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贝尔经济学家再评:它是狂热的流行病和泡沫,但不一定会趋于零

九个亿财经消息——6月26日,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罗伯特•希勒在接受彭博社采访时表示,除了经济学,比特币是一种“社会运动”,它沿着“世代与地理”的路线发展。

诺贝尔经济学家再评:它是狂热的流行病和泡沫,但不一定会趋于零

目前担任耶鲁大学(Yale)经济学教授的席勒(Shiller)表示,比特币的明显人口特征表明,它的受欢迎程度并不能归结为“对新信息的理性回应”:

“东海岸比西海岸更不受影响。硅谷真的很喜欢……这是一个社会运动。这是一种狂热的流行病。这是一个投机泡沫。这并不意味着它将趋于零。”

尽管他认识到,在新兴的加密技术行业中,有一些“令人印象深刻的加密理论”来自计算机科学家,但他辩称,加密技术的创新正受到不相称的关注,这主要是由于投资者对“迅速致富”感到兴奋。

“你知道你的笔记本电脑里发生了什么吗?关于卓越的工程设备有数百万个有趣的故事……但我们没有听说过它们。这是因为它们不是泡沫的一部分。”

按照席勒的说法,加密货币的“泡沫”状态不会影响它们多次复苏的能力,即使泡沫暂时破裂。

2013年11月,比特币下跌了87%——更广泛地说,从那以后,比特币的起伏就变得臭名昭著了——席勒嘲讽地说,“郁金香仍然有价值,还有一些昂贵的郁金香。”

因此,席勒认为,无论与历史上的投机泡沫相比有何不同,比特币作为一种“非凡的社会现象”的声望,为其未来的韧性留下了足够的空间。

比特币确实继续享受它的“来世”,此前,批评者反复宣称比特币和加密货币的“死亡”。

与此同时,还需要对加密货币用户群进行细致的人口统计分析,以令人信服地证实或驳斥希勒关于加密圈的社会决定的直觉。

Finder和LENDEDU对美国加密货币的两项调查似乎表明,在所谓的“千禧一代”和“X一代”中,加密用户的比例更高。值得注意的是,两项调查似乎都没有对样本进行加权,以确保调查结果具有代表性和准确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