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产党取代国民党是偶然吗?不,这是信仰的力量

共产党取代国民党是偶然吗?不,这是信仰的力量

(1947年5月,由陈毅、粟裕指挥的华东野战军一举全歼了国民党精锐主力整编74师,扭转了华东战局。)

一些人认为,共产党在解放战争中的胜利,是因为国民党在抗日时期处于主战场,损失了大部分兵力,而共产党的实力相对保存得较好,因此,在与国民党的较量中取得了最后的胜利。但是,据历史资料,抗日战争刚结束时,蒋介石的个人声望达到了顶点,国民党军队总人数接近500万,而共产党的军队算上民兵也就127万人。从形势和数据上来看,共产党在当时似乎是没有胜算可能的。

共产党之所以能够取得最终的胜利,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得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在解放战争初期,共产党的武器配备简陋,最好的主力部队装备是步枪,部队的火炮是缴获的日本山炮,而民兵的武器甚至还停留在冷兵器时代,手持大刀就上战场。但因为民心所向,就凭这样的武器配备,共产党的队伍却在战斗中越打越壮大。辽沈战役中,共产党军队曾俘虏了国民党士兵17万人,虽然告知他们不愿打仗的可以回家,但其中三分之二的国民党士兵表示愿意跟着共产党部队参军。再如淮海战役,正史上都说它是“60万解放军吃掉80万国民党重兵集团”,其实账不能这么算。国民党将领18军军长杨伯涛在回忆录里写道,他被俘后看到解放军的后方到处都是老百姓,有的给解放军推车,有的给解放军治伤员,有的给解放军做饭。对此,他不禁感慨说,“国民党的后勤都是自己办的,自己拿卡车拉辎重,哪有这么多老百姓来支援战争?”淮海战役先后动员的民工220万人次,加上60万共产党的正规军,比国民党的80万人数多了不止一星半点。

人民群众的支持不是无源之水,而是源于共产党人一以贯之的“为人民谋利益”的信仰。共产党在广大解放区开展土地革命,“让穷人过上好日子”。而且,在他们眼中,穷人都是一样的,是不分国民党与共产党的。当时土改的文件中曾有条款写道:在分土地的时候,如果本村有在国民党军队服役、现役的官兵家人,一视同仁,一样分地。也是这样的土改思路让国民党的军官们害怕,因为,如果有共产党军队在战场上包围国民党军队后喊,“兄弟赶紧过来吧,回家吧,你们家分地了”,这会造成国民党军队成建制地投诚。正是共产党努力满足多数农民对土地的渴求,才有更多的老百姓选择与共产党站在一起,才有农民参军参战、支持前线成为热潮。据统计,在解放战争3年内,东北解放区共有160万人参军,出动支前民工313万人;华北解放区有近百万人参军;山东解放区有60万人参军,出动支前民工580万人。另外,东北解放区共缴纳公粮686万吨,华北解放区缴纳公粮129万吨,陕甘宁、晋绥、晋南解放区缴纳34万吨,这些都有力地支持了解放战争。

而国民党则因信仰缺失,腐败横生,其军队内部明争暗斗,早已不具备与共产党军队抗争的能力。国民党将领的回忆录中,一提起三年解放战争,几乎没有一个服气的,如国民党五大主力之一、18师师长胡琏硬说共产党打仗是人海战术,实际上这种说法没有根据。国民党的失败只能说是自身信仰的缺失。许多国民党将士,随着解放战争的开展而开始疑惑自己究竟是为什么而战,以致于其中相当一部分高级将领,在精神上陷入迷茫。也是信仰的缺失,使得腐败在国民党军队中大行其道。如,在抗战胜利之后,全国上下约有2300多个接收委员会,国民党的军政大员们打着“接收”的旗号,把土地、企业矿山、国家财产都拿来中饱私囊,内部的腐败难以遏制。以致于蒋介石败走台湾后,在总结自己的失败原因时表示,“失败就失败在‘接收’二字。”另外,国民党军队间的派系斗争激烈,虽然整天喊着党国利益高于一切,但在行动上明显是私利高于一切。如,蒋介石曾在1948年初预感到东北守不住,让卫立煌把东北的精锐部队全部撤到关内。虽然这个决策方向是对的,但因卫立煌对蒋不信任而未能贯彻执行。在孟良崮战役中,张灵甫的军队因战力不支向包围圈外的国民党军队请求增援,发电报称“各位兄弟赶紧增援,我这边顶不住了!”结果因派系等原因受到推诿,收到的回电竟然一律是:“我们请张军长增援!”张灵甫收到电报直发蒙,最后战败,并留下“我终于弄明白了我们军队内部的游戏规则,我没有掌握好”这类令人感叹的名言。

由此可见,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获得政权并不是借了国民党的光,也不是什么偶然事件,而是其信仰的魅力,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

(参见:《砺剑:1949年国民党突然崩溃原因竟是这样》《解放战争,共产党为什么能赢的真相》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