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里算卦的袁守诚到底是什么人?

天使跌落人间

袁守诚在《西游记》里面是袁天罡的叔叔,是整个西游记主线故事的始作俑者,也就因为袁守诚为泾河龙王算了一卦,才引发出唐僧师徒四人的西游之行,是其中重要的一环,个人甚至觉得,袁守诚必定是观世音之托,甚至,袁守诚有可能是观世音的分身。

我们再重新理一下整个事情的来龙去脉。

长安城有两个人,一个樵夫李定,还有一个渔夫张稍,张稍告诉李定,说他认一个算卦的先生,每天只要送给他一条金色鲤鱼,他就能告诉我哪里能捕很多的鱼,每天都是如此。

两人的对话,让泾河水府的一只夜叉给听见了,就赶紧向泾河龙王汇报,泾河龙王就变成一个秀才去会一会这个算卦的先生。泾河龙王在长安城遇着了这个算卦的先生,正是袁守诚,是袁天罡的叔叔。

袁守诚就给泾河龙王算了一卦,说明天会下雨,而且是未时下雨,会下三尺三寸的雨。泾河龙王不信,两人就约定,如果袁守诚算准了,那么泾河龙王就给他五十两黄金,如果没算准,泾河龙王就要砸了袁守诚的招牌,而且不能呆在长安城了。

龙王一回到水府,就接到了玉皇大帝的通知,时间雨量都没错,龙王知道是遇到真人了,但是他不想输,他就故意晚一个时辰下,然后少下了三寸雨。之后,泾河龙王又到长安城来找袁守诚。

袁守诚说:我不怕,反倒是你触犯了天条,这可是个死罪。泾河龙王一下子就愣住了,赶紧向袁守诚问活命之道,袁守诚就跟他说监斩他的人是魏征,你只要去找李世民讨个人情,就没啥问题了。

泾河龙王就去找李世民了,李世民答应了袁守诚的请求,就把魏征留下来下棋,让魏征赶不及去监斩泾河龙王,可是魏征梦中斩了泾河龙王。泾河龙王就找李世民索命,李世民下了一趟地狱,在崔判官的帮助下添了二十年阳寿,然后还魂了。

再之后,就是唐僧为李世民西方拜佛求经了,也就是说西天取经这个事情,就是由袁守诚引起的,再加上唐僧本来就是如来二弟子金蝉子转世,让我们不得不想,这一切都是安排好的,而袁守诚就是开始的一环。


历史简单说



起先,袁为渔民指引了钓鱼技巧,引起泾河龙王的注意。

身为司雨大龙神的龙王竟然着了算命先生的道,化身白衣秀士去找袁算账。为了羞辱袁泾河龙王想到一个愚蠢的计策,和袁做了预测天气阴晴的赌注。结果是袁算的比天气预报还准,泾河龙王头脑发热,竟然私自改了玉帝的降雨旨意,被袁指出并威胁其性命难保。



泾河龙王大惊求救,袁又支招龙王找唐王李世民说情。但由于唐王的无心之过,龙王被魏征梦里斩首。

泾河龙王阴魂不散扰乱皇宫,李世民心惊,得了一场大病,随后想到了取经事件。

这个过程中,算命先生袁守诚扮演的角色令人疑惑。

1.他一个凡人能通晓天机,甚至能算出下雨的时间和下雨量。

2.他明知道白衣秀士的身份还要和龙王打赌,步步引导龙王走入歧途。

3.出事后,又出了馊主意,让泾河龙王找刽子手的上司求情,而不是找玉帝或者西海龙王帮助,这是南辕北辙。试想玉帝的命令魏征能违抗吗?

