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安县:破解垃圾“围城之痛” 已刻不容缓!

公安县:破解垃圾“围城之痛” 已刻不容缓!

习近平同志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

公安县:破解垃圾“围城之痛” 已刻不容缓!

在向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目标迈进的新征程上,一幅天蓝地绿水净的生态文明建设的美丽画卷正在徐徐展开。美丽中国,这是一个扣人心弦的梦想,它要呈现的,是天蓝、地绿、水清、景美的美好生活,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内容。

公安县:破解垃圾“围城之痛” 已刻不容缓!

近些年,随着县域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城市生活垃圾、医疗垃圾、农村垃圾数量持续递增,垃圾围城、垃圾围村的现实已成为百万公安人民的心腹之患。

公安县:破解垃圾“围城之痛” 已刻不容缓!

目前,我县常住人口106万,日产垃圾近500吨,一年365天下来,这个数字就是18.25万吨,相当于36000多头成年大象的重量,而且每年的垃圾量还以8.2%的速度增长。

公安县:破解垃圾“围城之痛” 已刻不容缓!
公安县:破解垃圾“围城之痛” 已刻不容缓!

在今年我县“电视问政”现场,垃圾围城、垃圾围村的现象再次成为人们热议、关注的话题。

公安县:破解垃圾“围城之痛” 已刻不容缓!

为解决垃圾围城之困,县政府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在县级财政十分紧张的情况下,县政府投资1300多万元为环卫处购置洒水、清运车近50辆,组织420多名一线环卫工人日夜不停对垃圾进行清扫和清运。

公安县:破解垃圾“围城之痛” 已刻不容缓!

尽管如此,垃圾引起的环保问题依然困扰着每一个人。目前,我县对垃圾采取的是简单填埋方式,这也成为大气污染、水污染、传染性疾病的传播源头,既给周边环境及百姓生活带来安全隐患,同时也持续侵蚀着健康的城市肌体:大量的氨、硫化物等污染物造成严重的大气污染,成为多种呼吸道疾病的诱因;垃圾中的重金属和大量有机物、细菌、病毒等进入土壤和地下水,成为污染农村田园、污染城市的“罪魁祸首”;垃圾填埋不仅造成二度污染,也掠夺着有限的耕地资源。

公安县:破解垃圾“围城之痛” 已刻不容缓!

截至目前,垃圾填埋已占用我县耕地2000余亩,并且每年新增200至300亩,全县已没有适宜的土地用作新的垃圾填埋场。

公安县:破解垃圾“围城之痛” 已刻不容缓!

破解垃圾“围城之痛”,为垃圾寻找出路,已刻不容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