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德杉洋蝉林祠余氏人才辈出习俗

公元968年,杉洋余氏的第六代余仁椿,从永贞(现罗源)县令的位子上告老还乡后,虽然口吟“喜遂还乡志,家贫身自安,有田三五亩,种竹作渔竿”,但行动上却是倾尽一生积蓄,殚精竭虑,在村北“相地宜,创学馆……萃山川之秀,额以蓝田”。

宁德杉洋蝉林祠余氏人才辈出习俗

余仁椿创建的蓝田书院原为家族学塾,后经多次重建,成为杉洋最高学府,罗集全村子弟入泮读书。余仁椿建成蓝田书院后,意犹未尽,觉得有了学校,还要为学生提供上得起学的物质条件。 “仁椿公留田七十余亩,岁入谷八十石”专供子孙读书及岁时烝嘗之用。这些田产都是平畴沃野里最好的水田,家族中为其起名曰“油灯田”,意思是为读书的子孙添灯加油,只准轮流耕种,绝不变卖,只许增加,不许减少。每年收成后,除了耕种者必需的抽成外,余下的除了每年祭祀祖先的部分用度外,全部作为家族中子孙读书的奖励。

宁德杉洋蝉林祠余氏人才辈出习俗

这种奖励,有时数量是很可观的:如果当年家族中只有一人读书,那么此收入就全部归这一人所有,如果第二年有两人读书,就二人平分,如此类推。到了后来,读书子孙多了,所分的数量就渐渐减少,于是各分支房又合资购买田产作为本房系的“油灯田”。这样,家族中不管贫富,能发奋读书的子弟都一视同仁地得到全家族的扶持,有的学子还能幸运地拿到祖房与支房的双重”油灯奖”。此举为余氏家族子孙后代的读书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这种习俗沿袭几百年,直到民国后期方才式微。

宁德杉洋蝉林祠余氏人才辈出习俗

蓝田书院不但占尽风水地利,且两次幸遇天赐契机。在公元1184年,即南宋淳熙十一年,一位圣人不辞辛劳来到书院,并驻足讲学。此人正是当时名噪闽省的理学大师朱熹。周边各地学子慕名云集,蓝田书院成为闽东的理学根据地。杉洋的读书人也因此寄志青云,文风鼎盛。而历史的眷顾有点偏心,十三年后,因“党祸”之灾,朱熹又再次来到这个偏僻的避风港。

宁德杉洋蝉林祠余氏人才辈出习俗

他的高弟古田林用中、杉洋余隅、余亮,以及跟随他左右的女婿黄干悉心保护与照顾,使他能安心在蓝田书院养病讲学,潜心授徒著述。朱熹在此期间为蓝田书院写下《东斋志》,其中有言:“时庆元间避学禁,云集高弟十有八者于蓝田书院曰‘东斋’为础,分赴诸院施教,门人遍闽,邑东有余、李,邑西有黄、魏。诗礼传家,义方有素”(录《福建杉洋村落碑铭·记叙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