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志摩死后,民国名媛陆小曼的后半生是如何度过的?

小亦乐乐

说起陆小曼,有三个男人是不得不提的:王庚,徐志摩、翁瑞午。

陆小曼与这三个男人之间的爱恨纠葛,不是简单的一两句话可以说得清楚的。我们不是当事人,无法得知其中曲折缘由。

陆小曼与王庚

王庚是陆小曼的第一任丈夫。

陆小曼是民国有名的才女,会画画,会写文章,会唱曲儿,可谓多才多艺。而且陆小曼的家世不凡,其父陆定是当时有名的巨贾。


王庚,民国时期的青年才俊,清华大学毕业的高材生,喝过洋墨水,在北洋政府中颇受重视,是一颗冉冉升起的明日之星。

1922年,年仅19岁陆小曼嫁给了王庚。这不是爱情,而是政治联姻。


王庚并不是一个好丈夫,他太执着于自己事业,以至于完全忽略了陆小曼。陆小曼想要的,只不过是一个能陪伴在自己身边的人,但是王庚给不了。

更重要的是,王庚是个相当大男子主义的人,陆小曼嫁给他会,便不能出去工作,因为王庚觉得这很丢人。而且,王庚曾在公众场合骂过陆小曼。

这个时候,徐志摩出现在了陆小曼的生命中!



陆小曼与徐志摩

徐志摩是陆小曼第二丈夫,也是陆小曼爱了一辈子的男人。


徐志摩在感情上,确实是风流的。徐志摩有原配妻子,张幼仪,典型的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徐志摩并不喜欢他。

徐志摩在英国留学,张幼仪为了照顾自己丈夫,不远万里从中国跑到了英国,但是此时徐志摩爱上了民国另一个才女林徽因。

不得不说的是,徐志摩在追求林徽因的时候,却让张幼仪怀了孕。但徐志摩似乎并不想负这个责任,他选择了和张幼仪离婚。

徐志摩不仅和张幼仪离婚,还有在全国的报纸上发表公告,告诉全天下的人我徐志摩和张幼仪离婚了,而这无异于在张幼仪的心脏狠狠的割了一刀。

但是最终,林徽因也没有选择徐志摩。感情受挫的徐志摩遇见了感情同样受挫的陆小曼。王庚是徐志摩的好友,因为忙于工作,便老是拜托徐志摩去陪陆小曼。

也是多亏了王庚的撮合,陆小曼和徐志摩擦出了爱情的火花,从后面的表现来看,两人之间是真爱。

于是,陆小曼打掉了她和王庚的孩子,不顾一切和徐志摩在了一起。1926年,陆小曼与徐志摩结婚。

这是一段被世俗所唾弃的婚姻,徐陆两家都与徐志摩和陆小曼断绝关系,更不用说经济上的支持。

然而,陆小曼从小就是富贵人家,花费很大。为了维持陆小曼巨大的花费,徐志摩不得不兼任多份工作,北京上海两地飞。真可谓是民国的“你负责赚钱养家,我负责貌美如花”。

悲剧还是发生了,在1931年的一个雨夜,徐志摩坐飞机前往听林徽因的演讲(看来徐志摩对林徽因还是恋恋不忘),飞机坠毁了,徐志摩也从此告别了这个人世。



陆小曼与翁瑞午

徐志摩没了,陆小曼的日子总还得过,这里不得不提一个人,翁瑞午。

翁瑞午也是民国时期的才子,尤其有一手推拿绝活。陆小曼身体不好(据说与当年打胎有关),徐志摩便请翁瑞午给陆小曼作按摩。

说来特巧,翁瑞午的推拿确实让陆小曼的身体好了很多,因此翁瑞午和徐志摩夫妇的交流就多了起来。

而在这个过程中,翁瑞午教会了陆小曼吸食鸦片,当然本意是为了治病。

所谓推拿推拿,难免会有一些肌肤上的接触,两人之间不可避免的产生了一些异样的情愫。

徐志摩死后,翁瑞午承担起了照顾陆小曼的工作,1938年,两人正式同居,一直到翁瑞午1961年去世。两人虽无夫妻之名,却有夫妻之实。

陆小曼说自己对翁瑞午不是爱情,而是感情。只是,爱情最终不都是会变成感情吗?



