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官婉兒一直在和韋後鬥爭,爲何李隆基殺韋後時一併殺上官婉兒

李隆基發動政變,誅殺韋后與安樂公主作亂的時候,上官婉兒已經向李隆基出示了證據,證明她不是韋后一黨的人,為什麼李隆基還是要將她殺死呢?

我們先來了解一下上官婉兒。

上官婉兒一直在和韋后鬥爭,為何李隆基殺韋后時一併殺上官婉兒

(上官婉兒劇照)

上官婉兒作為一個政治人物,在中國古代是一個孤例,之前沒有出現過,之後也不再有這樣的人出現。上官婉兒是唐朝宰相上官儀的孫女,因為上官儀幫助李治起草廢武則天皇后的詔書,被武則天誅殺。同時誅殺的還有上官婉兒的父親上官芝。上官婉兒剛剛出生,就以罪犯家屬的身份,和她母親鄭氏一起,被送到皇宮掖廷。不過,這也給了上官婉兒很好的學習鍛鍊的機會。她不但因此詩文了得,而且政治才幹也很突出。武則天當皇帝后,她經常幫助武則天起草詔書,幫她出謀劃策,被當時的人稱為“內相”。

上官婉兒憑藉自己的才幹和武則天對她的信任,在武則天身邊呆了28年,直到神龍元年(705年),大臣張柬之等人擁戴李顯,奪取了武則天的皇位為止。

李顯當皇帝后,依然非常重視上官婉兒。他封上官婉兒為昭容,還把她母親鄭氏封為沛國夫人,此後的各種詔令,也像武則天一樣,多讓上官婉兒起草。

不過,李顯這個人比較懦弱,也太不明事理,不知道該怎麼當一個出色的皇帝。他上臺後,權力很大一部分掌控在他的皇后韋后,以及他的女兒安樂公主手裡。

在李顯執政期間,確實有很多證據證明上官婉兒與韋后保持著一定的距離。為什麼這麼說呢?

第一,上官婉兒曾勸說韋后向武則天學習。史料記載,韋后發出了一道關於“子女也要為母親守孝三年,以及百姓23歲才算成丁,59歲便免除勞役”這樣的詔令。這道詔令,就是上官婉兒勸韋后發佈的。

上官婉兒一直在和韋后鬥爭,為何李隆基殺韋后時一併殺上官婉兒

(韋后劇照)

第二,上官婉兒向韋后推薦武三思,把武三思領進宮來。上官婉兒為什麼會向韋后推薦武三思呢?《舊唐書》上說,上官婉兒與武三思私通。《舊唐書》這樣說,其實是在解釋上官婉兒領武三思進宮的原因。

不過,我並不這樣認為,我是這樣看的:武三思是武則天的侄兒,在武則天的時候,是差點被武則天立為太子的一個人。當初武則天想立武三思為太子,應該是上官婉兒在武則天面前極力推薦過他,他和上官婉兒很親善。上官婉兒領他進宮,可以通過他,制衡韋后與安樂公主的權力。

第三,上官婉兒曾多次勸諫李顯不要立安樂公主為皇太女。皇太女就是皇位繼承人,也就是說,安樂公主想當第二個武則天。從2013年出土的上官婉兒的墓誌銘可以看出,她曾四次勸諫李顯不要立安樂公主為皇太女。她甚至採用辭職、出家為尼、喝毒酒的方式,對李顯進行死諫。最後終於打消了李顯的念頭。

第四,上官婉兒後來和太平公主聯合起來應付韋后和安樂公主。在韋后與安樂公主毒死李顯以後,上官婉兒立刻和太平公主聯合起草了一份詔書,立李顯兒子李重茂為繼承人,韋后與安樂公主攝政。不過宰相宗楚客和韋溫更改詔書,讓韋后效仿武則天稱帝。

也就在這時候,李隆基發動政變,誅殺韋后與安樂公主。當時,上官婉兒把她起草的那份詔書派人給李隆基看,而且太平公主也為上官婉兒求情。不過,李隆基卻毫不客氣,把她一併誅殺。李隆基為何要殺上官婉兒呢?

第一,李隆基有充足的理由認為,上官婉兒是韋后作亂的幫兇。

比如說上官婉兒勸曾勸韋后學習武則天,其中有沒有學習武則天稱帝的意思呢?

再比如說,上官婉兒把武三思引進宮來。實際上,武三思根本沒起到制衡韋后的作用,反而迅速倒向了韋后,幫助韋后貶殺了張柬之、桓彥範、敬暉、袁恕己、崔玄暐等“五王”,肅清了朝中擁護李顯的勢力。為韋后最後毒殺李顯,自己稱帝打下基礎。(當然了,武三思可能也是為了將來自己做大。)

上官婉兒一直在和韋后鬥爭,為何李隆基殺韋后時一併殺上官婉兒

(李隆基劇照)

再說了,李顯太子李重俊誅殺武三思父子的時候,便一併追殺上官婉兒。顯然,李隆基要殺上官婉兒,沒人說他不對。第二,李隆基只有誅殺上官婉兒,才有充足的理由扶自己的父親李旦當皇帝。當上官婉兒讓人拿那份詔書給李隆基看的時候,如果李隆基認為那份詔書是對的,那他就沒有理由廢掉李重茂,改立自己的父親李旦為皇帝。自己的父親當不了皇帝,那自己就白忙活了一陣。所以,可以說上官婉兒這是“聰明反被聰明誤”。她拿出詔書,恰好成為李隆基想迅速處死她的一個誘因。

第三,李隆基要削減太平公主的勢力。在誅殺韋后及安樂公主後,宮中能夠和他抗衡的,就是太平公主和上官婉兒。如果這兩個人聯合起來,李隆基會很難應對。再加上他爹李旦又是很謙虛不得罪人的,他爹根本不會制衡這兩個人,因此他的壓力會很大。趁這個機會,處死上官婉兒,相當於卸掉太平公主的左膀右臂。只對付太平公主一個人,就容易得多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