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朝鲜王国为什么亲近明朝?

追求有生命的无秩序

对于明成祖朱棣的身世,历史上一直充满正义,其生母说法中的确有一种是说乃高丽贡女所生。但是朱棣深感为耻辱,简称自己的生母是太祖正妻马皇后。所以,无论朱棣身上有没有朝鲜血统,都不可能是因为这个原因而亲近朝鲜王朝。



朝鲜王朝的开国,与明朝息息相关,李成桂“威化岛回军”建立朝鲜王朝之后,这个朝鲜半岛上的封建王朝成为了当时明帝国的“第一藩属国”。朝鲜的制度几乎完全照搬照抄明朝,尊崇儒家思想,对明朝采取“事大主义”,几乎是言听计从。

明朝初期,大量来自于朝鲜的贡女进入明帝国的宫廷,明朝皇宫中,朝鲜的姬妾与宫人数不胜数。比如明成祖朱棣的权妃就深受宠爱。而朝鲜很多贵族女儿也都与明朝有关系,比如著名的朝鲜王朝仁粹大妃,其两位姑母一个是明朝女官,一个是成祖的姬妾。

当时的明帝国,国力雄厚,主宰了整个东方世界,对于朝鲜来说,再也没有比明朝更合适的靠山。更何况朝鲜半岛历朝历代都是中原王朝的附庸之地。朝鲜对明朝称臣纳贡,其君主只能称王不可称皇帝,其正妻只能称王妃,死后才能称王后。

正是在明帝国的庇护之下,朝鲜王朝茁壮成长,竟然百年“不知兵事”。以至于后来倭奴入侵的时候,朝鲜溃不成军,都是被明朝给惯坏了。明朝如此的恩宠,朝鲜自然亲近。


澹奕

明朝对朝鲜恩大于山,朝鲜才会亲近明朝,与朱棣血缘无关。

朱棣的生母是何人

朱棣的生母是谁,历史书本上并没有明确的记载。朱棣为了做皇帝,声称他的生母是马皇后,事实上也必须是马皇后,不然朱棣就不是朱元璋的嫡子,就没有继承皇位的权利。

实质上朱棣的生母另有其人,只不过地位比较低下,还很有可能被朱元璋杀掉了,所以才不为人所知。至于说朱棣的母亲是不是朝鲜人,这个没有明确的证据,我不好乱说。


再说说朝鲜为何亲近明朝。

朱元璋刚刚建立明朝的时候,朝鲜那时候还不叫朝鲜,而叫高丽。明朝派遣使者去高丽让其归附,高丽国王哪敢违背,便果断投诚。后来高丽大臣李成桂发动叛乱,推翻了高丽,李成桂自己做了国王。

李成桂得位不正,需要找个大靠山作为外援,明朝这个邻居无疑是最好的选择。于是李成桂便派人去明朝通报情况,请求归附。为了表达诚意,还特意请求当时的明朝皇帝朱棣赐个新国号。

而恰巧明朝当时的国内情况也比较复杂,本来藩属国发生叛乱,宗主国该管,但是朱棣当时真的不想大动干戈。再想到谁当国王不是当,只要听话就行,于是朱棣就答应了李成桂的请求,并赐国名为朝鲜。李成桂由此对明朝感恩戴德,事事无不听从明朝的安排。

但是最让朝鲜对明朝死心塌地得还不是上面说的这事,而是明军帮助朝鲜击退日本这件事。入朝抗日战争发生之后,朝鲜才真正把明朝当亲爹,也才会在明朝灭亡后还继续沿用明朝的年号。


那是在明神宗时期,日本幕府将军丰臣秀吉见日本国土狭小,土地贫瘠,便产生了侵略邻近朝鲜的野心。丰臣秀吉出兵近三十万从釜山登陆,仅仅不到三个月的时间,朝鲜全境几乎全部被日本占领,朝鲜国王李昖都跑到明朝境内来避难!

