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藥怎麼吃最養人?

msiky

“預賦玉延無好語,羞論蜂蜜與羊羹。”宋代詞人陳達叟賦詩盛讚的美食“玉延”到底是什麼呢?原來這、它就是我們生活中常見常吃到的山藥。

山藥常用的別名還有:署預、諸署、山芋、薯藥、懷山藥、白苕……杜甫的詩句“充飢多薯蕷”中的“薯蕷”說的也是山藥。

《本草綱目》中有記載山藥可“益腎氣,健脾胃,止洩痢,化痰涎,潤皮毛”;“補虛贏,除寒熱邪氣,補中、益氣力,長肌肉,強陽。久服,耳目聰明,輕身,不飢,延年”,“補五勞七傷,開達心孔,多記事”;“強筋骨”。

因為山藥具有很好的補益功效,而且性質平和、價廉易得,成為老百姓的食療佳品。下面就介紹幾種我常給家人做的、特別養人的吃法。

一、 米油山藥糊

【原料】

鐵棍山藥1根、粳米100g

【做法】

1. 鐵棍山藥洗淨蒸熟後去皮備用。

2. 粳米先用冷水浸泡1小時後,待鍋內水燒開後下米,下米後先大火燒開,後轉文火,並用勺子抄底順一個方向不停攪拌10分鐘。

3. 繼續文火慢煮20分鐘(不攪拌)。為防止米湯溢出可把鍋蓋留一條小縫。

4. 再用勺子抄底順一個方向不停攪拌10分鐘。

5. 此時上層已經有了一層稠厚的粳米粥油,用勺子從鍋中間沸騰的地方撇出米油。(撇完米油後再關火)

6. 把米油和成熟去皮的鐵棍山藥一起放入食物料理機中打成稠糊即可食用。

【特點】

鐵棍山藥可養脾益胃、滋腎止瀉。米油自古就被認為是“賽參湯”的滋補之物。二者合用,不僅利於消化吸收,還增強了健脾止瀉的功效。

【適合人群】

1. 脾虛易腹瀉的小兒。

2. 需要鼻飼的重病人(必須過細篩)。

3. 脾胃虛弱的人群。

二、山藥海參小米粥

【原料】

鐵棍山藥一根、小米100g、海參一頭、大棗3枚、枸杞子10g

【做法】

1. 鐵棍山藥洗淨去皮切段,泡發好的海參洗淨,大棗洗淨剪口備用,枸杞子洗淨備用。

2. 鍋內放冷水、山藥和大棗,燒至水聲大響時(水溫大約70度左右),下入淘洗過的小米。大火燒至滾沸,轉文火,繼續熬煮大約半小時,放入海參,最後用勺子順一個方向攪5分鐘,關火後放入枸杞子。

【特點】

山藥補益脾肺腎;海參補腎益氣血,且為血肉有情之品;枸杞滋補肝腎;大棗補益氣血;這道粥堪稱為“第一補人之物”。

【適合人群】

1. 適合工作學習壓力大,脾胃失調,亞健康的人群。

2. 需要健脾養胃、滋補氣血、強壯身體的人群。

3. 病後虛弱的人群。

4. 產婦補益氣血,下奶。

三、棗泥山藥糕

【原料】

鐵棍山藥300g、大棗300g、奶粉30g、玉米澱粉30g、白糖20g

【做法】

1. 大棗用熱水浸泡半小時,洗淨去核,上過蒸1小時,趁熱加入糖,用料理機打成泥或者直接用勺子碾成泥,過篩去棗皮。棗泥如果水分多過於稀軟,可加少許玉米油炒至能一捏即可成團為度。分成10g的劑子。

