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个地方的人最会吃肥肠?

athenacool

在肥肠面前,我们都是亲人

当年八一桥的常德肠子馆红极一时,整个店里虽然只有肥肠干锅这一道荤菜,却吸引了无数吃货造访。

天下肥肠爱好者是一家。爱者两眼放光,厌者避之不及。

若不是不经意间谈及肥肠,我和小小珊这对地下肥肠党大概不会这么快相认,“同志,原来你也吃肥肠!” 我们强忍着口水,执手相望,势要踏平一切肠子馆。

“晓得不,以前八一桥那家肠子馆搬到红星去了!现在叫张氏父子。”

“那还等什么,今晚开吃!”

作为老店常客,小小珊清楚的记得,那时店子不大,从里到外都透着一股“土”味儿,矮矮的木方桌配几条长凳,坐上去脚都伸不直。如今新店地方敞亮了不少,桌椅高度也挺舒适的。搬家后的新店地址知道的人还不多,正好省去了我们的排队时间。

“小心,点火啦。”服务员用铁钳夹起烧得通红的煤球,放进桌子中间的炉灶里。不一会儿,飘着香气的肥肠干锅就上桌了。

干锅肥肠(大锅) 100元

肥肠和猪头肉同煮,是最为乡土的常德做法。肥肠的油脂香和猪头肉的肉香交相融合,彼此成就,在辣椒、花椒和大蒜的助攻下,把这一锅尤物推向高潮。

服务员用长筷迅速搅动,在中间留出一个窝洞。待到锅中咕噜噜冒泡时,我夹起一块肥肠往翻滚的红油汤窝里蘸一蘸,再送入口中,整个口腔瞬间被一股异香包围。

这是一种无法用言语形容的妙!猪肠洗得极干净,里面的油膜撕掉了,几乎闻不到膻味。火候恰到好处,口感柔韧。曾经吃到过没熟透的肥肠,跟嚼皮筋儿似的。

位于常德最西北的边塞之城石门,是肥肠煲的发源地。据《石门县志》记载,石门肥肠煲是由土家族青年覃正村发明的。覃正村从军时当过炊事员,学得了一手好手艺,复原回乡之后成为一名厨师。他将北方熘肥肠加以改进,先把猪肥干炒,再佐以花椒、桂皮、辣椒和豆瓣酱,用土家族传统的方法干炖着吃。

吃到一半,把一碟酸菜下进去,肥肠又吸收了另一种酸香之味。这时候舀一勺油汤来拌饭,简直是人间至味。

斋菜 22元

以前老店只有肥肠干锅一道菜,现在可丰富多了。在一长溜菜单中,小小珊一眼就瞥见了斋菜。见众人一脸懵,她解释道,此斋菜非彼斋菜。

斋菜其实是一种油炸食品,最常用到的食材是莲藕和红薯。咬一口,酥、香、脆,油而不腻。裹在外面的面衣薄而光滑,有滋有味。这用得可不是普通的面糊,是用泡过的糯米和粘米磨成米浆,放一点盐和芝麻,装进木桶里发酵而成。

常德人爱喝擂茶,斋菜、米泡、锅巴、虾片等都是配茶的小吃。既然没有擂茶,我就蘸着肥肠的油汤吃,嗯,也韵味得很。

牛杂钵 68元

热衷肥肠者,大抵也是内脏爱好者。牛杂钵又香又辣,滋味浓郁,可我却是为了用它下粉。“我们的粉是从常德运过来的。”还没开吃,一煮便知,点菜大姐没有唬我们。

常德米粉 8元

常德米粉得益于沅水,久煮不烂,不似长沙米粉,一筷子就能夹碎。待到雪白的米粉吸饱了汤汁,稍带些酱色,就可以夹来吃了。口感Q弹,很有韧性。

见小小珊躺在椅子上揉着吃撑的肚子,我凑上去问道,“还是原来的味道吗?”

“是是是!跟你说,虽然过去陪我来吃的前任是个渣男,但这肥肠呀,一点也不渣。”

ENJOY TIPS:

肥肠干净,到店必点

对煤气特别敏感者慎入


张氏父子常德肠子馆

地址:雨花区中意一路322号(女子大学南门旁欧维塞斯酒店2楼)

营业时间:11:00-21:00


ENJOY密探:小小珊(常德人士,信奉“不吃肥肠不足以谈人生”)


ENJOY精选限量美食

说起吃肥肠 四川人民可以站出来了!