4.最后遭殃的还有唐王李世民,去了三日阴曹地府。折腾了一遭。

5.神奇的是平民袁守诚得罪了司雨大龙神龙王,和皇帝李世民,还屡次泄露天机,竟然毫发无损,至少原著没有交代。

而这些一些列事件引发的蝴蝶效应最终结果是,唐僧西天取经。而西天取经的全称策划者是南海观音。而袁此后再也没有出现过,由此可以推测是观音精心安排一场闹剧,但是泾河龙王成了冤大头。

西游系统中龙族地位低下,后来的小白龙沦为他人的坐骑,万圣龙王全家也死光光,东海龙王的定海神针被抢走等,更甚者天庭蟠桃会把龙肉作为美味。


远方诗声

你好,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

这袁守城不是别人,据我推测正是唐朝顶顶有名的风水大师,天文师,玄学大师袁天罡。

袁天罡是唐朝的天文地理,相术专家,享受唐朝国务院特殊津贴,据说他能预测未来,看一个人的生死灾难,一生吉凶,并且他编著很多易经八卦书籍,观测星象,预知国家命运。

唐朝历代皇帝都十分推崇这位奇人,他和李淳风是唐时期相术双杰,其才能远远超过诸葛亮,是古今罕见之人,传闻袁天罡活了800多年,后来阎王爷都不知道他生死,就派个小兵到阳间寻找他,袁天罡知道自己死期将至,就让徒弟买好棺木,自己睡在里面,一身素袍,小鬼见了,就把他带回地府,阎王爷感其才能,就把他推荐给地藏王菩萨,在他左右做个谛听,所以他能知道一切!



至于西游记里面的场景,话说当年他辞官归隐,在长安城为别人相命,此时为一个渔夫算命,袁天罡知道这个渔夫是谁,其实他就是秦桧的祖先,上天派来贪婪之人,目的是什么,他很清楚,天意不可违,所以,引来了泾河龙王,最后被斩首!泾河龙王死后冤魂一直盘旋在袁天罡周边,无奈袁天罡用玄天之法将他超度,从此归隐深山,不知踪迹,直到后来唐朝灭亡,他再次出现,助恢复大唐天下!

希望我的回答能够更好帮到你,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我吧!



书评小说

袁天罡又是哪位呢?天府之国成都人氏,生活在隋末唐初。祖上做过官,到他爹这一代貌似是有点衰落了,所以他的少年时代据说是穷苦的。

隋末,有个姓窦的人寄居在德阳县,恰好袁天罡当时也住那里,俩人都穷得很,窦穷人就跟袁穷人说,既然都这样,你随便给我看个相吧,以后有钱我补偿你。于是袁天罡给他看,专业术语就不啰嗦了,反正最终袁预测窦穷人以后会发达,而且就是在益州这边建立显赫功名。结果后来窦穷人真的发达,成了窦领导,做了益州地区的军政总管(都督)。

后来袁天罡便来到长安,名气之大就连李世民都知道他,家里常是高朋满座。譬如杜淹、王珪、韦挺三个人就曾请袁天罡预测未来。而袁说,你们三个都能升官,但二十年后都被贬黜,不过放心,没多久又有机会回去任职。

事实就是杜淹后来成为天策府李世民的智囊文笔,而王珪和韦挺则成了李建成的人。到了武德六年,三人全都遭难,被流放。结果又见到了袁天罡,三人都哭了,于是袁天罡安慰他们,说没多久就能恢复仕途发展——后来杜淹做到御史大夫,王珪做到侍中,韦挺担任某州刺史,一切全都和袁天罡当年说的一样。

当时,有个负责起草诏令的中书舍人岑文本,也让袁天罡给看相。袁说你这个人,从后面看完全没有得到三品官的命相,从前面看则有。但四肢虚弱,骨与肉不相称,如果得到三品位,恐怕是折寿的征兆。结果到后来,岑文本真的升任中书令,不久便死。