这个时候,明朝派遣李如松率领大军进入朝鲜对抗日军。李如松果然不愧是应用人物,从朝鲜平壤大胜日军开始,连战连捷,最终逼迫日军求和,使朝鲜得以光复。


入朝抗日战争中有许多值得可圈可点的地方,比如说当时李如松刚刚结束万历第一大征的宁夏之战,紧接着就不辞辛劳奔赴朝鲜开始万历第二大征。在平壤打响的第一仗就以一比比十五的伤亡比例大破日军。在随后的碧蹄馆血战当中,李如松三千铁骑被日军近四万人包围,李如松杀敌八千突围而出。

在战争末期,明军以700敢死队深入敌军,烧掉了日军十多万担粮草,断了日军的补给线,最终迫使日军议和。说得好听是议和,其实就是投降,要不是那时候明朝朝廷有人说闲话,以李如松的脾气,肯定灭了日军再打到日本本土去。

当时明朝虽然获得了胜利,但是毕竟是越境作战,明军的伤亡也很大。这些朝鲜人都看在眼里,朝鲜国内从上到下无不感恩戴德。明朝对朝鲜的恩比天高,朝鲜才会如此亲近明朝。在清朝灭亡后,朝鲜不顾清朝的威胁,继续以崇祯皇帝的年号为纪年就是最好的说明。


围炉煮酒话春秋

这个有点扯,且不说朱棣的血统问题,朝鲜之所以亲近明朝,一是朝鲜李氏王朝的一贯国策就是亲近明朝,二是李成桂政变之后需要明王朝的支持,以便稳固朝政,因此多次遣使访明,而朱元璋除了赐给“朝鲜”这个国号外,并不承认他的正统地位。

之后朝鲜又爆发了两次“王子之乱”,通过政变上位的李芳远也急需要明朝的承认,又遣使到明朝,朱允炆这才封李芳远为朝鲜国王。而朱棣在靖难之役登基后,朝鲜方面只是秉持一直以来的国策,继续与明朝修好而已,与朱棣的血统没有半毛钱关系。

李成桂发动政变,多次遣使访明

在明朝初期,高丽和明朝的关系并不融洽,尤其是由于东北女真问题,双方的关系曾一度比较紧张。

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明朝在原双城总管府之地设置铁岭卫,移文告知高丽,并要求高丽归还开元路。高丽国王王禑、门下侍中崔莹借此密议进攻辽东,李成桂虽然反对,但并没有起到效果。同年四月,王禑派左军都统使曹敏修、右军都统使李成桂出兵攻辽,然而李成桂在率兵渡过鸭绿江后,发现行军困难、粮饷不济,于是要求班师回朝,但被拒绝。之后李成桂说服曹敏修,果断回军,发动兵谏,王禑被逼退位,崔莹被流放,李成桂则拥戴王禑之子王昌即位。

洪武二十二年(1389年),王禑派人暗杀李成桂,事败,李成桂以明朝称王昌非恭愍王之后而不许入朝为借口,废王昌为庶人,改立高丽宗室王瑶,是为恭让王。之后将王禑流放江陵,王昌流放江华,随后又将二人杀死。

(李成桂)

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高丽王朝重臣郑梦周被李成桂之子李芳远杀死,之后右侍中裴克廉等胁迫恭愍王妃废黜恭让王。七月十七日,李成桂在开京寿昌宫即位。李成桂继位后,基本确立了和明朝友好的国策,将自己定位为明朝的臣,而将朝鲜定位为明朝的属国。

李成桂继位后,先后多次遣使访明,历数前朝诸王多般不是,意图让明朝承认其正统地位,但由于朱元璋之前曾封王氏为高丽国王,因此并不承认李成桂的正统地位,只是应其所请,赐国号“朝鲜”。