2. 鐵棍山藥洗淨去皮切成段,直接碼在屜上蒸熟。趁熱碾壓成山藥泥。

3. 玉米澱粉在微波爐高火熱2分鐘,中間攪拌2次防止糊。放涼備用

4. 山藥泥分成20g的劑子,用玉米澱粉在表面防粘。先把劑子在手中壓成餅,再把棗泥劑子放在中間包好,做成圓胚子,用模具壓成花型,即可食用。

【特點】

這是一道著名的《紅樓夢》美食,棗香濃郁,營養豐富。有補脾肺腎、益氣血、輕身益容顏的作用。元代醫家李杲認為山藥“治皮膚乾燥以此物潤之”,李時珍寫到“山藥能潤皮毛“。現代實驗發現,山藥含有澱粉酶消化素,能分解蛋白質和糖,有減肥作用。同時山藥還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和澱粉,對於體弱者還可以增肥。由此可見,山藥有雙重調節的功效,所以被譽為“身材保護使者”。棗泥山藥糕外形美觀,方便家庭製作,可謂是“昔日御膳房,當今巧廚娘,何須羨寶玉,居家亦可嘗。”

【適合人群】

老少皆宜。特別適合希望皮膚滋潤、身材健美的女性。

四、山藥茯苓酥餅

【原料】

鐵棍山藥粉160g,白茯苓粉40g,低筋麵粉20g,無糖奶粉30g,雞蛋2個,玉米油80g,紅茶粉5g,鹽2g,熟芝麻少許

【做法】

1. 將玉米油、雞蛋、用打蛋器攪拌均勻。

2. 將麵粉、鐵棍山藥粉、白茯苓粉、紅茶粉過細篩混合,加入鹽少許。

3. 把混合好的粉類倒入油蛋混合液中,揉成麵糰。如果麵糰較幹,可再酌情加入一些玉米油,以麵糰比較滋潤為好。

4. 分成每份25g的劑子。

5. 將劑子搓成小圓球后輕輕壓扁。表面刷薄薄的一層蛋黃液。撒上少許熟芝麻裝飾。

6. 放入180度預熱好的烤箱中層,大約10分鐘左右,至表面金黃出爐。

【特點】

山藥可生津消渴,現代藥理研究表明山藥富含黏液蛋白,具有調節血糖的作用。 茯苓利水滲溼、健脾寧心,同時茯苓也能降低血糖。紅茶即可溫胃,又可調味增加香氣。採用烘焙法制作,無糖配方,口感酥脆,存儲時間較長(常溫一個月左右),便於攜帶。

【適合人群】

1. 適合不喜甜食、或不能吃糖的人群補益脾胃。

2. 小便次數多,神疲乏力的人群。

3. 希望保持身材,美白肌膚的人群。

4. 學生、職場中人當做課間(工間)零食、茶點。

五、糖水山藥

【原料】鐵棍山藥半根,白蓮子10g、 大棗2枚,枸杞子10g,冰糖10g,糖桂花少許

【做法】

1. 鐵棍山藥洗淨去皮切厚片。大棗洗淨、剪口。

2. 切好的山藥和大棗冷水下鍋,大火燒開轉文火煮20分鐘。加入冰糖,大火收汁,至湯汁濃稠關火,放入枸杞子,淋少許糖桂花即可。

【特點】

現代實驗證明山藥能抗疲勞、抗衰老。這道糖水山藥簡單易做,味道清甜,特別適合快節奏的都市人保養身體。

貼士:

1. 山藥有收澀作用,大便秘結時不宜吃。

2. 外感發熱時不宜吃。

用山藥調養身體,用美食疼愛家人,讓我們一起動手吧!

參考文獻

[1]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中華本草編委會.中華本草.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99.7292.

[2]江蘇新醫學院.中藥大辭典[M].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1993:166-168.

[3]中國烹飪協會美食營養專業委員會.家庭營養全書.北京:北京出版社.2005:19

時間:2018.6.23


藥事健康

山藥營養價值高,吃對才能補好。

山藥,也叫淮山,是薯蕷科植物薯蕷的根莖,具有補脾養胃、補肺益腎的功效。

它富含澱粉,黏液汁,氨基酸,皂甙,膽鹼,維生素B1、B2、C和多種礦物質成分。食用山藥,對食慾不振、腹瀉、咳喘、夜尿多等症狀有很好的療效。而且,山藥用藥,藥性緩和,很適合用於小兒、年老或體虛之人長期調養身體。

另外,從營養學角度來看,山藥含有澱粉酶、氧化酶等物質,對胃腸道消化和吸收營養物質有一定的幫助。日常生活中,食用一些山藥,不僅可以營養補益,而且可獲得良好的食療作用。下邊介紹兩個簡單的山藥食療方——