李世民的两大谋士“房谋杜断”,杜已经说过了,另一个便是房玄龄,他也曾来看袁,袁的预测是房将大富大贵,结果也确实如此。

袁天罡还曾遇见一个叫李义府的人,预测他会贵极人臣,就把自己的儿子推荐给他——请注意,李义府后来是有名的贪官污吏,与许敬宗狼狈为奸,但袁天罡居然一字不提。

陕州王刺史有个女儿,让袁天罡给他挑女婿。袁说这里没有能当你女婿的人,但我知道有个人姓姚,他的儿子将来能富贵,要不你挑他做女婿——这位姚公子便是后来的大唐名相姚崇,开元盛世有他的功劳。

那么,袁天罡算了这么多,他自己又如何呢?有人问他,他的回答是别提了,俺就这样了,而且快不行了——难道是泄露天机的缘故?结果这一年袁天罡就去世了。

当然说了这么多,感觉好像很牛的样子,但怎么说呢?就当是听说书的,听过拉倒,能当真么?你看着办。


司马路的历史会客厅

看到这个问题,我一下子陷入了思考,之前解读西游记,问到的总是神秘的太上老君,神秘的菩提祖师,这次好了,神秘的一个人。



能出现在西游记中的人物,自然非同一般。袁守诚就是其中之一。那么,他到底是谁呢?

看人看标签

看人先看标签,袁守诚的标签就是“神课先生”。《西游记》第九回 袁守诚妙算无私曲 老龙王拙计犯天条 写到:

真个那未来事,过去事,观如月镜;几家兴,几家败,鉴若神明。知凶定吉,断死言生。开谈风雨迅,下笔鬼神惊。招牌有字书名姓,神课先生袁守诚。

什么叫“神课先生”呢?课在古代汉语当中有七个意思,其中一个就是占卜,俗称“起课”。所以说“神课先生”的意思就是算卦特别准的占卜先生。


他主要出现在与泾河龙王问卦赌雨的故事当中。参考《西游记》第九回。

袁守诚和袁天罡

单说袁守诚,大家可能一点感觉都没有,可是要提起袁天罡那绝对是如雷贯耳。

袁天罡是唐代太宗年间最著名的道士,精于风水,星象也是一个预言家,著名的预言《推背图》就是他写的。


袁守诚和袁天罡是什么关系呢?

原著上说:

此人是谁?原来是当朝钦天监台正先生袁天罡的叔父,袁守诚是也。

原来,袁守诚就是袁天罡的叔父,难怪占卜之术那么厉害,袁天罡就是和袁守诚学习的。

借用袁天罡说事



其实,大家完全可以将将袁守诚当做袁天罡,《西游记》写到这里,就是需要一个神秘的算命先生罢了,要说算命技术高超,在文中加一段描述也就够了。但是让小说人物和现实中的人物联系起来来,这就显得更加玄妙了。

我是观礼,关注我,免费提供摸骨(女客户),看相,解梦!


观礼

《西游记》中,袁守城是一个算命先生,有一天一渔民来请他算卦,希望能捕获跟多的鱼虾,获得大丰收。这件事让泾河龙王知道了,很是生气,气势汹汹地跑到袁守城那里质问,还跟他打赌,让他算出最近一次下雨是什么时候,下多少。袁守城告诉他算的结果,泾河龙王撂下狠话就走了。可连泾河龙王也没想到的是,不多久天庭就传来旨意要求了下雨的时间和雨量,而且刚好和袁守城预算的一样!泾河龙王为了赌约,私自改了下雨的时间和余量,还到袁守城面前耀武扬威,说袁守城赌输了。

袁守城叹气说:你私自改旨意,将有大难临头。泾河龙王这是才感到害怕,请袁守城就他一命。袁守城暗示李世民可以救他,然后就消失了。泾河龙王在梦中向李世民求助,李世民答应了,并在泾河龙王行刑当日将魏征叫去宫中陪他下棋,这样一来魏征就砍不了泾河龙王了。

可谁知魏征在与龙王下棋时,下着下着就睡着了,而且在梦中将泾河龙王砍了。泾河龙王死后,冤魂找上李世民,怨他答应了救自己却不救。李世民十分害怕,认为只有佛法才能保证自己的安全,于是派玄奘西天取经。

故事讲到这里,不难看出袁守城不是个简单的人物,他到底是誰?为什么都算的那么准?有一种说法认为他是西方人变的,为了就是让玄奘西行取经,将佛法带入中国;还有一种说法认为他是玉帝变的,因为泾河龙王得罪了玉帝,所以特意用这种方式惩罚泾河龙王。

事实上,书中的袁守城其实就是唐代大名鼎鼎的风水大师、玄学大师兼天文学家袁天罡。


老照片

1.袁守诚多厉害?

