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有那么多天之骄子,你眼中的牛逼,其实都是别人用苦逼换来的

导语

美国Top50高校计算机系毕业,顺利拿到H1B签证,一年后跳槽至纽约一家大公司,年薪10w美金。这金光闪闪的简历,来自于一个曾经高考失利的学生Luke。一个当年灰头土脸、满目沮丧的男孩,却凭着扎扎实实的努力,收获了异乎寻常的幸运。这不是一个天之骄子的故事,而是你我一般的普通孩子努力奔跑的人生。

哪有那么多天之骄子,你眼中的牛逼,其实都是别人用苦逼换来的

高考的失败不是人生的失败

Luke, 一个高高瘦瘦的男孩子,在学习上极具潜质,连说话也透着一股聪明劲儿。高中的时候,他读的是国内的公立高中,虽然成绩不错,但一切向高考看齐的单一教育体制让Luke有一种施展不开拳脚的感觉。

就像一个溺水者,在水中很不甘心,手脚拼命扑腾,偶尔浮上水面来喘口气。

Luke形容他的高中生活就是这样的压抑,而他喘气的方式是在高二开始学弹钢琴、跳街舞,到了高三也没有放弃业余爱好。他倒是喘气了,却惊得他父母大气不敢出。好在Luke争气,高考之前的成绩一直维持在年级前10名,如果发挥正常,读个中山大学应该不是问题。

谁知晴天霹雳,高考带来噩梦一场。Luke出乎意料的大失利,把一家人都打蒙了。不要说读中山大学,就连华南农业大学都没有希望了。

你(高考制度)要我怎么样呢?我努力了,用功了,12年换来的却是这样的结果。

Luke满腔悲愤,那种感觉,只有经历过的人才能体会。

被事实打击得心灰意冷的Luke完全不能接受这个结果,坚决要到美国读大学。家人虽有万般不舍,但也没法接受这样的高考结果,只能放孩子远飞了。

虽然下定了决心,但彼时的他什么都来不及准备,也没有考托福。好在美国有双录取方式的存在,令到6月底才决定留学的Luke,8月底就坐在了美国波士顿东北大学的教室里,先读语言,再读东北大学专为国际学生设置的有学分的桥梁课程。东北大学当时的排名虽然不高(现在已经挤进全美排名USNews前50了),但依旧是一所非常棒的大学。但是Luke知道,他还有潜力待挖掘,他的目标是前50位的学校。

哪有那么多天之骄子,你眼中的牛逼,其实都是别人用苦逼换来的

20天不出门的经历

初到美国的日子孤独而寂寞。但栽过跟头的Luke已经做好了吃苦的准备。为了尽快攻克英语,他把街舞的爱好都暂停了,读书几乎成了唯一的消遣。回首这段日子,他的语气却很淡然:

那段时间我有过20天不出门的经历,昏天黑地地攻读英文,听累了读,读累了看,看累了写,写累了背。送外卖的只要听到我的声音,就能报出地址,因为我老是点同一家。

为了怕家里人担心,Luke每次打越洋电话回家都是报喜不报忧。默默耕耘的日子,终究开出了花儿,结出了漂亮的果实。Luke的英语突飞猛进,拿到了优异的托福成绩,成功申请到了宾州州立大学的计算机系。聊起专业上的选择,Luke坦言:

其实当时我对专业并没有很明确的认知,甚至不知道计算机专业学些什么课程,未来的就业方向是什么。只知道当时的自己爱打游戏,喜欢与电脑相关的东西,于是就这么选了。

其实这种现象挺普遍的,大多数的学生在大学本科时期并不确定自己喜欢什么专业,也不知道就读的专业适不适合自己。

在中国的教育体制内,却要早早地定下来,导致很多学生在国内读完四年大学,发现自己既不喜欢本专业也不能转专业,白白浪费了大好时光。而美国的本科教育则给了学生足够的自由:不确定的时候可以选择「undecided」,一个专业学习了一段时间之后发现有更适合的选择,也可以申请转过去。

