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问比特币:有什么价值?是否有泡沫?谁决定价格?值不值得投资

比特币有什么价值?有没有泡沫?谁操纵价格?可以投资吗?这些问题是圈外人经常问到的。很多币圈的人都没有办法很好的回答他们,甚至认为,这些提问者是古典互联网思维、古典金融思维、上古时代人类……今天区势传媒对四个问题做些解释,试图让圈外人更好地理解比特币。比特币是区块链到目前为止最成功的应用,理解了比特币就容易理解数字货币和区块链。

四问比特币:有什么价值?是否有泡沫?谁决定价格?值不值得投资

比特币到底也没有价值?有什么价值?这个问题甚至一度困扰着币圈的投资者,特别是最近比特币底台跳水,有些投资者的信仰开始动摇,共识逐渐流失,甚至有比特币归零的担忧。判断一个事物是否有价值,在现实中并不容易做到。原因是判断价值的标准是什么,标准不同,价值也就不同。古典政治经济学将经济学从流通领域带入生产领域,从而萌生价值理论。国内所接受的价值理论,基本都是马克思创造的劳动价值理论。马克思从唯物论的角度论述劳动价值理论,认为价值是客观存在的,是由劳动产生的,商品价值是无差异人类劳动的集合。从中,马克思还发明了价值规律,即商品的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影响着中国几代人,达到根深蒂固的程度。实际上,世界存在三大价值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价值理论体系、新古典主义价值理论体系和斯拉法价格理论体系。斯拉法价值理论体系四意大利经济学家皮埃罗·斯拉法在李嘉图理论的基础上提出来的,目的在于批判新古典经济学的边际分析方法。他认为,“商品的价值是和商品的劳动耗费成比例的,就是说,和直接间接用于生产商品的劳动数量成比例。”新古典主义价值理论体系是由英国经济学家马歇尔在综合生产费用价值理论、边际效用价值理论和供求价值理论的基础上创建的,后又被庇古、希克斯、张伯伦、罗宾逊、德布鲁等几代经济学家不断发展完善,如今已经成为当今经济学主流价值理论。

所以,在西方经济学圈所说的“价值”一般都是新古典主义理解下的价值,而非劳动价值理论。今天我们探讨比特币有没有价值,也是依据当今主流理论,否则大家标尺不同无法度量。新古典主义几乎采用偷换概念的方式,将研究的焦点放在“效用”上,尤其是边际效用,而非价值。奥地利经济学家门格尔、英国经济学家杰文斯、法国经济学家瓦尔拉先后于1871-1874年提出边际效用价值论。边际效用价值理论认为:一、价值是一种主观心理现象,取决于人们对它的效用的主观评价;以物品稀缺性为条件,受供求函数影响;决定商品价值的,不是它的最大效用,也不是它的平均效用,而是它的最小效用;呈现递减规律,人对物品的欲望会随欲望的不断满足而递减;价格与价值没有必然连续,价格取决于供求关系。

具备这种认识,我们就很容易理解比特币是否有价值、有什么价值。比特币的价值源于主观效用,是相对于不同环境、不同人、不同供求而定的,有不同的效用就有不同的价值。首先,比特币是一种点对点的现金支付系统。很多人有个误区,认为比特币只是一种加密货币。其实,比特币首先是一个去中心化的P2P现金支付系统,可以理解为去中心化的银行软件系统。从技术的角度来看,比特币是人类开创的第一个成功的去中心化的银行系统,技术含量高,历史价值大。同时,比特币是区块链到目前为止最为成熟的应用。研究区块链技术及应用,比特币是最好的参考和标杆,同时具备开源特征,因此比特币在区块链技术领域具有开山鼻祖的价值内涵。当然,对于不关心不使用区块链技术的人而言,比特币和区块链依然一文不值。

其次,比特币是一种新型的加密货币,至少具备三种价值:

一是在主权信用货币时代,引入货币竞争机制,进行了一场伟大的私人发行货币的试验;

