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頭潮南垃圾焚燒發電廠如何「變廢爲寶」?羊城晚報記者帶你實地見證全過程

還創新生態補償機制解群眾心結

如何處理每天都會產生的生活垃圾,這是每一座城市繁華背後的棘手問題,而如何將這些被我們廢棄的垃圾轉化為可供利用的寶貴資源,則是現代社會里一項重點科技課題。在汕頭市的潮南區,就有這麼一座在近期點火開始試運營的生活垃圾焚燒發電廠,不僅能將該區130多萬人口每天產生的垃圾進行集中處理,焚燒發電,有效緩解該區被“垃圾圍城”的困境,而且也能切實為穿境而過的練江減負,併為練江流域所有關於水清河晏的夢想提供著啟迪。

事實上,生活垃圾處理,科學焚燒是目前最有效、最環保的方法之一,可是因為種種偏見,垃圾焚燒項目的選址堪稱“天下第一難事”。在面對“垃圾焚燒廠”這個常與“維穩”產生微妙關聯的複雜名詞時,汕頭市潮南區垃圾焚燒發電廠自選址、徵地、建設直至運營,整個過程卻非常平穩順利,這在全國並不多見。

汕头潮南垃圾焚烧发电厂如何“变废为宝”?羊城晚报记者带你实地见证全过程

工作人員在控制垃圾處理過程

每日可無害化處理近千噸垃圾

據瞭解,汕頭市潮南區生活垃圾焚燒發電廠位於該區兩英鎮風華村的一處深山裡,總投資約人民幣6.2億元。項目採用BOT模式,即“建設-運營-移交”,項目佔地300畝,首期用地面積約140畝。

該廠配備了2條500噸/日的垃圾焚燒線和2臺裝機容量為10兆瓦的汽輪發電機組,主要由廢料儲存艙、焚燒爐、汽輪發電機、煙氣處理煙道、滲濾液處理車間等部分組成。

與此同時,垃圾倉內上方的機械抓鬥起重機會不停地翻料、倒料,使垃圾進行充分發酵。據介紹,倉內產生的垃圾滲濾液流入底部的濾液收集系統,輸送至廠內的汙水處理站進行處理。發酵的垃圾被垃圾抓鬥抓至給料斗,經由給料機連續均勻地送入焚燒爐內,工作時每個焚燒爐爐膛內溫度高達1000攝氏度左右。

汕头潮南垃圾焚烧发电厂如何“变废为宝”?羊城晚报记者带你实地见证全过程

工作人員利用智能化控制垃圾處理進程

而這一切實時動作,在發電廠內2樓中央控制室便可一覽無餘。據項目投資承建運營單位中節能(汕頭潮南)環保能源有限公司常務副總經理薛保衛介紹,潮南區生活垃圾焚燒發電廠目前已有兩個焚燒爐進入全面試運營工作,日處理垃圾可達近1000噸,而該發電廠的設計能力是日處理垃圾1200噸。

日處理垃圾近1000噸是個什麼概念呢?據潮南區城管局局長黃厚文介紹,按照城鎮人口人均產生1公斤垃圾,鄉村人口人均產生0.6公斤垃圾來推算,整個潮南區每天產生的生活垃圾低於1000噸,也就是說該垃圾焚燒發電廠的處理能力是完全可以匹配該區每天所產生的生活垃圾的。

為何在這裡幾乎聞不到臭味?

汕头潮南垃圾焚烧发电厂如何“变废为宝”?羊城晚报记者带你实地见证全过程

發電廠中央控制室可實時監控垃圾處理的不同環節

而焚燒爐內產生的高溫煙氣會進入餘熱鍋爐,與鍋爐受熱面進行熱交換後產生過熱蒸汽,熱蒸汽通過管道進入汽輪機進行衝轉,汽輪機帶動發電機運轉,產生電力,然後通過升壓站進入電網系統。

“經過充分焚燒的垃圾最終會有三大類剩餘物,分別是爐渣、飛灰和廢氣,爐渣可以進行綜合利用,作為建材製作行道磚;飛灰經過無害化處理後,作為一般廢棄物進入填埋場;廢氣則要經過除塵、脫硫、脫硝等工藝處理,淨化達標後排放。”薛保衛說,至此,原本會汙染環境的生活垃圾,就完成了一次無害化處理的“旅行蝶變”。

生態補償機制 解開“鄰避”結

練江,這個名字本該聯想到“色如白練”,數十年間卻已成為黑水肆虐、異味彌散的汙染之地,行走兩岸,不僅刺鼻,更加痛心。

而生活垃圾正是傷害練江這條母親河的主要汙染源之一,因此,潮南區生活垃圾焚燒發電廠的試運營,也意味著該區在垃圾減量化、提升廢物回收率、減少環境汙染源方面邁出了踏實的一步,也可真正地為練江流域的綜合整治“減負”。

不過,在2013年8月份的時候,當聽聞潮南區政府有準備建設垃圾焚燒發電廠的意向之後,該區11個鎮(街道)232個村(居)幾乎異口同聲地表達了“不要將項目選址在自己轄區內”的想法。

為了打消群眾的疑慮,潮南區先後組織3批70多名村民,到項目承建、運營方在四川成都建成的祥福垃圾焚燒發電廠參觀考察。“我們看了之後非常驚訝,廠區看不到垃圾,聞不到刺鼻味道,領導辦公室就在主廠房裡面。”回憶起當初參觀時的情形,有村民代表說,“大家看完之後,心都安了,也不再反對。”

而且,潮南區還在徵地高於區正常的補償標準的基礎上,每年投入376萬元為項目所在地村民繳納醫保和社保,按人口參與項目運營的每年分紅,投入1190萬元幫助項目所在地解決修建道路、修築橋樑、建設校舍等基礎設施和公共福利項目,給予農民公寓用地指標和工業用地指標等政策優惠。

最終,這一創新的生態補償機制獲得了當地群眾的支持。2014年9月,通過BOT公開招投標,中國節能集團環保公司承擔發電項目的投資建設和運營管理,並於當年10月29日開工建設。而從2013年初籌備到2014年底開工,這是一個在當下語境中堪稱奇蹟的速度。

“通過強化組織宣傳、優化項目設計、建立生態補償機制實現利益共享等工作,垃圾焚燒發電廠建設得以有序推進,項目的發展更是得到了群眾的一致贊成。”潮南區委書記張學龍說,“這也為潮南區推進練江整治各項工作提供了借鑑。”

目前,該電廠正加緊完善廠區綠化、排水溝、進場道路橋樑等配套設施收尾工作,預計今年9年份可正式投入商業運營。

來源|羊城派

圖片|趙映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