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曹雪芹会安排贾家帮助贾雨村和刘姥姥?

苹果成长记

《红楼梦》写同姓之间一方为了攀附另一方而连宗的事一共写了两处。一处就是刘姥姥的女婿王狗儿的祖父,当年做了一个小京官,因为贪慕王家的势力,就与当年王子腾王夫人之父联了宗,认作宗侄儿,后面王狗儿家败落到已经无法在城里立足,就回到屯子里守着几亩地过着贫寒的日子了,也有了二十年时间没有和王家走动。另一处是贾雨村通过林如海的介绍攀附上了金陵四大家族之首的贾家,也认了宗侄,因为得到贾家的背书支持,帮助。贾雨村先是补授了应天府,又因王子腾力荐当了京官,后又升大司马,一路顺风顺水,飞黄腾达。

曹雪芹写这两处联宗是无心还是有意呢?其实这是作者故意做对比而为之,甲戌本《脂砚斋重抨石头记》第六回,写刘姥姥一进荣国府,在介绍王狗儿祖上与王家当年联宗之事时有一句脂批:与贾雨村遥遥相对。后又有一句脂批:石头记中,公勋世宦之家,以及草莽庸俗之族无所不有,自能各得其妙。这里的草莽之族当然就是指贾雨村了。

情节发展的非常有意思,刘姥姥女婿家里贫窘的都过不去冬了,岳母刘姥姥牵上小儿板儿到荣国府投奔王夫人打秋风,得了王熙凤打发的二十两银子,全家得以度过危机并解决生产资料问题。也是令王夫人凤姐没想到的是刘姥姥知恩图报的相当迅速,来年多打几升粮食,这个村野老妪就挑了最好最新鲜的瓜菜来报恩了。

本着感恩之心的刘姥姥做梦也没想到,她的这趟荣府之行,不但与贾母投了缘,与凤姐的女儿巧姐结了缘法,巧姐这个名字都是她起的。更重要的是刘姥姥收获贾府一百多两的赠银,为刘姥姥家从毫无风险抵抗力的小农转变为中产之家打下了经济基础,这也使得后来刘姥姥之所以有能力解救出巧姐的重要前提条件。

贾家太太奶奶们随手的施舍,本来压根也没有拿刘姥姥太当回事,甚至拿她恶搞取乐,正是这么一个她们根本看不上的乡野农妇,在贾家败落,人人唯恐避之不及、巧姐深陷污秽泥潭,有钱有能力的亲大娘李纨都见死不救,只有这个又老又丑底层社会的老太太表现出令人动容的温暖,倾尽全力赎出巧姐。

贾雨村算是得到林家、贾家、王家大力扶持的,从藉藉无名的革员之辈一路扶持成新贵,贾雨村是怎么回报的呢?他的贪酷、枉法比贾赦和贾珍更甚,贾琏就说过,贾雨村这么弄下去,那官未必能长远,必须要远着贾雨村了。在南安王府、北静王府等与四大家族交好的王族处于下风,而忠顺王府一派气势日盛时,贾雨村显出他草莽枭雄的处世态度,改换门庭,换了主子,为“你方唱罢我登场”,脂砚斋评他是“英雄、奸雄”,只不过,善于审时度势的贾雨村最后也还是落了个终致“枷锁杠”的结果。

贾雨村是个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他当初受甄士隐老先生的恩惠,才得以有棉衣御寒,有资费入京赴考,走进仕途,被革职后,又被林、贾、王家扶植,才重有出头之日,他明明得知恩人之女甄英莲的下落,自己又完全有能力却不予施救,不思回报,就是因为甄家己败,对他没有价值了,同样,对他恩重如山的林家、贾家、王家在势败后,他同样表现出了作壁上观,甚至落井下石的小人行径。

曹雪芹写一粗野农妇,却有着金子般的人格,又写贾雨村这么一个学富五车、才干优长、饱受孔孟圣人之学说训诲的高官,却实为鬼蜮。

(我是屏山,欢迎点评、关注,为您探究红楼一梦。)


屏山语红楼

不邀自来。

贾家帮助过两个人,一个是贾雨村,一个是刘姥姥。贾雨村被帮助后很快就为贾家带来了回报,那就是乱判葫芦案。刘姥姥被帮助后给贾家送来的是农产品。貌似贾家也没吃亏,都从他们身上得到了回报,但这两个回报是有差别的,八十回后应该还回这两位对贾府的回报,那个时候差距就更大了。下面就分别说说这两个人跟贾家的交集。

先说刘姥姥,刘姥姥严格来说跟贾家没有关系,只是她的女婿跟王家有关系,曾经连过亲,后来因为家里穷,没饭吃,刘姥姥来找王夫人,就找到贾家了,凤姐给了二十两银子及一吊钱。这刘姥姥绝对是个感恩图报的人,第二年家里收了蔬菜,第一时间就给贾府送来了。刚好还遇到了贾母高兴,就逛了大观园,还吃到了从来没见过的好东西。故事到这里还没完,到了后八十回,刘姥姥再次来贾家,贾家已经被抄家,刘姥姥到狱神庙看望凤姐,凤姐嘱托她照顾好自己的女儿巧姐。可这个时候的巧姐被她的舅舅王仁和堂哥贾芹合伙卖进妓院,多亏了刘姥姥及时赶到,救下了巧姐,并接其住进自己家。可以说刘姥姥属于那种受人滴水之恩 当涌泉相报的人。

