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君:我死後誰願意來陪我?大臣:我等願意;國君死後大臣悲催了

中國有句這樣的俗語:飯可以亂吃,話不可亂講。如果隨意亂講話,可能導致的後果有時候會很嚴重,所謂的“禍從口出”就是這個道理。歷史上有的人因言誤國,有的人因為說過的話最後落得個搬起石頭砸自己的也不在少數,成語“請君入甕”就是典型的搬起石頭砸自己腳的故事。今天所說的故事也是一個搬起石頭砸自己腳的故事,它完美詮釋了什麼叫做“作繭自縛”。這個故事說的就是:國君在一次會上跟大臣說自己死後誰願意陪同,結果有幾個大臣竟然答應死後願意陪葬,到了國君死的那天,顫抖著殉葬而死。要人殉葬的國君是誰呢?他就是春秋時期秦國的有為之君秦穆公。

國君:我死後誰願意來陪我?大臣:我等願意;國君死後大臣悲催了

人殉是古代葬禮中一種以人陪葬的陋俗,是一種非常殘忍和野蠻的行為,是古代階級出現後的產物。至於殉葬的過程有多殘忍,大家腦補下考古隊在挖掘出一座座古墓時候的白骨累累的景象就知道了,在這裡就不描述了。殉葬的這些人除了他們的奴隸外,還有他們的近親、近侍、妻妾之類的。就是這種這麼殘忍的陋俗,竟從公元前3000,4000年前就有了。當出現國家後,這種陋俗竟越演越烈,尤其是先秦時代的春秋戰國時期。本文所說的秦穆公就是處在春秋時期,所以出現人殉也就一點不奇怪了。

秦穆公嬴姓,趙氏,名任好,公元前659年繼任秦國國君,在位時間長達39年。秦國在秦穆公的任上是勵精圖治,任賢用能的他不斷的擴展土地,兼併它國。後來在東進受到晉國阻擋後又向西發展,攻滅了西戎諸多小國,開闢疆土千餘里,稱霸西戎,為後來的秦國統一奠定了基石。如此說來,秦穆公是秦國的有為之君。但再有為,有逃脫不了時代的侷限性。當時那個時代,殉葬之風非常風行,秦穆公也是非常崇信這套的,還是他活著的時候就開始想著自己死後的事情了。那個時候很多人迷信鬼神一類的事情,相信死後靈魂到了另一個世界。秦穆公心想自己在人間是英明君王,那到了地下也要當君王,於是有想法讓不光要讓美女近侍們陪葬,就連大臣們也要拉上一起到地下去陪自己。畢竟只有各種人都有了,自己在地下才有個君王樣。

國君:我死後誰願意來陪我?大臣:我等願意;國君死後大臣悲催了

國君:我死後誰願意來陪我?大臣:我等願意;國君死後大臣悲催了

很快秦穆公就不行了,到了當國君的第39年(公元前621年),秦穆公去世。秦穆公去世後,被安葬於雍(今陝西鳳翔東南),而他的殉葬者多達177人。在這些殉葬者中,就包括三位說大話的大臣奄息、仲行、針虎。三人在殉葬時,看到周圍死去的殉葬者,嚇得赫赫發抖。但自己說過的話,含淚也只能走下去了。對此,秦國百姓也是非常悲痛,賦《黃鳥》之詩表達了對用人殉葬制度的憤怒。

秦穆公把人才用殉葬的方式毀滅,而繼承者們又庸碌無為,整個春秋之世,秦國在政治舞臺上再沒有上乘的表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