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麼曹雪芹會安排賈家幫助賈雨村和劉姥姥?

蘋果成長記

《紅樓夢》寫同姓之間一方為了攀附另一方而連宗的事一共寫了兩處。一處就是劉姥姥的女婿王狗兒的祖父,當年做了一個小京官,因為貪慕王家的勢力,就與當年王子騰王夫人之父聯了宗,認作宗侄兒,後面王狗兒家敗落到已經無法在城裡立足,就回到屯子裡守著幾畝地過著貧寒的日子了,也有了二十年時間沒有和王家走動。另一處是賈雨村通過林如海的介紹攀附上了金陵四大家族之首的賈家,也認了宗侄,因為得到賈家的背書支持,幫助。賈雨村先是補授了應天府,又因王子騰力薦當了京官,後又升大司馬,一路順風順水,飛黃騰達。

曹雪芹寫這兩處聯宗是無心還是有意呢?其實這是作者故意做對比而為之,甲戌本《脂硯齋重抨石頭記》第六回,寫劉姥姥一進榮國府,在介紹王狗兒祖上與王家當年聯宗之事時有一句脂批:與賈雨村遙遙相對。後又有一句脂批:石頭記中,公勳世宦之家,以及草莽庸俗之族無所不有,自能各得其妙。這裡的草莽之族當然就是指賈雨村了。

情節發展的非常有意思,劉姥姥女婿家裡貧窘的都過不去冬了,岳母劉姥姥牽上小兒板兒到榮國府投奔王夫人打秋風,得了王熙鳳打發的二十兩銀子,全家得以度過危機並解決生產資料問題。也是令王夫人鳳姐沒想到的是劉姥姥知恩圖報的相當迅速,來年多打幾升糧食,這個村野老嫗就挑了最好最新鮮的瓜菜來報恩了。

本著感恩之心的劉姥姥做夢也沒想到,她的這趟榮府之行,不但與賈母投了緣,與鳳姐的女兒巧姐結了緣法,巧姐這個名字都是她起的。更重要的是劉姥姥收穫賈府一百多兩的贈銀,為劉姥姥家從毫無風險抵抗力的小農轉變為中產之家打下了經濟基礎,這也使得後來劉姥姥之所以有能力解救出巧姐的重要前提條件。

賈家太太奶奶們隨手的施捨,本來壓根也沒有拿劉姥姥太當回事,甚至拿她惡搞取樂,正是這麼一個她們根本看不上的鄉野農婦,在賈家敗落,人人唯恐避之不及、巧姐深陷汙穢泥潭,有錢有能力的親大娘李紈都見死不救,只有這個又老又醜底層社會的老太太表現出令人動容的溫暖,傾盡全力贖出巧姐。

賈雨村算是得到林家、賈家、王家大力扶持的,從藉藉無名的革員之輩一路扶持成新貴,賈雨村是怎麼回報的呢?他的貪酷、枉法比賈赦和賈珍更甚,賈璉就說過,賈雨村這麼弄下去,那官未必能長遠,必須要遠著賈雨村了。在南安王府、北靜王府等與四大家族交好的王族處於下風,而忠順王府一派氣勢日盛時,賈雨村顯出他草莽梟雄的處世態度,改換門庭,換了主子,為“你方唱罷我登場”,脂硯齋評他是“英雄、奸雄”,只不過,善於審時度勢的賈雨村最後也還是落了個終致“枷鎖槓”的結果。

賈雨村是個精緻的利己主義者,他當初受甄士隱老先生的恩惠,才得以有棉衣禦寒,有資費入京赴考,走進仕途,被革職後,又被林、賈、王家扶植,才重有出頭之日,他明明得知恩人之女甄英蓮的下落,自己又完全有能力卻不予施救,不思回報,就是因為甄家己敗,對他沒有價值了,同樣,對他恩重如山的林家、賈家、王家在勢敗後,他同樣表現出了作壁上觀,甚至落井下石的小人行徑。