陆小曼的晚年生活

在徐志摩死后,陆小曼花了很长时间整理徐志摩的书稿,工作自然是没有的,徐家也是不可能给他资助的。所以陆小曼的经济来源便是翁瑞午。

翁瑞午的身家还算不错,还能支持得起陆小曼的衣食住行,包括鸦片。但翁瑞午也不容易,虽然他和陆小曼同居,翁瑞午并没有和自己的原配妻子离婚,家里还是有老婆和孩子的。所以翁瑞午相当于要照顾两个家庭,时不时的需要拿一些古董去卖才行。

等到新中国成立后,翁瑞午身体不好,得了肺病,自己都没了经济来源,全靠女儿资助一点,可以想象陆小曼也是过的极其潦倒的。

直到1955年,陆小曼担任上海文史馆馆员,有了固定的工资,生活才有了起色。

到了1958年,陆小曼成为上海中国画院专业画师,1959年,又任上海市人民政府参事室参事,还被全国美协评为“三八红旗手”。

1965年,陆小曼离开人世。


小镇月明

陆小曼的一生,因为诗人徐志摩的介入而引人注目;也因为和徐志摩的不伦婚姻而饱受后人诟病。

徐志摩和陆小曼结婚后,反对这段婚姻的徐志摩父母,坚持不见陆小曼。并且断绝了对徐志摩的经济资助,移居上海以后,天性浪漫、喜欢纵情风月并且生活奢侈的陆小曼又在这两人移居上海以后,染上了吸食鸦片的恶习。这一切的变故让徐志摩和陆小曼之间产生了很大的摩擦,两人经常为此发生争吵。以前衣食无忧的公子哥徐志摩不得不同时做几份兼职来维持生活的开销。不断地在上海和北京之间跑来跑去,很是辛苦。

徐志摩死了,他爱陆小曼。他没有想到过离开,即使是和陆小曼关系最僵的时候。

仅仅是为了去参加林徽因主讲的建筑艺术演讲会,他付出了生命的代价。从陆小曼身边消失了,像当年从张幼仪身边离开一样,没有任何征兆。

陆小曼后来讲,徐志摩出事故的当天下午。两个人卧房里挂在墙上的婚纱照忽然从墙上掉了下来,按照迷信的说法,这或许算是徐志摩的告别吧。

徐志摩死后,林徽因的丈夫梁思成去了遇难现场帮助处理后事。遗体后来经济南运抵上海在万国殡仪馆举行大殓时,陆小曼悲痛欲绝,几次哭倒在灵前。

对徐志摩的死,陆小曼曾经写过一对挽联:

多少前尘惊噩梦,五载哀欢,匆匆永诀,天道复奚论,欲死未能因老母;万千别恨向谁言,一身愁病,渺渺离魂,人间应不久,遗文编就答君心。

徐志摩死后,素爱盛装华服的陆小曼从此便只穿素服,再也没有去过先前常去混迹的歌舞娱乐场所。每天买来鲜花供奉在徐志摩的遗像前,从未中断。也许是徐志摩的死造成的打击太大,陆小曼的后半生始终郁郁寡欢。徐志摩死后,徐志摩的朋友们都把怨气发在了陆小曼的身上,断绝了同她的往来。素常的日子里,陆小曼便跟贺天健学画,同汪星伯学诗,打发着无聊的时光。

徐志摩死后的第二年清明节,陆小曼去了一次浙江海宁硖石为徐志摩扫墓。无人陪伴、形单影只的陆小曼内心倍感凄凉,写了一首小诗:

肠断人情感未消,此心久已寄云桥。

年来更识荒寒味,写道湖山总寂寥。

为情所困、不能自拔的陆小曼后半生身体变得很差,大部分时间都靠吃药来维持。虽然徐志摩活着的时候两个人经常发生争吵和摩擦,然而徐志摩的死还是给她了很大的打击。翁绶祺的儿子翁瑞午后来和她同居了几年,期间拿了家里很多的古董字画变卖以满足陆小曼的日常生活和治病吃药所需。翁瑞午离开以后陆小曼的日子开始拮据起来,不过她的情况很快被当时担任上海市市长的陈毅知道了;在陈毅的安排下,陆小曼在上海文史馆做了一名馆员,每个月可以有几十元的薪水,生活也有了保障。后期,又担任了上海中国画院的画师。尽管此时的陆小曼身体已经很不好,但是她仍然坚持做着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将自己的才情发挥了出来。

陆小曼画作《美人图》

历史有故事,我来告诉你。我是今日头条作者徒步说史,感谢您的关注和阅读,欢迎您在评论区留言。


徒步说史

近处没有诗人,直到徐志摩逝去。我才懂得

徐志摩去世后,陈定山先生在《春申旧闻》中说:

  • “志摩去世后,她素服终身,从不见她去游宴场所一次。”

