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公交卡推广的阻力主要在于哪里?

梁宝明

现在很多城市的公交系统都是独立的,只支持自己的网络,并没有联网。对于这一部分城市来说,想要支持小米手机的NFC公交卡,首先得升级自己的公交网络,那么这期间造成的费用又谁来承担?小米公交卡本来就不是一个赚钱的功能,所以小米肯定是不愿意承担的,那么这个功能在这些城市肯定是推广不下去的。

对于公交系统已经联网的城市,想要接纳小米公交卡也不容易。因为你手机代替了实体公交卡,那我(公交公司)怎么向用户收取服务费用?所以现在小米公交开卡一般都需要支付20元左右的服务费,这一部分钱仍然是给公交公司的。

其实NFC代替公交卡并不是什么复杂的技术,支持NFC的智能手机都可以实现。关键是这个功能推广起来十分费劲儿,却没什么赚头。因为很多城市用刷公交卡本来就是打折的,比如原价2块钱的车费,打八折算一块六。而且很多城市都是通票制,一块六可以从起点站坐到终点站,所以公交本来就是一个比较公益性的事业,想从中赚钱基本上是不可能的。如果小米公交手机卡收费比普通的实体公交卡贵,那么肯定也不有人去用这个功能。

所以除了小米、华为这样的实力大厂之外,其它手机厂商都不愿意费劲去推广这个功能,所以手机NFC公交卡到现在都没有普及开来。


265G数码网

首先,这个功能是为了丰富miui系统功能,为其自身增加势能。这就是一个看不见的推广阻力。如果它是一家只做nfc公交卡的公司运营的单独app,那么所有安卓系统覆盖的智能手机(无论是否是定制系统)只要安装它,就能使用。

其次,外部因素是地方公交系统的保护主义会限制和其他公司的竞争。

不过,截止去年底,小米公交已经开通北京、上海、深圳、广东省(岭南通)、武汉、苏州、杭州、吉林省(吉林通)、广西、重庆等61个城市地区的地铁公交服务,成为支持用手机刷公交卡的地区和城市范围最广的国内手机厂商。


智能加

小米公交卡推广的阻力主要在更多的城市公交公司不愿意与小米合作。合作中牵扯到的双方利润问题,将决定能否在这个城市使用小米手机刷公交卡。

带有NFC模块的小米手机理论上支持所有刷卡的公交地铁,而且小米的公交卡到目前为止已经支持了八个地区。而且部分地区的公交卡并不只是支持了一个市,而是同时支持了多个城市。反观其他厂商手机支持的地区数量,小米能够做到今天这一步已经是很了不起了。

其实,适配公交卡真没有多么的难,小米已经掌握了这项技术。在技术上没什么太大的问题,但你想适配别人家的公交卡,必须得与其公交公司进行交流合作。在交流的过程中,若是哪个环节没有妥善的解决,那么小米能够适配其公交卡的日子将遥遥无期。所以说,能否与公交公司成功谈拢进行合作,才是小米能否推广手机公交卡的关键所在。

有网友表示,例如小米跟重庆的公交公司谈合作中,重庆宜居畅通卡方面直接拒绝,因为人家有有自己的App。。

不过,小米手机MIUI更新也让越来越多的城市公交加入,永远相信,美好的事情即将发生。


奇客智能

其实说白了是小米公司和地方公交主管部门的利润分销问题。无疑,小米公交为大家的交通出行带来了便利。但所有小米公交卡的充值金额包括开卡费都是需要经过小米公司这一环节,那么相当数额的资金往来带来了利润,既然有利润,又牵扯到分配,分配不均只是其一,其二。小米公交的崛起对传统公交交通行业的冲击,设备改造,系统升级以及管理都是需要当地公交公司协调处理的。其三,信息安全,各地公交系统都有其固有的信息服务系统,接入小米公交需要将系统数据库部分共享,而这,恰恰是其最不能接受的。