曹雪芹寫一粗野農婦,卻有著金子般的人格,又寫賈雨村這麼一個學富五車、才幹優長、飽受孔孟聖人之學說訓誨的高官,卻實為鬼蜮。

(我是屏山,歡迎點評、關注,為您探究紅樓一夢。)


屏山語紅樓

不邀自來。

賈家幫助過兩個人,一個是賈雨村,一個是劉姥姥。賈雨村被幫助後很快就為賈家帶來了回報,那就是亂判葫蘆案。劉姥姥被幫助後給賈家送來的是農產品。貌似賈家也沒吃虧,都從他們身上得到了回報,但這兩個回報是有差別的,八十回後應該還回這兩位對賈府的回報,那個時候差距就更大了。下面就分別說說這兩個人跟賈家的交集。

先說劉姥姥,劉姥姥嚴格來說跟賈家沒有關係,只是她的女婿跟王家有關係,曾經連過親,後來因為家裡窮,沒飯吃,劉姥姥來找王夫人,就找到賈家了,鳳姐給了二十兩銀子及一吊錢。這劉姥姥絕對是個感恩圖報的人,第二年家裡收了蔬菜,第一時間就給賈府送來了。剛好還遇到了賈母高興,就逛了大觀園,還吃到了從來沒見過的好東西。故事到這裡還沒完,到了後八十回,劉姥姥再次來賈家,賈家已經被抄家,劉姥姥到獄神廟看望鳳姐,鳳姐囑託她照顧好自己的女兒巧姐。可這個時候的巧姐被她的舅舅王仁和堂哥賈芹合夥賣進妓院,多虧了劉姥姥及時趕到,救下了巧姐,並接其住進自己家。可以說劉姥姥屬於那種受人滴水之恩 當湧泉相報的人。

再說賈雨村,賈雨村本身是進士出身,當官後由於自大,貪婪,被貶官,多虧賈家幫忙,才官復原職,並被外放到金陵當官。一到任就趕上賈家的親戚薛家打死人的案子,這個時候賈家還有權有勢,賈雨村就亂判葫蘆案,為賈家,薛家,王家辦妥了這事。還有賈赦喜歡上石呆子的扇子,怎麼都弄不來,賈雨村就直接給石呆子按個罪名,就把扇子給弄過來了。就連賈璉都看著不忍。但要注意,在八十回前賈雨村就被貶了。那賈雨村在八十回後還有故事嗎?我認為有,賈雨村雖然被貶,我認為賈雨村當時應該還是官,只是官職小了而已。在八十回後,賈雨村應該出現在賈府被抄家後,賈家有罪之人被治罪,無罪之人被貶為庶人,寶玉與寶釵夫婦的生活跟艱難,某天被賈雨村偶然遇到,寶玉,寶釵被賈雨村派人再次抓進監獄,對寶玉嚴刑拷打,目的只有一個,就是要得到寶釵,在賈雨村的淫威下,寶玉寶釵二人不得不妥協,最終寶釵被賈雨村納為妾。後來賈雨村還是被徹底罷官。

以上是我編的兩個八十回後的故事,通過這兩個故事可以看出來,賈家幫助過的兩個人一個對賈家一直都是感恩戴德,即便賈家沒落了,仍然沒有改變,這個人就是一名農村老太太劉姥姥。另一人在賈家得勢的時候,對賈家是搖頭擺尾,言聽計從。但當賈家失勢了的時候,趕快與賈家劃清界線,並在賈家人前耀武揚威。

