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要制定AI醫療規則,責任由醫生承擔

日本政府將完善關於人工智能(AI)醫療設備的一系列規則。除了規定診斷的最終責任由醫生承擔外,還將明確針對安全性等的國家審查所要求的具體條件。此外,還將確定如何評價性能隨著AI的自主學習而不斷提高的醫療設備安全性等。日本希望推動有望為提升醫療質量和效率做出巨大貢獻的AI醫療儘早投入實用。

日本要制定AI醫療規則,責任由醫生承擔

在把AI用於醫療方面,在圖像診斷等領域以實用化為目標的開發正不斷推進。如果配備疾病識別AI的醫療設備投入使用,有望通過AI分析大量的醫療圖像,從而更易發現病變部位。

例如,NEC與日本國立癌症研究中心正在開發的"實時內窺鏡診斷輔助系統"可發現大腸息肉。1秒鐘可處理30張圖像,目前漏診率為2%。該系統爭取2019年度啟動臨床試驗,儘早投入使用。

在日本,銷售新的醫療設備必須通過厚生勞動省的醫療設備認證審查,但是目前尚沒有評價AI醫療設備安全性和有效性的標準。企業方面不清楚需要滿足哪些條件,處於摸索階段。

此外,企業方面還擔心即使提出申請也要長時間等待審查或者無法獲批,厚生勞動省和經濟產業省將制定一系列相關規則。

日本要制定AI醫療規則,責任由醫生承擔

厚生勞動省將在2018年度內製定評價標準。通過自主學習不斷提高性能的AI在獲得認證後性能也可能發生變化。因此,該省將基於AI的特點制定規則,例如建立上市後再次評價性能的機制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