再说贾雨村,贾雨村本身是进士出身,当官后由于自大,贪婪,被贬官,多亏贾家帮忙,才官复原职,并被外放到金陵当官。一到任就赶上贾家的亲戚薛家打死人的案子,这个时候贾家还有权有势,贾雨村就乱判葫芦案,为贾家,薛家,王家办妥了这事。还有贾赦喜欢上石呆子的扇子,怎么都弄不来,贾雨村就直接给石呆子按个罪名,就把扇子给弄过来了。就连贾琏都看着不忍。但要注意,在八十回前贾雨村就被贬了。那贾雨村在八十回后还有故事吗?我认为有,贾雨村虽然被贬,我认为贾雨村当时应该还是官,只是官职小了而已。在八十回后,贾雨村应该出现在贾府被抄家后,贾家有罪之人被治罪,无罪之人被贬为庶人,宝玉与宝钗夫妇的生活跟艰难,某天被贾雨村偶然遇到,宝玉,宝钗被贾雨村派人再次抓进监狱,对宝玉严刑拷打,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要得到宝钗,在贾雨村的淫威下,宝玉宝钗二人不得不妥协,最终宝钗被贾雨村纳为妾。后来贾雨村还是被彻底罢官。

以上是我编的两个八十回后的故事,通过这两个故事可以看出来,贾家帮助过的两个人一个对贾家一直都是感恩戴德,即便贾家没落了,仍然没有改变,这个人就是一名农村老太太刘姥姥。另一人在贾家得势的时候,对贾家是摇头摆尾,言听计从。但当贾家失势了的时候,赶快与贾家划清界线,并在贾家人前耀武扬威。

一个是没有文化的农村老太太,却知道报恩,感恩。一个深谙官场之道,熟读五经四书的文化人却落井下石。这是多么具有讽刺意义呢。


老匪52304055

我觉得这样安排,主要体现两个阶级应对世事无常的不同,从而揭示封建社会上层阶级的丑恶,展示底层劳动人民的知恩图报。



首先,贾雨村。

原本是被贬的官员,没有事情可做。后来因为机缘做了林黛玉的师父,便与贾家扯上了关系,贾政帮着他谋了好差事。但是贾家灾难来临时,他却睁只眼闭只眼,甚至是想着落进下石,而不是感念提携之恩。



其次,刘姥姥。

贾家开始接纳她的求助,纯粹就是一个笑话,只觉得这么大的家族,不能失了面子,后来再来,又觉得她有了新的用途,就是给大家逗乐子,但是在刘姥姥眼里,这些桥段于她,都是恩德,所以才有了后来千里迢迢去赎回巧姐儿的戏码。


这两个人物,其实就是两个阶层的人的不同写照。曹雪芹那个时候还不知道唯物主义,也不晓得什么无产阶级,但是他却意识到了这两个阶层的人,对事对人的不同态度和处理方法。


我想,曹老先生如此安排,也是想看到人性本善的一面吧。

我是青鸾惊鸿,感谢喜欢。


青鸾惊鸿

这两个人都是求上门来贾家给予帮助的。一个是真心体恤穷人刘姥姥,说明贾家待人宽厚,王夫人有乐善好施之心,有人性善的一面。恶性一面后来也表现出来,说明人性善恶皆有。在为达到某种目的时,恶性表露出来。大于善性,做出伤人之事。

而在帮助贾雨村的过程中,掺杂了互相利用,培植官场上的势力网。说明贾府之势也不比从前,也有办不到的事情。而且从贾家帮助这两种人,作者向世人表过为人,在人情世故方面不可冷眼看人低,人生无常。岁月更替。兴衰变换。济人之手为己留香。助刘姥姥体现这一点。而帮助贾雨村,也在揭示识人重要性。表达相互利用的交易没有情义可言。利用别人也在为别人利用。为利而交朋友,不是真朋友。危机来临,体现树倒猢狲散之理。都避而躲之。

贾家权贵,女儿为妃。自祖上权势旺时巴结者络绎不绝。门庭若市,屡有门生。孙绍祖家也借贾家之势起。一旦得势,见贾家有败之相,不放在眼里。包括赖大之子赖尚荣依靠贾家势起。然而当最后贾家败时,都怎样了呢?透过几起事例来表现兴衰荣辱时,什么人可交。有人交友为利,恩过即望。有人为利还有义,恩过不望。互相利用的不如施困的。透过助人之事,在最后表现人性善恶!给人警示。有用的不一定可靠,无用不一定不可靠。


圃香

为什么曹雪芹安排贾家帮助贾雨村和刘姥姥?