袁守诚,自称是钦天监台正袁天罡的叔父。袁天罡很多人都熟悉,就是著名的《推背图》的作者,这本书可了不得,它是一部成功预测了几千年后中国历史演变的奇书,够牛逼吧,侄子都这么厉害,当叔叔的肯定差不了哪去。



袁守诚打着“我后边有人”的名义摆个路边摊,摸骨算命体验生活。可精准预测渭河水族活动的时辰方位,比天气预报都准,打渔的按他的指引总能收获满满。泾河龙王看不下去了,心想渭河的鱼打完了就该我泾河遭殃了,绝对不允许这么牛逼的人存在。泾河龙王因此故意滋事,和袁守诚打赌,心想你天气预报再准,总没有我人工降雨准吧。谁知袁守诚神机妙算,竟将玉帝圣旨猜的分毫不差,泾河龙王崩溃了,这上边的红头文件他袁守诚都能蒙对,太没面子了,无奈之下为了赢得赌约只好私自更改降雨时辰方位,克扣降雨点数。岂不知因此触犯天条,惹来杀头之罪。

2.唐僧取经的起因?

泾河龙王触犯天条,悔不当初,来找袁守诚指点生路,袁守诚竟知行刑者是当朝丞相魏征,于是让他去求李世民。龙王遂托梦大唐皇帝李世民,让他拦下魏征救他性命。李世民因此动了恻隐之心,行刑当日找来魏征下棋,只管拖住那魏征。岂不料魏征假意昏睡,在梦中将泾河龙王斩于剐龙台。泾河龙王阴魂不散,夜夜来找李世民索命,唐王惊恐不安,先是找秦叔宝尉迟恭二位门神把手宫门,驱除恶灵,又让玄奘法师举办法会,超度亡魂。

彼时,长安城里突现一老僧,贩卖袈裟锡杖,唐王甚是喜爱,便欲将其买来送与玄奘。谁料老僧顺势推销起了大乘佛法,说你们东土的小乘佛法都是垃圾,我有大乘佛法能渡人升天,你们要不要来取啊。原来这老僧正是观音菩萨化身,来东找寻取经人,玄奘才走上了西天取经的道路。

3.袁守诚究竟何方神圣?

话说佛祖欲将大乘佛法传往中土,进一步扩大势力范围,但佛经如果白送的话就显得太廉价了,必须走高端路线。于是就借袁守诚之手,炮制了泾河龙王触犯天条进而找唐王索命,而唐王又派玄奘取经的整个事件经过。其中推动事件进展的关键人物有三个:袁守诚,卖袈裟的老僧和玄奘。袁守诚引发了整个事件的导火索;老僧促成了唐王派遣玄奘取经的发展经过,玄奘则是被内定的取经大业的执行者。其中老僧乃是观音化身,观音作为西天取经的执行导演,临时客串了老僧的角色。玄奘作为男一号,背景深厚,而且很有故事,是如来佛祖二弟子金蝉子转世,十世修行的出家人,可见为了培养玄奘,佛祖也是花了工夫的。而袁守诚的身世并没有交代太多,但可以肯定的是他是取经事件的知情人,我们可以由此推测,袁守诚要么是佛祖身边的人要么是来自天庭。