一個是沒有文化的農村老太太,卻知道報恩,感恩。一個深諳官場之道,熟讀五經四書的文化人卻落井下石。這是多麼具有諷刺意義呢。


老匪52304055

我覺得這樣安排,主要體現兩個階級應對世事無常的不同,從而揭示封建社會上層階級的醜惡,展示底層勞動人民的知恩圖報。



首先,賈雨村。

原本是被貶的官員,沒有事情可做。後來因為機緣做了林黛玉的師父,便與賈家扯上了關係,賈政幫著他謀了好差事。但是賈家災難來臨時,他卻睜隻眼閉隻眼,甚至是想著落進下石,而不是感念提攜之恩。



其次,劉姥姥。

賈家開始接納她的求助,純粹就是一個笑話,只覺得這麼大的家族,不能失了面子,後來再來,又覺得她有了新的用途,就是給大家逗樂子,但是在劉姥姥眼裡,這些橋段於她,都是恩德,所以才有了後來千里迢迢去贖回巧姐兒的戲碼。


這兩個人物,其實就是兩個階層的人的不同寫照。曹雪芹那個時候還不知道唯物主義,也不曉得什麼無產階級,但是他卻意識到了這兩個階層的人,對事對人的不同態度和處理方法。


我想,曹老先生如此安排,也是想看到人性本善的一面吧。

我是青鸞驚鴻,感謝喜歡。


青鸞驚鴻

這兩個人都是求上門來賈家給予幫助的。一個是真心體恤窮人劉姥姥,說明賈家待人寬厚,王夫人有樂善好施之心,有人性善的一面。惡性一面後來也表現出來,說明人性善惡皆有。在為達到某種目的時,惡性表露出來。大於善性,做出傷人之事。

而在幫助賈雨村的過程中,摻雜了互相利用,培植官場上的勢力網。說明賈府之勢也不比從前,也有辦不到的事情。而且從賈家幫助這兩種人,作者向世人表過為人,在人情世故方面不可冷眼看人低,人生無常。歲月更替。興衰變換。濟人之手為己留香。助劉姥姥體現這一點。而幫助賈雨村,也在揭示識人重要性。表達相互利用的交易沒有情義可言。利用別人也在為別人利用。為利而交朋友,不是真朋友。危機來臨,體現樹倒猢猻散之理。都避而躲之。

賈家權貴,女兒為妃。自祖上權勢旺時巴結者絡繹不絕。門庭若市,屢有門生。孫紹祖家也借賈家之勢起。一旦得勢,見賈家有敗之相,不放在眼裡。包括賴大之子賴尚榮依靠賈家勢起。然而當最後賈家敗時,都怎樣了呢?透過幾起事例來表現興衰榮辱時,什麼人可交。有人交友為利,恩過即望。有人為利還有義,恩過不望。互相利用的不如施困的。透過助人之事,在最後表現人性善惡!給人警示。有用的不一定可靠,無用不一定不可靠。


圃香

為什麼曹雪芹安排賈家幫助賈雨村和劉姥姥?

賈雨村,是《紅樓夢》中的主要人物之一。他是一個有才學、有識見的讀書人。貧賤不失志。他‘’成者王侯敗則寇‘’言論及正邪理論令人耳目一新。賈雨村經甄士隱白銀相贈後不辭而別上京赴考,不久就高中出仕,可見他是挺有才學有識見的。

因‘’貪酷、清高、恃才侮上‘’他被革職,後為林如海家教書先生。經林如海推薦,賈雨村才結識了賈政,直接補缺應天府。到此為止,賈雨村都還是比較正面的。

"葫蘆僧亂判葫蘆案",寫出了賈雨村由正轉邪的過程。門子的提醒及‘’護官符‘’的出現,賈雨村的立場頃刻間轉向,他不顧自己幫恩公甄家尋找失散親人的承諾,立刻投靠新主子,開始助紂為虐、為虎作倀的走狗營生。變成了一個貪贓枉法的朝廷官吏。最後這個賈雨村,在賈家失勢衰敗之際落井下石,狠狠地踹了賈家一窩心腳。