不说其他地方 就说成都吧 什么样的早餐叫做成都早餐呢?

一碗肥肠粉配一个锅盔 就是成都早餐

走到街上 大大小小的店 不是什么肥肠面 就是肥肠鸡 干锅肥肠 卤肥肠 炒肥肠 冒肥肠

肥肠总是以你想象不到的方式出现 但是不管是什么方式 什么搭配

四川人都能把肥肠做的非常美味

小成妹说四川人最会吃肥肠 没人有意见吧?

说起怎么吃肥肠 方式可多的很呢

放心吧 小成妹在这里介绍的是我们学校的大师傅做的家常版 保证用最简单的方式

做出最好吃的味道

干锅肥肠

1、猪大肠用面粉、醋反复搓洗,再用清水冲洗数次。切成小段待用。
2、将大肠放入冷水锅中。倒入2勺白酒或者料酒。
3、放入几个葱白段和生姜片,大火煮20分钟。捞出待用。
4、准备配菜,青椒、黄瓜、青笋、胡萝卜洗干净待用。
5、调料:葱段、大蒜、生姜、花椒、干辣椒、泡姜、泡辣椒。
6、锅中下油,冷油时丢10几粒花椒进去,慢慢炒香,然后将葱段、大蒜、生姜丝、干辣椒、泡姜丝、泡辣椒放入继续煸炒。
7、将调料的香味炒出来、倒入大肠、调入一勺蚝油、一勺老抽,上色炒匀、放点盐,一勺白糖。
8、倒入开水,淹没食材的1/2即可、翻匀,盖上锅盖、焖至汁水收干、先放入青椒、胡萝卜、芹菜等蔬菜。
9、再放入黄瓜、青笋等比较好熟的蔬菜、翻炒几下,一点味精。关火。
10、一盘色泽红亮,滋味鲜香的干锅肥肠就可以装盘上桌了。

红烧肥肠

制作材料:
猪大肠500克、葱姜蒜片20克、料酒2勺、生抽2勺、老抽半勺、糖2\\3勺,盐适量、青红椒各半个、食用油600毫升。
制作方法:
1、猪大肠清洗干净后锅中放水加入葱姜片和料酒煮至熟烂
2、肥肠清洗干净后切小段,拭净水分
3、锅子放油烧热,至6、7成油温时放入大肠,炸至外皮金黄
4、锅中加入适量的油,煸香葱姜蒜片
5、放入大肠,烹入料酒、生抽、老抽,加入糖
6、加入适量的水,将大肠煨至入味,汤汁收浓,加入盐调味

7、将青红椒放入翻炒出香味后关火,装盘即可.

制作材料:
猪大肠500克,酸菜150克,姜蒜、胡椒粉、客家黄酒、盐适量。
制作方法:
1、大肠用盐、生粉或者食用碱反复搓洗干净。
2、酸菜用水浸泡一下,然后切0.5厘米一段并拧干。
3、锅里加水烧开,下大肠焯水,然后切段。
4、起油锅,爆香姜蒜,下大肠爆炒一小会儿。
5、沿锅边炝入黄酒,加入酸菜煸炒均匀。
6、加入盐,胡椒粉调味就可以出锅了。

主料:肥肠 尖椒
辅料:
做法:
1.两根青椒
2.去籽切小段儿
3.肥肠切小块,尽量切小点,毕竟这个东西一口吃太多未免会油腻
4.肥肠辣椒装盘待炒

5.起锅,放油,先加入辣椒进行翻炒,大概一分多钟,不要太蔫了,加入肥肠后再尽情翻炒直 至炒出其香味。




↓↓↓

学习更多更全更精彩的美食视频尽在

小成妹风里雨里也等你们来~(ღˇ◡ˇღ)


成都新东方烹饪

吃的东西,个人认为没有哪里的人最会吃的说法,毕竟每个人的口味都不同对吧,楼主如果喜欢吃肥肠,我倒有一个常做的方法,你可以试试:

相信很多的小伙伴都跟我一样,喜欢吃肥肠,单单那嚼劲都让人回味无穷,一道美味的干锅肥肠更是让人垂涎四尺!这期的教程,天健美食坊,准备用肥肠教大家做一道有嚼劲,并且酱香四溢的干锅肥肠,包你们见到都垂涎四尺,吃了还想吃!想学的小伙伴们赶紧准备好哦!PS:喜欢美食的小伙伴们一定要记得关注 天健美食坊 哦,我每天都会更新不一样的美食教程!