徐志摩去世后的三十四年中,她为他编写了《云游》《爱眉小札》《志摩日记》《徐志摩诗选》《志摩全集》等等书籍。

时过境迁,别人早已各有际遇,只有她一直关心着徐志摩文集的出版,一遍遍跑出版社,希望又失望,努力却从不放弃,她希望用实际行动表达爱和思念。

另一个变化是,她一下子老了

郁达夫的前妻王映霞第一次见陆小曼时,曾经被她的美貌所惊艳。

王映霞当时亦是美女,由此可见陆小曼的风采。

然而,徐志摩去世之后,王映霞回忆,她去看望陆小曼,看到的却是

  • “蓬头散发,大概连脸都没有洗,似乎一下老了好几个年头。”

但王映霞紧接着说:

  • “小曼把自己糟蹋得厉害,牙齿全部脱落,没有镶过一只,已经成为一个骨瘦如柴的小老太婆了。”

这时候,她不过四十多岁。

王映霞回忆说:

  • “他飞升以来,小曼素服终身,我从未见到她穿过一袭有红色的旗袍,而且闭门不出,

    谢绝一切比较阔气的宾客,也没有到舞厅去跳过一次舞……

    在她的卧室里悬挂着徐志摩的大幅遗像,每隔几天,她总要买一束鲜花送给他。”

陆小曼也曾对王映霞说:

  • “艳美的鲜花是志摩的,他是永远不会凋谢的,所以我不让鲜花有枯萎的一天。”

陆小曼专门怄那爱她的人

那个人不在了,她就安静下来了,就像个孩子。

徐志摩死后,陆小曼默默担着来自各方面的责备甚至诟骂,一句也不替自己辩解。

她只是默默出版志摩遗文,编纂志摩全集,固守着徐志摩夫人的身份,固守着她与徐志摩的爱。

没有奴颜,没有卑微,只有真性情,这就是陆小曼。

出水芙蓉不带任何修饰,天然的纯美。

那是一片碧波荡漾的湖面,平静中带有些许悸动,就是这样一个张扬且内敛的女性,在徐志摩死后呈现了一个女性另一面的光辉。

她把一个女人所有的特性发挥得淋漓尽致,斯人远去,她铅华洗净,甘愿淡泊,绝迹曾经留下旖旎风光的地方,消失在人们的视线里。

“万千别恨向谁言,一身愁病,渺渺离魂,人间应不久,遗文编就答君心。”

如今大家看到的徐志摩的诗集,很多都是他当时送于陆小曼的。

1927年8月,徐志摩出版新书《巴黎的鳞爪》,序言就是写给小曼的,名为《你是我字业上的诤友》;

9月出的诗集《翡冷翠的一夜》,没有序言,代序的是《给小曼》:

  • “如其送礼不放过期到一年的话,陆小曼,请你收受这一集诗,算是纪念我俩结婚的一份小礼。”

徐志摩身故后,陆小曼也许因为被满腔愁思逼迫开始提笔抒怀,《哭摩》是她散文创作的顶点。

文章里的悔与痛饱满得像吃饱眼泪的海绵,在纸上淋淋漓漓,滴滴点点。

此后她也创作了一些篇章,也是非到逼不得已不肯动笔,一旦动笔,满纸风云。

读她的文章,不必鉴赏篇章的谋划或是字句的锤炼,却倒可以窥视在那个大时代的一个大体的印象。

这和她的广闻博识分不开,出身文化之家的她,自来的有种大气象。

多数人眼里,陆小曼是奢华虚浮、颓废浪荡的女子。

北平的文人、家乡的父老都不原谅她。

陆小曼孤孤单单地过完了后半生,虽然凄苦、孤独,但始终保持低调。

1965年,绝代佳人陆小曼在上海香消玉殒,终年61岁。

徐志摩这一生和他所遇到的女子,谁负了谁真的说不清......

哎~情爱里无智者!

说的大概就是这个意思吧。


四知先生

陆小曼是民国时期的一道风景。她的事迹许多人都己耳熟能详了。徐志摩死后她的生活状况,前边几个朋友说的都很详细了。大要无非几点,一是整理徐志摩文稿,为其出版而奔波,二是与翁瑞午同居,三是成为画家新中国上海文史馆馆员。这些事迹都不必过多的重复了。现在想说一点自己对陆小曼一生行事的理解。

人们对陆小曼的评价是毁誉参半,异常复杂的。爱之者扬其于九天之上,恨之者抑之于九地之下。这大概与她的一生行事紧密相关的。个人觉得,陆小曼一生行状可用两字概括:折腾。她的一生就是在不断的折腾中度过的。当然,她一生的折腾都与徐志摩有关。