清蒸山藥

原料:山藥200克。

做法:洗淨去皮,切成薄片,入鍋蒸熟。服食時可加糖或蜂蜜調味。

功效:常食有消除疲乏、補虛益氣之功效。

珠玉二寶粥

材料:山藥、薏仁(各50~100克)、柿餅

做法:上訴材料搗爛煮粥,再加一點捏碎的柿餅,不拘時間食用。

功效:長期服用,不但有利於止咳,還能強身健體。家中老人家或孩子久咳有喘,可將薏米改成牛蒡子,用量配比為山藥50克、牛蒡子10~15克。 如果咳嗽嚴重,可以加川貝粉3克(小兒減半),止咳效果更佳,還能治咯血。21


家庭醫生雜誌

山藥營養豐富,含有18種氨基酸、10種微量元素、多種維生素、礦物質、澱粉酶、多酚氧化酶、黏蛋白等成分,其中澱粉酶、多酚氧化酶可幫助消化吸收,黏蛋白能有效阻止血脂沉積,對預防心血疾病有積極作用。

現代研究表明山藥具有提高免疫功能、改善消化功能、降血糖、降血脂、抗氧化、延緩衰老、抗腫瘤、抗突變、促進腎臟再生修復、調節酸鹼平衡等藥理作用。

平補脾胃:山藥的塊根及葉腋間的珠芽(零餘子)可供食用,為蔬菜中的佳品,烹可為餚,碾粉可蒸為糕,多做甜食;既可切片煎汁代茶飲,又可軋細後煮粥喝。它還是常用補益藥品,其補而不膩,香而不燥,作用緩和,歷代醫家稱之為理虛之要藥,乃平補脾胃之佳品。

益志安神:山藥含大量的黏液蛋白、維生素及微量元素,能有效阻止血脂葩血管壁的沉澱,預防心血管疾病,益志安神而延年益壽。

推薦食譜:山藥紅棗粥

原料:山藥60克、粳米60克、紅棗(去核)5枚、白糖適量。

做法:山藥洗淨、去皮切丁,粳米淘洗乾淨,二者與紅棗一同入鍋,加入適量清水,中火煮至粥成,白糖調味即可。

養生功效:健脾益胃、養血益精,適宜脾胃虛弱、食慾不振、遺精洩瀉、營血虛虧食用。


百科名醫

山藥怎麼吃都可以,全看個人喜好。山藥跟土豆一樣比較親民的薯類,無論是炸的、蒸的、燉的、煮的還是拔絲的都可以。如果單純從營養角度來說當然是蒸的相對好一些,營養素保存完整破壞少。


蒸山藥最大的好處就是蒸之前不用剝皮(當然也有剝掉皮再蒸的)。山藥黏液中含有的皂苷類物質,剝山藥皮的時候容易感覺手癢、麻、刺痛,嚴重的還會紅腫紅腫。皂苷類物質對熱敏感,山藥蒸熟後再剝皮就不會引起不適。


如果要炒山藥或者拔絲山藥,剝皮或者切完後把手洗乾淨,再在火上烘一下,可以破壞皂苷類,緩解刺痛感。最好的辦法還是提前帶個橡膠手套,避免接觸山藥的黏液。
炸山藥油脂含量比較高;拔絲山藥和糖蘸的山藥豆(筱赧的最愛)糖含量比較高。這兩種做法不建議經常食用


《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16》薯類成為被推薦的第四大主食。薯類包括:山藥、芋頭、馬鈴薯、紅薯。雖然山藥和土豆常作為菜餚出現在餐桌上,想要減肥和關注體重的小夥伴們注意了哈,這兩個是主食,吃百合山藥or炒土豆絲的時候要減少主食的攝入量,不然會胖的。


山藥有一定的要用價值,《本草綱目》提到山藥可以“益腎氣、健脾胃、止洩瀉、化痰涎、潤皮毛”。這些功效主要來自於山藥所含有的山藥多糖、澱粉酶、薯蕷皂甙等植物化學成分。
有動物實驗表明,山藥多糖可以降低血糖,提高機體免疫力;同時還可以幫助機體細胞抵抗基因有害突變,真是個優秀的好多糖呀。
作者:筱赧
高級營養保健師
王興國營養特訓班5期學員
大連營養師俱樂部編輯

