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積分」交易啓動 新能源積分暫供大於求

7月2日,工信部、商務部、海關總署、市場監管總局聯合發佈2018年第34號公告, 公佈了《2017年度乘用車企業平均燃料消耗量與新能源汽車積分情況核算報告》(簡稱《核算報告》)。同日,工信部裝備工業司發佈通知,乘用車企業平均燃料消耗量與新能源汽車積分管理平臺上線。企業可通過該平臺開展平均燃料消耗量積分轉/受讓、新能源汽車積分交易、提交平均燃料消耗量負積分抵償報告等工作。

簡言之,乘用車企業“雙積分”交易正式啟動。

“雙積分”交易啟動 新能源積分暫供大於求

根據雙積分交易平臺的要求,在2016年度、2017年度平均燃料消耗量積分為負積分的企業,通過交易平臺,在8月31日前向工信部提交平均燃料消耗量負積分抵償報告,並在9月30日前完成負積分抵償歸零。

整體看,新能源正積分充裕,市場供大於求。《核算報告》顯示,2017年度,中國境內130家乘用車企業共生產/進口乘用車2469.29萬輛(含新能源乘用車,不含出口乘用車),行業平均整車整備質量為1438公斤,平均燃料消耗量實際值為6.05升/100公里,燃料消耗量正積分為1238.14萬分,燃料消耗量負積分為168.90萬分,而新能源汽車正積分為179.32萬分。其中,有56家企業油耗積分為負,屬不達標企業,需要在雙積分交易平臺完成交易。根據“雙積分”政策規定,多餘的新能源積分不能結轉至下一年,所以實際交易價格或許不會太高。

“雙積分”交易啟動 新能源積分暫供大於求

“雙積分”政策實施積分並行管理辦法。新能源正積分可以自由交易,但不能轉結給後續年度(2019年度的正積分可以等額結轉一年);新能源負積分抵償歸零有兩種辦法,要麼通過對外購買新能源汽車正積分的方式抵償歸零,要麼借貸下年度的新能源正積分。

那油耗積分呢?油耗正積分有兩種用途,其一,按照80%或90%的比例轉結後續年度使用,其二,也可以在關聯企業間轉讓。

油耗負積分抵償歸零的辦法歸納起來,一共有4種方式,分別是本企業上一年的轉結、關聯企業的受讓、抵扣本企業產生的新能源積分以及對外購買新能源正積分(可以抵扣同等數量的油耗負積分)。

“雙積分”交易啟動 新能源積分暫供大於求

對於交易價格來講,國家不會出臺限價措施,積分價格由市場供求決定。中國汽車技術中心數據資源中心副總工程師趙冬昶表示:“有些企業非常希望政府給出交易指導價,這不太可能。大家應該打消這個念頭,主動去談,爭取把自己的分數賣一個好價格。汽車技術中心前期發佈的積分價格區間是1000~1500元/分,但是實際可能會低於這個價格。”


分享到:


相關文章: