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那年,如果拿着读本科的钱去买房,现在的我又会什么样?

01

2015年11月,我毕业两年半。

拿着信用卡套现和北漂赚来的钱,在南三环外首付了一套72平的两居室。

每平方8100元的单价在当时看来非常虚高,在这鸟不拉屎,鸡不下蛋,说是三环边其实快到四环线上的楼盘,卖到这个价也是没谁了。

但我还是买了下来,原因很简单:一、首付刚刚够,买的起。二、虽然发展的不好,但还在郑州地界内。三、品牌口碑还不错,物业是自持的。

这是我第一次真切的感知房价,虽然现在看来当时的那个价位不高,但在那时的我看来已经是非常之高了。一边抱怨一边看房,一边感慨前几年的房价之低。

我第一次生出一个奇异的假想:如果在2009年高考后,我没有去读大学,而是选择用四年的学费来买一套房,现在的我又会是什么样呢子?

哦,忘了介绍,我是在省内读的一所民办本科院校。就是大家经常说的三本院校,学费超级贵的那种。

普通一二本学校一年的学费在3000到5000之间,我们学校一年的费用是13800。

加上在学校的吃穿住用,一年的花费在2万左右,四年的总花费接近8万。

这个标准在我们的同学里是中间水平,有节俭些的一年花费在1.8万左右,大手大脚的可就没边界了,一年花费三万也不在话下。

贵族学校培养的不一定是贵族,但学费一定会很贵。

02

言归正转,2009年9月我第一次来郑州,从豫南小县城坐了5个小时的火车。

初下车,被郑州川流不息的人群惊呆了,那时根本不敢奢想自己可以在这个城市买一套房子。

直到2015年自己买房子时才知道,那一年,郑东新区金水路附近某热盘售价才不过5000出头,8W块的学费交个首付绰绰有余!

现在那个楼盘的二手房单价是2W+一平,如果当时真的拿着学费交了首付买套房,现在会是什么样的光景呢?

这个假想只是在脑海里匆匆浮现,我并没有真正认真地思考,那样做会给自己带来一个什么不同的人生,直到后来遇见一个和我同龄的小老板。

这个小老板是一家五金批发生意的门店主,门店+仓库的规模有一千多平,是他所在的市场里规模最大,种类最齐全的。

老板姓薛,1989年的人,身材发福,脸大腰圆。

初次见面时我以为他应该比我年长五六岁,第二次见面聊起老家和年龄时,才知道这薛胖子居然和我是同龄人。

这让我大吃一惊,从外表、身形、阅历和做事方式都觉得他比我成熟五岁以上。

他得知我真实年龄后表示,我做事和谈吐虽然相对成熟稳重,但还有不足。

这倒勾起了我的好奇心,慢慢地引导他说出自己的看法。那天下午我们在他的办公室(仓库)聊了两个小时,从实体经济做生意,到上学读书在社会上磨砺,他都有自己的看法。

这位薛老板在初中毕业就已经出来混社会了,年龄虽然不大,资历却不小。在五金配件行业摸爬滚打十几年才有了今天的业绩,小有成就难免心劲高傲。

他很直接地给同我谈论他的读书无用论,核心观点大致如下:

1. 社会是最好的大学,在社会大学里摸爬滚打收获的是实战经验。

2. 学校教育和社会岗位分工严重脱节,学校培养出来的学生在社会上眼高手低,不符合岗位要求。

3. 大学生在学校吃喝玩乐,打游戏、谈恋爱,包养、同居、还堕胎。

4. 花费四年的时间太久,学到的东西等毕业了可能已经过时了。有那时间不如学个技能现学现卖,社会中稳住脚跟。

5. 国家放宽招生,一部分三本院校(就是说你呢)办学校就不是为了搞教育,赚钱才是硬道理。

6. ······

大意如此,薛老板着实能说会道,当时把我都说蒙圈了。

忽然想起自己曾经思考的问题,如果在我高考后没有去读本科,而是拿着学费买了套房子,找了个工作跳进社会的激流里打拼会比现在过得更好吗?

思考这个问题前,我想应该先说说自己大学毕业后的生活。

03

2013年6月,大学毕业,我和两个从河南老家来北京打拼的伙计,一起成为了无数不起眼的北漂中一员。住地下室,吃最便宜的盒饭,在一个半小时路程外的写字楼里上班,每天出门前要收拾的干净清爽。

虽居于阴暗,外表不可不阳光。

半年后,我想辞职。原因是外面的世界太美丽,赚钱的太没力。

和他们两个一合计,我们的送水公司就成立了!我们合伙注册了一家送水的公司。对,就是赵本山在春晚小品《送水》里扮演的那个角色。

工商登记和营业执照还没来得及办,业务就开始了。

找了家小印刷厂,印了五万张小卡片,上面写着公司名、联系电话和主营的水品牌。先去写字楼一栋栋刷楼,再去小区里一栋栋刷楼,路边停着的车一辆也不放过。

就这样三个月的蛮荒开拓,有了一些固定的订水客户。小心周到地维护着,再慢慢开拓新客户。

到2015年8月我卖掉这家公司,分完钱,我的卡里余额还有10万。

回想起第一年冬天在风雪中扫楼发卡片,冻得瑟瑟发抖;骑电动车送水,因心急路滑摔倒在马路上,忍不住眼圈发红。

卖掉了北京的公司后,我南下到广州去淘金。在广州的一个半月,一边找工作一边看商机。

除了想看看南方城市火热的经济市场,还有一个小私心——放松休息一下。一年半来每天都是奔波在送水路上,除了发烧感冒从来没有休息过。

在广州,我住在朋友租住的房子,早晨起来后就在这个城市的角落闲转。动心过餐饮和外卖,最后因为家里的事情回到了河南。

高考那年,如果拿着读本科的钱去买房,现在的我又会什么样?

父母希望我能留在老家,娶个媳妇安个家,踏踏实实过日子。

纠结了几天,毅然决定了,遵循父母的意思!去了郑州发展,那儿离他们更近。

于是就有了前面大家看到的买房故事,以及因工作接触到的那个薛老板。

04

说实话,和薛胖子聊完人生后我真的认真地思考了我的那个假想:高中毕业后的我拿着学费买了一套房后,开始为了还房贷发愁。

找了一份收入并不高的工作,吃苦受累养活自己还房贷,也许人生发迹,在底层的奋斗中崛起,缘于这套房子给自己带来的第一桶金从此走向巅峰人生。

也许因为学历门槛,一直限制在底层,通过简单的体力劳动过着平凡五奇的生活,一套房产的增值给自己带来了不过是少些搬砖的心酸。

高考那年,如果拿着读本科的钱去买房,现在的我又会什么样?

然而,做地产朋友说,如果你在2009年就有这个魄力和意识,敢于放弃读书的学费去买房,今天的人生不会太凄凉。

房产增值的诱惑会让你上瘾,不断地买进卖出,虽然学识不高,但赚钱能力不低······

我想了想,他说的好像有道理,很多炒房字的人可能大字不识几个,就跟着买买买,不也赚的盆满钵满嘛?

以至于有坊间流传,2016年前的郑州房地产市场上,闭着眼睛买房都能赚一番。说到这,我竟然真的心动了······

等等,好像哪里不对!

高考那年,如果拿着读本科的钱去买房,现在的我又会什么样?

抛开作为后来人能看到的可观预期收益,我的后半生回事什么样子呢?有确定的预期吗?

如果,30岁的我,真的穿越时光回到2009年的9月,找到那个一手攥着学费,一手握着通知书的我,要不要告诉那时的自己放弃读书,改去买房?

05

回答这个问题前应该反思,大学教育给了我什么?

从学校出来,确实感受到了学校教育和职位要求的割裂,对口的工作门前排着长长的队伍,有的专业毕业就失业。

这四年中学到的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在专业课堂上吗?

不是!

大学教给我独立思考的能力,尽信书不如无书,敢于质疑一切,才能探索出真知。

大学教给我的最重要的能力是持续学习的能力,发现自己在知识上的漏洞的能力,填补漏洞的能力。

大学交给我的是宽容忍让,接受不一样,即所谓求同存异。和舍友,同学处理好人际关系,懂得尊重和理解的能力。

高考那年,如果拿着读本科的钱去买房,现在的我又会什么样?

时不时跳出来的负面消息,打破人们对于大学生群体的认知,个体的事例也不足以证明读书无用,上学无用。相比幻想中美好的炒房收益,我更喜欢现在的自己。

历史不能假如,生活在当下。有些事情迟早回发生,像花儿会开,鱼儿会产卵,每件事情都有应该发生的时节。

是的,就是这样,什么样的年纪做什么样的事。

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机遇和挑战,在机遇和挑战来临前先做好应对的准备,才是最好的选择。

高考结束了,愿他们不仅金榜题名,还能收获沉甸甸充实的大学生活。

高考那年,如果拿着读本科的钱去买房,现在的我又会什么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