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头沟清水镇老百姓变身职业守山人,走上见绿又生金的生态致富路!

门头沟区清水镇地处北京西部深山区

距北京市中心100余公里

是首都西部的重要门户

素有“京西边陲”之称

处在首都“生态涵养区”范围内

门头沟清水镇老百姓变身职业守山人,走上见绿又生金的生态致富路!

百花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便位于门头沟区清水镇境内

因此如何维护好生态环境

成为清水镇的一大挑战

开展荒山造林 解决“老大难”问题

门头沟清水镇老百姓变身职业守山人,走上见绿又生金的生态致富路!

近年来,清水镇深入开展了大面积的荒山造林、退耕还林、废弃矿山修复与治理、小流域综合治理等工作。2010年以前,清水镇村民收入来源主要依靠当地煤矿资源。最多的时候镇里的财政收入达到4000多万,曾经是门头沟最富裕的乡镇。关闭煤矿后,清水镇生态环境得到了有效改善。

门头沟清水镇老百姓变身职业守山人,走上见绿又生金的生态致富路!

◆ 北京市门头沟区清水镇一隅

2014年,贾卫东到清水镇工作后发现,村民放养的山羊对清水镇的生态环境造成的影响也不容乐观。因为山羊从树叶到根都吃,村民一旦赶着羊上山就基本上放任不管了,羊群直到天黑才会回来,山羊对山体植被的破坏性可以用“相当于扫荡”来形容。

为了改善这一状况,乡镇班子成员下决心要对清水镇畜牧业进行转型退出。说干就干,但是清水镇村民养羊有近百年的散养劳作传统,加上很多村民都是困难户,如何劝导他们退出养羊也是摆在乡镇干部面前的“老大难”问题

门头沟清水镇老百姓变身职业守山人,走上见绿又生金的生态致富路!

◆ 北京市门头沟区清水镇党委书记贾卫东(右)入户与村民座谈

达摩庄村老梁一直靠养羊谋生。老梁的孩子在上学,妻子患有心脏病,需花费大量的医疗费。老梁养羊近30年,370只羊的收入几乎是家里所有的经济来源。面对这样的困难户,清水镇根据实际情况优先安排了生态管护员这样的公益性岗位为老梁提供就业。

门头沟清水镇老百姓变身职业守山人,走上见绿又生金的生态致富路!

◆ 北京市门头沟区清水镇清退养羊产业,图为工作人员帮村民运走羊群。

经过100多个昼夜的奋战,反复劝导,2017年4月3日,清水镇达摩庄村最后一个养羊户的161只羊被商家收购,这标志着清水镇实现了规模化养羊全面退出的目标。关停了辖区内32个村的14家规模化养殖场,清退了114家养羊户的25164只羊。

以生态保护为导向 带领村民致富

这场保卫生态的畜牧业退出攻坚战完结了,接下来就是带动村民致富了,坚持以生态保护为导向,引导和支持精品农业、林下经济、高端民宿等产业,大力开发绿色生态公益岗位,让更多老百姓成为“职业守山人”,静下心来守护好“绿水青山”成为清水镇今后的发展思路。

门头沟清水镇老百姓变身职业守山人,走上见绿又生金的生态致富路!

◆ 图为北京市门头沟区精品农业奇异莓种植区

比如,镇里积极申报了养蜂项目,鼓励养羊户发展绿色养蜂事业,并提供蜂箱等基础条件。此外,镇上还帮助联系销售渠道,保证收购底价,做好转产就业帮困服务。

门头沟清水镇老百姓变身职业守山人,走上见绿又生金的生态致富路!

◆ 北京市门头沟区清水镇引导村民种植中草药五味子,图为五味子育苗

目前,精品农业“奇异莓”、蜜蜂养殖、中草药种植等一批产业已初具规模。同时,面对本地低收入农户文化素质偏低、接受新本领能力较差等特点,镇村干部加大了生态管护员、老年巡视员、乡村清洁队等生态公益岗位的开发力度,优先安排低收入劳动力就业。2017年,清水镇公益性岗位安排低收入劳动力就业842人、项目带动就业314人,人均增收7500元。

门头沟清水镇老百姓变身职业守山人,走上见绿又生金的生态致富路!

清水镇的生态环境

随着有条不紊的管护正在不断变好

现在野猪进村了

松鼠、野鸡、野兔更是白天都能看到

羊群的退出换来了

植被的恢复、生态环境的不断改善

守着绿水青山

清水镇选定符合首都及区域功能定位的特色产业

走上了一条见绿又生金的生态致富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