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漂玩轉24平膠囊房,1.8平浴室塞下浴缸

以下內容來源一兜糖屋主:Capreae

在北京這座城市,說“寸土寸金”真的一點也不誇張。

在這裡工作多年,家卻不在這裡,我曾經打算一直租房對付住下去。

後來機(kun)緣(nan)巧(chong)合(chong)的,在北邊買下了一個小公寓,平時上班的時候住著。花了35㎡的錢,得了個24㎡的使用面積。

不論大小,好歹也算是屬於自己的房子,自然得好好收拾一番。不過面積只得這一丁點兒,倒是有些傷腦筋,畢竟多年“積累”,我的家(po)當(lan)也是很多的,而且我還想要一個浴缸。

人說:“別人裝修公司也不樂意做你這麼小的案子。”

我大手一揮(真的只是手大):“我自己設計,自己買材料找師傅裝。”

房子雖小,倒是五臟俱全,進門的過道能做出一個開放式的廚房,大約2.3m長,洗手間面積滿打滿算能有1.8㎡——嗯,量完洗手間那天,我還是堅持想要浴缸的,堅定如我。

先得有一個整體思路:房子小,色調上必須要簡單明亮,線條絕對不能複雜,這樣才能讓視覺效果不那麼擁擠——白色作為主體顏色;層高不足,沒有辦法做隔層,但是立體空間決不能浪費——吊櫃增加收納空間;大一點的傢俱都是裝不下的——宜家+淘寶解決剛需。

整體思路有了,接下來,就是親手把這個膠囊房打造成理想中的模樣。

北漂玩轉24平膠囊房,1.8平浴室塞下浴缸

▲ 整體設計圖

首先是測量,把屋子裡每一塊都仔細的測量準確的數據,然後進行整體規劃,每一釐米都要精打細算。洗衣機、冰箱,要買什麼尺寸的、怎麼擺放?洗手間的們要用哪種類型才能少佔空間?浴缸要買多大的才能保證放得進去?這些都是根據測量數據,選好款式,拿到準確尺寸之後,計算進設計裡的。

每一個空間的水電線路,開關佈局,都影響著日後居住的舒適度,因此在一開始就要好好計劃啦,全部畫下來,好在之後的裝修中給裝修師傅清晰明瞭的概念,避免出錯。

接下來就是找一個裝修師傅,一起過一遍硬裝方案,保證每一個設計的可行性,然後就是開工啦。先看一下裝完的整體效果:

北漂玩轉24平膠囊房,1.8平浴室塞下浴缸

▲ 臥室

北漂玩轉24平膠囊房,1.8平浴室塞下浴缸

▲ 衣櫃儲物

北漂玩轉24平膠囊房,1.8平浴室塞下浴缸

▲ 廚房

北漂玩轉24平膠囊房,1.8平浴室塞下浴缸

▲ 玄關

北漂玩轉24平膠囊房,1.8平浴室塞下浴缸

▲ 洗手間

總的來說自己還是很滿意的,要說有什麼不足的話,我感覺,就是面積太小了= =|||

裝修師傅胡工夫婦進場:

北漂玩轉24平膠囊房,1.8平浴室塞下浴缸

同事介紹的裝修師傅很好,每次買材料都是陪著去建材市場認真挑選,每個細節都再三與我確認,並提出切實可行的建議,保證工程進度與質量,最後的效果也是非常棒的。

膠囊房進化過程

————————

洗手間:

北漂玩轉24平膠囊房,1.8平浴室塞下浴缸

▲ 洗手間原貌

面積只有1.8㎡,1.37X1.3的尺寸,非常小,裝修前洗手間沒有任何的隔斷。洗手檯在馬桶旁邊的角落裡,是壁掛的,下面的排水系統醜陋的裸露在外,看上去髒兮兮的,我都能想象洗臉的時候會弄溼馬桶,洗澡的時候一打開淋浴噴頭,整個洗手間都像下過暴雨的那種場景。

不能忍受沒有乾溼分離的洗手間。

改!

