋。

大多是中锋为主,时有绞转,中侧并用。


为何用沃兴华做例子呢?

这么说吧

历代所有名家大家,但凡在书法有点名气的,用锋肯定不会错的。

沃兴华虽写的是“丑书,用笔也是没有问题的。

墨虚,但是力量不虚。

线条力量虚吗?

其实董其昌的单字最有说服力,因为字中,行笔中的墨色变化就很丰富。


变化相对于王羲之米芾苏轼来说,是更丰富的。

所以更显的立体。


其实,书法中的立体感,这个词我也不知道哪来的,反正有人问,我就解释一下。

其实以上都是废话。

全都是废话。

所谓的书法立体感,这五个字的问题。

其实用四个字就能解释。

中锋为主。

没了。


之所以前边说这么多,主要是为了让大家清楚一下立体感的原理在哪。

卵用没有。

把很多人被弄迷糊的并不是解释。

而是问题。


大家仔细看一下古人的用锋就知道了。

多看帖,多读帖。

书法的理论高度,在古不在今。

今天的所有理论,不过是对古人理论的一种解释或者多维理解。


如果有同意这个观点的,可以点一下关注,谢谢


梁宇航

书法中形成立体感是一个技法问题。

实际就是使用毛笔的铺毫状态写出来的,如果加上飞白效果就会立体感更强。

铺毫,就是把毛笔的笔毛在蘸墨时舔成刷子状态(街头烧烤用的扁刷子)。

笔锋一旦成扁平的状态,在行笔书写时就会随着角度的变化,出现粗细转折的变化,如果运用巧妙,让墨色有浓淡变化,立体感马上就有了。

这个很像丝带。

在转折的地方最明显,粗细变化让立体感增强。

八大山人的书法作品中多用此笔法。

这种立体感实际就是一种视错觉,有些人把他讲的很悬,说什么中锋,什么厚度,其实最简答的原理就是近大远小,近实远虚。

在不少直播平台还出现一种立体感很强的空心字,本质也是虚实结合的效果。


当然,书法中的立体感还是要复杂一些,高手用墨,会把墨色用到很细。古人讲墨分五色,高手一笔下来至少也有两三种墨色的变化。对比一下黑白照片,画面中景物人物的立体感来自光影的黑白变化,和墨色的变化类似。

对于草书,可以理解为是行书夸张变形的升级,所以可以借助草书“放大”的效果感受一下立体感。下面是祝允明著名草书《箜篌引》局部。


墨色浓淡,粗细,转折,它们组合一起就出现了视觉上的立体感。

行书书法中,写出立体感效果,最基本的就是铺毫用笔,加上一定速度的飞白,转折处注意提按,把握线条粗细的变化关系,写出并不难。


装子梦话

老子说:道,法自然,书法也是这样,书法线条的美有很多种,立体感只不过是其中最最客观明显的一种,还体现在用墨上(墨色)有枯湿润燥的立体感,近似于美术里近实远虚的感觉,可惜我没有时间多找图片,其他回答里有,大家自行方便。

而我想用下面的图片,说说书法线条的立体感(行草书)还体现在使转上,掌握使转提按,你的线条就会产生立体感。


画圈的的地方有使转产生,也有立体感。


笔锋没有调整,使转后用锋面有变化,锋尖横行时候在上面,斜下时候在左面。

线条立体感的制造原理是什么?告诉你吧:不要迷信中锋用笔,痴迷于中锋用笔,这个误导众生的说法,因为当你在书写时候,强调笔笔中锋,过多调锋,肯定缺乏立体感。中侧并用才是王道,重点是笔锋自然,用锋面自然转换,师法自然!

行草书多使转,线条的立体感在行草书里去找吧,楷书?也有,少!一是楷书太过静态,多折笔,少使转,二是因为高手才可写出来,好多人丢给写死了,出不来。


吱喳有声

这只是一个比喻,就如同“力透纸背”,“入木三分”形容书法的点画力度一样。


真要是能入木三分的话,其墨必然堆积,而这样的字是不可能有力度的。既使他是王羲之,要把墨穿透到木板的三分下面,而上面的笔迹还要劲健爽朗,是违背物理自然的。

力透纸背,不会写字的人,用生宣纸写,百分之百的都能“力透纸背”。而其实不叫力透纸背,是墨渗透纸背。因为初学者的运笔迟缓,墨汁的掌握能力不足,才会渗透纸背。而善于控笔的书法家,反倒渗不过去。



形容并不一定是实际。如果我们用熟宣写,谁能透得过纸背?而立体感也是一样的,在书写时干净利落的笔迹,我们看上去觉得力道十足,而要对这样的笔画作出现代的具像形容,便使用“富于立体感”来形容。


如果你真的觉得写字可以写出立体感,美术字就可以。并且立体感很强。但书法不行。理解形容与实际的差别。不必纠结在书法的形容词上。

王羲之的书法被梁武帝称为“龙跳天门,虎卧凤阁”。什么意思?是什么形态?别去联想了,王羲之的字,就是龙跳天门,虎卧凤阁。


子衿tjk

上面的就是实例,在二维平面,写出三维感觉,笔画有层次感。


传斌草书

有的回答牵强附会了!

这个问题很简单,你的功夫到了,写书的书法自然就有立体的感觉和味道。从书法专业上来讲,就是线条有力量。有功夫的书法家写得字线条感觉是圆的,在宣纸上有突出的感觉。功夫不到都是白扯!现在有个问题,在分析古人书法的技法时过了,其实古人的书法讲究自然书写。任何一位书法大家在写书法时,根本不会刻意安排,倒是当代人在写书法时刻意安排。有人拿王羲之的字举例,点画的角度,难道王羲之写字时还要用尺子量吗?!功夫到了自然就写好了!其实写书法的人都明白,有时是为了拽几句而已,显得高深吗!同意此观点吗?!谢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