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桂秀:你最要了解的隨縣鄉土成語

馬桂秀:你最要了解的隨縣鄉土成語

一埯一埯兒

【釋義】形容排列整齊,分類明確,或做事有條理。埯:量詞,一個系列排威一個單位

【例句1】收回來的稻穀不要亂放,一埯一埯兒地碼好。

【例句2】每次賣菜,她都會把菜摘乾淨,再一埯一埯兒地碼好,這樣看著不僅明瞭,還給人很新鮮的感覺。

一埫平陽

【釋義】也說一埫平原。指一大片平坦地帶。埫:音淌,山間平地。

【例句】王家畈真是個好地方,周圍幾十裡都是山,唯獨這個村一埫平陽,土地肥沃,水源充足。

一把亂糟

【釋義】比喻事情無頭堵,或雜亂無章。

【例句1】唉,這事跑了幾天還一把亂糟,真不知該怎麼解決。

【例句2】今天也沒來多少病人,你怎麼還搞的一把亂糟?

一報還一報兒

【釋義】比喻做了不好的事,就有不好的事來報應。

【例句】簡直是一報還一報,誰叫她對她婆婆那麼壞的,現在輪到她媳婦這麼對她了。

一正壓三邪

【釋義】比喻身有正氣,就能壓到很多邪氣

【例句】俗話說一正壓三邪,縱使他們曾經那麼猖獗,新任市委書記的鐵腕還是將他們都制服了。

馬桂秀:你最要了解的隨縣鄉土成語

一天到晚

【釋義】從早到晚。

【例句】你看你喲,一天到晚地忙,也不曉得累。

一天到黑

【釋義】同一天到晚

【例句】外面就那麼好嗎嗎?一天到黑都不落屋,連自己媳婦病了都不知道。

一星半點兒

【釋義】比喻小很零碎的一點兒

【例句】這又不是一星半點兒,人家怎麼會白白讓給你呢。

一碗水端平

【釋義】比喻處理事情公正,不偏袒任何一方。

【例句】這件事如果一開始你就一碗水端平,哪會有現在這麼大的矛盾。

一嘴兩舌頭

【釋義】比喻說話無準頭,沒原則,愛扯是非。

【例句1】那話你們不能相信,他一向一嘴兩舌頭。

【例句1】那姑娘從來都是正正派派的,那些事都是一嘴兩舌頭的人搞出來的,不要相信。

一打兩就

【釋義】比喻辦完一件事,兩下都好了。

【例句1】沒想到這事竟然一打兩就,我們自己賺到錢,又給村裡帶來好處。

一打鼓二拜年

【釋義】比喻辦一件事的同時,順順便把另一件事辦了。

【例句】既然這樣,明天你還是去你老丈人家一趙,一打鼓二拜年,既送了禮又可以把熄婦給接回來了

一叭拉子

【釋義】比喻緊挨著的密集的一坨或一串。

【例句1】你看這一叭拉子葡萄漂亮吧,可好吃了。

【例句2】你一個人去打擾老人家也就算了,還帶一

叭拉子人去,不知道老人身體不好麼?

一自遮三醜

【釋義】指皮膚白,就可以把其他許多的缺點給遮蓋了。

【例句〕要不是一白遮三醜,就她那對小眼晴,是入不了他的眼。

一年到頭

【釋義】指從年頭到年尾。

【例句】你一年到頭都不回家看你父母一眼,真是狠心。

馬桂秀:你最要了解的隨縣鄉土成語

一鹹出三味

【釋義】指鹹為味中之王。

【例句】俗話說一鹹出三味,你不放鹽,菜做的再漂亮也沒法吃。

一分錢一分貨

【釋義】指貨物的做工,質量,耐用度,好壞程度等優點是和價錢成正比的,也就是你拿的錢多總是比拿的錢少買的東西要好。

【例句】俗話說一分錢一分貨,那些鞋無緣無故怎麼會賣那麼便宜,肯定是有毛病的。

ー末帶十雜

【釋義】形容一個人在做一件主要的事情時,還夾帶著做一些其他相關的事情。末:為漢劇十大角色之一。漢劇角色共分為十行:一末二淨、三生、四旦、五醜、六外、七小、八貼、九夫、十雜。這十種行當所扮演角色的內容,大概是這樣:末是主要的男性角色,就是京劇裡邊的生行;淨與京劇裡的淨是一樣的,指的是花臉;旦就是京劇裡的旦,指的是女角色;貼,是貼旦的簡稱,京劇在早期劃分行當,也包括貼旦在內,指的是比較次要的旦行角色,俗稱稱二旦,例如現在京劇《紅娘》裡粉演鶯鶯小姐的,就是貼旦。夫,扮演車伕、轎伕馬童、役一類角色。總的說來,漢劇的這十種行當,劃分得比較細緻,為京劇劃分行當,打下了基礎。京劇後來劃分為生、旦、淨、醜四大類型,似乎比較簡化精練,但每個大類之中,又包含若干小類,所以實際上是把這十種行當都包括在內了。不僅包括在內,而且更為細密嚴謹。唯一不同的是漢劇雖然有了生行,可它的主要行當和元雜劇一樣,還是末,而不是生。發展到京劇,生行就成為主要行當了。

【例句1】我們科室人少,不可能一個人只做一件事,平時都是ー末帶十雜。

【例句2】儘管平時她都是ー末帶十雜,但她踏實細心,捨得吃苦,每一件事都做得很好,所以很多單位都搶著要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