營養百事通

山藥又稱薯蕷、土薯、懷山藥、淮山、白山藥,是《中華本草》收載的草藥,藥用來源為薯蕷科植物山藥乾燥根莖。山藥可以藥食兩用,既可以入藥也可以做食材。

每100g山藥能量約57大卡,蛋白質1.9g,脂肪0.2g,碳水化合物11.6g,山藥是排名前十名的GI主食類,糖尿病患者、減肥人群都可以用山藥來代替主食,是不錯的選擇。

中藥材山藥具有滋養強壯,助消化,斂虛汗,止瀉之功效,主治脾虛腹瀉、肺虛咳嗽、糖尿病消渴、小便短頻、遺精、婦女帶下及消化不良的慢性腸炎。

山藥的功能主治補脾養胃,生津益肺,補腎澀精。用於脾虛食少,久瀉不止,肺虛喘咳,腎虛遺精,帶下,尿頻,虛熱消渴。麩炒山藥補脾健胃。用於脾虛食少,洩瀉便溏,白帶過多。

山藥的養人吃法:

①\t山藥糕:將山藥去皮、煮熟、放涼壓成泥,加入白糖,放入模具中,壓成想要的形狀。

②\t山藥粥:我們平日做粥的時候,將山藥洗淨、去皮切成小片放入鍋中一起熬煮,做出來的山藥粥長時間食用從營養學上來說不僅降低了整餐的GI值,還不會過多攝入能量;從中醫角度來講,健脾和胃。

③\t炒山藥:山藥即可入藥也可入菜,素炒山藥一道菜中既有主食又有蔬菜,這道素炒山藥非常適合糖尿病患者食用,不僅升高血糖會減慢,還會整餐營養均衡合理。

④\t山藥排骨湯:山藥排骨湯健脾、補肺,但注意做湯的時候一定不要太鹹,不然得不償失。


營養海賊團

山藥既能作主食,又可當蔬菜,同時還是一味重要的補益中藥。山藥補而不滯,不熱不燥,男女老少均宜,若根據體質選擇吃法,效果更好。

山藥具有滋養強壯,助消化,斂虛汗,止瀉之功效,主治脾虛腹瀉、肺虛咳嗽、糖尿病消渴、小便短頻、遺精、婦女帶下及消化不良的慢性腸炎。在所有山藥的做法中,炒山藥是最營養美味的。山藥切成片或絲下鍋爆炒,因加熱時間短,所含營養成分,尤其是維生素C丟失得較少。比如素的有山藥炒木耳、西紅柿炒山藥,葷的有山藥炒肉片、山藥炒腰花、山藥炒蝦仁、山藥炒雞丁等。多汗、反覆感冒的氣虛者秋季多吃山藥能健脾益氣,最好和大米、小米、大棗等一起煮粥。天氣乾燥,易傷肺津,口乾、乾咳時可以吃滑炒山藥以滋陰養肺。腎氣不足者表現為腰膝痠軟、下肢無力、遺精早洩、頭暈健忘、尿頻等,可以喝羊肉山藥湯。

需注意的是,山藥有收斂作用,因此感冒、大便燥結及腸胃積滯者忌用。另外,柿子、豬肝不宜與山藥同吃。烹飪中不能加鹼,以免破壞營養成分。山藥皮裡的皂角素會引起過敏,最好削皮後烹調。山藥切片後須立即浸泡在鹽水中,以防氧化發黑。山藥本身是一種補藥,在吃火鍋時,加上麻辣小料的作用,使性平的山藥帶有一定的熱性,容易讓人上火,因此,在吃火鍋時,最好少吃山藥。


家庭醫生在線

山藥性平,味甘。具有補脾養胃、生津益肺、補腎澀精之功能。用於脾虛食少、久瀉不止、肺虛喘咳、腎虛遺精、帶下、尿頻、虛熱消渴。現代研究發現:山藥中含有多巴胺、山藥鹼、遊離氨基酸、澱粉、鞣質、糖蛋白、多酚氧化酶等物質,可以預防心血管脂肪沉積,提高人體的消化能力,滋補身體。另外,現代藥理試驗結果表明,山藥還有促進骨折癒合的作用。故山藥現在已被更多的人所接受,走上餐桌。下面給大家介紹幾種山藥的吃法:

(一) 拔絲山藥

原料:鮮山藥200克 幹細澱粉50克 白糖50克 清紅絲15克 食用油1000克耗20克

製法:1、山藥去皮後切成滾刀塊,入沸水鍋焯水後撈出,撲上幹細澱粉。

2、鍋中放油燒至五~六成油溫,放入山藥炸至成熟撈出,待油溫回升至七成,再下山藥重炸至色澤金黃撈出。

3、鍋中放少許油,加入白糖用小火炒至溶化,待糖液從白色開始轉入金黃色起泡時,迅速倒入炸好山藥,翻勻糖液,端離火眼頂翻,撒上青紅絲盛入抹芝麻油的盤中即成。上菜時同上一碗涼開水用筷子蘸水食用。 功效:健脾、除溼,益肺固腎,益精補氣

(二) 山藥燴時蔬

原料:鮮山藥250克 西蘭花75克 水髮香菇50克 火腿50克 鹽3克 味精1克 食用油30克 香油3克 鮮湯100克 姜3克 蔥3克 水澱粉5克

製法:1、山藥去皮,洗淨切成小滾刀塊;將西蘭花切成小朵,洗淨,用淡鹽水浸泡20分鐘;水髮香菇片成薄片,火腿切成片待用。

2、將山藥、西蘭花、水髮香菇入沸水鍋中焯水,然後瀝乾水分。蔥切蔥花,姜切薑片。

3、炒鍋置旺火上,加入食用油,放入火腿片略炒,然後加入山藥、西蘭花炒勻,加入鮮湯旺火煮沸,至八分熟加入香菇,煮至成熟,加入鹽、味精用水澱粉勾薄芡淋入香油推勻即可出鍋裝盤。

功效:健脾胃、強筋骨,除寒熱邪氣,久服耳聰目明。


美食理想

山藥營養豐富,自古以來就被視為物美價廉的補虛佳品,既可做主糧,又可做蔬菜,還可以蘸糖做成小吃。山藥所含的熱量和碳水化合物只有紅薯的一半左右,不含脂肪,蛋白質含量較紅薯高。山藥的主要成分是澱粉,其中的一部分可以轉化為澱粉的分解產物糊精,糊精可以幫助消化,所以山藥是可以生吃的芋類食品。

一、山藥搭配芝麻,補鈣功效

山藥怎麼吃最營養?芝麻除了為我們提供豐富的維生素E、B1外,它還是補鈣的“高手”,而和山藥一起搭配來吃,補鈣功效會更好。這是因為,每100克白、黑芝麻含鈣量分別為620毫克和780毫克,是同等重量牛奶的六七倍,而山藥則有促進鈣質吸收的作用。

山藥芝麻泥除了能補鈣,還能使人精力充沛,因為芝麻裡含有鋅和硒,能提高精子的活力,而山藥的黏性成分,可以保持激素分泌均衡,增強新陳代謝。在疲勞時來一碗山藥芝麻泥,可以幫助恢復體力。

二、山藥搭配紅棗,強化健脾養胃的功效

滋補脾胃甘味食物中,山藥屬首推,性溫,富含黏蛋白,能保持血管彈性,最重要的是,山藥還有潤肺止咳功能,嗓子難受的人絕對要多吃!跟紅棗搭配,可強化健脾養胃的功效。紅棗和山藥搭配一起的做法很多,或蒸或煮,甜鹹皆宜,愛喝湯的人可以煮湯時多放點山藥和紅棗。

把紅棗、山藥一起放進去煮粥,也完全是簡單到不行的懶人飯,連炒菜都免了。方法是:先將糯米浸泡20分鐘後,放入鍋中用旺火煮開,再用文火熬15分鐘;八成熟的時候放入紅棗、山藥;攪拌均勻以後繼續文火煮15分鐘。

