穷人生病只能等死?这部电影给你答案!

穷人生病只能等死?这部电影给你答案!

影片海报

文 | 书影君

01

小时候看电影,我总爱问一句:谁是好人?谁是坏人?仿佛只有先确定了是非对错善恶美丑,一个故事才能顺利地讲下去。

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我逐渐发现,这个世界上,评判是非对错的标准,越来越模糊,评价好与坏的界限,也越来越不清楚。

好人会办坏事,坏人也会做善事。

我们生活的世界,不是一个非黑即白的世界。在黑白之间,存在着大片的灰色。

穷人生病只能等死?这部电影给你答案!

上周刚刚开始全国点映的一部国产影片《我不是药神》,便完美诠释了这个“灰度法则”。虽然各大电影自媒体不吝溢美之词,纷纷夸赞文牧野导演的这部长片处女作,甚至有不乏“伟大”“中国电影里程碑”等等赞誉。

但是,我看完点映之后,感觉这些赞美还是有点过了。虽然我在观看的过程中,不时也会泪眼模糊。但这种感动,更多地是依托于人情之感动,而不是故事之感动。

02

影片很讨巧地讲述了一个牵涉众多绝症患者生死,充满道德困境与两难悖论的真实故事。

穷人生病只能等死?这部电影给你答案!

程勇,一个卖印度神油的破落老板。

身穿睡衣,蓬头垢面,终日埋在如山的烟屁股和电脑纸牌游戏中。因为常年不管家庭,还有家暴行为,妻子毅然与他离婚,并准备带唯一的儿子随新丈夫移民海外。

程勇的父亲因血管瘤住院,急需手术费。而程勇已经拖欠店铺租金好久了,经济窘迫,随时面临被房东锁门的境地。

穷人生病只能等死?这部电影给你答案!

开始,程勇死活不干,因为他知道走私药品在国内销售是犯罪,抓住是要坐牢的。

但他面对急需手术费的父亲时,又犹豫了。

程勇利用原来进口神油的印度渠道,很快就将仿制药走私回了国内,并取得了这家印度药厂在国内的销售代理权。

巨大的差价摆在那里,饱受高药价之苦的众多白血病患者,纷纷挤上门找程勇购买。程勇将药品定价5000元一瓶,并召集了几个同吕受益一样的白血病患者帮忙,利用QQ病友群进行销售,很快就大赚特赚,还被众多白血病患者送的锦旗簇身,尊称为“药神”!

世界上最犯忌的事情,就是挡人财路和挡人活路。

接下来,瑞士药厂中方代表、众多经济困难的绝症患者、走私仿制药的程勇、卖假药的骗子以及公安机关,这些价值取向发生抵触的集体或个人,开始遵循各自的逻辑,沿着自认为合理的道路一意前行。并最终在道德、人情与法律的冲突面前,死死纠缠在了一起。

03

说实话,我不认为这部影片值得上许多影评人与自媒体那么高的评价。

《我不是药神》虽然叙事流畅,演员在位,尤其徐峥的演技更是有所突破。但因为影片是关于我国长期“看病贵、看病难”这一高度敏感又关涉民生的议题,在缺乏现实主义题材影片的国内影坛,《我不是药神》自带流量,天然会引起社会极大关注。

以致有人评价《我不是药神》同韩国影片《辩护人》《熔炉》一样,属于“改变国家的电影”。而导演似乎也有此雄心,这一点从影片的海报设计上就可以看出。

穷人生病只能等死?这部电影给你答案!

而我要说,这个评价过高了。

这部影片之所以可以公映,我认为是有原因的。影片反映出的问题,在片尾所列出的一条条文字说明中可以看出,已经得到了我国政府的解决或正在解决过程中。

比如进口抗癌药零关税、部分抗癌药纳入医保范围、国家大幅缩短进口新药的审批时间、有关部委与进口药企进行谈判以降低药品进口价格等等措施。

所以,从这个角度上来讲,国家完善和调整相关政策的进度,是和电影拍摄同步甚至是超前的,不存在谁改变谁的问题。

换句话说,这不是一部“改变了国家”的影片,而是一部反映“正在改变着的国家”的影片。

不过,影片还是很好地关切了“贫困患者与天价药”这个充满道德困境的社会现实议题,并将这种无解的冲突真实地摆在了观众和社会面前。

当众多白血病患者打着“黑心药企”“降低药价”的标语,在瑞士药企驻中国办事处门前示威时。

当程勇面对警察怒吼“他才20岁,他只想活下去,他犯了什么罪?”时。

当白血病患者自助团体的老年成员,对试图抓捕程勇的警察声泪俱下地说:“是不是假药,我们患者还不清楚?我生病吃药这些年,房子被吃没了,家人被吃垮了!我不想死,我想活下去”,而警察开始犹豫纠结时。

当公安局长怒斥刑警队长,“情与法的冲突我们面对的还少吗?”下属无言以对时。

这一道道两难选择题摆在观众面前,令人无所适从、无力选择。

当面对高昂价格的进口药,普通患者无力承担时,印度药厂制造仿制药品及程勇走私贩卖的行为,黑与白究竟该如何评价?

当法律面对绝症患者为了求生而突破法律界限时,情与法又如何平衡?

当生命权与知识产权发生冲突时,又该如何取舍?

