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糖穩定,爲啥還有併發症?竟是沒做好這5件事!你中招了嗎?

血糖穩定,為啥還有併發症?竟是沒做好這5件事!你中招了嗎?

指導專家

控好血糖僅僅是預防併發症的基礎,但是血糖穩定,為啥還有併發症?

竟是沒做好這5件事!趕緊快來學~

1、糖化血紅蛋白定期測

許多糖友自以為的血糖“正常”,實際上,或是僅僅建立在空腹血糖正常的基礎上,或是建立在偶爾測1~2次血糖的基礎上,並不能代表實際血糖控制情況。

糖化血紅蛋白(HbA1c)則可以有效反映2~3個月內的血糖控制的情況,是在臨床上是評價血糖控制的“金標準”,正常參考值為4%~6%。

英國一項大型前瞻性糖尿病研究UKPDS結果發現HbA1c每下降1%,可以降低21%的任何糖尿病相關終點事件,糖尿病相關死亡風險下降21%,心肌梗死風險下降14%,糖尿病微血管併發症風險下降37%。

在我國上海開展的超過15萬人的社區糖尿病慢性併發症篩查結果也發現HbA1c≥8%比HbA1c<7%的糖尿病患者腎臟病變的患病風險增加1.5倍。

2、血壓血脂監測不可少

特別提示:提醒各位糖友,不要憑感覺估計血壓高低,血壓下降就停藥。

次數有區別:合併高血壓的患者應每週自測兩次,早晚各一次無高血壓的患者,可以每三個月檢查一次高血壓。較年輕和病程較短的患者,血壓需要控制在130/80mmHg以下,老年患者血壓目標值可適當放寬至150/90mmHg。

日常注意:在日常生活中也要注意減少對高膽固醇食物的攝入。同時,

適當參加體育鍛煉、控制好體重,是控制高血脂最經濟有效的方式。

3、戒菸限酒何時都不晚

有些人認為都吸菸幾十年了,戒不戒菸也沒有關係了,這種認識是錯誤的。研究發現如果戒菸一年,患冠心病的風險就會減少一半,已經合併心血管疾病的糖友戒菸,同樣可以降低肺癌死亡率,患心梗、心源性猝死、腦卒中的風險也會降低。戒菸任何時候都不晚。

此外,有些人發現飲酒後血糖似乎下降了,因此認為酒對血糖有益。事實上,酒對血糖的影響是負面性的,它的降糖作用建立在肝臟損害的基礎上。而且,酒精只是短暫地使血糖降低,長期來看是升高血糖的。

飲酒建議:對於沒有飲酒習慣的患者不建議飲酒,有飲酒習慣者應限制飲酒(酒精攝入量男性每天應小於25g,女性每天小於15g)。

4、餐後血糖也別忘

糖友在進行病情監測時,不能只查空腹血糖,還要查餐後血糖。餐後血糖是糖尿病慢性併發症的重要誘因,糖尿病心肌梗死的病死率、發病率和餐後血糖有著密切的關係。

飲食影響:不少糖友可能空腹血糖是正常的,但餐後血糖卻比較高。這可能是與糖友的飲食有關,更與早餐的烹調方法有關,有人喜歡吃稀飯,由於稀飯加熱的時間較長,澱粉容易在水中溶解,進食後能廣泛與消化液接觸而易吸收。因此,糖有應保持選擇粗糧做粥的習慣。

用藥影響:另外,餐後血糖過高與用藥不當有關,糖友可以就此做好血糖監測、記錄,諮詢專業的醫生。

5、心理平衡很重要

過於放鬆:相反,如果糖友總是三天打漁兩天曬網,稍微控制好了血糖,就沾沾自喜,半途而廢,飲食也不控制了,該吃吃該喝喝,運動也不做了,吃飽飯是電視旁邊一坐。最後導致血糖反反覆覆,忽高忽低,更難以控制。


圖片素材為健康中國【攝影大賽】作品(圖文無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