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长在不和睦的家庭和单亲家庭,对于孩子来说哪个更好一点?

这个提问让我想起曾经看到这幅漫画,无论谁放手,受伤的都是孩子。

这个漫画警示家长,你的婚姻,要么不要孩子,铁丁那底,有了孩子,就要对孩子不弃不离!

当婚姻有了孩子那一刻,双方就都得拉紧绳子,尽到自己的责任。

生长在不和睦的家庭和单亲家庭,对于孩子来说哪个更好一点?


只“爱”不 “教” ,离不离婚孩子都一样

道理谁都明白,可生活未必按我们的设想去进行,双亲家庭的孩子成长未必幸福,单亲家庭的孩子成长未必都艰辛,关键在于陪伴孩子成长的父母是什么样的,如果家长只“爱“不”教“,离不离婚都毁孩子。

只差一张离婚证书的婚姻并不在少数,同床异梦的夫妻也不鲜见,心里有座坟,葬着未亡人。

认识一对夫妻,两人结婚后都惊觉对方”表里不一“,但又都秉着”给孩子一个完整的家“的执念,坚决不离婚,但亲朋好友都劝他们离婚,因为他们的婚姻生活对孩子,真是酷刑!

夫妻俩永远没办法心平气和的说话,一说就争,一争就吵,男方一吵就跳脚大骂,歇斯底里的状态,有那么几次,骂着骂着,就朝孩子动手撒气,孩子才四岁,幼儿园里谈论爸爸,说”我爸成天就像疯称一样……”

母亲心疼孩子,带着孩子分居另住,周末和男方过。

周一到周五,孩子天天放学后都要被母亲揍一顿。孩子因为没有立刻得到某样东西大哭大闹时,就会被母亲打一顿。有次孩子和她对打,扇了她一巴掌。挫败感令她浑身发抖,然后把孩子狂暴一顿,而她的孩子还不到5岁。周末和父亲在一起,看似有”爱“,实则全是”伤害“,孩子吃零食刷手机,再有其它要求就要被大吼。

每次看到这个孩子,我都心疼不已,如果只”爱“不”教“,离不离婚,对于孩子成长来说,又有什么区别呢?

生长在不和睦的家庭和单亲家庭,对于孩子来说哪个更好一点?


离异家庭最怕孩子成“复仇”工具

单亲家庭在社会中也算是普遍现象了,单亲家庭中孩子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难道都是婚姻破裂引起的吗?在我看来,固然有一定原因,但关键原因还是离婚双方把孩子当做”复仇“、”发泄“的工具,让孩子失去安全感。

亲戚为了能离婚,净身出户,女方获得房子、孩子以及男方提供孩子的学费、生活费。但母亲死活不让父子相见,在孩子面前把父亲说成一坨屎。

搞笑的是,母亲以自己打工照顾不了孩子为由,把孩子寄宿在朋友家好几年,我不陪伴,我也不让你这臭男人陪伴,死活不让孩子见父亲,父子只好偷偷相见,父亲又在孩子跟前各种抱怨前妻。

孩子小学五年级了,胆心怯懦,走路永远走低着头,说话声音像蚊子——我要是这个孩子,有对画风清奇的父母,我特么早就疯了。

生长在不和睦的家庭和单亲家庭,对于孩子来说哪个更好一点?

这种方式对待孩子的离异男女不在少数,但也有不同的。

有个高中男孩,阳光乐观,礼貌爱笑,非常讨人喜欢,谁都想不到,这样性格的孩子,竟然出自离异家庭。

小学三年级孩子父母离婚,孩子判给母亲。母亲平静的告诉孩子,离婚的原因是”我和你爸爸性格不合,为了不争吵,决定以后不住在一起了,但我们对你的爱没变……”

她从未在孩子跟前说过爸爸一句坏话,就连抱怨都不曾有过。爸爸对孩子最常说的是,你妈很爱你,我很感谢她,只可惜我们不是好朋友了……“

爸爸每周都来看望孩子,会和妈妈一起开家长会,妈妈下班之后会陪着孩子一起疯,孩子觉得一切都没变,爸妈不在一个屋子住,但爸妈在他身上的爱一点也没少。

生长在不和睦的家庭和单亲家庭,对于孩子来说哪个更好一点?


父母是一门学科

所以我认为,孩子健康快乐成长,不在于生活在双亲家庭还是单亲家庭,而在于父母是什么样的人,会不会、懂不懂正确的爱孩子。

在家庭教育中,爱孩子是教育孩子的基础和前提,没有父母之爱的孩子,往往是有人格缺陷的,但如何正确的”爱“爱孩子?那是需要做父母的不断学习,唯有学习,才能让对孩子的“爱”变是有意义、有价值,有作为。

鲁迅曾建议兴办师范学堂的同时也要举办”父范学堂“,提出爱孩子也是一门学问,家长光有身份是不够的,还要有职称,有知识。

生长在不和睦的家庭和单亲家庭,对于孩子来说哪个更好一点?

有时想想,养孩子是为了什么呢?是”养儿防老“还是是”养儿啃老“,无论哪一种,都不是当代父母养孩子的初衷,我朋友圈曾被这样一个回答刷屏:

为了付出与欣赏,不求孩子完美 ,不用替我挣脸,更不用帮我养老,只要这个生命 健康存在,在这个美丽的世上走一遍、看一遍,让我有机会与他们同行。于是告诉自己,换一种方式爱孩子,只要他们健康、快乐、足矣。

说的多好听啊,大道理讲的多唯美啊!但多少父母只是说说罢了,唯有行动起来,知行合一,才能培养出”(身心)健康快乐的孩子。

所以,对孩子来说,什么样的家庭并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他有一对真正懂爱的父母,尊重他、爱他、教他、管他、陪伴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