二是成功发行了一种去中心化的加密货币,实现了节点共同参与的分布式记账,形成了有别于银行清结算系统的另外一种结算方式;

三是作为一种流通范围最广的加密货币,具有货币三大主要职能:交易媒介、价值尺度和价值储藏

区势传媒在《为什么比特币不可能成为通用货币?》一文中指出,比特币无法稳定币值,大大削弱了其作为货币在价值尺度和交易媒介的两大职能。就目前,比特币作为一种“数字黄金”具有相当的价值储藏的功能,在币币投资领域,充当了法币进行区块链项目的投资,具有小范围的交易媒介和价值尺度的作用。

从货币的角度,流通范围越广泛,网络效应越大,边际成本越低,比特币的价值越大。像美元,在国际贸易中充当支付货币,全球流通范围越广,网络效应和价值也就越大。但从支付系统的角度,支付量越大,网络越拥堵,比特币价值则受到削弱。所以,从货币和支付系统两个角度,比特币的效用发生不同的变化,价值也就不同。再看替代货币,随着以太坊携智能合约横空出世,以太坊在比特币的基础上实现了扩容,成功降低了代币发行的边际成本,效用大大增加,而比特币的边际效用则发生递减。但是从整个币币投资市场来看,以太坊促进投资规模增大,比特币作为最可靠的货币受到溢出效应而价值提升。

不管是货币还是支付系统,比特币随着环境与对象的变化,其效用呈现不同的主观状态,对其价值的理解也就不同。

我们要回答第二个问题是,比特币是否存在泡沫?首先要理解,什么是泡沫?国人多数人按照劳动价值理论和价值规律理论来判断,认为价格远远偏离价值就是泡沫。比如,一朵兰花炒到100万元就是泡沫。一个比特币,只是一串代码,又不是法币,炒到十二万块就是泡沫,甚至一千都是泡沫。

不能说劳动价值理论和价值规律理论有问题,我们要用同一尺度来衡量是否有泡沫,这就是上面我为什么花如此篇幅讲述价值理论的原因。按照主流的效用价值论,价格与价值不存在必然关系,价格受边际效用影响,由供需关系决定,价值由主观效用决定。可能有人提出,经典的价值悖论来反驳:水的使用价值大但不值钱,钻石使用价值小但价格昂贵。效用价值理论恰恰能解释这个问题,水的效用大小由主管判断,当口渴时(需求大)效用大,贵点也会买,但喝多了(需求小)效用就递减,送给你喝也不要。对于年轻人来说,钻石的效用(主观心理)很大,需求大,价格高。

如果价值是主观效用,为什么存在这一客观事实——一辆自行车的价格始终无法超过汽车?其实这也是效用价值理论所能解释的,在市场出清或基本均衡的情况下,一辆自行车的造价远低于汽车的造价,如果汽车厂商按自行车的价格亏本出手,那么他自然会选择放弃生产。这种现象出现是受供给端影响的,并非违背效用价值理论。同样,水和钻石的价格都受到供给端的影响,水资源充足价格便宜,钻石矿主控制供应量来维持高价。

四问比特币:有什么价值?是否有泡沫?谁决定价格?值不值得投资

这样,我们就容易解释比特币“是否存在泡沫”和“价格谁决定”两个问题。根据效用价值理论,价格与价值不存在必然联系,只要存在主观效用就存在价值,如果夸大主观效用则存在泡沫,当然因人而异。从比特币系统角度,比特币具有点对点的支付功能,与比特币白皮书(承诺)所表述的基本吻合,可以说比特币不存在泡沫。反观,市场上大量区块链项目,技术还处于研发阶段甚至还没有着落,白皮书写得神乎其神,这实际上就是夸大效用,存在大量泡沫。现实中,技术的一小进步,在运营领域放大10倍泡沫,在投资领域放到100倍泡沫。

最主要的是从货币角度观察比特币是否存在泡沫。实现的问题是,一个比特币当前交易价为6600美元,到底值不值?在股票市场中,存在市值理论,通过市盈率(P/E)、市净率(PB)、EV/EBITDA倍数等估值模型来判断一个公司股票的价值,是否值得购买。有些人将估值理论迁移到币市,以评估比特币、加密货币是否值这个价。实际上,给货币和加密货币做价值评估是伪命题。股票是有价证券,锚定公司股权价值的债券,而信用货币是无锚货币,不存在锚定某种权益,也就无从核算权益价格。所以,我们可以看到,股票可以通过核算公司的市盈率、净资产来计算股权收益,但是美元、人民币却不存在价值核算和市值核算的问题。比特币和美元、人民币一样都是无锚货币,不存在刚性兑付,只是软约束,价值评估无从谈起,市值核算也是伪命题。

一个国家的货币到底什么价格是合理的?经济学家做了很多研究,但并没有权威的答案。在汇率市场中,货币价格一般由市场供需来决定,但是经常受到国家的干预。我们也很难评估比特币在什么价格是合理的,什么价格存有泡沫,更多地让市场来决定。

所以,比特币的价格应该受市场供求决定,是否存在泡沫也无从判断。供给端,比特币恒定在2100万枚,定期释放,目前只剩下400多万枚未挖出。这种缩量发行机制一定程度上有利于价格抬升。需求端,经济学家凯恩斯认为,人们的货币需求是出自于以下三种动机:交易动机、预防动机和投机动机。在比特币中,预防动机应该很小,除非在像委内瑞拉这种法币已经崩溃的国家。交易动机需求在币币投资领域较大,随着区块链项目投资规模加大,这一需求也在提升。最后就是投机动机,凯恩斯以及西方经济学家非常明确地阐述这一需求是投机动机,而非投资动机。理由就是,上面所提到的,无锚货币只是一种不可兑付的债券,甚至金本位货币也只是一种兑付黄金这种实物债券的债券,不存在投资标的物。不过,投机和投机动机,是国人非常难以接受的。投机在国人眼中是贬义词,是劳动价值理论持有者所不屑的。实际上,承认货币市场、加密货币市场和比特币是投机市场没有什么不好,在国外,投机市场是一个明确而合法的市场,像浑水公司将自己定义为投机机构。

投机动机而非投资动机是货币需求的三大动机,投机者试图在货币市场上规避风险、投机套利,就像外汇投资一样。这也反过来说明,对加密货币进行价值评估的行为,是难以立足的。在投机市场中,没有价值评估理论做参考,更多依靠技术指标和交易直觉判断。比特币的价格不存在价值支撑的问题,取决于市场中多空双方的博弈结果,多方占优价格上涨,反之下跌。

佛系持币是否是价值投资?佛系持币者多数是区块链信仰者或比特币拥趸,他们坚信比特币具有价值,坚信比特币所承载的技术和思想是时代的共识。这种理念与比特币投机动机并不矛盾,投机是中性词,佛系持币和波段操作,都是对比特币及其市场不同的理解做出的投机选择。

很多人认为,市场价格的剧烈波动是投机者造成的,如果都做价值投资或佛系持币,价格波动幅度会减弱。实际上,外汇和股市理论研究表明,价值投资者根据其对市场的预期判断会提前采取行动,从而引发短期波动。当比特币持续下跌时,佛系持币者也可能为了回避风险抛售筹码,然后买入低价筹码继续佛系持币。

由于比特币期货市场的存在,做空也能套利,市场的多空博弈会变得更加复杂。由于比特币用于项目投资,投资周期相对较长,价格下跌并不利于投资方。正如使用美元作为国际投资的机构,并不愿意看到美元贬值,美元贬值容易打击其支付和投资职能。从这个角度来看,持有比特币的项目投资方是做多的主力军。特别比特币在6000关口剧烈波动时,投资机构并不愿意看到比特币跌破6000,从而折损投资回报。按币币投资来计算,价格下跌不会影响其投资回报,但兑换成法币则大有影响。或许有些机构和个人更愿意持有比特币,但是风险回避偏好是人的天性。

更多区块链资讯请关注区势传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