蚕宇将姗

我说一个原因吧,这也一直让我很困惑,用小米手机,带nfc功能的,开通公交卡要收开卡费,比如我在的城市武汉通需20元,我不知道这个费为什么要收,我用的自己的手机,相关运营公司什么都没出,为什么还要收20元。如果说我去办一张武汉通卡,你收这个费能理解,但我用自己的手机开通这个功能居然也……有点无语。反观支付宝上的武汉通电子公交卡不要钱开通,推广在武汉做的就不错。说心里话,小米的这种公交卡其实比支付宝这种扫码的公交卡要好用,反倒不好推广,我认为这个开卡成本20元有很大关系,导致很多人不愿开通。还有一个原因就是这种卡是绑定在小米钱包上的,必定小米钱包没支付宝钱包用的广,很多人没开通小米钱包,这也是一个原因吧!


龙八2018

我是一个小米公交卡的用户,虽然偶尔出现卡壳的时候,但是大部分使用还是愉快的。我认为是黑科技力不足,得不到真正的痛点,客户群体想要的是真正的“手机一卡通”,而不是一个手机卡包。

如果可以花100块钱办这么一张卡可以实现北上广深苏浙等等区域通用,那么它就拥有所有非常深切的用户群体和粘性;但如果只是不同区域开不同的卡,原先有交通卡不能录入手机,那么在推广上不会出现快速膨胀爆炸的现象,给人的感觉只是一个性价比不足的电子卡而已,一旦如此就是失了先机,即消费满足感<消费失落感,动力不足。

小米公交卡最大的优势是不用再带卡,不足却是受众选择问题,手机交通卡主要是年轻人,或者说一群在各大城市游走的人,他们喜欢酷但一般办卡顶多1-2张,这种消费产生的影响力是有限的。

马云说未来时间最多花费在路上,深表赞同,旅游工作等等不再是一个城市,做不到一卡通,很难有力推广。

未来我觉得社保挂钩人脸识别交通卡更有可能。

一点想法。


竹间山几

估计都是收费问题吧,不过对于经常掉卡的人来说还是很方面的,手机很少掉,但是卡一旦掉了那就不只损失20块钱卡费,还有充值费用,大部分人用卡都是100一冲,掉了就损失很大,而且这种卡一般不记名,不挂失,丢了跟现金一样,我就是这样丢过,记忆深刻,其次就是支付宝扫码乘车的普及,导致使用小米公交卡人数减少,不过个人觉得不管这钱花的值不值,至少用起来方面,本来地区武汉,基本上所有公交和地铁都可以刷卡上车,非常方面,最重要的是不用像支付宝需要打开软件那么麻烦,只要开机就可以刷卡!充值也比较方面,避免实体卡余额不足没有零钱的尴尬。


悟空房说

主要阻力有两个,第一,很多城市的公交公司不愿意跟所有手机厂商合作,不光是小米,小米是目前支持城市最多的手机厂商。第二,手机NFC开通公交卡要收29元服务费,不退回,不光如此,公交账号只绑定NFC芯片不绑定小米账号,也就是说你要是换个小米手机登陆相同的账号你之前开通的公交账号就用不了,公交账号只绑定唯一的NFC芯片,试想一下,你一个手机能用多久??万一手机坏掉或者丢失等等原因。我用的小米6,曾几度想开通,后来都放弃了。


上帝在雨中V

技术支持却得不到推广,证明市场把控者不愿意宣传使用(有利益冲突),完美解决冲突的方式方法是找到对方势力与己方势力的平衡点在哪怎么融合他们,简单粗暴来说就是该揍的揍,该让利的让利。


异域思想空间

我觉得,这个问题主要有两点,第一点,是各个地方的公交公司或者是地铁公司,对于,钱的一种欲望,因为支付这一块最主要的是实际的是资金的转移,从乘客的手中转移到公交公司或者地铁公司。第二点,第二点,我觉得对于地方的这些地铁或者是公交公司,可是没有意义,但一旦是。对于小米,或者像大一点的bat这样的公司的话,支付这一块还涉及到一个数据的问题,我觉得对于地方的地铁公司或者是公交公司,他们可能没有这方面的能力去整合这方面的数据资源,而对于这些互联网公司当着这就不一样了,他们有能力去用这些支付数据出行的数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