俗話說‘’多行不義必自斃‘’,賈雨村"因嫌紗帽小,致使鎖枷槓。"他從一個讀書人淪落成一個貪官汙吏,他忘恩負義,過河拆橋,是一個大奸大惡的貪酷官僚。他由一個有才華有見識的飽學之士,墮入罪惡深淵。

曹雪芹通過賈雨村這一藝術形象,猛烈抨擊封建社會吏治腐敗,貴族與官僚上下勾結,欺壓百姓,魚肉人民的罪行。通過賈雨村的墮落,昭示世人,這些壞人,並不是生來就是壞的。

劉姥姥,也是《紅樓夢》中的主要人物之一。這個積年老寡婦,與賈雨村一樣,從不同的角度和身份,見證了賈府的興衰。

劉姥姥是個善良的人。為解女婿家斷炊之急,帶著外孫兒板兒硬著頭皮到那八杆子都打不著邊的賈府家去打打秋風,結果,滿載而歸。

第二次進賈府。以感恩為目的,把家裡新出產的瓜果蔬菜帶進賈府,如此誠心誠意直接‘’驚動‘’了賈母,留下了她來‘’說說話兒‘’,讓她走進了大觀園,見識了‘’禮出大家‘’。又一次滿載而歸。

難能可貴的是劉姥姥俠義心腸。獲知賈府落難,親朋好友都唯恐惹禍上身而躲避之時,她一鄉下老婦人,千里迢迢上京,多方打聽,變賣房田贖巧姐兒。這俠肝義膽,這慈悲心腸,足令當今世人噓噓嘆息。

賈雨村和劉姥姥同時見證賈府的興衰,同時用自己的手段方式給賈府以不同形式的回報。曹雪芹通過賈府曾幫助的這兩個人物形象,以及他們最後的結局,譴責飽讀詩書以天下為己任的朝廷官員貪贓枉法的罪惡以及落井下石的小人行徑;對民間小人物心地善良、真誠感恩、俠肝義膽之舉進行熱情歌頌。

俗話說‘’天理昭昭‘’,‘’善惡到頭終有報‘’。曹雪芹通過他的《紅樓夢》,向我們證實了這一真理。

喜歡經典《紅樓夢》,點擊加關注





老林文學社

賈雨村和劉姥姥是石頭記的一條創作主線,用賈雨村和劉姥姥兩位社會不同階層的人,作為整部大書的起點,同時貫穿全文(前80回賈雨村書中處處涉及,劉姥姥二進大觀園),在賈府烈火烹油的時候,賈雨村表現的是趨炎附勢,權力達到了頂峰,任大司馬,劉姥姥作為賈府眼中的取樂對象,得到了128兩銀子。80回後當賈府敗落,作為整部大書終點的兩個人物,在對待賈府,對待曾經的恩,對待以前做過壞事的人,對待需要幫助善良的人,對待和以前只有點交集的人,兩個人的作為會形成鮮明的對比,人格魅力也會形成鮮明的對比。80會後兩個人的作為是作者通過作品表達思想的一個方面,同時也要讓我們認識到,賈寶玉開始對待達官貴人(賈雨村和家政的門客)和對待社會底層人(劉姥姥和賈府僕人)的截然不同的態度的民主思想。


紅樓非夢石頭記

這個應該是曹雪芹根據自己的親身經歷寫出來的、他或者他們家的人曾經遇到的兩種人。因為曹家也曾經花團錦簇過,在鼎盛時期肯定遇到不少像賈雨村這樣的人,求曹家幫忙辦事,也遇到過像劉姥姥這樣的窮人求幫忙。

但是在曹家衰敗之後,同樣都是曹家幫助過的人,對待曹家的態度卻是截然不同。因為曹雪芹就曾經到有錢有勢的親戚家告窮,遭遇了很多的白眼,也受到一些照顧。不同人不同的品性,曹雪芹把他們寫進了小說裡。

於是,就有了假語村言(賈雨村)和留餘慶(劉姥姥)這樣的描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