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佛系」設計公司的最後一波創業紅利

一家“佛系”設計公司的最後一波創業紅利

如果你能耐心看完這篇文章

結尾有可能會有彩蛋

本文預計 2293 字,預計閱讀時間 5 分鐘

我經常跟一些朋友笑稱,目前是方舟設計的紅利期。

紅利期,大意是在一個品牌在資源不強大的情況下,為了生存下去,不惜把自己精心打磨的產品低價售賣出去的一種階段性產物。

單拿互聯網B端市場來說,在過去的十年時間裡,市場饋贈給創業者的紅利期此起彼伏。

比較有代表性的,如阿里系列的電商紅利期、騰訊系列的社交紅利期,頭條系列的內容紅利期,到無限終端時代的LBS、O2O、支付及現在的小程序紅利期...

這些稍縱即逝的紅利期被人們把握或錯過著,它們構成了一群互聯網創業人揮灑夢想的整個時代。

所以每一個紅利期都值得被尊重和記錄,因為它們代表了一個品牌對自己用戶無以復加的熱愛和溫度。

是的,哪怕是像我們這樣一個渺小到沒什麼存在感的互聯網設計公司。

至少面對過去幾年內的合作者,我大概可以問心無愧的說一句,你們賺到了。

一家“佛系”設計公司的最後一波創業紅利

a

人家怎麼就能把一個logo

賣到幾十萬呢?

這是一個令人汗顏的問題

● ●●

作為一個設計從業者,從學習繪畫開始到現在的創業階段,我在這個行業也有十幾年的經歷了。

坦白說,這個行業沒什麼行情可言,拿logo設計來說,從豬八戒網站的200元到一些“高端”設計公司的20萬,這是一個價值極難衡量的服務形態。

拋開那些“月銷千件”的logo設計店鋪不談,因為對於這些打著設計旗號販賣量產素材的投機者們,我不想多說一個字。

說句可能會讓某些“高端”同行不舒服的公道話。

一個圖標,無論我們用怎樣華麗的方案和說辭去包裝它的附加值,那些6位數級別的報價都貴的很沒道理。

一家“佛系”設計公司的最後一波創業紅利

放在整個品牌IP的營銷體系裡,我甚至覺得logo都不應該被拿出來單獨售賣。

那些意淫自己做了一個logo就是有了品牌形象系統的創業者們,可以說缺乏對設計體系最基本的瞭解。

所以每當我聽到某個品牌或企業,又花了幾十萬做了一個logo這樣的消息時,唏噓之餘總覺得有些汗顏。

畢竟我們的御用設計師,除了作品上過設計年鑑的,就是被站酷和古田路9號這些大型創意平臺精選推薦的,說起來在設計圈已經算是業界良心了。

即便是這樣“佛系”的工作標準,我們的logo報價最高也才一萬塊。

同樣是做設計,人家怎麼就能把一個logo賣到幾十萬呢?

b

那個幾年前入選站酷首頁推薦

的設計方案

它只賣了500元

● ●●

不同於說起作品和案例的那種自豪感,某些時候跟同行聊天,我總是羞於談預算。

因為在同樣的服務標準下,很長一段時間內方舟設計的報價一定程度地拖了行業的後腿。

對於一個不太會做生意的互聯網設計公司來說,這實在不怎麼光彩。

剛剛創業的時候,我們的一個作品被站酷選入了首頁推薦,畢竟被中國最大的創意綜合網站認可只有千分之一的機率,無論如何,這都是一件很值得開心的事情。

站酷的流量確實龐大,很快那個作品就有了五萬多的閱讀和近五百條推薦、評論及私信。

其中在跟很多設計師評論及私信互動的時候,聊到一個尷尬的問題,就是這個項目的預算是多少。

截止到這篇文章推送的時候,我一直堅持沒公佈,那套方案的預算是500元。

一家“佛系”設計公司的最後一波創業紅利

那是我創業最艱難的階段,在連續兩個月的時間裡我只接了三個客戶。

經濟和精神的雙重壓力讓我在跟客戶談預算的時候毫無底氣,每一個哪怕再小的客戶和項目都像救命稻草一樣令人興奮。

1個普通的Logo設計需求,我們做了7套手繪草圖,40多頁的PPT提案,18張效果貼圖,將近2000字的品牌形象建議,報價500元。

正如剛才所說,這個服務標準下所報的預算之低,足以讓任何一個專業設計公司汗顏。

但我卻又無比感謝那個在我幾乎要放棄時給我500元做設計的小客戶,他讓我看到,設計還有人接受,所有跟我們一樣堅持在中小企業前線的創意人,都在被以各種不同的方式需要著。

沒錯,這是你們的紅利期,卻又何嘗不是我們的綻放期呢?

c

那本營銷前線厚厚的

“理論炮灰”

讓你的預算又多了一個“0”

● ●●

我之前在《 我為什麼只為中小企業做設計?》這篇文章裡寫過,這是一個熱衷於把自己包裝成偽4A公司搞“形式溢價”的創意時代。

正如前面所說,設計行業是一個價值極難衡量的服務形態,所以要從這個行業裡面賺到更多錢,大家都要努力搞“溢價”。

有時候,同樣的服務標準,成功的溢價可以拿下數倍的預算。

我剛剛開始實習的時候,在一家品牌設計公司裡面做AE,給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每一次提交品牌列項書都要做幾十頁裝訂起來,以項目會的形式給客戶提交。

事實上,這本厚厚的極其高大上的品牌列項書裡,大部分列項可能客戶都不知道是什麼東西,甚至應用的機率幾乎為零。

它們存在的意義在於讓客戶感覺到這幾十萬沒白花,轉而心滿意足地稱讚我們很專業,而他們不知道這其實就是一次成功的“形式溢價”。

一家“佛系”設計公司的最後一波創業紅利

所以事實上,很多初創品牌還是處於一個隨波逐流的階段。

一切以大品牌為標準,人家做什麼,他就做什麼,明明一個詳情頁或二維碼或網站視頻能搞定的事情,非要做上百項的vi和上百頁的畫冊以示自己對品牌的重視。

而這些看上去比這除了稀釋中小企業那本就單薄的預算之外,在營銷中並起不到實質作用。

承認吧,那些看上去比四大名著還要厚的品牌列項書。

最大的價值,有可能只是幫那些偽4A公司在你的預算後加一個“0”,僅此而已。

真正放到營銷前線,其實就是一本不堪一擊的“理論炮灰”。

不好意思,我又一次忍不住說了實話。

一家“佛系”設計公司的最後一波創業紅利

● ●●

所以我決定近期針對初創品牌更新一套新產品,它的名字叫“營銷魔盒”。

這是一套看上去比較精煉,卻都是乾貨的品牌形象孵化系統,有 白金、鑽石、星耀 三個版本。

這個套餐的核心觀點只有一個:

用花得起的預算,做了不起的品牌。

每個版本限量發售十套,在全部完成以後,我會把星耀版本中比較優質的項目整理好,親筆為這個品牌寫3000字的軟文,以《品牌顏值博物館的》形式收錄在我即將要出版的第一本書裡。

我保證,這絕對是方舟設計最後一波創業紅利。

營銷魔盒3.0 召喚品牌造夢者

方舟設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