首先准备食材:

肥肠 X 500g

芹菜,青红椒,姜,蒜 头,蒜苗X 适量

花椒,干辣椒 X 适量

食盐,老抽,料酒 X 适量

我相信喜欢吃肥肠的小伙伴们都应该知道,肥肠虽然好吃,但是清洗是最麻烦的,我先简单教大家清洗肥肠的方法:

  1. 刚买回来的肥肠如果有比较多的肥肉,要把这些肥肉稍微撕去。

  2. 刚买回来的肥肠,放盆里用水冲一次之后,先加白醋和食盐搓洗一遍,然后冲去白醋,倒去洗肥肠的水之后,再加入很多的淀粉,用淀粉搓洗,这样能把肥肠上面的那些脏东西洗去,搓洗干净后用水冲干净,如果还是不干净,重复1~2次!

  3. 肥肠表面冲洗干净后,要把肥肠反过来,洗里面那一层,翻肥肠可以在水龙头底下一边翻一边冲水进去,这样可以很好的把肥肠翻过来!

  4. 肥肠翻过来之后,加白醋和食盐搓洗,里面这一层比较容易洗干净,如果有肥油也可以撕干净,里层洗干净后再翻转过来!

  5. 翻转过来的肥肠再冲洗几次,别怕浪费水,洗干净肥肠就处理就好了!

接下来处理食材,把姜切成片,把青红椒切块,把蒜苗和芹菜也切小段,蒜头剥去外皮即可!

起锅,加水,然后用剪刀把肥肠剪成对称的小段放锅里,然后加入2个姜片,再加入2汤匙的料酒,大火煮沸焯水,煮沸后再煮两分钟!

焯好水的大肠,用漏勺捞起沥干水份放一边备用!

起炒锅,加油烧热,然后加入花椒和干辣椒小火炒出香味,炒出香味后,加入姜片,大蒜继续小火炒出香味,然后把刚刚焯好水的肥肠倒锅里,转成大火用锅铲快速翻炒!

肥肠和配料翻炒均匀之后,加入1汤匙的老抽调色,加入1茶匙的食盐调味,然后继续大火翻炒,让每一块肥肠都裹上一层酱油的颜色!

酱油裹上酱油的颜色之后,加入适量的开水,然后再次煮开,煮开后转成小火盖上锅盖焖煮10分钟左右!

肥肠煮了10分钟左右,锅里的汤汁所剩不多了,这时就把芹菜段倒锅里跟大肠翻炒均匀,炒至芹菜半熟!

芹菜炒至半熟之后,加入青红椒块,然后继续用锅铲翻炒,炒至青红椒块熟透,这时可以尝下味道,如果不够味,可以再加一点点的食盐,再翻炒均匀即可!

最后,把炒好的肥肠装到干锅或者砂锅上,吃的时候可以一边用酒精灯煮一边吃!这样一道嚼劲满满,味道鲜美,好吃下饭的干锅肥肠就做好啦!如果你学会了,就动手做来尝尝吧!

好啦,这期的美食教程家庭版【干锅肥肠】就到这里!

如果你在阅读本文做菜的时候,有看不明白的步骤,请在本文下方给我留言,我看到后会马上回复你的哦!

如果你喜欢我的美食教程记得关注我哦!

最后,感谢你的阅读,我们下期再见!


天健美食坊

江油的肥肠在四川很有名,四川吃肥肠的人又比一般的省份多。

考验一个吃货的标准就是肥肠,敢吃非常的那一定是一个地道的吃货,要是可以把肥肠吃得好那就是老饕了。肥肠是猪内脏,以前称之为猪下水。有些地方的人是不吃动物内脏的,所以吃肥肠是需要勇气的。


在中国,有很多地区的人都喜欢吃肥肠,这其中最有代表的就是四川和湖南。四川有江油肥肠,卤肥肠和干锅酱爆肥肠,湖南的非常以干锅最为有名,同时湖南的炒非常也很有特色。

卤肥肠有两大要诀:一是要肥肠新鲜,二是要卤汁浓郁。很多餐馆的老板为了保障每天用的肥肠都新鲜,就会凌晨3-4点去屠宰场,接当天刚杀好猪的肥肠。同理,血旺也是这样的。