两次王子之乱,朝鲜一度陷入混乱

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虽然李成桂能登基其五子李芳远功劳最大,但李成桂在重臣郑道传等人的劝说下,还是立了八子李芳硕为世子,这令李芳远极为不满。

(李芳硕)

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八月,李芳远发动军事政变,乱刀砍死异母弟弟,十七岁的世子李芳硕,同时杀死另一异母弟弟,十八岁的李芳蕃。成功之后,又率兵冲入重臣郑道传家中将其杀死。

为了避免王子间的互相残杀,李成桂随即隐退,将王位传给二子李芳果,是为朝鲜定宗,而朝政则为李芳远所掌握,定宗对李芳远言听计从。

建文二年(1400年),为争夺王位,李芳干又发动政变,矛头直指实际掌权者李芳远,但由于计划泄露,在准备不足之下仓促起兵,之后兵败被擒,流放兔山巷 。之后不久,李芳远被立为世子。同年十一月,李芳远受禅为王,是为朝鲜太宗。

李芳远时期,终获明朝承认

李芳远继位之后,也急需要明朝的承认 ,于是遣使访明,希望得到宗主国的册封。

(李芳远)

建文三年(1401年)六月,明惠帝主朱允炆遣通政寺丞章谨、文渊阁待诏端木礼封李芳远为朝鲜国王。

永乐元年(1403年)正月,在得知朱棣已经成为明朝新的皇帝后,李芳远立即派遣时辰前来明朝朝贡。同年四月,再次派遣臣子李贵龄入贡。


自此之后,明朝与朝鲜的关系得到了持续贯彻,且在明朝藩属国当中,由于朝鲜一直表现的比较亲近,因此两国关系一直维持较好,朝鲜经常性的进行朝贡,而明朝则多次帮助朝鲜抗倭。


综上所述,朝鲜与明朝关系较近是朝鲜李氏王朝的一贯国策,跟血统什么的根本没有一点关系。

香茗史馆

有关系,不过是毛关系!

朝鲜在历史上有一项无与伦比的称呼,甚至说在古代朝鲜人心中是一个无比荣耀的称呼:第一藩属国!

从西汉开始,半岛额各政权就是中原王朝的藩属国。

唐朝时期,唐朝和新罗联军击败日本,维护了东亚秩序。

元朝时,高丽成为元朝征东行省,后成为藩属国。

由于长期处于中原王朝的高压之下,朝鲜没有别的选择,要么被中原王朝彻底征服,比如汉朝设置汉四郡,要么安心做一个听话小弟,年年进贡美女。权衡之下,朝鲜还是希望能安心做一个藩属国的。李氏朝鲜作为半岛一段时期内的政权,也不能免俗。

这就是朝鲜亲近明朝的原因,不存在血统什么的因素。而在明朝行将就木,清朝趁势崛起时,朝鲜也不忘改换门庭,成为清朝的藩属国。

而历史上的朝鲜小国寡民,是典型的小人之国,最典型特征就是反复无常,唯利是图。

比如明朝建立后,李成桂发动政变建立李氏朝鲜,而在建国后,李成桂一改高丽时期对明朝的不敬,声称要乖乖做明朝的小弟。

而这声大哥也不是白叫,除了劳烦朱元璋给赐个国名,还要朱元璋将鸭绿江东岸的土地赐予李氏朝鲜。而朱元璋对这种捧杀也是没有什么抵抗力,加上当时确实没有现代领土概念,因此朱元璋大手一挥,将鸭绿江东岸的土地赐予李氏朝鲜,高丽倾国之力都不一定能打下来的数千里土地,就这样被李成桂不费吹灰之力得到了。

换做任何一个人,都会为朱元璋和明朝唱上一首赞歌。

这就是朝鲜和明朝亲近的真相,一个有奶便是娘的真相。

而且,朝鲜对于明朝的索取还不止如此,由于距离最近,所以朝贡也最频繁,每次朝贡都能得到大量的赏赐,是朝贡的数倍!当然,朝鲜每年也要进贡大量美女。

可以说,跟着明朝混,朝鲜是稳赚不赔的,明朝只要一个大哥的称号,而朝鲜却得到了想不到的好处,换谁,这笔买卖都不亏!

