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想要的太多了

文 | 壹默了然 图 | 网络

你想要的太多了

01

李明是个平凡的小镇青年,青青是他的青梅竹马。

两人考上了省城的同一所大学,虽然不同专业,但关系如故,经常相约校园。

聪明又帅气的李明,慢慢引起了系里的富家女希希的注意,几个月后,希希主动向李明抛出橄榄枝。

希希对李明来说,是遥不可及的女神,李明受宠若惊,他把她当做一种恩赐,内心升起一种超越自我的憧憬。

从此希希成了李明的人生目标,成为他跨入富裕阶层的梦想。

02

希希的随口一句问候,都会令李明心花怒放,而同样的事情,青青对他践行了十几年,他却毫无感觉,好像青青天生就是这样的。

李明对希希温柔有加,像宠爱一个孩子一样宠着她,他觉得,唯有希希配得上这种宠爱。

希希对于他而言已经不单单是他所爱的人,更是他人生理想的化身,呵护希希,就是呵护自己的理想。

希希没有看错,李明确实是个很聪明的青年。

他深知,得到,做好,都是以放弃为代价的。减少对不重要的东西的投入,才能保证对重要的东西有足够的投入。

他毫不犹豫地抛弃了青青。

青青放不下这十多年的感情,为此消沉了一年。

青青发现,越是期待和李明恢复过去的亲近,越是变得沮丧和失望。不但得不到回爱,反而得到对方一种深藏于心的轻蔑。

经过一年的挣扎,青青终于心平气和承认了自己对这段感情的无能为力,放弃了期待,哪怕心怀悲伤。

03

希希成了李明毕生追逐的最高梦想,她的一颦一笑,让李明魂牵梦绕。

为了让自己配得上希希,他开始了长达数年的努力,甚至,不择手段。

他简单而执着地认为,只要自己变得有钱,就能拉近与希希的距离,就能获得渴望中的爱情,以及他所迷恋的一切。

实际上,被爱的光环所蒙蔽的李明并不真正了解希希,也不了解自己。

安德烈·莫洛亚说过,“我们用自身的想象做材料塑造的那个恋人,与真实爱着的那个人毫无关系。爱情的本质在于:爱的对象本非实物,它仅存在于爱者的想象之中。”

李明爱的不是希希,而是希希所代表的生活状态;希希更不爱李明,只是爱浮华枯燥之外的新鲜感。

总的来说,李明把希希视为梦想的图腾,希希把李明视作心爱之物。他们俩都不曾像爱一个人一样去爱对方。

无论如何,在校园中,以爱情为名义的花朵还是绽放了,思念的你侬我侬,然后,在阶级与时间里渐行渐远……

04

若干年后,李明蜕变成一个成功商人,买了高堂华屋,宝马香车。希希也嫁作了他人妇。

李明不甘心,他所做的这一切,都是为了能让自己匹配希希。希希代表的不仅仅是爱情,而是一种依靠和慰劳,得到她,就好像是有一个人拍拍你的肩对你说,“你做的一切都是值得的。”

而今,他拥有了钱,却依然没有得到希希。

他无法接受现实,无法接受这种人生遗憾,唯有得到希希才可以找到这份价值。

他必须要拼命让命运重新回到他所期望的轨道上,他绞尽脑汁,开始谋划怎么让希希离开家庭,回到自己身边。

希希怎会不明白,李明所想挽回的,并非是爱情,而是一种人生的可能性。

她只接受和他私会,却不肯离开家庭。在李明的逼问下,她说,“你想要的太多了。”

他和希希之间,永远存在着天然鸿沟,不是金钱就能轻易填平的。钱固然重要,社会地位和家世背景更重要,让希希抛弃家庭跟他走,她想都不愿意想。

时光轮回,李明成了当年的青青,却没有青青的雅量和运气。

爱情,有时候是贪婪与权力的面具,就像道德是欲望与野心的面具。

最终,李明玩火自焚,被希希的老公调查了个底朝天,翻出了他商业的不合法行为,李明身败名裂。

我们爱上一个人,卸下自己的面具与伪装,将自己的世界完全向TA敞开,却从未考虑过对面的那个人是否有力量接住,更重要的,是否有意愿接受。

李明并不懂得,像希希这种姑娘,你是绝对无法将她硬拉倒你身边的,你只能大步向前走,让她自己转过身去追寻你。

如果她最终没有跟过来,那感到遗憾的应该是她,而非你。

你想要的太多了

05

这个故事的套路你是否很熟悉,没错,就是《了不起的盖茨比》。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黛西,面对它,你是无能为力的,可能穷极一生也无法触及。

盖茨比不肯面对这种现实,他单纯而执着地努力着,想借黛西成全自己,为此失去了生命。

盖茨比做的梦,一辈子都没有醒。临死前,还在呼唤黛西的名字,在等那个根本不可能打来的电话。

冰冷的葬礼上,只有寥寥几个人参加,他倾尽一生所爱的黛西,和她的丈夫孩子躲得远远的,离开了这座城市。

世界上最痛苦的事情不是和别人作斗争,而是和自己作斗争。

不需要黛西的盖茨比,才是真的了不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