卤汁就要看各家的手艺了,有的是几十年一直传下来的,卤水是越煮味道越浓的,搜易老卤汁在四川是很值钱的。


做非常的时候有一个矛盾点,就是里面的油要不要去掉。

因为猪本身比较肥胖的原因,所以不同的猪肠道内会有量不同的油脂,这些油脂在做肥肠的时候往往就会成为厨师的纠结点。

但是对于资深的吃货来说,这些是一定不能去掉的,只要去掉了就会对非常的口感产生很大的影响,非常之所以好吃,就是因为厚重的口感和饱满的味道,这些是卤肥肠这道菜的命门。我见过一些餐厅或者是个人为了把肥肠洗“干净”一点,就把油去掉的,往往味道就很寡淡了。

所以,最好的非常是要保留里面的油脂的,只有里面的油脂和外面的肠衣一起,才可以激发出只属于肥肠自己的味觉体验。


肥肠怎么洗会比较好?

洗肥肠是一项技术活,把买回家的鲜肥肠放到盆子里面,加一些食盐和醋。反复的揉搓15分钟,然后用清水洗净,再次重复上一个步骤。然后再去焯水,焯水的时候放一些姜和料酒即可。

这样操作既可以把上东西去掉,也可以保留非常独有的味道。


卤制的时间也是关键!

肥肠的录制时间不可过长,因为前期已经焯过水了,所以卤制的时间要控制,同时非常的口感也是一个关键,时间太久就会软烂了,味道也不好了,这一切都要靠师傅很好的把握。自己在家做的时候就随意一点就好,卤的时候尽量把火开小,让卤制的时间长一些。


最妙是肥肠头!

在四川吃肥肠,老吃货就知道让老板切一点肥肠头,肥肠头的脂肪含量和肠衣厚度都比一般的非常大,一头猪的肥肠里面只有一小节是肥肠头,量也是有限的。


芯芯念

说到肥肠,作为大陕西的一份子,我又来兴趣了。不知道大家知不知道,西安除了有牛羊肉泡馍,葫芦头泡馍也是相当相当出名~

葫芦头跟葫芦可没有半毛钱的关系,而是因为猪大肠的油脂非常厚,形状像个葫芦一样,所以才得名葫芦头。葫芦头一般由猪大肠和猪肚等基本原料组成。如果汤底添加了大骨和鸡,汤味更加醇香,香味立刻升级。


虽然同为泡馍,都是手掰,但葫芦头泡馍掰馍的时候要掰的大一些。在吃的方式上,葫芦头泡馍也相当讲究, 既可以单独吃,也可以和其他事物配着吃;既可以炒、炸、烩、煮,也可以泡着吃。在烹制方法上,讲究“泖”。将掰好的馍同猪肥肠放在海碗里用滚汤浇泖而成。肉汤融进馍里,那香味能飘得老远,不得不佩服关中人民对美食的理解和对生活的享受。

既然说到这里了,就必须盘点一下西安好吃的葫芦头泡馍店,要去西安玩的吃货们快火速码起来~

春发生

春发生是西安葫芦头店的代表。作为一家百年老店,主营葫芦头,早已名声在外,不知接待了多少国内外贵宾。这么有名的老店,价格也自然高些。


诚信和葫芦头泡馍馆

诚信和的葫芦头名气相当大,估计随便问个爱吃葫芦头的西安人,都能给你推荐到这家。他们家的梆梆肉(特色陕菜)也是一绝,吃葫芦头吃的太饱,那就打包一份梆梆肉走,这样才不留遗憾~

天发芽何记葫芦头泡馍

天发芽的葫芦头是西安比较具有代表性的。猪肠被处理的没有一点异味,配合着豆腐干、泡菜等一起吃,有解腻又增香。

西关葫芦头

这家店也是有些年头的,虽然名气不如前几个店那么大,但味道也是没的说,西关葫芦头做的是回头客生意,没两把刷子怎么能吸引来源源不断的回头客呢?


