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玄策“一人灭一国”,真正的输家却是大唐!

文|沙尘暴 (读史专栏作者)

曾经一段时间,网络上把一个叫王玄策的唐朝人炒翻了天,说他“一人灭了一国”,为中国历史上出现过这样一个牛人而无比自豪。

王玄策“一人灭一国”,真正的输家却是大唐!

1

据《资治通鉴》、《旧唐书》、《新唐书》等史料记载,生卒年不详的王玄策,是洛阳人,唐朝官员、外交家,曾四次出使印度(一说三次)。

公元647年,王玄策被唐太宗任命为正使,与副使蒋师仁一起,率30多人再次出使印度,不料遇到印度人闹内讧,整个印度几乎全陷入战乱,使团除正副使者,其他人全部被杀,王玄策和蒋师仁被关了起来,后来得到戒日王妹妹拉迦室利公主的帮助,才逃了出去。

若是别人,也许首先想的是回朝廷复命,但他没有这么做,他想报仇。

仅剩两人,又手无寸铁,如何报仇?他的办法是借兵。

于是,他们二人一路北上,渡过甘地斯河,越过新都斯坦平原,历经千辛万苦来到尼泊尔,向其借兵。

那时的尼泊尔已臣服吐蕃,而自从文成公主嫁给吐蕃王后,吐蕃的关系与唐朝不错,王玄策便凭此向尼泊尔借兵,借得七千骑兵,又向吐蕃借了千把人,加上传檄附近唐朝的藩属国,让他们出了一些援兵,总共弄到手的,大概有万把人,王玄策自任行军总管,任命蒋师仁为先锋,直扑印度报仇去了。

王玄策“一人灭一国”,真正的输家却是大唐!

2

拼凑起来的军队虽然是乌合之众,但在王玄策手里,个个成了虎狼之辈。

王玄策采用“火牛阵”,在阿罗那顺(天竺叛臣)的都城茶博和罗城外旗开得胜,击溃对方数万大象兵,然后使用云梯、抛石车、火攻等所有能用的手段,对守城不出的阿罗那顺发动猛攻,几天后,茶博和罗城兵溃城破,阿罗那顺弃城而逃,王玄策率军猛追,阿罗顺那逃入中印度。

王玄策继续追击,发誓“尽灭印度”,阿罗顺那逃向东印度,被分兵而至的蒋师仁活捉。

王玄策处理好各邦国事务后,押着阿罗那顺回国述职,唐太宗大喜,授王玄策为朝散大夫。

这场复仇之战,《旧唐书》卷一百九十八·列传第一百四十八中的记载(翻译):王玄策出使天竺,天竺王尸罗逸多死,国中大乱,其臣那伏帝阿罗那顺篡位,于是发兵以对抗玄策。王玄策身边跟从的骑兵只有三十人,不敌,弓箭用尽,都被抓了。诸国给唐朝上贡的东西都被抢了。王玄策偷跑成功,走到吐蕃,借精锐一千二百人,找泥婆罗国也借了七千余骑。王玄策和副使蒋师仁率领两国借的兵进发到天竺国城,连战三日,大破敌军,斩首敌军三千余级,敌军落水溺死者万人,阿罗那顺弃城而逃,蒋师仁追击抓到了阿罗那顺。俘虏男女一万二千人,牛马三万余头。于是天竺震惊恐惧,俘虏阿罗那顺,中印度亡。

王玄策“一人灭一国”,真正的输家却是大唐!

3

灭掉中印度后,由于东印度帮过中印度,王玄策还想把东印度也灭了,东印度王尸鸠摩吓尿了,送了牛马万头及许多弓刀缨络财宝,诚恳地承认错误,表示今后一切听大唐帝国的,愿意臣服,王玄策这才饶了他。

故事到这里却没完,这只是上集,下集更“精彩”,因为在这一集里,王玄策把唐太宗李世民也给“灭”了。

他抓的俘虏中,有一个名叫那迩娑婆寐的印度和尚。

这个和尚可了不得,是印度著名的方士,自称有“长生之术”,王玄策把他抓回来,有利用他讨好皇上的意思——皇上富可敌国,对天竺国的珍奇宝物可能毫无兴趣,但他肯定也想长生不老。

所以他一回到长安,就对李世民说,恭喜皇上贺喜皇上,臣给您带回来一个宝贝。李世民说啥子宝贝,能吃吗?吃了能上天吗?

王玄策说也许能。然后把那个天竺方士献给李世民——臣说的宝贝,就是他。

这能吃吗?李世民疑惑地看看对方,就算你是唐僧,朕也不是妖怪呀。

这个方士说,我当然不能吃,但我炼的丹药却能吃,吃了就能长生不老,陛下您看,小的都200多岁了。

那你不是人,简直是天神啊!

立即把他安排在最好的宾馆,命他炼制丹药,还派了一个高官,兵部尚书崔敦礼,专门管这事——朕的这个宝贝,就交给你了,一定要让他吃好喝好伺候好,要啥给啥。

王玄策“一人灭一国”,真正的输家却是大唐!

4

崔敦礼派人,按这个“天神”开出的药单,到全国各地去采集,一些怪药异石,大唐没有的,就派人到婆罗门等国去找。

据《新唐书·天竺国列传》记载,这个天竺方士确实与众不同,他炼丹所用的水,不是一般的水,而是“法水”,是从一个石臼中流出来的,出水的地方有石象人守护,而且水有七种颜色,或冷或热,能熔化草木金铁,至于人手,更不在话下,入水即烂,要用死人的头骨,才能把水舀起来。

炼丹用的药材,又是什么呢?其中之一,是一种名叫“咀赖罗树”的树叶,叶子的形状像梨,生长在深山的崖洞中,洞里有巨大的毒蛇把守,人是无法进去的,进去必死无疑,得到此叶的办法,是用方头箭射击树枝,让树叶落下来。

当然了,这种记载是不可信的,只能当神话来看,只是为了说明材料的获得,多么来之不易。

但据其他史料记载,这个天竺方士给李世民炼的丹,主要原料是水银、硫磺、砒霜等,每一种都有剧毒。

一炼就炼了几个月,终于炼成了。

正好一年前,李世民患了神经性头痛,吃什么药也没用,也许这玩意儿管用——既然能使人长生不老,那么也能包治百病。

没想到,吃下去后,病情反而更重。

罗迩娑波寐说,这就对了,这才是应该有的现象,说明药在起作用了,陛下您应该加大剂量,作用会更明显。

李世民便加大了剂量,结果严重中毒,次年五月暴亡,年仅51岁。

害死李世民的那迩娑婆寐却一点事也没有,很快被放回国。

王玄策“一人灭一国”,真正的输家却是大唐!

5

实际上,若要较真,这场PK,唐朝才是真正的输家,理由很简单:王玄策无论打了多大的胜仗,也没占领印度一寸土地,印度仍然在印度人手里,他们所损失的,不过是一点有限的人力物力。相反,由于没了印度的制衡,高原王吐蕃便成了唐朝后方的大患。

更重要的是,堂堂大唐帝国的老大、具有雄才大略的一代雄主,竟被其一个也许只会信口开河的方士,不费吹灰之力害死,其损失之大,绝对不是一场胜仗所能抵消的!

因为李世民的治国才能、虚心纳谏的胸襟,以及对人民的仁慈(从不横征暴敛),在中国四百多个皇帝中,即使算不上NO.1,NO.2、NO.3还是算得上的。

而事实证明,在中国漫长的封建社会,一个王朝的兴衰,与老大的个人素质,具有很大的关系,基本上形成了一个规律:老大行,那个王朝便行,老大不行,那个王朝肯定不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