首先,袁守诚可能是观音化身。在取经事件中,如来佛祖是制片人兼总策划,观音菩萨是总导演,观音菩萨既然客串过老僧也有可能客串一下袁守诚。但是仔细推敲就会发现这个可能性不大,因为泾河龙王是天庭的公务员,没有经过天庭授意不能随便查处,而且袁守诚是个道士,他能算出玉帝圣旨应该是出自天庭无疑。那么在天庭里最能胜任这个角色的当属资格最老的太上老君了。太上老君是道家始祖,地位尊崇,法力无边,能算出玉帝圣旨自然不是什么难事,何况为了配合佛教完成取经大业,就算是泄露天机玉帝也不会怪罪。而且老君曾经一气化三清,历朝历代也都有太上老君化身人间助推历史演变的传说。可见,由太上老君来扮演袁守诚这个角色再合适不过了。



以上内容纯属个人猜测,如有雷同,纯属胡编。可能吴承恩写《西游记》的时候真没想这么多,但一部伟大的著作总能留给读者更多想象的空间。


宏伟w

书里写的很清楚啊,袁守诚是一名神刻先生,他之所以出名,是因为他侄子是钦天监台正。

招牌有字书名姓,神课先生袁守诚。此人是谁?原来是当朝钦天监台正先生袁天罡的叔父,袁守诚是也。

钦天监是个什么玩意儿呢?为什么一个钦天监台正的叔叔,就能凭儿子之名,名扬天下呢?钦天监差不多相当于如今的国家天文台吧,袁天罡是天文台台长。

这么一看,国家天文台的地位有这么高吗?地位的确是比现在高,可毕竟只是个三教九流,没咱们想的那么厉害。关键在于,袁天罡的本事太高了,高到几乎通神!

这种人,别说扔在钦天监了,就是扔在御马监,他照样能够名镇一方。没办法,推背图太厉害了,哪个澡堂不得来个十套八套?

袁守诚的厉害,在于历史上本没有这个人。西游记的作者,把袁天罡的故事,移植到袁守诚身上,借力打力,让泾河龙王的死,更具有可读性。

历史上的袁天罡,为皇帝们找墓;西游记的袁守诚,把皇帝送进墓。虽然最后袁守诚失败了,至少也打击了李世民的嚣张气焰。


山鬼祗树

在《西游记》一书中,第八回与第九回之间有一章附录:陈光蕊赴任逢灾,江流僧复仇报本。附录这一章里道出玄奘的前世今生,紧接着在第九回里就出现了魏征梦里斩泾河龙王的故事。然后引出了《西游记》组团出国交流考察第一领导核心-------取经人唐僧。这也标志着取经之路正式开始。

泾河龙王被斩与袁守城和李世民脱不了关系。袁守城是袁天罡的叔叔。袁天罡在唐朝就是牛逼哄哄大名鼎鼎的人物,他和李淳风二人合著的《推背图》一书一直被人津津乐道,直到今天还影响着人们。在头条里现在还有许多大神在研究讲解《推背图》的人如过江之鲫。这袁天罡即是风水大师,天文学家,星象学家,预言家,占卜师,道士,相士,身份颇多,看样什么都会,就相当于今天拿了很多有含金量的证。当然有这么多专业技能自然身价不斐,袁天罡时任钦天监。袁天罡这么厉害他叔叔袁守城就更厉害了。袁守城名气被泾河龙王知道了,龙王仗着自己上达天庭行云布雨,显示自己本职工作很专业就想和袁守城赌一把,想套路袁守城,没想到被袁守城套路了,有性命之忧时求袁守城救他,袁守城叫他求李世民,李世民也答应救他,没承想阴差阳错李世民反而害了他,泾河龙王自然不服天天晚上来骚扰李世民,李世民被缠得睡不着觉,观音告诉他,只有求得真经才能破之。李世民于是就着玄奘去求取真经。

袁守城怎么会知道天上要下多少雨?泾河龙王下雨少了点数他都知道,真相只有一个,袁守城就是观音菩萨变的,《西游记》里组团取经的前期筹备组织工作都是观音一手操办的,包括四人取经中遇到的困难相当部分都是观音出面帮助解决的。所以剑秋肯定,袁守城就是观音的化身。在玄奘取经去了以后,袁守城再也没有出现过。因为他的使命完成了。可惜的是泾河龙王真是冤枉死的。


沐容剑秋

要问袁守诚是谁?

