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翰和王之涣《凉州词》都是名篇绝唱,谁更胜一筹?

一绿浮芳

很多人都写过凉州词,然为人所熟知的莫过于王翰与王之涣的。

《凉州词》(唐)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 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 古来征战几人回。

《凉州词》(唐)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 ,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 春风不度玉门关。凉州词,非诗题,是凉州等边塞地区一带流行的曲调名,慷慨悲歌,很多诗人喜欢填写新词。

都是七绝,都是诗人久负盛名之作。

王翰撷取的是戍边将士欲赴沙场,痛饮狂歌的画面,王之涣更像个摄影师,从远而近,镜头对准了边塞雄浑苍凉的背景。

王翰的诗胜在格调,豪放乐观中又不免悲壮沉郁。

开篇即是盛大的宴会,热闹绝伦,激情四溢,葡萄美酒,精美的夜光酒杯,还有豪爽的推杯换盏畅快痛饮的人群,丝毫与战争死亡无关,然而,酒饮歌尽,是沙场征战,几人可回的残酷与悲壮。所以这是将士保家卫国,视死如归的豪情满怀,悲壮慷慨。

王之涣的诗胜在意境,孤城雄浑壮美却又苍凉寂寥。

黄河汹涌逶迤得如巨龙穿梭云间,群山高耸中是一座孤城,宣告他一夫当关 万夫莫开的气势,却又免不了被世人遗忘的可怜。高傲的城池响起悲凉的柳笛声,那是戍边将士夜深人静无法抑制的乡愁。

王翰的诗,以豪壮的爱国情摄人心魂。

宴会的肆意纵情,热闹无比的背后是将士沙场胜负难决,生死未卜的悲情,莫要笑我疯,这可能是最后的狂欢,为国捐躯,虽死犹荣。

王之涣的诗,更强调个人的悲喜哀愁

大河高山,壮阔绝美,是大唐大好河山,是将士的骄傲,然孤城暮色,柳笛声残,是将士疲累不堪无人可知的乡愁,是被孤立于偏远荒凉地区的孤苦落寞。

王翰的诗,笔法重渲染,以乐衬悲。

葡萄美酒,酒香四溢,夜光酒杯,玲珑剔透,马上琵琶,乐音激奋,铿锵有力,无一不在渲染,声色光影,目不暇接。

王之涣的诗,刻意绘景,奇丽孤绝。

云间黄河奇丽,犹如缎带飘逸,万韧高山孤绝,是天然屏障,一座孤城,就显得格外悲壮苍凉。边塞独有的奇景,给人震撼的力量。

《唐人万首绝句选评》评王翰的诗:“气格俱胜,盛唐绝作。”

《诗境浅说》评王之涣的诗:“此诗前二句之壮采,后二句之深情,宜其传遍旗亭,推为绝唱也。”


一绿浮芳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王翰《凉州词》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王之涣《凉州词》
其实关于《凉州词》,王翰与王之涣各写了两首,都以其中一首成为名篇绝唱。从题材上讲,两首诗歌都属于边塞诗,但内容和风格上大有不同。

王翰版的《凉州词》侧重写征战之前将士们开怀畅饮的豪壮场面,而王之涣的《凉州词》侧重写边关壮阔而孤绝的塞外景色。

但就整体风格和意境而言,个人更推崇王翰的《凉州词》。常年征战边关本来是一件痛苦的事情,但在王翰的笔下,却又另一番豪放与壮阔。征战之前,开怀畅饮,即使琵琶催发,也能视死如归,壮怀激烈。

尤其是最后一句“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特别有感染力,一语道破战争的残酷与展示的豪壮。

和着苍凉的琵琶声,黄沙飞土蔓延的边塞,却有这么一群视死如归的战士,大碗喝酒,大碗吃肉,抱着必死的决心捍卫中华民族的疆土,怎么不令人敬畏。

在敬畏的同时,也深感到战争的残酷。因为残酷,所以更显悲壮。明知道奔赴了战场,很多时候就已经是命不由己,九死一生。但可爱的战士,仍能乐观而勇敢地面对琵琶催发的战事,开怀畅饮,以尽其情,以壮其行。

而王之涣的《凉州词》,虽然将边塞孤绝壮阔之景描绘得淋漓尽致,也从侧面流露了战士的故园之思,但更多从政治上暗讽了对朝廷“春风不度玉门关”的不满。

这样的家国之思同样感人,但不如“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更为直观,更为令人震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