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痛哀悼!这位改变了福清的著名侨领林文镜先生与世长辞!

北京时间7月3日小鱼君从福建省侨务部门获悉,著名侨领林文镜先生于7月2日下午去世。享年90岁。

朋友圈、网络流传着林文镜先生逝世的消息。虽然我们一再期望这只是谣言,但最后,先生还是离开了我们。

大家悲伤的情绪是可想而知的。消息一出,网络上便充满了悼念和缅怀的情绪:

沉痛哀悼!这位改变了福清的著名侨领林文镜先生与世长辞!

沉痛哀悼!这位改变了福清的著名侨领林文镜先生与世长辞!

透过下面几张图片,我们可以感受到林先生在世时的风采。

沉痛哀悼!这位改变了福清的著名侨领林文镜先生与世长辞!

沉痛哀悼!这位改变了福清的著名侨领林文镜先生与世长辞!

他,改变了福清

林文镜于1928年3月19日出生于福建,7岁时随着母亲离开家乡赴南洋与父亲一家人团聚。不料17岁时父亲去世,为了生计,林文镜从跑单帮开始,凭借强壮的体魄和顽强拼搏的精神在商海中搏击。

1960年代末,其与父亲的一位朋友合作经营的企业已是印尼首屈一指的大型财团,这个财团就是名震南洋的林氏财团。拥有全亚洲最大的水泥厂、全世界最大的面粉厂以及专用的码头和矿山。林文镜跟李嘉诚一样大,当时的名声曾一度超越李嘉诚,成为名震东南亚的超级富豪。

林文镜于1985年回到中国福清探亲,当时的福建省福清县是非常落后的,福清缺淡水,地贫,风大,仅仅依靠农业支撑,而工业等工程又因为基础设施薄弱而举步维艰。

正是这一次的行为,林文镜将帮助家乡脱贫致富当作自己这一辈子最神圣的事业,造就了福清市。林文镜被当地人誉为一个人造福了一座城。此后林文镜决定回报祖国,以带动家乡当地的经济发展。

林文镜曾经说过,第一次创业是为了养家,第二次创业是为了家乡的建设。

二次为家乡创业,当时的林文镜已经是一个巨富,本可以享受一切的优越生活条件,但是他毅然放弃这一切回到贫穷的家乡,与乡亲们一起艰苦奋斗。也是因为一度为了家乡的建设,林氏庞大的海外产业就将因其无暇打理而萎缩甚至败落。

沉痛哀悼!这位改变了福清的著名侨领林文镜先生与世长辞!

1987年,经过两年多的考察,林文镜规划兴建工业园区,主动挑起担子的林文镜,迫不及待地要把自己的构想变成现实。于是为了吸引台商将产业转移过来,当时很多人认为他疯了,把自己的身家性命拿出来跟大家一起赌,而且赌输了,他倾家荡产,其他人洒洒水走人。赌赢了,则有钱大家一起赚。

有了名震南洋的林文镜的担保,让不少本来保持观望的人选择了林文镜,也选择了福清。于是1990年底,冠捷电子终于成立起来。投产时只有2000多万美元,但运转起来时已经接近1亿美元。而这些投资里,相当一部分都是林文镜“垫资”和“入股”的。第一次让这一个贫穷的福清小城开始成为一些企业家眼中可以投资兴业发大财的选项。

5年的时间,福清市的工业总产值突破5亿美元,林文镜实现了1987年许下的“天方夜谭”。如今看起来确实是想成功要先发疯,马云当年也是如此。这一切进一步激发了林文镜的雄心壮志,让他给自己定下“第二个五年计划”——推动福清实现工业总产值50亿美元。

随着改革开放,各沿海城市都在搞招商引资,福清先前的投资优势已经没有那么诱人了。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林文镜首先想到了就是解决最核心也最急迫的物流问题。

作为林文镜,大佬的魄力,要么不干,要么做最好。于是他要建自己的港口,他说为今日计,为子孙计,福清都应该立足优势建立自己的港口,才能屹立不倒。不到一年时间,林文镜就建成了福清历史上第一座港口——下垄港。这样一来,不仅稳住了投资商,而且也增强了他们继续投资福清的信心。不久之后,林文镜又投建了福清历史上第一座万吨级码头——元洪港。

林文镜有个“福清主义者”的别号,是前任国务院总理朱镕基送的。其因由是,林文镜两次婉拒了朱镕基邀其到浦东投资的建议,林文镜的理由很简单:我去福清是雪中送炭,而去上海发展是锦上添花,我不去家乡建设,家乡就没有人管了。

就是这样一个信念,林文镜20年如一日,缔造出“福清模式”:创办中国第一个侨资经济开发区——融侨经济开发区、第一个侨资工业区——元洪投资区、第一个侨资中小企业集中区—洪宽工业村,在福建福清投资和引资创办了160多家工业企业。

林文镜先生回乡30多年,外人只看到他的成功,没有看到他背后付出的血和泪。为了改变家乡,他遭遇过冷嘲热讽,放弃了太多个人所得。无论如何,林文镜大哥也丝毫没有动摇过那个改变家乡的初衷和承诺。因此,30多年的执著,使他成为福清巨变的推动者和见证者。以至于,福清人流传着这样一种说法,

“没有林文镜,就没有福清的今天”。

如今,福清市已经由一个贫困落后的农业县,变成现代化的中国经济百强县级市。福清工业产值从1985年的4.3亿发展到了2016年的1595亿多。目前这个数字还在不断增长,福清,这片曾经贫瘠的土地,如今迸发出勃勃生机!

他,造就了江阴港

沉痛哀悼!这位改变了福清的著名侨领林文镜先生与世长辞!