04

有人说,药企黑心定高价,患者买不起昂贵的特效药,难道穷人得病就只能等死?这种替患者去印度购买廉价仿制药的人是英雄!是侠士!

穷人生病只能等死?这部电影给你答案!

《我不是药神》也多少采取这种观点。这从片中塑造的瑞士药企中方代表的形象便可得知,一副油头粉面、斯文败类、冷酷无情的样子,典型的资本家走狗买办形象。

而另一种观点则认为,大型药企研制一种新药,从理论模型的架构,到制药工艺的开发、药代动力学和毒理学的验证,再到动辄十几年的漫长临床实验期,还要面对新药注册的严格审核,随时会有药品最终无法上市的风险。

这种耗费金钱成本巨大,时间周期漫长的商业投资行为,如果没有高额利润的刺激与支撑,药企根本没有动力和能力去做,那么最终的结果就是连价格昂贵的新药也不会面世。

穷人生病只能等死?这部电影给你答案!

这部影片,是依据我国“印度抗癌药代购第一人”陆勇的真实经历改编而成的。2002年,陆勇被检查出患有慢粒白血病,医生推荐他服用瑞士诺华公司生产的名为“格列卫”的抗癌药,当时价格为两万三千多元一盒。陆勇吃了两年的原产药,耗费了几十万,最终再无力承担。

后来,他听说印度有仿制药"格列卫",药效与正品药相同,但一盒仅售4000元,便自购用药。因其给千余网友分享购买仿制的印度抗癌药渠道及代购,被称“抗癌药代购第一人”。

2014年7月,陆勇被沅江市检察院以涉嫌“妨害信用卡管理罪”及“销售假药罪”起诉。后因300多名病友联名呼吁,检方最终于2015年1月撤诉,陆勇被释放。

现在想想,如果没有瑞士药企的正品抗癌药,恐怕陆勇连最初存活的两年机会都没有,因为他有钱也没地方去花。

至于法大还是情大的辩论与争议,更是在我们国家司法界、学术界争论了许久的老话题。法律永远是滞后的,在旧法律遇到新问题并造成荒谬的社会现实,并引起舆论的极大关注之后,就会促使立法机关及时修订完善法律。

05

我们把影片整个逻辑捋顺之后,就会发现,整个故事里,并没有是非对错,也不能判定谁好谁坏。

对于跨国药企来讲,那些制造仿制药和购买仿制药的人就是敌人;对于患者来说,那些制定高昂药价的黑心药企就是敌人;对于警察来说,那些违反国家法律的人就是敌人。

你说,谁错了?

所以,影片中的那么多情理法的冲突,归根结底,都是社会底层个体与集体的相互利益,在一个社会治理的困局中发生的冲突。

穷人生病只能等死?这部电影给你答案!

没有对错,谁也不是谁的敌人。

国外药企定高价没错,因为这是商业机构遵循正常的经济规律,高投入,高风险,高回报。

警察抓卖走私仿制药的程勇也不错,因为他违反了法律,破坏了社会秩序。警察只是在履行自身执法机关的法定职责,维护社会秩序的良好运行。

而无力负担高昂药价的绝症患者更没有错,他们只是想活下去罢了。

影片中另一个卖假药的骗子张长林对程勇说,“这世界上只有一种病,就是穷病。”程勇不以为然。

其实,骗子只说对了一半。穷,确实是一种病,但不是穷人的病,而是社会的病,政府的病。

若要解决这个注定无解的矛盾冲突,应该也只能由作为更高一个维度和视野的政府出手协调。平衡各方利益、帮扶弱势群体、修改完善法律法规,限富扶贫,缩小差距,最终达到社会稳定和谐的目的。

唯有在此高度,此问题方才有解。

06

一部影片,关注社会现实,反映社会问题,值得称赞!从这个角度上来讲,《我不是药神》确实是一部国产优秀影片,我要大力推荐。

但也不能因为影片主题反映了“天价抗癌药使患者致贫”这样一个目前政府已经完善及部分解决了的社会问题,就过高评价影片在中国电影里程碑式的地位,这样也不太符合实际。至于说这部电影会“改变国家”,更是言过了。

穷人生病只能等死?这部电影给你答案!

另外,提一点小小的意见。

影片前半段,因为卖药挣钱了,程勇提议和几个患白血病的助手一起喝酒搞“团建”。但我总觉得带着吕受益等几个白血病患者出入喧嚣的夜总会,喝大酒狂欢,不太符合现实情况。

之后程勇宣布散伙时,也是几个白血病人在一起喝啤酒吃涮锅。这种随意的生活状态,很难和白血病患者联系起来。这样的不合理细节,总是让深陷于感动之中的我刹那出戏。

毕竟吕受益第一次见程勇,是摘掉三层口罩才露出脸的。毕竟白血病患者免疫力低下,是尽量需要通风及无菌环境的。

穷人生病只能等死?这部电影给你答案!

细节的真实,才能使故事更有张力和感染力,才不致于使观众出戏。

我也不太理解,影片最后为何执意要以程勇被判有期徒刑为结局?因为故事原型陆勇案最终都是以检察机关撤回起诉告终的。

个人感觉,离韩国拍摄的《辩护人》这种影片,我们国产电影还有一段路要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