喜歡山藥泥的人,也可試下紅棗蒸山藥。方法也極簡單:將山藥洗淨削去外皮,切成滾刀塊盛入碗中,撒上白糖和紅棗;大火燒開蒸鍋,放入盛有紅棗山藥的大碗,蓋蓋蒸制20分鐘左右,試下山藥熟爛即可食用。

三、山藥搭配南瓜,有效降血糖

山藥中的可溶性纖維能幫助推遲排空胃內食物,控制飯後血糖升高,還能助消化、降血糖;而南瓜中含有微量元素鈷、鋅、銅和果膠等能促進人體胰島素的正常分泌,能有效地防治糖尿病、高血壓以及肝臟和腎臟病變,增強抗貧血抗癌能力。因此兩者搭配食用,既能更好地降低血糖,又有助於健脾養胃。

推薦南瓜山藥球的做法。先把南瓜、山藥切成小塊,上蒸鍋蒸15分鐘,放涼後搗碎;調入少許牛奶,攪拌均勻後戴上一次性手套,稍稍蘸點涼開水,把混合好的南瓜山藥泥團成球,再淋上果醬或煉乳,或者直接吃也不錯。

還可以用南瓜炒山藥。南瓜山藥去皮切片;炒鍋放油燒熱後,放入南瓜、山藥炒熟,調味、撒蔥花炒勻即可。其實南瓜炒著吃還有一個好處,就是能使南瓜裡的胡蘿蔔素更好地吸收。

四、山藥搭配杏仁,可補肺益腎

杏仁和山藥,自古就被認為是能夠止咳潤肺、降氣清火的健康食品。山藥搭配杏仁食用效果更好,可補肺益腎。在這秋高氣爽的週末裡,花些心思和時間,為家人煲些山藥杏仁粥,不僅能清洩燥邪,還能滋潤臟腑、補中益氣,幫助家人安然度過乾燥的秋天。

推薦山藥杏仁粥。將山藥洗淨,去皮後切片備用。小米炒香,研磨成細粉。甜杏仁炒香,去皮後研末。將山藥片、小米粉、杏仁末放入鍋中,加適量水,大火燒沸,再轉小火熬至成粥即可。每日1次,空腹食用。還可以做成山藥杏仁糕。


yong151545477

山藥的功效及食用方法在我國傳承久遠,中醫認為,山藥有健脾、補肺、固腎的作用,道家傳統食用的“神仙粥”也以山藥為主要原料之一。從營養學上看,山藥幾乎各種人都可以食用,山藥含碳水化合物在16%左右,還含有皂甙、黏蛋白、黏多糖、鉀、維生素C等保健物質,即可當主食,也可和其他食材搭配做菜吃,但是吃了山藥要記得減少一部分主食的攝入。

山藥的食用方法很多,既可以煲粥、蒸熟作為主食,也可以配上水果作為甜點,還可以和其他食材一起炒或者燉,無論怎麼吃都非常好(個人認為各種搭配都有其營養價值)。下面介紹幾種山藥的烹製方法:

1、傳說中的“神仙粥”

食材:鮮山藥30g、芡實10g、薏米20g、糯米50g。 

做法:山藥洗淨切片,芡實、薏米、糯米洗淨,加水適量煮沸,文火熬至粥稠即可。 

作用:據記載有補益精氣、強身健體、益壽延年的作用。

2、山藥水果

食材:山藥、奶粉、鮮牛奶、各種水果或果醬。

山藥洗淨切片,蒸鍋水開後,上鍋蒸20分鐘左右,至山藥軟爛。將山藥放入碗中,用勺子碾壓至無顆粒感,加奶粉,牛奶,慢慢將山藥攪拌成細膩的山藥泥。再根據自己家裡的食材配以果醬或新鮮水果。

作用和特點:綿軟細膩,奶味十足的山藥泥,遇上甜蜜的果醬或新鮮水果,味道棒極了。可以把當它是精緻的小涼菜,也可以作為加餐食用。熱量不高,兼具了主食、水果、奶製品的營養特點。