把洗手檯挪到馬桶對面,馬桶往門口平移一點,將暖氣片拆改為掛式,騰出的空間正好可以放下一個小浴缸。

北漂玩轉24平膠囊房,1.8平浴室塞下浴缸

▲ 第一步:拆(整體都拆掉)

拆掉之後改完水電線路,貼上乾淨的小白磚(地板是小黑磚,不過建議使用灰色,應該更耐髒)。

一個教訓:暖氣片我選了小揹簍的短款,本想可以掛毛巾,但是在目前的使用中發現,完全用不上,洗澡的時候還有些佔地方。

熱水器下方安裝放洗漱用品的架子,沒有選三角的安在角落是因為家裡裝的那個三角的,用一段時間之後會搖晃,所以選了長條的,用了一年多都很穩當。安裝架子的時候一定要注意熱水器水電走線的位置,需要完全避開。

另一個教訓:熱水器的檢修口在右邊,但是由於我的這個實際情況限制,沒有辦法留出40cm的檢修空間,加上因為層高的原因,熱水器是半包的,因此,假如熱水器壞了,我就得拆掉吊頂把熱水器拿下來修……不敢想,只能祈禱。

洗手檯上方裝鏡櫃(也是宜家的,宜家真是小戶型的福音),收納日常的護膚洗漱用品,這個鏡櫃有點厚,洗臉的時候稍有不便,應該買薄一點那款(大約11cm厚那款)。

洗手間的門是黑色邊框+鑽石玻璃的外開摺疊門——為了儘量不擠佔洗手間內部空間。建材市場跑了好幾次都沒有人願意做黑色,但為了不破壞整體的風格,我還是堅持要黑色的,後來還是在萬能的淘寶找到了願意做黑色的店家。也算是功夫不負有心人,最後的效果還挺滿意。

有個小插曲是,門第一次送來的時候做錯尺寸了,進門一看高度2.5m,震驚了我,畢竟我總層高還不夠2.8m……

淋浴噴頭選用的是黑色,和白牆搭配起來看著比較舒服。安裝淋浴噴頭的時候要注意把浴缸底部的高度也算上,不然可能會裝得高度不合適。

衛生間的門口地面有一個小坎,算是擋水條了。

北漂玩轉24平膠囊房,1.8平浴室塞下浴缸

▲ 重點來啦,浴缸本尊

馬桶的頂上安裝一個毛巾架,可以掛浴巾、毛巾之類的,馬桶左手邊的牆上安裝吹風機架,可以放梳子、吹風機,相當節省空間。

浴缸這裡有一點想說的,如果浴缸不是順著進去放的話(像我這樣),不能屋裡有多長就買多長的浴缸,需要考慮浴缸進屋之後轉身的長度(勾股定理大家複習一下),所以浴缸的尾部會有一些空間,這個可不是計算失誤。

Mini洗手檯,本來想買單孔的,裝個黑色水龍頭跟整體風格搭配,但問來問去店家沒有,也買不到合適的,也只好將就。

空間雖然很小,但掛上浴簾就能做到基本的乾溼分離。

北漂玩轉24平膠囊房,1.8平浴室塞下浴缸

▲浴室吊頂

排風和照明是集成的(網上買的),考慮到面積小的問題,分開的話也很難看。

一個小教訓,原本排風照明集成的說明書上寫的是至少預留14cm,這個指的是吊頂龍骨以下,裝修師傅理解成了房頂以下,就把熱水器的插座位置預留得比較高,後來吊頂的時候遇到些麻煩。認真看說明書是多麼重要。

北漂玩轉24平膠囊房,1.8平浴室塞下浴缸

▲60升的電熱水器把水燒到55度以上,就可以滿足泡澡的需求了

北漂玩轉24平膠囊房,1.8平浴室塞下浴缸

▲浴缸尾部的空間也可以利用起來,掛一些清潔用具

MUJI的浴缸刷還挺好用的,推薦。

玄關:

北漂玩轉24平膠囊房,1.8平浴室塞下浴缸

▲ 剛拿到的房是這樣的

emmmm,怎麼說呢?門不結實,櫥櫃老舊了根本沒法做飯,客廳的地板是壞的,沙發也完全不符合我的審美:

“一個能用的都沒有。”

全都拆掉吧。

北漂玩轉24平膠囊房,1.8平浴室塞下浴缸

▲ 開始改造

拆舊、改水改電,原來開發商裝的大門裡全是水泥,拆掉以後換上新的門,裝修期間我和師傅都用備用鑰匙進出,裝修完成用正式鑰匙開一遍門,備用鑰匙就失效啦,櫥櫃也全部拆掉重新裝。

北漂玩轉24平膠囊房,1.8平浴室塞下浴缸

▲ 重新刷牆貼磚

這時候我要的乾淨明亮開始漸漸顯現。

北漂玩轉24平膠囊房,1.8平浴室塞下浴缸

▲儲物

改裝完以後進門右側有一個寬約50釐米的通頂空隙,設計了一個儲物櫃,吸塵器、之類的可以放在裡面。底部留空可以放日常的拖鞋,就當玄關了。

北漂玩轉24平膠囊房,1.8平浴室塞下浴缸

▲ 玄關

宜家的鞋櫃加上在上方做了吊櫃,收納是沒有問題了,隨便放下幾十雙鞋也是可以的。

廚房:

北漂玩轉24平膠囊房,1.8平浴室塞下浴缸

▲ 廚房改造中

進門左手邊的空間是用來做廚房的,所以除了貼磚的位置,其他地方也都刷了防水漆,油煙機要買大功率的,不然房間裡會遭殃,為了預防,我後來還是裝了一個掛簾,目前還好,沒有被油煙汙染。

這一塊大概2.3m的長度不僅要用來做飯,還要放下洗衣機,每一釐米都不能浪費。

北漂玩轉24平膠囊房,1.8平浴室塞下浴缸

▲改造基本完成

地方太小,一般櫥櫃套裝都不能滿足我的需求,乾脆自己畫圖,找商家定製,技能保證風格統一,又能儘量利用儲物空間。

上下兩排儲物櫃,儘管我鍋碗瓢盆不算少,但也足夠放了。

這樣設計會顯得切菜臺矮、炒菜臺太高不符合人體工程學,但實在沒地方放洗衣機只能這樣安排,還好我個子不矮,這個高度正合適,一點也不費勁。

北漂玩轉24平膠囊房,1.8平浴室塞下浴缸

▲操作檯面

廚房空間確實小,操作檯面略緊張,只能自己省著用了,比如,將廚具上牆,去宜家買的掛杆,都掛起來、菜板也用支架立起來;又比如,用架子把電飯煲和烤箱疊起來放,又省下不少空間,再比如,淘寶上買來櫃底小掛籃,可以放廚房的毛巾等等。

另外櫃底燈非常推薦安裝,不用觸碰掃一下就能開關,非常方便在做飯的時候使用,就不怕操作檯背光啦。

北漂玩轉24平膠囊房,1.8平浴室塞下浴缸

▲ 神奇的小推車

在空間利用方面,日本的很多東西是走在前沿的,所以要搜這種邊邊角角的小東西,記得加上關鍵詞日本、日式或者日系,能提高命中率。櫥櫃和洗衣機之間有14釐米的空隙,在夾縫中放一個小推車,可放置調料緩解操作檯面的緊張,真的是1釐米都不能浪費。

客餐廳:

北漂玩轉24平膠囊房,1.8平浴室塞下浴缸

▲餐桌

原本設計了一個沙發,後來我問自己,床重要還是沙發重要?