做为一代才女,她嫁给了国民党高官,本来是个很不错的选择。况且丈夫王庚又是一心一意死心踏地的爱着她,这对女人来说,应该是很幸福的事了。但是陆小曼并不满足,虽然王庚很爱她。但是她更爱徐志摩。既使是现在,人们面对爱情之中爱我与我爱这个千古难题的时候,依然没有标准答案。但是,陆小曼的选择是明确的,既选自己所爱的。于是就开始了她人生的第一次大折腾。

选择自己所爱的第一步,首先是要离婚,在那时,离婚是有点惊世骇俗的,女人提出离婚,更是惊世骇俗。但陆小曼不怕,因为徐志摩在前边己经为她做出了光辉的榜样。由于徐陆的坚持和努力,他们二人最终结婚,走在了一起。

在我看来,陆小曼和徐志摩的结合完全是靠王庚的成全,而王庚之所以成全他们,完全是出于对陆小曼的爱。他们离婚的时候,王庚应该是吴佩孚五省联军的参谋长,他若坚持不同意,徐志摩应该是毫无办法的。虽然他们请出刘海粟等社会名流来说项,可是王庚依然有不同意离婚的权利。所以,在爱情上,王庚是伟大的,爱一个人,便让她幸福,为了她,宁肯牺牲自已的幸福。

在这一次爱的折腾中,王庚与徐志摩的前妻张幼仪体现出了爱的奉献,爱的牺牲。那么,陆小曼和徐志摩身上,体现出了个人主义的自私。

但是,陆小曼和徐志摩的选择,在当时的中国,是具有思想启蒙的进步意义的。因为受传统儒家思想的影响,中国人特别强调个人对社会的服从,个人意识受到社会意识的压制。而徐与陆的婚姻中,彰显出一种个体意识。这种意识正是对传统儒家文化的矫枉过正。而她们二人的坎坷经历,也正是他们做为思想先驱者所付出的代价。

陆小曼的一生,其实是很想有一种家的归属的,但是,这样的一种想法却一辈子都没有实现。

与徐志摩结婚后,她是很渴望得到徐家承认的,可是,徐家不可能承认她,不要说在近百年前的民国时期,既使是今天,小三上位之后,不受丈夫家族待见的事也是比比皆是。如果陆小曼内心没有这种渴望,她就没必要巴巴的随徐志摩跑到硖石老家过那几天尴尬的日子了。

我觉得陆小曼到上海后过着有些放浪的生活,与得不到徐家承认内心产生的委屈感恐怕不无关系。

陆小曼与徐志摩的爱情,从一开始就注定得不到亲人的祝福,就是因为他们在追求自己幸福的时候,不惜损害的别人的幸福,而这些别人又是深爱着他们的人,是他们的老师,父母以及曾经的爱人。梁启超做为老师在他们的婚礼上破口大骂,硖石的父母,不认他们,做为新娘前夫的王庚与新郎前妻的张幼仪远远看着,默默流泪。王庚此后终身未娶。

陆小曼与翁瑞午建立关系,是在徐志摩生前。因为陆小曼身体有病,而翁端午擅长推拿,能解除陆小曼的病痛,两个人便产生了关系。

对翁瑞午的评价,也言人人殊。徐志摩在世的时侯,就有人劝他注意陆小曼与翁瑞午的关系。说:端午不是好人。

做为朋友这样相劝,当然是有道理的,翁瑞午和陆小曼躺在烟榻之上谈情说爱抽大烟,能是好人吗?

但相劝的人虽是好意,但毕竟是常人常理。而陆小曼翁瑞午徐志摩等人却非常理可以揣度。于是引出徐志摩一段高论:烟榻之上,看似渥蹉,其实很干净,因为只可谈情不可说爱。

从这儿就能看出,徐志摩是陆小曼灵魂深处的知音。

虽然翁瑞午觊觎别人老婆,算不上好人。但我对他的观感却并不坏。翁瑞午对陆小曼的感情,开始的时候,很像现在的粉丝关系。是铁粉仰慕者。

徐志摩出事之后,翁瑞午对陆小曼的关照还是无微不至的。他是世家子弟,破落贵族,父亲是当过知府的。为了满足陆小曼奢华生活的需求,变卖家产也在所不惜,这一点上,他既体现了破落贵族经历过富贵的达观,又体现了男人的担当,很令人佩服。

据说徐志摩死后,徐家是按月给陆小曼寄钱的,但是徐家买通陆小曼家附近、一个小店的老板监视陆小曼,若有男人在此过夜。徐家就不寄钱了。徐家最后一次寄钱时,附上了一封信。大意说:因为有翁瑞午君照顾你,下月起,就不给你寄钱了。