好奇心食堂



先说拿肥肠当主食的,葫芦头泡馍,陕西是泡馍的天下,爱吃肥肠,爱吃泡馍,于是合二为一。本人就是以此为业。



好吃的肥肠必需自己煮。




葫芦头小炒,酸辣味,先将油波辣子烧热后浇入红醋,充分发挥酸与辣的结合。



红烧肥肠,到处都有,能做好的不多。



肥肠泖热后用蒜泥等调料拌匀。还有干煸,双椒,九转,水煮,蘸水等做法。以上图片均拍于自己店。专注陕西小吃葫芦头,爱猪蹄,欢迎交流。


发现葫芦头

肥肠可以说是吃货们的“接头暗号”了吧。在肥肠面前,还分什么你我!

要知道,只要是在汉地餐桌,肥肠总有立足之地。上得了厅堂,下得了市井。吃货爱它,自然是爱它的柔韧脆软、滑脆丰满,还有那股深入人心的“气味”。

肥肠料理,需要极大耐心。难于清洗、难于烹饪。洗呢,若是洗得过于干净,没了肥油,也就少了丰腴的口感,更何谈吃肥肠的快感?烹饪呢,讲究火候和手法,是精工细作的功夫活儿。

有生之年,能与肥肠狭路相逢的缘分,还请各位好好珍惜。


四川丨肥肠爱好者的终极乐园

// 江油,乱肠渐欲迷人眼

执勤,我向身边“好吃”的朋友们做了一个关于肥肠的小征集。问大家,哪里的肥肠最好吃?10个回答里,有8个都说“四川江油”。

“江油的肥肠最好吃”这个事实简直是根深蒂固地安插在大家心底,不可动摇。

在过去,江油人其实是不吃肥肠的,只作废物丢弃。在二十世纪6、70年代,国家经济极度困难的时候,当地才有人开始吃肥肠。

而对于现在的江油人来说,“肥肠”是他们一种早已习惯的生活方式

。一碗肥肠,一碗干饭,一碗飘着葱花的醋汤……便是全部的生活至味。

▲ 《舌尖上的中国》导演陈晓卿是肥肠的忠实追随者。

在江油,肥肠多食于早餐。许多店只做早晨或中午两市,过了下午两点后便关门休息。米粉或干饭都不挑,配上一碗香喷喷的红烧肥肠,吃完以后一整天都美滋滋的。

肥肠的清洗是决定菜肴成败的关键所在。四川各地清洗肥肠的方式也是大同小异,除了用盐揉搓以外,还会加面粉、醋、明矾等等。江油的肥肠就处理得干净,没有什么异味。色泽黄亮,油润爽嫩,醇香软糯,热气腾腾地,真是十足的诱惑。

// 成都,肥肠粉的天下


在成都,要是没吃一碗肥肠粉,相当于去北京没吃烤鸭、去云南没吃过桥米线、去武汉没吃热干面、去广州没吃早茶、去新疆没吃手抓饭……这样的遗憾,还是最好不要让它发生。

肥肠粉是不分阶级的。就算是衣冠楚楚油头粉面的老板,一头扎进路边小馆儿,也照样端着一碗红热麻辣的肥肠粉呲溜呲溜吃得不亦乐乎。

肥肠粉起源于清朝末年成都双流县的白家镇,距今100多年历史,有着极为深刻的市井渊源。在20世纪90年代的成都,火锅和冒菜并不如现今这样流行。但只要有一碗油亮亮的肥肠粉,便足以解了成都人对辣椒的馋。

一碗地道的肥肠粉里,红薯粉、肥肠、高汤、各种佐料配料都不能少!

而成都人常说的“冒节子”又是个啥呢……它可是要和肥肠粉生死相依的“宝贝”唷。将猪小肠打成节,形成一个圆圈,放在锅中卤制熬煮,结子会渐渐变成圆滚滚的形状。

晶莹剔透的粉上,静静躺着卤好的碎肥肠,再来两个冒节子,搅拌开。每吃一口粉都带上一小块肥肠,既有嚼劲儿,又爽嫩鲜香无比,滑溜溜儿的。再夹着节子轻轻一咬,热辣的汁水遍四溢口中,任凭满嘴红油,只想着与肥肠粉再缠绵一会儿。

果然是,吃碗肥肠粉,做鬼也风流啊!


