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统计了今年高考状元身份的文章,得到了三个被忽视的真相

今年高考成绩出来之后,虽然教育部明确指示:不允许炒作高考状元。

但从一周前开始,相信大家看到了不少和2018高考状元有关的文章。而很多家长,也还是会好奇,高考状元们都是些什么人呢?他们为什么会那么厉害?

为此,我特别做了一番资料搜索、数据研究,整理出一些很多人可能知道、但经常会忽视的一些要点,特地和大家分享,以此为鉴。

我统计了今年高考状元身份的文章,得到了三个被忽视的真相

我统计了今年高考状元身份的文章,得到了三个被忽视的真相

第一,状元不只是学习好,反而爱好广,懂得玩

往常,很多人提到一个高考状元,想到的描述词汇都是:“戴着眼镜,呆头呆脑,平时很宅,整日看书”,反正就是类似于姓名“爱读书”,性别“书“,爱好”读书”的书呆子。

还有很多人提到这类高考状元,总是酸溜溜地说:不就是会考试吗?应试教育底下的废材罢了。

但看过全国近50多个的高考状元资料之后,我不得不说一句,你们真纯粹瞎扯淡,他们的优秀,真的比你想象的还要可怕。

在他们之中,几乎没有一个是书呆子,是只会应付考试的“机器人”。

你看:

吉林理科状元才泽瀛,围棋水平在初中时就上过省级舞台,全省小有名气,还曾拿过吉林省围棋竞赛第一,不仅如此,他在钢琴方面也非常突出。

福建文科状元黄亦陈,曾经在2016年央视中国谜语大会上获得金牌。此外,她还有国画、书法、灯谜、计算机编程等爱好和特长,兴趣广泛到足以吓死你。

我统计了今年高考状元身份的文章,得到了三个被忽视的真相

浙江省理科状元张楚衣,这样的一个理科学霸,会弹钢琴、画画、唱歌。张楚衣接受采访说,心情很不好的时候,就会画画、弹钢琴,调节一下心情再学习。

最放荡不羁的就属于江西理科状元傅林柯,更是号称能写能唱、能跳能踢、能玩会玩。他既是九江一中的足球队队长,参加了江西省中学生足球锦标赛并抱回大奖,还有很多才艺。

而看到网上关于这位傅林柯同学的报道里还专门写了一句:“和一般书呆子不同的是,他在学校还有玩得特别好的女同学……”可以说是很优秀了,连早恋的苗头都有了。

而据我的分析,他们往往都具备着以下的共性:

他们都有着良好的学习习惯,善于思考、渴望知识;

他们都是自我驱动型的,超级自律、有梦想有追求;

最重要的是他们都兴趣爱好广泛,会玩会娱乐,并不是单纯地死读书。

这更是说明,平常家长所认为的,打球娱乐等爱好只会影响孩子学习,早恋更是致命,这些统统只是一些老生常谈的“经验”,优秀的孩子从来不会被这些打败。

我一直认为,爱好广,懂得玩的孩子更聪明,也更有潜力。

因为在玩和学之间,其实并没有明显的区分度。相反,很多方面的能力和思维是相通的,或者说互为促进的。很多东西都可以在玩的过程中得到锻炼和加强,又在学习中得以展现。

我统计了今年高考状元身份的文章,得到了三个被忽视的真相

所以,一个孩子兴趣广泛,懂得玩,代表着他旺盛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同时,也有眼界,见过世面,不狭隘。

他经历过不同的生活方式,学过不一样的东西,见过不同地方的人们用全然不同的方式生活,也便不会偏执而狭隘地固守落后的观点,或要求别人只能按某种方式来行事。

因此,他的内心更加有广度和深度,会接纳所有的可能性,不为事情设限,也便不会为自己的人生设限。

我统计了今年高考状元身份的文章,得到了三个被忽视的真相

第二,家庭教育比家庭财富更关键

现在很多文章一提到高考状元,总会拿之前北京高考状元熊轩昂的一段话做引用:

现在很多状元,都是家里厉害、又有能力的人。我是中产家庭的孩子,生在北京,在北京这种大城市能享受到的教育资源,决定了我在学习时能走很多捷径。

然后抛出一个吓人的观点:穷人家的孩子没希望了,或者 ,虽然寒门再难出贵子,但奋斗永远有意义。

我们可以承认现实中贫富差距,却不能过度看重家庭的财富。没错,家庭富裕,居住在大城市,能享受到的资源确实很多,但我反对乱引用数据得出的所谓可怕的“阶层固化”结论。

特别是很多人喜欢引用这一份数据:

最近10年,父母为大学教授、研究员、高级工程师等“高知”家庭的状元比例逐年上升,教师家庭最多;来自农村、经济状况欠佳家庭的状元所占比例正在下降。

然后得出,农村孩子没希望了的结论。

我统计了今年高考状元身份的文章,得到了三个被忽视的真相

难道你没发现在这份数据里隐藏着更大的问题:不是财富地位高的家庭更能出状元,而是这些高知家庭更重视家庭教育,更懂得制造家庭学习氛围,更懂得科学育儿。

更重要的是,很多人没有意识到,并不是你能得到多一点资源就能轻而易举地成功,不说成功吧,起码也不是包能夺得高考状元的席位。

很多时候,努力和奋斗比一切都重要,而这两点恰恰不是受财富影响,而是受到父母的家庭教育的影响。

在我搜集的资料里,大量的高考状元,都在采访中提到了所受家庭教育的重要性。而家庭教育的意义,同样不仅仅体现在分数上。这说明,相比家庭条件,父母教育可能真的是更关键的成才因素。

我统计了今年高考状元身份的文章,得到了三个被忽视的真相

辽宁文科状元史天乐的妈妈专业是中医,她喜爱传统文化,潜移默化地影响史天乐。史天乐从小学三年级起就开始学习书法,也不断培养对传统文化的兴趣。

前面提到的福建文科状元黄亦陈,父母都是教育工作者。她说,父母都喜欢读书,加上家乡安海的文化氛围浓厚,她从小耳濡目染,深受熏陶。

而安徽理科状元方清源说的一段话,真的让我非常有感触:

“父母亲为了给我的学习创造好的环境也牺牲了很多的个人时间,放弃了很多外出娱乐活动。备考的关键阶段,他们在家甚至很少大声说话,也基本不看电视……

我母亲是护士,她在准备一些考试的时候也很努力,这对我触动很大。”

有的时候,家庭财富、父母的社会地位只是给了孩子一点垫脚看世界的本钱,多走几步路子,这些东西就花得一干二净了。最重要的是父母言传身教给孩子的行为、习惯、性格、爱好、理想和特质,这些将是影响孩子一生的东西。

我统计了今年高考状元身份的文章,得到了三个被忽视的真相

第三,成功没有定数,但优秀有

在这类分析高考状元的文章里,有人特别喜欢引用一项数据:

据中科院之前的一份调查结果显示:在恢复高考以来的3300名高考状元中,“没有一位成为行业领袖。”

然后得出:高考状元也并不意味着什么,到最后不还是泯然众人矣。

看到这个说法,我却笑了。

我统计了今年高考状元身份的文章,得到了三个被忽视的真相

首先,高考状元本身就是平时高分段优秀者一次运气加实力的结果,当然运气占据很大部分,我相信没有一个人事前敢打包票说自己一定能成为高考状元。

这状元的产生,看重的也只是成绩,真的也不代表什么,只能侧面反映他们的优秀,比大部分人优秀。

其次,“行业领袖”这是一个很强大又很虚幻的概念,大概类似于企业里做到马云的程度,文化里做到季羡林的程度,科研里做到钱学森的成就。

我说的是类似于这个词,因为行业领袖这个词本身很虚,你说马云厉害,可有的人说刘强东厉害啊,这个又不能官方认证,谁能说谁是真正的“行业领袖”呢。

更何况,这些大师级的、影响整个中国历史进程的成功人物,优秀只是占据其中一部分,更多的是受到天赋、勤奋、方法、甚至运气等等各类因素的影响。

我想说的是,成功是没有定数的,没人规定哪一类人一定能成功,状元就一定成就斐然,只能说,优秀的人,更容易遇到好运气。

或者是,机遇总是留给又准备的人,任何时候,只有优秀的你,才能把握住时代的机遇和挑战。

所以,无论你是什么人,有钱没钱,寒门子弟还是富裕阶层,要想成为优秀的人,奋斗,努力,坚持,追求,缺一不可。

最重要的是,你可以不成功,但一定不要放弃优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