而在朝鲜面临日本的侵略时,明朝更是义无反顾帮助朝鲜击退倭寇,保全朝鲜江山。有这样的周全保护,让你朝鲜叫声大哥怎么了?

我们很多人认为朝鲜和明朝关系紧密。大概是因为在明朝灭亡后,朝鲜使团仍然穿着明朝的服饰。而且朝鲜国内一直沿用崇祯的年号,直到朝鲜被灭亡。

而事实上,朝鲜的服饰虽然受明朝影响很大,但绝不是明朝的服饰,这也是清朝为什么不让朝鲜换装的原因;而关于崇祯的年号,只是单纯地看不上清朝的年号罢了,不要多想。

在明朝灭亡后,朝鲜一度担任起了复兴明朝的重任。但朝鲜不是扶持明朝君主恢复社稷,而是想要自己称王称帝,说白了,就是说朝鲜一度想要干掉清朝,自己来做中国的主人。而平时,朝鲜也喜欢用小中华比喻自己。

这和明朝有毛关系吗?

多有疏漏,烦请斧正!

我是“静Yes”,一个爱好历史的妹纸!期待关注!


静夜史

唐朝以降,秉持着儒家中华正统观的朝鲜一直都是以“藩国”自居,自称“小中华”,尊中原汉家王朝为宗主国,但在历代王朝中,朝鲜最为心悦诚服的却是明朝,朝鲜国内甚至有学者将明朝看成“中国历史上唯一没有任何瑕疵的完美王朝”,以至明朝山河破碎之际都不改初衷。

中国的明朝及清据中国时代对应的朝鲜王朝为李朝(1392—1910年),事实上,李朝的创建就是朝鲜忠诚于大明的一个最好例证。朝鲜高丽王朝在与朱元璋发生领土争端之后谋划进攻辽东,不愿伐明的高丽大将李成桂先是苦谏国王遭拒,之后便发动政变推翻了高丽王朝,这才建立了李朝。李成桂称王之后,迅速确立了“事大主义”的国策,并且上书朱元璋要求天子赐予“国号”,此举在朝鲜历史上也就仅此一次,朝鲜自此也在朱元璋的赐名后堂堂正正的成为了“朝鲜”。

以上所说的朝鲜“大报坛”共祭祀了三位明朝皇帝:明太祖、明神宗万历、崇祯,在朝鲜李朝的历史观中,正是这三位皇帝的“皇恩”奠定了朝鲜对大明万世不易的忠诚。

历史的吊诡之处在于,虽然万历皇帝在中国历史上声名狼藉,但却是朝鲜历史上最为尊崇的中国皇帝。朱元璋的“赐名”被朝鲜王朝认为是“大造之恩”,而万历的“抗日援朝”则被朝鲜认为是“再造之恩”,事实上,这也正是“大报坛”的修建初衷。在朝鲜君臣的心目中,万历皇帝的出兵援朝更是带上了“舍己救人”的悲剧色彩,“皇朝之速亡,未必不由于东征”,朝鲜的肃宗国王甚至“内疚”地认为,如果不是出兵朝鲜而损耗的国力,明朝就算亡国,至少也可以像南宋那样偏安江南百年,而不是如南明那样旋踵亡国。


张明扬不说话

朝鲜从走出山林立国开始,就是在不停的换主人,他们还有个特性--拿主人的威风当自己,于是越换越傲娇……亲近明朝是因为明朝在当时始终都是最强大的,乃至到了清朝,明朝所代表的华夏文明仍然比满清统治压抑后的水平更高尚。至于说朱棣有一半朝鲜血统,真假就很扯淡了--反正朱棣是绝不承认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