於是果斷地捨棄了原來的沙發,選擇了買大床,畢竟自己住,也不指望招待客人。

這個空間放了冰箱、摺疊桌椅和手推車。

冰箱送到家一定記得讓師傅幫忙調水平。

宜家的這個桌子展開四個人吃飯沒問題,不用時收起來也不佔用空間。

手推車真是非常方便,廚房一個客廳一個,簡直是社會主義一塊磚,哪裡需要往哪裡搬。宜家的這個手推車可以放些酒水,零食等小物件,非常合適。

冰箱的頂部也做了吊櫃,可以收納一些日常的紙品、清潔用品、日用品存貨之類的,膠囊房的立體空間,在不擁擠的情況下,儘量利用起來。

北漂玩轉24平膠囊房,1.8平浴室塞下浴缸

▲新居第一餐

臥室:

北漂玩轉24平膠囊房,1.8平浴室塞下浴缸

▲改造前

鏟了牆、撬了地板,全部重新裝修,舊傢俱全部扔掉,通通買新的。風格統一真的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嚴重影響整體美觀度。

北漂玩轉24平膠囊房,1.8平浴室塞下浴缸

▲鋪地板

重新刷牆、鋪地板、換燈、換傢俱。用了宅匠的原木寬板、效果不錯,紋理漂亮,光腳踩上去也很舒服。

不選用顏色太深的地板,原因是北京灰塵很大,深色地板特別不耐髒,一點灰塵都很明顯。

小Tips:木地板包裝的紙殼,拆掉硬物之後不要扔,或者像冰箱的包裝盒也行,鋪好木地板之後可以鋪在上面保護,在後面大件的傢俱、家電進來的時候,以及裝窗簾、裝櫃子的時候,不至於劃傷地板。

北漂玩轉24平膠囊房,1.8平浴室塞下浴缸

▲換上宜家的吊燈

到這一步,北歐風漸漸成型,因為暖氣的管線走位沒有圖紙,不敢亂開槽,本來設計在床頭預留吊燈開關的,沒有成功,有些不方便,但是後來在床頭裝了個龍珠燈泡就解決啦。

北漂玩轉24平膠囊房,1.8平浴室塞下浴缸

▲就像這樣

北漂玩轉24平膠囊房,1.8平浴室塞下浴缸

▲床墊到了

收到床墊以後先攤在地上散散味,感覺像是有了個榻榻米的房間。

北漂玩轉24平膠囊房,1.8平浴室塞下浴缸

▲窗簾

窗簾是在兩家店選來配的,覺得紗簾沒什麼用,就選了半遮光的棉麻。龜背竹的圖案看起來比較清新,米色的厚簾遮光效果也比較好,能滿足日常對光線強弱的需求。

北漂玩轉24平膠囊房,1.8平浴室塞下浴缸

▲床

床買得比較曲折,高箱床買了一個月之後被通知買的那款床沒法出廠。於是換了個款式,結果安上一個月後就出現了裂紋,後來找了修傢俱的師傅,看了之後說南方傢俱到北方太乾燥不適應,幫忙修補了一下。

這一點,充分說明了在北京居住,增加空氣溼度是多麼重要,因此買個帶加溼功能的空氣淨化器還是很有必要的。

床板能拉起來,可以放一些換季的床單被套,省了不少收納空間。

北漂玩轉24平膠囊房,1.8平浴室塞下浴缸

▲換上暖洋洋的床單

北漂玩轉24平膠囊房,1.8平浴室塞下浴缸

北漂玩轉24平膠囊房,1.8平浴室塞下浴缸

北漂玩轉24平膠囊房,1.8平浴室塞下浴缸

▲整排儲物櫃

衣櫃+儲物櫃依然是自己畫圖找商家定做的,為了方便懶惰的我,全部設計的是懸掛式,基本不用疊衣服,挺大個兒的,收納能力也是超強的。

儲物櫃的中間留出一個放電視的空間,桌面可以作為工作臺。

北漂玩轉24平膠囊房,1.8平浴室塞下浴缸

以上就是屋主 Capreae 24 平膠囊房改造過程~

PS:如果想和屋主交流更多,登錄一兜糖APP搜索屋主名字即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