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是藥神,我只是病人

最近朋友圈和網絡上鋪天蓋地談論這一部電影《我不是藥神》,基本原型故事很瞭解在2014年的時候很關注這個事件,所以對影片也很關注。

我不是藥神,我只是病人

徐崢飾演的男主角程勇窮困潦倒、急需用錢,有白血病人找到原先賣“印度進口”王子神油的他,希望他從印度帶一些仿製的藥品格列寧,仿製藥價格比正版藥便宜許多,而程勇也決定鋌而走險。

在經歷了種種坎坷之後,他從一個只想賺錢的藥販變成了就算貼錢也要賣藥的“好心人”。因沒有正規手續,程勇的賣藥行為最終被警方調查……

故事原型當時在來自於201年4的真實事件,主人公“陸勇”為慢性粒細胞白血病患者,吃了2年“格列衛”,共計花費50多萬。

我不是藥神,我只是病人

格列衛對於慢性粒細胞白血病患者的十年生存率,從以前的不到50%,增加到現在的90%左右,並且絕大多數患者可以正常工作和生活。患病已有兩年的陸勇在網上看到了一篇文章,一位韓國患者講述自己在印度購買到了正版“格列衛”的仿製藥——一家由的印度公司生產的的,發現效果與原版藥相同,但一盒的價格只有原價(2.3萬人民幣)的17%——不到4000元。這讓陸勇看到了一絲希望。

我不是藥神,我只是病人

之後,陸勇在服用了一段時間印度生產的藥之後通過QQ病友群,把他的新發現告訴了病友們。此後,病友群發展到了5個,達到幾千人。仿製藥的需求越來越大。2013年,為了方便買藥的陸勇網購了銀行卡,導致被捕。2014年7月,陸勇因涉嫌妨害信用卡管理罪、銷售假藥罪,被湖南省沅江市人民檢察院提起公訴。彼時,陸勇已經成為病友眼中的“藥神”,上百名患者聯名寫信,請求司法機關對陸勇免予刑事處罰。2015年1月27日,沅江市人民檢察院向沅江市人民法院撤回起訴,併發布了《對陸勇決定不起訴的釋法說理書》

2012年,來自多個國家的120名醫生在美國雜誌《血液》上發表聯名信抗議格列寧定價過高(瑞士諾華公司的“格列衛”年銷售額將近50億美金,美國市場價格曾7年內翻了兩倍,中國的市場價格至今為23500元/一盒)。2013年,印度最高法院駁回了瑞士格瓦製藥公司對格列寧的專利訴訟,印度仿製格列寧轉為合法生產。

2018年,我國已有19個省市相繼將瑞士諾瓦公司生產的格列寧納入醫保。

2018年5月1日起,中國開始對進口抗癌藥實施零關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