虽然Luke刚开始在选专业上并没有清晰的认知,但幸运的是,凭着直觉,他做了非常正确的选择。因为在这点上,美国与中国很像,就读的专业和未来发展的职业关系紧密,甚至可以说是一脉相承的。读的是计算机系,那么毕业之后几乎一定是做全职码农的。如果后来发现自己想从事的职业是会计,那么只能选择转专业,因为没有一个大公司的财务岗位会录用一个计算机学士的。Luke对当码农并不反感,而且越学越有乐趣,选择计算机系可谓是「歪打正着」。

哪有那么多天之骄子,你眼中的牛逼,其实都是别人用苦逼换来的

先就业再择业

一晃四年过去了,就业问题摆在了面前。很多中国毕业生会在这个问题上摇摆不定,是选择回国还是留在美国呢?当时的Luke却没有太多摇摆,一方面是因为计算机系在美就业的机会多、起薪高——硅谷就是很多华人留学生的聚集地;另一方面,就算将来回国,有一段美国的工作经验也比毕业之后直接回国工作更有优势。

然而,Luke也清楚地认识到,对于国际学生而言,要留在美国工作的最大障碍就是身份问题。不少公司的面试官对着国际学生的第一个问题就是:「你需要办理H1B签证吗?」如果回答是Yes,那么对不起,你被刷了。

当时我的想法是,先就业再择业,先争取留下来,再想办法进心仪的公司。

Luke皱着眉头回忆道,显然那段时间也很艰辛。

我当时拼命海投简历,一次面试被刷就继续面下一次。最后凭着本科专业的扎实基础和一段实习经历,我最后被一家公司顺利录取了。更幸运的是,老大难的H1B签证也居然抽中了!当时心里就只有一个声音:天哪,我可以留在美国就业了!

其实Luke心里也知道,这份难得的幸运,是他用努力换来的,所以他格外珍惜这次工作机会,勤奋工作,学所有能学的行业经验,不断打磨自己的技能。

我工作后深刻感受到了在美国就业的好处。美国的工作分层很明显,计算机里的大牛基本都在Facebook、 Google等一流的互联网公司工作,差一点的就去银行做IT,再差一点的,就是去小公司,你身边的人跟你的层次差不了太多。而且美国的大公司因为体制成熟、专业性强、平台大,可以学到非常多世界上最先进的理念和工具。

Luke的这番感悟也坚定了他留美就业的决心。

成功就业后,Luke的下一个目标就是去纽约,并进入大公司。大公司的职位竞争从来都是异常激烈的,多少人挤破头去争抢。但再大的困难也难不倒坚韧的人,Luke拿出了他准备托福时候的努力,整整三个月时间,除了上班、吃饭,就是准备面试。功夫不负有心人,他顺利跳槽到了纽约一家心仪的大公司,年薪也从5.4w拉升到了10w美金。

哪有那么多天之骄子,你眼中的牛逼,其实都是别人用苦逼换来的

成为同级学生中的Top5%

时常有学弟学妹问我:在美国工作究竟难不难。我想说,难,但也不难。

Luke谈到美国就业的话题,总有分享不完的独到见解:

说它难,是因为对于国际学生来说,很多优秀的公司都要求面试者拥有H1B工作签证,然而愿意为国际学生办理H1B工签的公司极少,这几乎是个死循环。说它不难,是因为不管你就读的是相对好就业的CS或者EE,还是难就业的金融,只要你能成为同级学生中的Top5%,就一定会有大公司向你伸出橄榄枝。

Luke靠自己的努力成功爬升到金字塔尖的5%的经历,完美地诠释了「美国梦」的概念:只要经过努力不懈的奋斗,便能获得更好的生活。

如今,因为家庭的原因,Luke再次做了选择——回国创业。作为家里的长子,父母及奶奶都希望他可以离家近一些。中国经济的腾飞也创造了更多的机遇。

在国内可能感受不到,但跳出中国,站在全球的角度来看,就能明显感受到中国这些年的飞速发展。我回国创业也算是顺应潮流吧

回国后的Luke自己开了公司,平时也会做一些计算机方面的咨询。虽然如今不在美国就业,但他坦言那几年的工作经验给了他太多的帮助。

没有美国那几年的积累,我现在的路不可能走得那么顺畅。

美国的留学、就业经历带给了Luke无与伦比的财富,也让他的思维和心智越发成熟。他的幸运,是靠着自己不懈的努力获得的。在创业的道路上,Luke仍然心怀感激、一路狂奔,不断开拓自己人生的新篇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