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知在未来如何幸存?

“无良知的科学就是灵魂的地狱。”弗朗索瓦·拉伯雷(Francois Rabelais)

数字天才诺伯特·维纳(Norbert Wiener)在为击败纳粹而研发原子弹的过程了作出了重大贡献,但他的良知在轰炸广岛和长崎后被残忍地唤醒了。阿尔伯特·爱因斯坦(Albert Einstein)在意识到他帮助创造的神怪无法被放回神灯中时也有类似的反应。

诺伯特·维纳(Norbert Wiener)用以下语言来形容他内心的矛盾:“科学家不能抛开道德责任去享受个人思想的自由,道德责任是赋予这种自由合理性的唯一的东西。这不存在固定的公式,只有冒险去发现自由与责任之间的一种必不可少的恰当平衡。不幸的是,不是所有的科学家都遵循这一以良知为指导的研究原则。维纳(Wiener)的同事约翰·冯·诺依曼(John von Neumann)就是这样一个例子,他希望利用这种新武器打击苏联。

良知在未来如何幸存?

2014–布面油画,150×200 cm

俄罗斯科学家发现,人们可以从计算机屏幕上观察到良知。每个人都有良知。但是,“许多人试图去摆脱它俄罗斯科学院脑科学研究中心主任斯维亚托斯拉夫·梅德韦杰夫(Svjataslav Medvedev)这样认为,因为它是由我们做错事的信息懊悔触发的。”

然而,在人工智能以光速发展的时代,良知在未来如何幸存?中国厦门大学仿脑智能实验室等机构或马克·扎克伯格(Mark Zuckerberg)的最新企业Vicarious,对具有3亿模式识别器的人脑新皮层反复实验,再次引出基本的良知问题,与诺伯特·维纳(Norbert Wiener)时代的问题类似。Vicarious的共同创始人斯科特·菲尼克斯(Scott Phoenix)说:“将新皮层翻译为计算机代码(比特),然后您就会拥有一台像人一样思考的计算机,只是它不必睡觉或吃东西。”

他或许还可以补充说:“它不再需要良知、感情和懊悔。”我们真的希望生活在这样一个冰冷的、数字化的世界中吗?我们真的希望被吸入如我的油画中所显示的拥抱一切的人工大脑的漩涡中吗?这将把我们的灵魂——我们与造物者之间的纽带置于何处?我创作普遍良知的标志——《外衣》难道是一场徒劳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