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吗?中国的每三台冰箱中,就有一台使用的是红宝丽组合聚醚

一台冰箱,除了压缩机之外,“第二重要”的就是保温材料。在江苏,就有这样一家企业,聚焦制造保温材料的原料——聚氨酯硬泡组合聚醚这一领域,默默深耕,终于成为行业龙头。

这个企业有个好听的名字——红宝丽。

化工企业对普通人来说或许带着神秘,但却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走进位于南京高淳的红宝丽大厦,现代化而绿意盎然的环境,很难让人把这家企业与“化工”联系在一起。

“现在中国的每三台冰箱中,就有一台使用的是红宝丽组合聚醚,红宝丽冰箱用聚氨酯硬泡组合聚醚全球市场占有率连续三年全球第一。”红宝丽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芮益民骄傲地说。

你知道吗?中国的每三台冰箱中,就有一台使用的是红宝丽组合聚醚

能做到这一点,是因为在聚氨酯硬泡组合聚醚领域,红宝丽有着三十多年的深耕细作。

红宝丽发轫于一家化肥厂濒临倒闭的泡沫车间。90年代初,改制成南京聚氨酯化工厂,并研发出低氟组合聚醚工艺,技术指标达到国际先进。

如何让好的产品有好的销路?“那时候‘苏州香雪海’稳坐国内冰箱行业第二把交椅,于是我们就将目标定在这个大牌身上。” 芮益民回忆说,当时,“香雪海”仓库里积压着150吨因质量问题无法使用的组合聚醚。”红宝丽决定凭借自身技术无偿为他们“变废为宝”,这样的举动为对方挽回了300多万元的损失,从此进军“香雪海”,打响了“借名扬名”的第一枪,全国的订单随之纷至沓来。

“不能光‘跟着市场走’,更要‘领着市场走’。” 芮益民直言,全球冰箱市场就这么大,而在保温材料这一细分领域,堪称“国内的国际化竞争”。如何搏杀出一条路?红宝丽有两大优势——技术和服务,“我们在为客户提供优质产品的同时,还给予强大的技术支撑,增强客户依赖性;同时,红宝丽一直推广‘管家式服务’和‘顾问式服务’,按客户需求提供个性化、差异化的产品和服务,为客户创造价值。”

你知道吗?中国的每三台冰箱中,就有一台使用的是红宝丽组合聚醚

脱模时间,是考验企业技术的硬指标。在每一台冰箱内部,有一层泡沫状的保温材料,这就是聚氨酯。所谓“脱模”,就是将聚氨酯注入冰箱模具,逐渐由液体变成固体的过程。脱模时间越短,生产效率自然越高。

“脱模既要快,还要保证各类参数平衡。” 芮益民介绍,上世纪90年代末,红宝丽通过不断地技术更新,让苏州三星公司的脱模时间由15分钟缩短为180秒左右,同一条生产线,效率一举提高5倍。“红宝丽会为客户提供全脱模流程的指导与服务,而且是‘一线一方’。” 芮益民说。

你知道吗?中国的每三台冰箱中,就有一台使用的是红宝丽组合聚醚

另一个故事更为振奋人心。世界知名品牌伊莱克斯的美国工厂,日产冰箱9000余台,一直由某国际大型企业独家供货,被行业内称为“攻不破的堡垒”。红宝丽一直为伊莱克斯的巴西工厂服务,通过“外围”的优秀表现,加之全球的领先技术——脱模时间只要90秒,成功取代原供应商,成为伊莱克斯美国工厂的独家供料商,仅仅是这一家美国工厂的销售份额,就占到红宝丽总收入的近10%。

目前,公司聚氨酯硬泡组合聚醚产能达到15万吨/年,生产规模居全国第一,产品已销往全球50多个国家和地区,国内外市场占有率连续多年保持全国、全球同类细分行业第一。未来,还将在客户集中的区域开设海外工厂。

你知道吗?中国的每三台冰箱中,就有一台使用的是红宝丽组合聚醚

回看来路,芮益民感慨:专注,是红宝丽潜心发展终成“行业龙头”的“金钥匙”。

芮益民回忆说,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也曾面临过各种转型“诱惑”,几年前老厂搬迁时,当地政府就鼓励他们做地产配套,但他们当即便婉拒了。“我们30年来心无旁骛于聚醚产业这个精细领域,精雕细琢,不断创新,在行业内率先实现聚氨酯硬泡组合聚醚发泡剂从‘高氟-低氟-无氟’的突破,才能与跨国企业同台竞技。”

你知道吗?中国的每三台冰箱中,就有一台使用的是红宝丽组合聚醚

当然,专注实体经济的企业,尤其是细分领域里,终究受限于市场“天花板”。“需要更大发展空间,完善上下游产业链势在必行。”芮益民心中已有思路。

你知道吗?中国的每三台冰箱中,就有一台使用的是红宝丽组合聚醚

环氧丙烷,是聚氨酯和异丙醇胺两大产品的重要原材料之一,也是影响产品竞争力和综合成本最大的因素。红宝丽是国内环氧丙烷使用量最大的企业,每年采购总额的7成用于环氧丙烷。

“我们的目标是,几年内市值、销售均突破百亿。”着眼未来,芮益民信心满满。

专家点评:

把一个看似不起眼的产品“做大、做强、做长”,做到“行业第一”,这是“单项冠军”的共同特点。

摒弃急功近利,抵制市场诱惑,集中优势资源,着力打造企业核心竞争能力,发扬“工匠”精神,精益求精,在聚氨酯硬泡组合聚醚国产化、无氟化的道路上艰苦摸索,“科技、专利、标准”同步研发,十年磨一剑,矢志不渝,这是红宝丽一跃成为行业龙头的“秘诀”。

翻看一个个“单项冠军”的成长史,它们无不是在细小领域花大工夫,专注一个领域起码十年以上,“几十年如一日”的企业也不少见。同时,专注不等同于故步自封,坚持初心与匠心的同时,要保持一个企业的韧性,立志于细小领域做专、做精、做优、做特,方能水滴石穿。心猿意马,难免竹篮打水。

(东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东南大学国际区域经济合作研究所所长陈淑梅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