当天翁瑞午过来的时候,陆小曼出示了此信。据说翁原不欲在此过夜的,看了此信后,便留下不走了。总之,徐志摩死后,陆小曼是与翁瑞午同居的,具体的时间从那一年开始,的,觉得没有意义。

翁瑞午与徐志摩的不同之处,他给了陆小曼他能给的一切,就是没有给她名分。原因就是翁瑞午是有老婆的,老婆无过错而离婚是不道德的。

但在陆小曼的内心,其实是有一个对这家,对名分的渴望的。五十年代,在陈毅市长的关心下,她成了上海文史馆的馆员。在填写个人家庭关系时,据说她犹豫了很久,最终在家人一栏里填写了翁瑞午。可悲的是,翁瑞午的家人却未必承认她。现在她的墓是她娘家的后人为她修的。

人们常常把陆小曼和林徽因拿来此较,挺有意思的。二人都是才女,我觉得她们的最大不同主要体现在婚姻选择中的表现,林徽因虽也是现代女性,在选择的时候顾忌到了传统道德,而陆小曼表现了个人主义。所以两个人的结局也不一样。林徽因一生被男人宠看爱着。而陆小曼却是半世灿烂,半世孤独。

再一个不同是生活态度上,陆小曼是贵族习气很重的,她只能过挥金如土的生活,却吃不得半点苦。而林徽因却是可以和男人共历艰辛,看看她与梁思成创建东北大学建筑系时吃的苦,再看看她考察古建筑的像民工一样的工作状态就知道了。

所以,林徽因虽然被男人宠着,但她却是自立于社会的人。而陆小曼却是要靠男人养活的。也就是说直到新中国建立后的五十年代末,她才真正成了一个自食其力的人。成了一位画家。一位文史馆员。

历史己成为过去,当我们回首审视的时候,因为所站的角度不同,看到的风景也各不相同。无论从那个角度看过去,总会给人一些有益的启迪。


七月流火140400643

陆小曼的人生,在徐志摩去世之后,基本上就划上句号了。

她像一个忽然梦醒的孩子,意识到自己永远失去了爱人。

她记得他说的,希望自己朴素:

我爱你朴素,不爱你奢华。
你穿上一件蓝布袍,你的眉目间就有一种特异的光彩,我看了心里就觉着不可名状的欢喜。
朴素是真的高贵,你穿戴齐整的时候当然是好看,但那好看是寻常的,人人都认得的,素服时的眉,有我独到的领略。

于是,她从此就真的不着华服,她的好友、郁达夫的前妻王映霞去看她,见她也是穿黑衣,屋子里供奉着徐志摩的牌位,日日换上鲜花,她说,徐志摩喜欢鲜花。

徐志摩飞机失事之前,随身携带的唯一物品,是陆小曼当时绘制的山水长卷。陆小曼是在徐志摩的要求下开始学画画的。所以,稍稍有了成绩,徐志摩非常高兴,专门让朋友们题跋,这幅长卷去年在浙江展出,可以看到胡适的题词:

画山要看山,画马要看马,闭门造云岚,终算不得画。小曼聪明人,莫走这条路,拼得死功夫,自成真意趣。小曼学画不久,就作这山水大幅,功力可不小!我是不懂画的,但我对于这一道却有一点很固执的意见,写成韵语,博小曼一笑。

1931年11月19日,徐志摩飞机失事时,这幅画因装在铁箧中,竟完好无损。陆小曼拿到遗物,感慨万千,从此开始认真学画,最终成为上海画院的专业画家。

1956年,上海美协举办了一次画展,陆小曼的画作也参展,结果被陈毅看到:

陈毅问道:“这画很好嘛!她的丈夫是不是徐志摩?徐志摩是我的老师!”在等到肯定的回答后,陈毅诧异沉寂多年的陆小曼居然还在世,并且画的如此出色。又问知陆小曼就住在上海,生活无着后,陈毅感慨不已:“徐志摩是有名的诗人,陆小曼也是个才女,这样的文化老人应该予以照顾。”

在陈毅的关心下,陆小曼被聘为上海文史馆馆员,也算是否极泰来了。在张奚若的关照下,陆小曼加入了农工民主党,成为上海市人民政府参事室参事(1959),还被评为上海市“三八红旗手”。

1965年,陆小曼生病住院。赵清阁去探望,问她:“你还有什么事要朋友们办的?尽管说。”

陆小曼回答:

我希望死后能和志摩葬在一起,你能办到吗?