贵州丨好吃到跳舞的肠旺面

肥肠,还是肥的好,才够有味,才能吃得爽!而肠旺面,就是这样一个完美的存在。

肠旺面是贵州极具特色的一道传统风味面食,有着血嫩、面脆、辣香、汤鲜的独特口感。

肠,即猪大肠;旺,即猪血。除此之外,另一个必不可少的便是脆哨。肠旺面中的红油是由肠油、辣椒、脆哨共同熬制而成,色泽红艳鲜亮,弥漫着猪油的香气。再加上花椒、山奈、八角、葱姜、辣椒、豆干、青蒜等配料,还有手工擀制的鸡蛋面。

这热乎乎的一碗吃下去,味辣而不猛、面条细脆、浓郁醇香,真叫人直呼过瘾。暖心又暖胃!


陕西丨在西安,唯有葫芦头不负我

“给我一个馍,我能泡遍全天下”,这样一句话曾火遍西安美食圈。

在老陕,吃馍的方式多种多样,最为声誉在外的,是羊肉泡馍。而很多人不知道的是,西安人更青睐的是别具风味的另一种——葫芦头泡馍

。当地流传“提起葫芦头,满嘴涎水流”的说法,可见是多么特别的存在了!

这道陕西西安传统特色小吃,源于北宋街市小食中的“煎白肠”。因猪大肠油脂肥厚、形似葫芦,也就有了“葫芦头”的叫法。

葫芦头泡馍的吃法类似羊肉泡馍,馍会更松软一些。先将馍用手掰成块儿,泡入以猪大肠和猪肚为主料熬制的原汤中,加熟猪油、青菜、粉丝、香菜、蒜苗、辣子等。吃的时候,佐以辣酱与糖蒜,可谓汤鲜肠肥美,清爽又利口。

据说贾平凹曾对此评价:“生了痔疮的葫芦头最有味,最耐咀嚼。”真是一句自带气味的评语……

葫芦头所用的确是“肠头”,最靠近猪肛门的那一节,以肉质厚实,纤维紧密而居上。

怎么样,下次去西安,是不是也来上一碗尝尝?


北京丨请接受来自卤煮的诚意

外地人来北京,要是选择吃卤煮……嗯,还真是个有勇气的人

卤煮起源于北京城南的南横街。据传,光绪年间,因五花肉煮至的“苏造肉”价格过于高昂,老百姓们便用猪头肉和猪下水来代替,再经过民间不断的更迭传播,久而久之成就了今天的卤煮火烧。

一碗地道的卤煮里,放有火烧、肥肠、猪肺、炸豆腐、可有可无的五花肉。

大部分人对卤煮望而却步,大抵是因为其中的主角——肥肠。处理肥肠是体力活儿,洗得不干净,骚腥味会彻底毁掉整碗卤煮;洗得太过干净,又会让这一碗索然无味。

肥肠也有讲究,通常分为大肠、小肠、肠头,主要区别在于脂肪含量。前面说到的葫芦头即肠头,是脂肪最为肥厚之处,大肠次之,最末为小肠。

猪肠的柔韧、肺头的烂而不糟、老汤的浓郁、动物内脏混于汤中的油脂,再配上韭菜花、蒜泥、酱豆腐汁……这是人世间最为朴实真诚的滋味了,你还有什么不满意?

反正,对于爱它的人来说,从不关心它的来历。只要体味一把那软糯又有弹性的口感,就知道“欲罢不能”几个字到底该怎么写!


山东丨生活就像九转大肠

“九转大肠”,名字听着就很霸气。这道是鲁菜中的传统名菜,不太好做,也极少能在除山东以外的地方吃到正宗的滋味。但,也正是这样一道菜,让肥肠重获了新生!

九转大肠始于清朝光绪年间的“红烧大肠”,因制作像道家炼制“九转金丹”一般的精工细作,于是称作“九转大肠”。

这道菜采用的是“肠中”部分,是猪大肠最长的一段。

烹制时,需加入肉桂、豆蔻等调料。而所谓的“九转”,即将一条猪大肠层层相扣,先过水、再油炸,出勺入锅反复数次,直到变色为金黄后盛盘取出,分而切块,每一块都带着百转千回的层叠质感。

九转大肠集合了酸甜香辣咸五味,端上桌前再撒把香菜碎,便能好好体会什么是外脆内软、肥而不腻了。一口下去,满足与罪恶并存!