从原著《第九回 袁守诚妙算无私曲 老龙王拙计犯天条》“招牌有字书名姓,神课先生袁守诚。此人是谁?原来是当朝钦天监台正先生袁天罡的叔父,袁守诚是也。那先生果然相貌稀奇,仪容秀丽,名扬大国,术冠长安。”中得知:

袁守诚是“当朝钦天监台正先生袁天罡的叔父”。

真的是这样吗?

肯定不是。

袁天罡固然厉害,就算其叔父再厉害,也猜测不出玉皇大帝的心思吧?

从原著《第九回 袁守诚妙算无私曲 老龙王拙计犯天条》“他又按落云头,还变作白衣秀士,到那西门里大街上,撞入袁守诚卦铺,不容分说,就把他招牌、笔、砚等一齐捽碎。那先生坐在椅上,公然不动。这龙王又轮起门板便打、骂道:“这妄言祸福的妖人,擅惑众心的泼汉!你卦又不灵,言又狂谬!说今日下雨的时辰点数俱不相对,你还危然高坐,趁早去,饶你死罪!”守诚犹公然不惧分毫,仰面朝天冷笑道:“我不怕!我不怕!我无死罪,只怕你倒有个死罪哩!别人好瞒,只是难瞒我也。我认得你,你不是秀士,乃是泾河龙王。你违了玉帝敕旨,改了时辰,克了点数,犯了天条。你在那剐龙台上,恐难免一刀,你还在此骂我?””中得知。

从原著中还得知:

袁守诚不但对雨算的“毫发不差”,就连泾河龙王犯了天条,谁来监宰?都了如指掌。

算卦、卖卜的,最忌讳的就是泄露“天机”,但袁守诚不但泄露“天机”,而且给泾河龙王指出“光明大道”后,从此,“人间蒸发”。

但袁守诚这样的做法,直接导致唐王李世民魂游地府,拉开了“西天取经”大幕。

可见袁守诚在“西天取经”这一环的重要性。

从而引发了人们对“袁守诚”的重新定位:

有人说,袁守诚是玉皇大帝。

玉皇大帝是何等身份,天界的皇帝,级别不知比泾河龙王高多少,为了这么点“小事”,到人间和泾河龙王“较劲”,你说丢不丢人?

其次,如果袁守诚真是玉皇大帝,泾河龙王“就把他招牌、笔、砚等一齐捽碎”,又“轮起门板便打、骂”。就这样,玉皇大帝都不亲手杀了泾河龙王,反而让魏征监宰,是不是很可笑?

再说,从玉皇大帝对待“天蓬元帅”和“卷帘大将”及凤仙郡的事来看,都是一点“小事”,但都被玉帝从重处罚。但从原著《第九回 袁守诚妙算无私曲 老龙王拙计犯天条》“守诚曰:“我救你不得,只是指条生路与你投生便了。””中得知:玉帝对又打又骂的泾河龙王,不但没有惩罚,还给泾河龙王指条生路,是不是有点太“反常”?

那么,只有一种可能:

袁守诚就是观音菩萨。

因为西天取经是观音菩萨一手策划的,而当时的唐朝重道轻佛,要打通取经的障碍,只有从最高层入手,才是正道。

所以观音菩萨变成“袁守诚”,借泾河龙王,剑指唐王,让西天取经“名正言顺”。

接下来,观音菩萨让泾河龙王转世投胎为自己莲花池里的金色大鲤鱼,这也就是为什么通天河对付鲤鱼精时,观音竟来不及着衣妆就前往收服,并且事后没有惩罚鲤鱼精的原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