3、荷蘭豆、木耳、胡蘿蔔炒山藥

食材:荷蘭豆、木耳、胡蘿蔔、山藥、蔥、姜、鹽、香油、植物油。

黑木耳泡發,胡蘿蔔洗乾淨切片、荷蘭豆摘去筋洗淨、山藥洗淨去皮切片放入碗中浸泡。

鍋中加水,再加幾滴植物油,倒入荷蘭豆、黑木耳,煮兩分鐘撈出,撈出浸泡山藥片,用開水燙一下瀝乾水分。蔥、姜切絲。

炒鍋中倒入少量植物油,待油稍熱,加入蔥絲、薑絲爆香,倒入胡蘿蔔片先炒,胡蘿蔔變色後加入山藥片,稍點一點清水炒,而後加入木耳、荷蘭豆,加入鹽快速翻炒均勻,關火,淋幾滴香油,出鍋裝盤、

作用和特點:色彩明亮、山藥爽脆、兼具多種蔬菜的營養。

牛肉燉山藥

食材: 牛腩、山藥、鹽、生抽、料酒、白醋、白糖、生薑、花椒、大料、香葉、桂皮、香菜。

牛肉切方塊入滾水,撈起瀝乾水分備用,山藥洗淨去皮切塊,放入小盆浸泡。

將牛肉放入壓力鍋中加入水(沒過牛肉)、鹽、料酒、白醋、少許糖、生薑、花椒、大料、桂皮、香葉,將壓力鍋調到牛肉檔。

牛肉熟後倒入燉鍋或炒鍋,開後加入山藥、生抽再燉10分鐘左右,撒上香菜即可。

作用和特點:牛肉富含優質蛋白質、鐵,是補血的好食材,加上山藥,可以突出冬季進補的效果。從口味上來說,山藥的柔潤和牛肉的鮮美相得益彰。還可以根據自己的情況加上少許木耳和枸杞,除增加營養的作用之外,還可以起到調整色澤的作用。

食用、烹調山藥注意事項

1、新鮮山藥含有16%左右的碳水化合物,適合做成各種主食。如果用來做菜,那麼需要適當減少主食數量,以保證熱量平衡,避免增肥的風險,也有利於糖尿病患者血糖的控制。

2、山藥用來炒菜,需要清脆口感。可以把山藥放在沸水中焯一下,立刻撈出,可以保持脆爽的狀態,再快速炒一下即可。

3、山藥含有多酚氧化酶,烹調中可能發生褐變。因此,用它燉菜時,最好在湯汁沸騰之後再加入,並大火快速煮開,以破壞此酶活性。


贏養食事

人類所需的18種氨基酸中,山藥中含有16種。山藥肉質細嫩,含有極豐富的營養保健物質。

山藥具有誘導產生干擾素,增強人體免疫功能的作用。其所含膽鹼和卵磷脂有助於提高人的記憶力,常食之可健身強體、延緩衰老,是人們所喜愛的保健佳品。以山藥為主、輔以魔芋做成的仿生食品,具有營養豐富、滋補健身、養顏美容之功效,是不可多得的健康營養美食。

豬排骨除含蛋白質、脂肪、維生素外,還含有大量磷酸鈣、骨膠原、骨粘蛋白等,可為幼兒和老人提供鈣質。

山藥和排骨組合在一起營養非常豐富 除此之外 二者組合的味道也是很棒的

山藥的軟綿沙糯加上排骨的鮮美

二者小火慢燉 時間和火候醞釀的味道

使得湯汁醇香又鮮美

另外一般在做山藥燉排骨的時候 都會放上紅棗 更有營養更好喝哦

下面是我們學校的大師傅做的山藥排骨湯

一起來看看吧~

製作材料:
排骨適量、山藥適量、生薑適量、香葉適量、大料適量、食鹽適量。
製作方法:
1、山藥去皮,洗淨後切塊。
2、排骨焯水後,沖洗乾淨備用。
3、壓力鍋中加足量水,放入肋骨、山藥、及配料。
4、蓋好壓力鍋的蓋子,然後按下鍋蓋上的按鈕。壓制20分鐘左右,然後打開排氣閥排氣。
5、加入適量的鹽即可。
6、裝中盅內即可食用,(趁熱食用)。



↓↓↓

學習更多更全更精彩的美食視頻盡在

小成妹風裡雨裡也等你們來~(ღˇ◡ˇ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