广东丨没有什么是卤水大肠解决不了的

广东人爱吃卤水,这是它们从小吃到大的味道。而其中的卤水大肠,也必占有一席之地

特质的卤水渗入到大肠的每一寸。要是在刚出锅的现场,切上一节入口,柔滑香腴、脂嫩软糯、肥而不腻,口腔顿时塞满幸福。

这卤水大肠,真是卤得令人心醉。

当然,广东人也热爱肠头。将绳子把肠头层层缠绕、捆紧,在卤水中卤过,肠头便会产生类似猪肚的脆弹口感。

还有脆皮大肠,也是粤菜中的名菜,更是一道绝佳的下酒菜。

它的脆韧和油脂,更能激发酒的醇香。一口肥肠一口酒,肥肠油润、酒浆清冽,缠绵着滑入胃中,美哉。


中国国家地理地道风物

有些人觉得肥肠是腌臜之物,一想到肥肠的器官功能几乎都要捂嘴而逃,但是所长倒觉得不如说肥肠是检验吃货的入门考验,更是建立革命友谊的最佳见证。走,去吃肥肠啊!

重庆人:我们要为肥肠正名

肥肠,其实就是猪大肠。本身有弹性,吃起来会有嚼劲,而它肠衣又带有点脂肪,这便使它即拥有了糯糯的口感,又不会像毛肚啊猪肚那样嚼不烂。喜欢它的人绝不嫌弃它的来历,并且爱它爱到欲罢不能,比如说,重庆人。

热爱吃下水的重庆人,因为好辛辣这一口,对于肥肠的烹制也是多用花椒,辣椒,红油等,这可正巧把肥肠的腥味去掉了,于是用重口味的调料把肥肠翻着花样儿地做,就比如说麻辣肥肠,水煮肥肠,干煸肥肠,青椒溜肥肠,肥肠豆花等,烹饪好后入口麻辣鲜香,配上肥肠独有的口感,道道都十足美味。

同样好味的干煸肥肠。图片来自美食杰优质达人清水鱼翅的厨房

肥肠跟豆花的美好搭配。图片来自豆果美食达人煮妇小食光

重庆肥肠的养成之路

重庆人做肥肠多是放入卤水制熟,一锅卤水做好后,把洗干净了的剪成小段爆香过的肥肠放进去炖耙(软),被卤水沉淀后的肥肠,成品肥美软糯,入口香醇。因为肥肠靠卤水入味,所以卤水至关重要,用的调料有最基本的大料、葱姜蒜等,最不可少的是郫县豆瓣酱和汉源花椒。


郫县的豆瓣酱晓得做面的名堂的都会用鹃城牌,它家是郫县的老字号,酱香浓重,极具风味,而汉源花椒在唐代的时候就是皇室专用的贡椒,色泽红,味道浓郁,煮开后油重醇麻,毕竟皇帝老儿都认准的东西,你说能不好嘛?一锅卤水少了这两样调料,那可算完蛋了。

在重庆,跟肥肠有关的食物,被吃得最多的,还是肥肠面。不管你是在渝中区还是在渝北区,就算你是在什么偏远的郊县,只要你去到一家面馆儿,就能点到肥肠面。可以说,摆着重庆正宗面馆儿招牌却不卖肥肠面的都是骗那些瓜娃儿的。


官人姐姐

花样最多不知道,但是味道最好的肯定是江油肥肠啦,我吃过无数次江油肥肠,真的是百吃不厌。记得有一年央视的中秋晚会在江油李白故里举行,他们的工作餐就是江油肥肠。在你没吃过江油最正宗的肥肠之前,你吃其他的红烧肥肠可能还是觉得好吃,可是当你吃了江油的红烧肥肠之后,你就会觉得其他地方的肥肠这的没法吃,江油的红烧肥肠是我吃过的所有肥肠里最好吃的,好多人都在模仿,但是从来没被超越过!我反正只要路过就要去吃,下次一定要照些照片给大家看。


伊叶枫林

觉得肥肠这东西,

就像臭豆腐和榴莲一样。

爱吃的人,

只需闻到些许的味道,

便忍不住“循香而来”;

不爱吃的人,

光是听到他们的名字,

就要落荒而逃了。

作为重庆人怎么会因为这些原因不爱肥肠!