贾雨村,是《红楼梦》中的主要人物之一。他是一个有才学、有识见的读书人。贫贱不失志。他‘’成者王侯败则寇‘’言论及正邪理论令人耳目一新。贾雨村经甄士隐白银相赠后不辞而别上京赴考,不久就高中出仕,可见他是挺有才学有识见的。

因‘’贪酷、清高、恃才侮上‘’他被革职,后为林如海家教书先生。经林如海推荐,贾雨村才结识了贾政,直接补缺应天府。到此为止,贾雨村都还是比较正面的。

"葫芦僧乱判葫芦案",写出了贾雨村由正转邪的过程。门子的提醒及‘’护官符‘’的出现,贾雨村的立场顷刻间转向,他不顾自己帮恩公甄家寻找失散亲人的承诺,立刻投靠新主子,开始助纣为虐、为虎作伥的走狗营生。变成了一个贪赃枉法的朝廷官吏。最后这个贾雨村,在贾家失势衰败之际落井下石,狠狠地踹了贾家一窝心脚。

俗话说‘’多行不义必自毙‘’,贾雨村"因嫌纱帽小,致使锁枷杠。"他从一个读书人沦落成一个贪官污吏,他忘恩负义,过河拆桥,是一个大奸大恶的贪酷官僚。他由一个有才华有见识的饱学之士,堕入罪恶深渊。

曹雪芹通过贾雨村这一艺术形象,猛烈抨击封建社会吏治腐败,贵族与官僚上下勾结,欺压百姓,鱼肉人民的罪行。通过贾雨村的堕落,昭示世人,这些坏人,并不是生来就是坏的。

刘姥姥,也是《红楼梦》中的主要人物之一。这个积年老寡妇,与贾雨村一样,从不同的角度和身份,见证了贾府的兴衰。

刘姥姥是个善良的人。为解女婿家断炊之急,带着外孙儿板儿硬着头皮到那八杆子都打不着边的贾府家去打打秋风,结果,满载而归。

第二次进贾府。以感恩为目的,把家里新出产的瓜果蔬菜带进贾府,如此诚心诚意直接‘’惊动‘’了贾母,留下了她来‘’说说话儿‘’,让她走进了大观园,见识了‘’礼出大家‘’。又一次满载而归。

难能可贵的是刘姥姥侠义心肠。获知贾府落难,亲朋好友都唯恐惹祸上身而躲避之时,她一乡下老妇人,千里迢迢上京,多方打听,变卖房田赎巧姐儿。这侠肝义胆,这慈悲心肠,足令当今世人嘘嘘叹息。

贾雨村和刘姥姥同时见证贾府的兴衰,同时用自己的手段方式给贾府以不同形式的回报。曹雪芹通过贾府曾帮助的这两个人物形象,以及他们最后的结局,谴责饱读诗书以天下为己任的朝廷官员贪赃枉法的罪恶以及落井下石的小人行径;对民间小人物心地善良、真诚感恩、侠肝义胆之举进行热情歌颂。

俗话说‘’天理昭昭‘’,‘’善恶到头终有报‘’。曹雪芹通过他的《红楼梦》,向我们证实了这一真理。

喜欢经典《红楼梦》,点击加关注





老林文学社

贾雨村和刘姥姥是石头记的一条创作主线,用贾雨村和刘姥姥两位社会不同阶层的人,作为整部大书的起点,同时贯穿全文(前80回贾雨村书中处处涉及,刘姥姥二进大观园),在贾府烈火烹油的时候,贾雨村表现的是趋炎附势,权力达到了顶峰,任大司马,刘姥姥作为贾府眼中的取乐对象,得到了128两银子。80回后当贾府败落,作为整部大书终点的两个人物,在对待贾府,对待曾经的恩,对待以前做过坏事的人,对待需要帮助善良的人,对待和以前只有点交集的人,两个人的作为会形成鲜明的对比,人格魅力也会形成鲜明的对比。80会后两个人的作为是作者通过作品表达思想的一个方面,同时也要让我们认识到,贾宝玉开始对待达官贵人(贾雨村和家政的门客)和对待社会底层人(刘姥姥和贾府仆人)的截然不同的态度的民主思想。


红楼非梦石头记

这个应该是曹雪芹根据自己的亲身经历写出来的、他或者他们家的人曾经遇到的两种人。因为曹家也曾经花团锦簇过,在鼎盛时期肯定遇到不少像贾雨村这样的人,求曹家帮忙办事,也遇到过像刘姥姥这样的穷人求帮忙。

但是在曹家衰败之后,同样都是曹家帮助过的人,对待曹家的态度却是截然不同。因为曹雪芹就曾经到有钱有势的亲戚家告穷,遭遇了很多的白眼,也受到一些照顾。不同人不同的品性,曹雪芹把他们写进了小说里。

于是,就有了假语村言(贾雨村)和留余庆(刘姥姥)这样的描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