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生产反坦克导弹居然要用中国江南蚕丝,没蚕宝宝导弹成烧火棍

相信每个人小的时候老师都会教大家养蚕宝宝,并观察蚕宝宝是如何拉丝结茧的。但是很少有人知道,中国著名的江南蚕丝除了能够纺纱织布,制成风靡全球的丝绸外,还可以作为生产反坦克导弹的重要原材料。

反坦克导弹是可以自动寻的,打击敌人主战坦克的武器,也是高精尖的代名词。在反坦克导弹诞生之初,有一种苏联的线导反坦克导弹可谓出尽风头。这就是AT-3“耐火箱”反坦克导弹。这种导弹在中东战争中大放异彩,1973年10月6日,埃及反坦克步兵使用大量AT-3反坦克导弹阻击以色列王牌的第190坦克营,结果这支以军精锐坦克营所有先进的美制M60A1主战坦克都被AT-3反坦克导弹击毁。

苏联生产反坦克导弹居然要用中国江南蚕丝,没蚕宝宝导弹成烧火棍

中国也从埃及获得了这种导弹,并仿制生产了红箭-73反坦克导弹,成为我军第一代反坦克导弹,现在红箭-73的改进型号还装备各种装甲车辆,成为其对抗坦克的主要武器。

苏联生产反坦克导弹居然要用中国江南蚕丝,没蚕宝宝导弹成烧火棍

但是很少有人知道,生产这种反坦克导弹居然需要蚕丝。1960年,当AT-3导弹定型时,其尾部拖拽着的制导导线需要中国江苏、浙江的顶级蚕丝制成,以保证导线外的绝缘效果。所以在导弹打出去后,地面上是一条条白花花的导线,这是蚕丝的显著特征。

苏联生产反坦克导弹居然要用中国江南蚕丝,没蚕宝宝导弹成烧火棍

但是中苏交恶后,中国的蚕丝不再能够运送到苏联,这使得这种“耐火箱”反坦克导弹一下子成为了“烧火棍”,没有一点用处。后来,面对苏军巨大的导弹订单面前,设计师如果拿不出替代产品而导致导弹停产,那可是要吃官司、掉脑袋的。

苏联生产反坦克导弹居然要用中国江南蚕丝,没蚕宝宝导弹成烧火棍

总设计师涅波别季梅尔兴找到了当时加盟共和国中也生产蚕丝的乌兹别克斯坦,但是他们生产的蚕丝根本无法和中国江南的顶级蚕丝相提并论,也无法满足导弹导线的需求。面对越来越紧的交货节点,总设计师终于在一件美国买回来的拉芙桑合成纤维面料衣服上获得灵感,研制成了拉芙桑合成纤维导线,最终解决了这一问题!

苏联生产反坦克导弹居然要用中国江南蚕丝,没蚕宝宝导弹成烧火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