susie李舒

徐志摩出空难亡故后,陆小曼才二十九岁,她很年轻,又没有工作和收入,也没什么积蓄,她虽说是名媛,却没什么嫁妆可以吃一辈子,于是她依靠着翁瑞午生活,和翁瑞午同居了。

虽然陆小曼深爱徐志摩,但是她离不开翁瑞午,离不开阿芙蓉(大烟),而且她需要有人养活她,也需要有人帮助她排解寂寞。

陆小曼爱花钱,喜欢买东西,从来不问价钱如何。她平时出入有小汽车,家里还雇很多佣人。陆小曼不吃牛奶,爱吃人奶,因为人奶非常有营养。能供养陆小曼真不容易。

翁瑞午很爱陆小曼,只要陆小曼开心,他什么事都能替她办。在1949年后,翁瑞午就变穷了,可是他还是供养着陆小曼,当时物资很缺乏,香港亲戚寄来什么好的食品,他都拿来让陆小曼先享用。

陆小曼晚年时年老色衰,因为抽大烟,她变得枯瘦,牙齿都掉光,可翁瑞午还是对她一往情深,侍奉不改,可谓是情义很重。

翁瑞午家里是有结发妻的,陆小曼心地善良,她知道翁瑞午的发妻是旧式妇女,没有工作能力,如果翁瑞午离婚,发妻的日子会过不下去,于是她不准翁瑞午离婚娶她,宁可当外室。

1953年,翁瑞午的发妻陈明榴病逝,陆小曼才正式成为他的续弦妻子。陆小曼的脾气不好,翁瑞午对她始终温柔相待,和颜悦色,极尽关怀之能事。

翁瑞午养家的负担很重,他不但有妻子陈明榴,还有五个子女,他不但要养家时,还要供养开销甚大的陆小曼,实在是不容易。

翁瑞午在1960年病逝,他交待女儿翁香光照顾陆小曼,一直到陆小曼1965年病逝。


梦里蓬山路

陆小曼(1903年-1965年),近代女画家,江苏武进人。

1915年就读法国圣心学堂,她18岁就精通英文和法文,从此混迹于北京各种社交场合;她是个画家,师从刘海栗、陈半丁、贺天健等名家,父亲陆定原是财政部的赋税司司长,……

陆小曼

年轻陆小曼

写作时的陆小曼

陆小曼成为慰劳会戏剧骨干时的照片

清新甜美陆小曼生活照

一代才女陆小曼

1926.10.3,陆小曼和徐志摩在北京北海公园结婚

1926年,徐志摩与陆小曼于北京合影

陆小曼、徐志摩在花园中游玩,后面是陆小曼的两个娘家侄子

蜜月中的徐志摩与陆小曼

徐志摩与陆小曼。

1931年11月19日早八时,徐志摩搭乘中国航空公司“济南号”邮政飞机由南京北上,在济南南部党家庄一带大雾弥漫坠机身亡。次年,小曼回硖石为徐志摩扫墓,题诗“肠断人琴感未消,此心久已寄云峤。年来更识荒寒味,写到湖山思寂寥。”

徐志摩与陆小曼在西湖合影

徐志摩在光华大学任教时的夫人陆小曼1931年徐悲鸿笔下的陆小曼陆小曼在给徐志摩写信

陆小曼参加侄女宗麟婚宴合影,这时候的陆小曼年近不惑,加之吸食鸦片,但是风韵尤存

对陆小曼的评价:

陆小曼是一位曾振动20世纪20年代中国文艺界的普罗米修斯——郁达夫

陆小曼是一道不可不看的风景——胡适

她一双眼睛也在说话,睛光里荡起,心泉的秘密——徐志摩

那大家觉得呢?


百晓书叔

徐志摩与陆小曼的婚姻曾轰动一时。

当美丽多情的佳人遇到才华横溢的诗人,爱情之火迅速燃烧起来,彼时的陆小曼已是“罗敷有夫”,且丈夫还是徐志摩的朋友,二人的恋情自然遭到了一片非议。

可热恋中的他们 “哪里还顾得到纲常伦教,更哪里还顾得到宗法家风?”在两人的坚持和朋友的说情下,双方父母勉强同意了他们结婚。徐志摩的老师梁启超是他们婚礼的证婚人,梁老的证婚词也是堪称别具一格:“你们两人都是过来人,离过婚又重新结婚,都是用情不专,以致离婚再娶……”。

可见,他们的婚姻是有多不被人看好。

可惜,历经千难万阻走到一起的二人,婚后并没有如童话中那样“王子和公主从此过上了幸福的生活”,面对俗世琐碎,人间烟火,繁花似锦的爱情没有经得起平淡的流年。过起普通生活的徐陆二人,因价值观的不同,不时有些冲突。