快来跟着好吃妹儿吃肥肠粉、肥肠汤锅、红烧肥肠、粉蒸肥肠、火爆肥肠......

老院子肥肠鸡

  传统居民巷子里,环境很简陋,不过老店都是这样。服务一般,没有想象中的差。工作日中午去的时候也已经满堂了,点好之后差不多45分钟才上菜。芋儿肥肠鸡小份,看起来份量不是很多,但足够两个人吃了。锅底是火锅老油那种,吃到后面越来越辣。的确鸡肉还是比较糯,但不算出彩。肥肠比较干净,炖的很糯,入口即化,个人很喜欢这种口感。最出彩的就是芋儿和土豆片,选材上等,很入味,芋儿很糯很面,土豆片大且也很面,而且不会一夹就散。

  

肥肠居

  一直很喜欢吃肥肠,虽然老妈常常念叨说吃多了不好,但是也抵不住对肥肠的喜欢,这家店的位置不好找,去之前还提前给老板打电话要预留位置,结果去的时候还是没有位置,等了一会,不过味道还可以,吃起来有点辣,我们加了份芋儿在里面,很耙很好吃。

  

  易老九家常菜

  火爆腰花,火爆肥肠,火爆鳝段,火爆鱿鱼,火爆猪肝……味道都不错,麻辣有佳,又不会让人受不了,火候也掌握的好,该嫩的嫩,该劲道的劲道。

  

 

吴童妹特色江湖菜

  这家店的菜品非常有特色,主要是各种特色菜品比较丰富,这家店不是第一次来吃啦,经常会带一些朋友或同事来这家店吃吃饭,小聚一下,这家店总体特色菜比较齐全,朋友们来这里吃过后都说味道非常不错,第一是味道非常好,然后店里给人的感觉很舒适,而且装修也比较好。香辣肥肠,十分可口!

  

苗厨人家

  绿豆粉肥肠太辣了,小米椒的味道,辣得受不了,一筷子绿豆粉,一筷子肥肠,给跪!辣哭了!洗了之后还是辣么辣!肥肠的话能吃辣的还是可以点的,洗得很干净!

  

和记火爆

  火爆腰花、火爆肥肠、火爆猪蹄都很不错!辣味够,而且很入味。洋葱也特别好吃、肥肠也够入味。总得来说还算不错。至少没觉得白来。全是火爆的菜。适合重庆人。

  

肥肠鱼

  肥肠是和鱼煮在一起的不用单独称,吃了不够也是可以加的。大约等了二十多分钟鱼就上来了。肥肠鱼的卖相很不错,底料和鱼肉红白分明看着让人食欲大增。鱼肉吃着很嫩而且很入味,麻辣度很合适。但是肥肠比起鱼肉就稍微差一点了,最主要是肥肠不是特别入味吃着比较淡。

  

盛天毛血旺

  藏在写字楼里的一家小店,很多人听了名字就去找,还以为就在平街,结果在写字楼上面。毛血旺,酥肉汤,西红柿炒蛋,麻婆豆腐,辣子鸡都很好吃。辣子肥肠简直招牌中的招牌,看着这红鲜鲜的海椒,只能说口水又在打转了。喜欢吃肥肠的朋友绝对不要错过。

  

饭粑跎

  店店在新华路上,日报集团旁边,站在马路对面看了半天,不仔细看真的看不到,因为在旁边的巷子口口样,虽然是临街门面,但是被外面的门面挡了一半。红烧肥肠,味道不错,底下的黄豆烧的很耙,吃了好多。

  

老李家豆花

  这家店就在学田湾市场对面,交通银行这排房子中间巷子口上,橱窗里一大排卤味就吸引了眼光,门口则是粉蒸笼笼,竹笼是比较大的那种,然后几个大砂锅咕嘟咕嘟在冒热气,红艳艳的红焖牛肉、肥肠,还有很大块的莲藕炖排骨……看到食欲就来了!

  

老太婆肥肠

  蹄花汤真的是炖得好软,直接用筷子能撕下来,把猪蹄拆开吃,爽。沾水味道不错,更是锦上添花汤里配的豌豆,刚好用高压锅压到没有散开。红烧肥肠也是安逸,嚼劲适中,里面配的芸豆(大白豆),太好吃,又很入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