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異果和獼猴桃的關係

奇異果和獼猴桃的關係

根據美國農業部數據顯示,奇異果可能是新西蘭最重要的農產品。2015年奇異果為新西蘭貢獻了1.05億美元的出口。但大家並不知道的是,這個南太平洋國家種植出的這種帶有柔軟、綠色果肉、獨特味道和異國情調的水果,是結合著相當一部分的運氣和一個天才營銷案例的故事。

奇異果和獼猴桃的關係

中國古籍中所記載的鵝莓(gooseberry),正如其古老的英文名字所暗示的那樣,是奇異果在中國的祖先。根據16世紀中國的醫學百科全書本草綱目記載,它最初的名字叫“獼猴桃”,暗指猴子對它的愛。

奇異果作為一種移植的品種,可能不會讓很多讀者感到驚訝。畢竟從《紐約時報》一篇關於30多年前新西蘭貿易的文章,到2010年的一個關於品牌和心理學的時代專欄,世界上最偉大的營銷案例和“植物劫持”的故事已經流傳了幾十年了。

但是關於這種水果是如何穿越太平洋的文獻證據並不充足,這就給這個故事提供了一種虛構的味道,事實上,這個故事卻是非常真實的。

奇異果和獼猴桃的關係

新西蘭奧塔哥大學的社會學教授休坎貝爾在電子郵件中告訴時代週刊:“奇異果生產並沒有正式的歷史記錄在案,所以我們必須從多個渠道收集有關過去的信息。”他在新西蘭官方在線百科全書“特拉”上撰寫了一篇聯合署名文章。歷史上的共識是:正如新西蘭官方歷史網站上所展示的那樣,第一批奇異果種子是在20世紀初到達新西蘭的。

這一切都始於1904年,當時女子學校的校長瑪麗伊莎貝爾弗雷澤從中國帶回了一些中國鵝莓的種子。然後,他們把這些東西交給了一個叫亞歷山大艾利森的農民,農民把種子種在他的農場裡,之後育苗長成的樹在1910年結出了第一個果實。

事實上,大約在第一批種子被引入新西蘭的同一時間,在英國和美國,這一物種也被作為一種商業作物進行了試驗。但不幸的是,無論是英國人還是美國人都沒有將這一水果生產推向商業化。例如,第一批被帶到英國Veitch苗圃的種子都育種成了雄性植物,耽誤了種植者批量化生產可食用水果的計劃。相似的情況也發生在了美國人的頭上。

奇異果和獼猴桃的關係

據新西蘭官方歷史記載,在艾利森的樹結出果實的近50年後,對鵝莓的商業包裝才開始出現。當時,農業出口商特納和種植者才開始稱這種中國的鵝莓“獼猴桃”為奇異果,而此時,歷史已然推進到了1959年。

美國的水果進口商告訴特納和種植者,中國的鵝莓需要一個新的名字,以使在美國本土具有商業上的可行性,以避免“鵝莓”的負面含義。在中間取用了另一個被提名的名字“melonette”之後,種植者終於決定將這隻毛茸茸的棕色水果命名為“奇異果(Kiwis Fruit)”,這也推動了Kiwis在當時成為了新西蘭人的口語詞彙。

到20世紀70年代,這種水果的需求開始起飛,kiwis fruit的名字在中國鵝莓交易中生根發芽,鞏固了其作為新西蘭最典型產品的堅定地位。而此時,中國正處於那場紅色的運動之中,隨風飄揚。鵝莓的一抹綠,與其無關。

奇異果和獼猴桃的關係

全球最大奇異果生產品牌——佳沛

“我認為奇異果在新西蘭的成功與運氣和適宜的氣候有關”,福格森告訴時代週刊,他現在是新西蘭植物與食品研究所的名譽研究員。在20世紀80年代,他將這種毛茸茸的綠色奇異果—Actinidia deliciosa—分類為一個獨立的物種。

現在包括美國在內的許多國家都能找到這種奇異果(獼猴桃)的大規模種植產區。具有諷刺意味的是,中國在2014年成為世界上最大的獼猴桃生產國,但這種水果在中國卻通常被用來製造果醬。其實,開始在世界範圍內廣泛種植奇異果的時間一般要追溯到亞歷山大阿利森的“Whanganui農場”時期,如此高產的奇異果產量讓一些太平洋國家不得不在某一時刻試圖阻止新西蘭農場的進口奇異果,以減少全球市場上的潛在競爭。

今天,即使是說中文的世界,也有相當一部分人用它英文名稱音譯的綽號來稱呼這種水果。至少在香港和臺灣,人們都知道它是一種奇怪的水果——用普通話說的“qi yi guo”,或者是廣東話中的“kei yi gwo”(在谷歌上搜索獼猴桃仍然有非常多的結果,但大部分都侷限於來自中國內地的網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