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價大漲成「網紅」後市行情引關注

自5月中旬以來,棉花經歷了一波大漲大跌,成為期貨“網紅”品種,此次行情是否曇花一現,市場關注度極高。

行情大漲引調控

5月16日,棉花期貨闖入市場眼簾,其價格經過16日、18日及21日的不斷突破,一度觸及19250元/噸的高點,成為農產品中的“網紅”明星。

6月2日,中儲棉及全國棉花交易市場聯合發佈《關於2017/2018年度儲備棉輪出有關事項的公告》(下稱“公告”),規定自2018年6月4日起至本年度輪出結束,儲備棉輪出交易僅限紡織用棉企業參與競買,停止非紡織用棉企業參與競買,紡織用棉企業購買的儲備棉僅限於本企業自用。“禁拍令”的發佈,及隨後接連發出的定向投放滑準稅配額等消息,引發棉價連跌。

美爾雅期貨棉紡高級研究員司曉雨指出,此次鄭棉大漲,核心邏輯有三點包括:供需緊平衡、國儲棉庫存壓力趨小迫近安全庫存及進口政策,而政策調控也是針對這三點。國儲安全庫存方面,中國棉花協會此前提出不存在安全庫存這一理論,同時再度發文表示如有需求2017/18年度輪出數量不設上限;進口政策方面,棉協定向增加滑準稅進口配額,針對多頭進口政策邏輯增加供給預期;供需緊平衡方面,經過擴大輪出及增發進口配額後,2018/19年度的供需如不出現極端天氣情況基本可維持平衡。

上漲可期防風險

棉花價格持續走高,投資者和投機者蠢蠢欲動,棉花後市行情有哪些利好與利空,投資者如何操作,引人關注。

熊濤指出,棉花庫存消費比和棉價呈現高度負相關,2014/15年度全球棉花庫存消費比達到頂峰99%,隨後年度分別降至84%、76%,今年上半年為73%,據USDA(美國農業部)發佈的6月全球棉花供需平衡表來看,2018/19新棉花年度庫存消費比降至67%,後市棉價運行重心將繼續抬升。

在市場操作上,熊濤表示,2018/19年度全球棉花庫存消費比繼續下降,基本面改善,如果不出現重大宏觀利空,美棉重回低點概率較小,建議買入,並可期待新高。國內方面,2017/18年度國內棉花收購成本15000元/噸,銷售在16000元/噸左右,2018/19年度,在基本面改善背景下,收購成本和售價抬升是大概率事件,CF1901合約在16000元/噸一線具備長線買入價值。

司曉雨指出,第一輪政策利空與供需慢牛在角力中暫時平手,後期雙方是否加碼需持續關注,5月作為棉價傳統強月,6、7月份價格應不及5月。如果沒有特別的政策發佈,遠期看價格重心應逐步抬升,但利空政策並未完全釋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