移居上海后,性格开放的陆小曼渐渐沉迷于大上海的歌舞升平,她凭借着名门出身和高雅的谈吐,很快就在社交界混得风生水起。光鲜交际的背后是庞大的开支,为了满足陆小曼,徐志摩身兼光华大学、东吴大学、大夏大学三所学校的讲课职务,空闲时间赶写诗文以赚取微薄的稿费。但即便这样努力,陆小曼的大肆挥霍还是令徐志摩难以承受,两人之间的争吵越来频繁。

曾经恩爱的两人渐行渐远。

1931年11月19日,徐志摩因飞机失事遇难。

噩耗传来,陆小曼悲痛欲绝。王映霞曾用这样一段文字来描写陆小曼当时的模样:“小曼穿一身黑色的丧服,头上包了一方黑纱,十分疲劳,万分悲伤地半躺在沙发上……小曼蓬头散发,大概连脸都没洗,似乎一下老了好几个年头。”

在徐志摩逝世后的一个月,陆小曼写了一篇情深意切的悼文《哭摩》,字字如泪,如泣如诉,将自己对徐志摩的爱化为了哀婉的文字。

徐志摩死后,陆小曼停止了过去自己所热衷的一切社交活动,绝迹于娱乐场所,终日素服,从此深居简出,很少与人来往。

为了疗愈失去爱人的伤痛,也为了打发寂寞时光,她跟贺天健学画,又跟汪星伯学诗,日子清淡简朴。

1938年,陆小曼在徐志摩去世六年后与翁瑞午同居。陆小曼曾写过这样的“履历”:我二十九时志摩飞机遇害,我就一直生病。到1938年三十五时与翁瑞午同居……

这份履历道出了两件事:

1、陆小曼身体不好,以至于后半生大部分时间与药罐相伴。

2、与翁瑞午同居。

也因为与翁瑞午的同居,陆小曼受到了外界强烈的指责和批评,很多人觉得陆小曼薄情寡义,对徐志摩不忠,既然那么爱徐志摩,就应该守着这份爱情孤独终老才对。徐志摩的好朋友胡适就曾经对陆小曼说过,只要她与翁瑞午断交,自己愿意负担她下半生,陆小曼委婉拒绝了胡适的好意。


陆小曼对翁瑞午到底有没有爱情不知道,但是在她最痛苦的那几年,在她身体不好的后半生,这个男人一直无微不至地照顾着她是真的,他们过了20多年的同居生活,直到翁瑞午去世,所以说翁瑞午陪陆小曼过了后半段的凄苦生活。至于有人以她与翁瑞午的同居,来否定她与徐志摩的之间的爱情,却着实有些不公。

不可否认的是,徐志摩死后,这位昔日上海最耀眼的名媛从此过上了平淡而清贫的生活。此后的很多年,她都幽居在家,看书或是作画,所有的爱与痛,俱成往事。

无论遭受多少流言蜚语的攻击,这个敢作敢当的女子始终坚持做自己。


对此问题你有什么不同的见解呢?

关注有书君,将会挑选一个精彩留言,送出神秘大奖!


有书共读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步入青春时代的我,热烈地爱上了徐志摩的诗,《志摩的诗》爱不释手。离开校园前夕,曾将那首《再别康桥》延伸写,写成了一首《梦归》,作为自己的临别告言,立志向先生学习,三年后即出诗歌、散文集。而就业后风霜雨雪,茫然不知所终,为糊口谋衣而劳碌。时与日俱去,文学梦雨打风吹去,渐成凡夫俗子,夜来心有不甘中,为自己当年的理想而黯然神伤,也哑然失笑。



八十年代后期,读了《徐志摩传》,听闻一些传述,对徐志摩先生又产生了新的认识,尽管书中对他的个人私生活,描述不多,但仍能看到字面背后的一些东西。这位风流才子,一生纠结于张幼仪、陆小曼、林徽因之间,感情始终处于游离状态。追求个人幸福的同时,损害了王庚、张幼仪幸福。抛弃了贤妻良母张幼仪,有良心上的负罪感,与十里洋场的风流才女陆小曼结合,又养不起高消费的她,失望中仍没有对精神上深深依恋的林徽因死心,活得确实累。他的一生历史,为后世文艺青年留下了镜鉴。