小时候的梦,成就了如今的梦想。在林文镜眼里,家乡的繁荣富强,永远高于个人财富的增长。“为江阴港这个聚宝盆,集合新侨力量,林文镜先生坚定奔走了18年。”林文镜的助理林权感慨地说。

林文镜至今还记得,1988年,一家以出口为主、由他引进的台资企业,因福清没有港口,所有出口货物都要经陆路运往广州再出口,运输成本极高。为使这家企业不撤出开发区,林文镜个人为企业补贴了运输费用达数百万美元。

这件事给了林文镜很大的刺激。他知道,福清必须有一个深水大港,否则满足不了开发建设的需要。

1992年,在徒步500里海岸线发现可建设世界级大港的江阴半岛后,他自掏巨资进行勘探、评估、规划。据专家预测评估,江阴半岛可建100个1万吨至30万吨级的大型深水泊位,后方有500平方公里的腹地,完全可建成一个世界级大港、国际转运中心。

林文镜如同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一般喜悦,这不正是儿时梦中的“聚宝盆”?于是,他成为江阴开发的第一个投资人,并高瞻远瞩为江阴港设计了发展思路:建设成一个国际性的营运中心、洲际贸易中心和临海重工业基地,成为推动福清、福州甚至福建省经济快速持续发展的新增长点,并成为连结海峡两岸同胞共同发展,推动海峡两岸“三通”和祖国早日统一的重要基地。

在林文镜的推动下,江阴港2000年开始拉开建港序幕;2004年,跃居全国十大集装箱港行列。按照林文镜的“五年规划”,到2010年,江阴港将成为福建沿海重要的临港工业区,成为海峡西岸经济区快速发展的巨大引擎。如今,江阴港即将蜕变成为国际深水大港,推动口岸通关效率大幅提升。

他,是地产大亨

沉痛哀悼!这位改变了福清的著名侨领林文镜先生与世长辞!

1989年,林文镜先生创建了融侨集团。作为城市美好生活综合服务商,融侨集团以房地产开发为核心,涉及商业、教育、酒店、物业、医疗、农业、港口开发、工业村等产业领域,是一家拥有全产业拓展能力的综合性外商投资企业。

在地产领域,融侨集团以福州、上海为双核心城市战略,深耕、发展省会级及强二线城市的核心地段,并辐射环热点城市群的三线城市。目前,融侨集团已拓展至福州、上海、南京、武汉、合肥、天津、重庆、成都、苏州、 广州、深圳、郑州、无锡、淮安、厦门、福清、龙岩、莆田等城市。通过有效的产业布局与协作,融侨形成以中国大陆为主,涉及中国香港、中国台湾及新加坡、印尼、英国等海外城市的全球化布局。截至2018年6月底,融侨集团销售额近400亿元。

他,心系新侨事业

沉痛哀悼!这位改变了福清的著名侨领林文镜先生与世长辞!

据林文镜估计,在3000万华侨中,新侨人数超过1000万人,仅福建省福清市就有近30万人,福建省有100多万。以每位新侨每年寄回家乡1万美元计算,全国新侨每年至少能寄回家乡1000亿美元。目前世界上的华侨手中保守估计至少有1万亿美元的闲散资金,如能把这笔巨大的资金吸引到祖国建设上,让这些新侨们在造福祖国的过程中,实现自有资金的保值和增值,他们与祖国的感情也将更加紧密。

于是,林文镜率先提出了“新侨”和“新侨余资”两个概念,并将之付诸于造福家乡的实践。

江阴港的开工建设被林文镜视作集中新侨余资保值增值的一个重要机会。在他的引领下,已有300多亿元新侨余资投入到江阴港、西部大开发和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等建设中。

//小鱼物语

林文镜老先生从17岁就开始跑单,到成为东南亚的富豪,接着不顾一切放弃优越条件,带着巨额财富从海外回到贫瘠故土,凭借自己的过人智慧和力量和对家乡的满腔赤诚,几十年如一日鞠躬尽瘁于家乡的发展与崛起,最终不但造福了家乡,也再一次成就了自己。或许林文镜如今的财富比不上马化腾、马云、李嘉诚等人,但是他为了祖国做出贡献,值得被历史铭记。

林文镜语录

1.一个成功的企业家,是不能置家乡贫穷落后于不顾的,否则就是失职,就是人生的失败。

2.人每当需要我做出重大抉择时,爱乡情结就会跳出来,成为行事的准则。

3.要多做善事,我的钱已经够多了,我不要再赚钱,我要送钱。

4.个人的富有,不是我的所求;我要的是家乡的富有。

5.中国改革开放后经济快速发展的历史已经证明:华侨的爱国之心和拥有的财富、经验及在海外的影响力,帮助祖国和家乡改变了落后面貌,他们是祖国建设一支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

林文镜简介:林文镜,出生于1928年3月,为福建融侨集团的缔造者,也是印尼“林氏集团”两大股东之一。集团拥有世界最大的水泥厂和面粉厂,在福州和重庆的项目更让他在房地产开发界声名鹊起。不过,在他眼里,家乡的富庶远比这些资产和名声更重要。

福清市阳下街道溪头村是林文镜的老家。1928年,林文镜生于此,8岁时离乡下南洋,逐渐成为东南亚有影响力的商界领袖。59岁时他回乡,立志帮助家乡脱贫致富,为福清快速崛起

作出巨大贡献。

洪宽工业村是林文镜在福清家乡独资创办建设的全国第一个村级侨办工业村,为国家级融侨经济技术开发区的骨干园区。“洪宽工业村”以林文镜先生的家父林洪宽先生名字命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