1922年,徐志摩为了追求林徽因,与张幼仪离婚,而林徽因不为所动。他又爱上了有夫之妇陆小曼,才子佳人打得火热。1924年,他与陆小曼的婚礼,没有得到徐家的祝福,徐志摩的恩师梁启超作为证婚人,祝词也是“皆为过来人,希望勿再作一次过来人”。陆小曼在与徐志摩的婚姻期间,又与翁同龢家族的后人翁端午粘在了一起,在烟榻上抽大烟,谈情说爱。徐父断了经济补助,徐志摩身兼数职,自己的长衫破旧了也不换,仍满足不了陆小曼挥金如土的生活。



1931年11月19日,徐志摩空难身亡!知书达礼,传统文化底蕴深厚,离婚后未嫁人的张幼仪,含着泪水为前夫收尸,将他安葬在故乡祖莹。故乡的土地和明月,收留了游子的诗魂,还有那浪漫主义的情怀。


陆小曼在徐志摩亡故后,仍未脱离十里洋场的夜生活。这位社交达人的美貌动人,才情不浅,任性无敌,出手阔绰,可谓“中国的包法利夫人”。陆小曼以善交际闻名京沪,从照片上看,确属交际花风貌。徐志摩去世后,徐家一度给她提供的生活费,也是张幼仪经商所得。陆小曼只能过豪华生活,抽上了大烟,再也离不开翁端午了,与翁端午继续厮混,招致徐家断了经济来源,与有夫之妇翁端午再没有分开,直到民国末年。

1956年,上海市长陈毅,念及与徐志摩的师生情,将衣食无着的陆小曼,安排到文史馆作画,从此她又过上了适意的生活,绘画天赋得到发挥,兼做翻译工作,工作与生活步入正轨,直到1965年病逝,可谓得以善终。


生逢一个混乱的时世,一对才子佳人的诗情画意,难以脱离世间红尘,染上了乱世的尘埃。时也,命也,徐志摩可谓一代天才诗人。他的想象力丰富,文化底蕴深厚,诗作风发泉涌,中西合璧,意向明晰,艺术境界极高,佳作迭出,在中国文学史上,留下了一座翠峰,脍炙人口的作品,为我辈传诵不息。


对于陆小曼的评价,向来是毁誉参半,赞扬的是陆小曼出众的才华,和对艺术极深的造诣,批判的是陆小曼奢靡无度的生活方式,甚至包括徐志摩最后的去世,也是因为要供养陆小曼的奢华生活为了省飞机票钱,而坐上了邮政飞机才导致最终的坠机。

作为民国第一作的“女神”名媛,陆小曼最过分的不光是奢侈的挥霍,更让人不齿的是她甚至还养了面首,抽起了大烟。

据陈定山《春申旧闻》载:“陆小曼体弱,连唱两天戏便旧病复发,得了昏厥症。翁瑞午有一手推拿绝技,是丁凤山的嫡传,他为陆小曼推拿,真是手到病除。于是,翁和陆之间常有罗襦半解、妙手抚摩的机会。”陆小曼在翁瑞午给她推拿治病的时候曾问他:“瑞午,你给我按摩确实有效,但你总不能时时刻刻在我身边啊,你不在的时候万一我发病的话,有什么办法呢?”翁瑞午想了一下,对陆小曼说:“有是有办法的,但这个办法是没有办法的办法,不到万不得已是不好采用的。”陆小曼连问是什么办法,翁瑞午就说:“吸鸦片。”陆小曼一听是这个馊主意,就大骂瑞午害人。但是,后来看到翁瑞午一直在吸,而且很有味道,自己又老是犯病,一时控制不住,慢慢地吸上了。她自己也知道这是一个坏习惯,可一旦上瘾,就无法控制自己了。她和翁瑞午两人,常常一起在客厅里的烟榻上隔灯并枕,吞云吐雾。

尽管陆小曼对徐志摩的感情还是有的,但她仍旧离不开翁瑞午,离不开阿芙蓉。徐志摩死后,她为了麻醉自己,更难以摆脱鸦片的习好,为此,她还坐过一夜班房。

在徐志摩去世后,陆小曼开始了和翁瑞午的同居,并且和翁瑞午约法三章,其中一条居然是要翁瑞午不得抛弃发妻,这真的是令人咂舌的千古奇谈。

据曾经与陆小曼学画的上海画家回忆,在一个全部只有一间屋子的小房子里,五十多岁的陆小曼因为常年大烟的侵蚀,已早没了当年风采,蜡黄的皮肤,干瘪的手,不剩几颗的牙齿,让这个曾经无数人趋之若鹜的美人早已不在。而翁瑞午则如那些市井俗人一般只顾海吹胡言,就像是我们曾经路过的那些每一个里弄口的老人一般无二,但陆小曼却只是默默,仿佛那些曾经早已与她无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